禅离我们很近,一般人所体会的禅往往停留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阶段。其实,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通过禅,我们可以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美满幸福的人生。因此,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有禅的智慧。禅是一剂解决痛苦烦恼,走向快乐成功的良药,禅是现代人的必需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佛法无边(1说禅)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虚云大师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禅离我们很近,一般人所体会的禅往往停留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阶段。其实,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通过禅,我们可以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美满幸福的人生。因此,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有禅的智慧。禅是一剂解决痛苦烦恼,走向快乐成功的良药,禅是现代人的必需品。 内容推荐 说禅,大道无形,大音希声,大智之入,不眈与形,不逐与力,不持与技。淡淡的生活,静静的思考,执著的进取,直进到智慧的高地。本书从人生的启迪、人生的解析、人生的觉悟和人生的渗透四个方面来向我们诉说——禅。 目录 第一章 示禅——人生的启迪 第二章 话禅——人生的解析 第三章 参禅——人生的觉悟 第四章 译禅——人生的渗透 试读章节 4.何谓“开悟” “悟”是相对“迷”而言,所谓“开悟”,即指通过修行,达到转迷而开启智慧,觉悟真理的目的。佛教各宗虽然修行的手段不尽相同,但开悟的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是佛教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传说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悉达多‘乔答摩,因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舍弃王族的荣华富贵,出家修道。最初向“数论”先驱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后到尼连禅河附近树林中独自苦修六年,弄得形同枯槁,未能悟得解脱苦恼的途径。然后到菩提伽耶毕波罗树下静坐思想,月半中星,灵光闪烁,终于觉悟到“四谛”、“十二因缘”的道理。尔后传法四十九年,创立佛教。这便是佛祖释迦牟尼开悟的典范。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在《悟道禅》中,对“开悟”作了新的解释,他说:“悟,只是把日常事物中的理论分析的看法,掉过来重新采用直观的方法,去彻底透视事物的真相。禅,开启了迄今二元观的另一新看法,所以对迄今所见到的环境,亦可展开未曾预料(想象不到)到的新角度,而对于开悟的人来说,可说这世界已不是原来的世界了。虽然川照常流,火照常燃,但那不是悟之前的流法燃法了。至今在理论上二元观所见到的事物,其对抗之相,矛盾之相亦复消失,处在原来的矛盾环境中,却能展开出任何奇迹存在。总之,这必须经过一度体验才能获得的。”5.何谓“不立文字”、“明心见性” 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正准备说法,这时大梵天王来到灵山,向释洳牟尼献卜一朵会色波罗蜜花。然后坐在最后的位子上,聆听释迦牟尼说法。释迦牟尼却一言不发,仅举起这朵金色波罗蜜花给听众看。当时人间天上诸神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唯有弟子迦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才开口对听众说:“我:有正法深藏在眼里,以心传心。你们应摆脱世俗认识的一切假象,显示诸法常住不变的真相。通过修习佛法而获得成佛的途径,了悟本体自性是绝对的最高境界,不要拘泥于言语文字,教外别传。我以此法传授给迦叶。” 以上便是历代禅门所举唱的“拈花”公案,尽管事迹为禅宗所杜撰,但揭示出南宗禅“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 正因为“以心传心”,所以,禅宗认为言语文字是无法表述“悟”的内容的。这种以心传心的境地就称为“不立文字”。既然重在“以心传心”,就必然要求修禅者不执外修,不假外求,明心见性,转迷开悟。按禅宗的说法,所谓“明心见性”,即是用般若智慧观照自己的本来面目,即人本有的心性。本体心性的真实性如何,难以言传,“如人饮水,冷暖自知”。6.慧能的南宗禅 中国禅宗的创始人不是菩提达摩,而是慧能,这是公认的。 慧能(638~713),俗姓卢,原籍范阳(郡治在今北京城西南),生于南海新兴(今属广东)。3岁丧父,稍长靠卖柴养母度日。唐龙朔元年(661),赴湖北黄梅参见弘忍禅师,作“行者”,在碓房舂米。后因示法偈得到弘忍认可,密授法衣。尔后回到岭南,混迹于市井达十六年。仪凤元年(676),在南海法性寺落发受戒。次年回到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宝林寺,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后来他的弟子法海将其说教编辑成书,名《六祖法宝坛经》(简称《坛经》),后成为中国禅宗的宝典。 慧能的南宗禅一反禅宗史前念佛、坐禅、看心、看净的传统禅法,认为禅不应当拘泥于外在的形式,最重要的是内心体悟。同时,扩大了禅的范围,将禅运用于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无为之运”。这就使中国禅学走向新的转折。 慧能对“禅”和“禅定”作了新的解释,即“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坛经》)接着又引用《维摩经》一句话“即时豁然,还得本心”来说明禅定应是以证悟本体心性为主旨。同时,又提出了“定慧不二”的观点,认为禅法以定慧为本,定慧体一无二,即定是慧体,慧是定用,也就是说,慧之时定在慧,定之时慧在定。并对“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定慧各别”的分离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种将定、慧看作是一事物的两个侧面,相即互含的思想,为南宗禅的“顿悟”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慧能在“定慧不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戒禅一致”的观点,突破了自小乘佛教以来的戒、定、慧、“三学”的分离理论,使“三学”统一。 慧能的南宗禅的另一特点是,提出了不同于“东山法门”和神秀北宗禅的“一行三昧”修行方法,即“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意思是说在任何时候都可从日常生活中体悟本心,不需要念佛、坐禅。 慧能的南宗禅的又一特点是,提出“无念为宗”(真如佛性的运用或心灵的直觉感受)、“无相为体”(离诸相而自悟真性,当下解脱)、“无住为本”(无执著,自然任运)的禅法,以此倡导心灵直觉感受和顿悟本体心性。 慧能的南宗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质的佛教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P7-9 序言 禅离我们很近,一般人所体会的禅往往停留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阶段。其实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通过禅,我们可以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美满幸福的人生。因此,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有禅的智慧。禅是一剂解决痛苦烦恼、走向快乐成功的良药,禅是现代人的必需品。 说禅,大道无形,大音希声,大智之入,不眈与形,不逐与力,不持与技。淡淡的生活,静静的思考,执著的进取,直进到智慧的高地。 说禅,静心;无欲修禅,怡性做人。静乃是禅的精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进入静心凝神思大道,详察万物品无常的境界。 说禅,守定;性定修禅,淡泊做人。给那颗好胜的心一个休憩的港湾,让它空明通透,真实无妄。 说禅,思悟;参悟修禅,慎思做人。渐修顿悟,不得其法,不悟其要,不明其义。让我们思悟人生真谛到达新的新境界。 说禅,谦恭;诚学修禅,虚心做人。心怀忠厚谦恭的人,使人如沐春风,给一切带来生机勃勃。 说禅,恒志;虔诚修禅,恒韧做人。 说禅,随缘…… “禅”不可说?那么历代的禅师又是如何来说禅?在六祖慧能以前,“禅”的修行是一脉传承,到了六祖慧能开始,禅宗发扬光大,于是有棒喝、机锋、参话头、参公案,到了现代有禅坐、动禅、打禅七、修禅……历史以来各家说“禅”、解“禅”、话“禅”、问“禅”,终像孙猴子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禅”再怎么说,仍然是“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