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爱喝茶,想留下这方面的一些只言片语,所以便有了本书,记下了他自己与建窑“黑釉建盏”的一些故事。
全书共分六部分,包括:有故事的人,窑址处处留遗风,道不尽的风情,低调的奢华器物,茶香飘四海,斗茶古风今日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茶香宋韵话建窑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作者 | 黄震郧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爱喝茶,想留下这方面的一些只言片语,所以便有了本书,记下了他自己与建窑“黑釉建盏”的一些故事。 全书共分六部分,包括:有故事的人,窑址处处留遗风,道不尽的风情,低调的奢华器物,茶香飘四海,斗茶古风今日韵。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收藏黑碗的故事。 那人、那事、那物,那茶、那香、那味,那雅、那俗、那品,那情、那韵、那悟,都在故事中…… 目录 自序 有故事的人 工兵团长 工兵木木 丁哥好老叶 工兵阿法 西洋普朗玛 东洋曜变 窑址处处留遗风 芦花坪 大路后门 庵尾山 水尾岚 营长乾 遇林亭 道不尽的风情 古建州 水吉镇 池中村 南浦溪 古玩市场 径山寺 低调的奢华器物 鸡食碗 酒壶韵 香炉情 灰皮釉 黑油灯 天目茶碗 供御与进盏 窑变器 茶香飘四海 喝茶 大红袍 御茶园 北苑茶苑 斗茶古风今日韵 说斗茶 看斗茶 建窑与斗茶 现代斗茶 古今茶器 茶博园 试读章节 在这些工兵里,我认识一个叫福贵的。很凑巧,这名字和电视剧《活着》里的福贵一样的写法,可两个人却一个天一个地。我这里的福贵壮得像头牛,认识他的那一天,他卖了个洗给我。那个洗是开门货,在最初买东西的那些岁月里,我也没少被打眼。在交够了学费,抽了自己不多不少的耳刮子之后,要我走眼也已经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了。小伙子开价很实在,在这行不多见,于是我们就交上了朋友。福贵告诉我,武夷山这一带除了武夷岩茶比较出名之外,剩下的就是建窑黑碗了。 作为福建人,我的建窑黑碗也收藏了不少。福贵给我看了一个黑碗,很普通,釉水也一般,但是有一丝丝兔毛般的丝条在其中。真是黑釉兔毫盏。现在这样开门的好货已经见不到了。从那时开始,我和福贵就成了朋友,他知道我这主儿够专业,磨刀霍霍的事情对我看来是不行,还不如交个真朋友,多个实在,没必要和人民币过不去。 黑碗暗暗的黑色沉淀着历史的沧桑,这种黑色很低调,甚至带着斑驳。它们的黑注定了它们没有青瓷、白瓷那样完美,但却有着不同一般的厚重;它们的黑造就了它们的不单纯,做不到清清白白,那就把千秋血火做到极致。 所有的颜色调和在一起最后变成的颜色就是黑色。不知道是不是我心理阴暗的关系,一想到这里我就特别来劲,一来劲我就义无反顾地扎个猛子进去了。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的人。因收藏黑碗,我在福贵的带领下认识了他的好几个弟兄。他们大多没什么文化,没有一个是肩负家族使命的,都是在极度穷困的情况下才当工兵的。说实话,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干这样的活?撇开法律层面我们不说,单从唯心的角度来说,谁都怕伤了阴德,说不定哪天连家里的灯都被鬼吹了,那就麻烦了。其实,被鬼吹了灯还不打紧,最怕的是被人给吹了,那事情可就大了去了。 我手里的黑碗现在大概超过千个了。说到这个数字,并不是我想炫耀点什么,而是我想让别人了解我对黑碗的一片赤诚。我真的很喜欢它们的黑色,虽然建窑的器形一点也不丰富,无非是碗、盏之类的大大小小的东西。最普通不过的就是茶碗,且是用来斗茶的。这就让我想到了电视剧《大宋提刑官》。电视剧拍的是宋朝法医宋慈的故事,这个电视剧也算是花了点本钱的,场景、服装、道具都还很讲究,演员也演得不错,里面有几场戏也正儿八经地出现了黑碗。当时我还夸他们有历史细节呢,可再往下看的时候就晕菜了。在那里面无论是锦衣华服的官老爷,还是引车卖浆的布衣百姓,他们都兴拿着黑碗吃饭。自然的,我们现在能看见的人谁都不知道这黑碗在那时是不是还兴拿来吃饭,或许可以拿着吃饭也不一定。但我这个半书虫子,从史书上看到的,只是说这黑碗那时是在宋徽宗的倡导下,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百姓用来斗茶用的,也就是说是宋代比赛茶艺用的茶具。至于拿来吃饭,宋徽宗的《大观茶论》里没写,蔡襄的《茶录》里也没有,陆羽的《茶经》里那就更没记载了。至于这个斗茶究竟是怎么个斗法,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怎么引得皇帝老爷如此痴迷,还亲自撰书,这些都是我将在另外的篇幅要讲的。我现在还得调转头来说完那些工兵的故事,据我猜测,大部人对于他们的故事要比我单单说黑碗来得要有兴趣多了。 在这些我所认识的工兵里,我最看重的就是福贵。因为他为人实在,讲义气,不欺负穷人。福贵坐过牢,进去的理由就是打了人。福贵很壮,力气也特别大,他的一拳下去,虽不至于致人当场毙命,但基本上是属于不省人事一类的。他进去是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却没想到最后真的被别人给插了一刀。福贵说,打架就是打架,不带家伙的那种才是凭自己的真功夫,可是他的大力气是远近闻名的,没人想还没打出个名堂来自己就死得连叫冤的机会也没有了,自然就有备而去了。那一刀插在了福贵的后背上,这一刀捅急了福贵,福贵一发力,那几个家伙都趴下了,每个人都剩下半条命和福贵一起蹲了大牢。 后来,福贵从牢里出来了。在狱中他看不惯所谓的牢头狱霸仗势欺人,就用最简单的方法摆平了他们,当然也成功挽救了那些被欺侮的“弱势群体”。原本福贵只是看不惯那些人的作为,也没想自己会成为新一代牢头狱霸,可偏偏事与愿违,他的出手相救让他被狱中的弟兄们奉为大哥,直到出来后,每年都有人来他家看望他,说是感谢那些年他在牢里罩着他们,否则他们真不知道自己哪天会死于非命。 在这些人里面,有一家兄弟数人,因盗伐名贵树木红豆杉等而进去,在里面饱受牢头狱霸欺凌,在福贵进来后才扬眉吐气,出来后自然对福贵顶礼膜拜,称福贵为团长,这就是我写工兵团长的来历。他们家有着近十个兄弟姐妹,还有着大片的茶林,据说他家种的那些茶叶的茶末末就是立顿红茶的原材料,而那些好的茶就自然别提有多“真贵”了。作为福贵的兄弟,我也有幸喝过那些茶,还顺便带了一些回家喝,也正是喝了那些茶之后,我把以前喝的茶都扔了,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喝的茶有了质的飞跃,我喝的茶的价格也成几何级的上升了。 那些工兵朋友们,虽然在传统意义上他们都很普通,但是能成为朋友,我和他们总有惺惺相惜的一点,这一点可能是关于黑碗,也可能是其他,有时候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可以做朋友就做朋友,不可以做就拉倒,没有必要在乎他们是否咋地还是不咋地,说不定哪天我还不如他们呢。 在福贵给我看的建窑的东西里,有一对黑釉香炉我得拿出来说一说。这对香炉是墓里出土的陪葬品,福贵说这是那个姓柳的卖主告诉他的,至于究竟是哪里来的,我也不想多追究。虽然我的手中已经有了一个北宋的建窑黑釉香炉,也是一个姓柳的卖给我的。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对香炉外形优美、器态端庄,在看惯了建窑清一色的碗盏之类的器形之后,看到这对黑釉香炉,自然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和那份呼之欲出的占有欲。这对香炉开价真是不低,可能是应验了那句老话:千金难买心头好。于是我没有给其他人任何机会,就拿出了我的血汗钱,把这对香炉捧回了家。 开头的那些日子,我把它们仨当成宝贝,时不时拿出来赏玩,可时问久了,又有了更好的东西之后,它们也就和其他东西一样被我请进了那些我特制的锦盒里面。说实话,人都会喜新厌旧,我这个人没什么优点,就是很坦诚,我知道我有喜新的毛病,但是还真不厌旧。就在我已经不太在意这对香炉的时候,我却在一个朋友的古董店里再次遇上那位柳姓收藏家,也就是当时卖给我单个香炉的卖主。他一眼认出了我,我凭着记忆也记起了他是谁。 P4-7 序言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 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因为谁的一只脚的踏入,奔腾的河水逆势倒流;有的只是一些人或一些事留下的点点痕迹。这些人或被称为英雄,那些事或被称为史实。在这呈螺旋形上升的历史发展模式中,我不偏不倚就喜欢当中的那个圈,估摸算一下的话,也就距离现在一千年左右吧。 历史是什么颜色的?脑袋里蹦出来的只有红色和青色,除此之外,只留下我自己至今也弄不明白的,我为何为之痴迷的黑色一一一个近千年前宋徽宗赵佶御笔一点所甩出的墨迹。其实我想说的就是黑碗,专业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宋代建窑的“黑釉建盏”。 收藏建窑“黑釉建盏”已经有20多年了,原本不喜欢黑色的我,却硬生生为这些造型并不独特的大大小小的瓷器所折服。钧、定、汝、哥、官,我不是不喜欢那些青青白白的东西,只是更喜欢我手中这些不起眼的黑东西,或许是想借着黑色玩一把深沉罢。但我知道还有一个原因或许就是因为茶的缘故。我一日不可无茶,虽不至于附庸风雅品茶论道,但我喝过的茶叶晒干至少可以做成几百个枕头,以至于一般的茶根本入不了我的法眼,自然而然的,对于茶的开销我总是装作不在意,生怕一算就算没了一套房子。 宋徽宗爱茶,黑碗应运而生;我爱茶,不可能让什么东西为我而生,只想留下一些只言片语,记下我与建窑“黑釉建盏”的一些故事,有幸的话也算是留下一点点的痕迹吧。 是为自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