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第Ⅲ卷1942-1943)/指文战史系列
分类
作者 (德)奥托·维丁格
出版社 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奥托·维丁格(1914—1990)于1934年4月加入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最初只是被分派到达豪训练营的看守部队服役。1935年,他志愿进入布伦瑞克的党卫队容克学校进行深造。毕业后,维丁格返回了达豪训练营并晋升为党卫队三级突击中队长(少尉)。维丁格的第—个正式军职是“德意志”旗队3连连长。不久后又转到慕尼黑一所军事院校跟随着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属工兵营一起接受了战斗工兵技能的培训……

大战结束后,维丁格一度被美军关押,后又于1947年8月被移交给法国当局。1951年6月,法国波尔多的一所军事法庭宣布将奥托·维丁格无罪释放,4天后,他终于重获自由。出狱后,维丁格一直在一家药房担任药剂师,1982年退休。1967年到1982年之间,他陆续撰写了《永远的同志:“元首”团全史》以及《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第Ⅲ卷1942-1943)

内容推荐

《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第Ⅲ卷1942-1943)》是奥托·维丁格的作品。

《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第Ⅲ卷1942-1943)》收录了“1941年9月20日到24日:基辅东面战况”;“1941年10月2日到10月4日:突破杰斯纳河防线”;“布良斯克一维亚济马包围圈形成”;“通往莫斯科远接近地的激战”;“1941年10月14日到26日:突破莫斯科远接近地防御地带”;“1941年10月27日到11月16日:莫斯科西部的防御战”;“攻克伊斯特拉和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基辅战役

战役背景

短暂的休整

经由斯摩棱斯克向南,朝奥德杰沃卡进军

1941年9月4日到8日:基辅追击战

基辅合围战

基辅战役的结束

1941年9月20日到24日:基辅东面战况

第二章 莫斯科战役

整体形势

1941年10月2日到10月4日:突破杰斯纳河防线

布良斯克一维亚济马包围圈形成

通往莫斯科远接近地的激战

1941年10月14日到26日:突破莫斯科远接近地防御地带

1941年10月27日到11月16日:莫斯科西部的防御战

攻克伊斯特拉和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

第三章 艰苦的冬季防御战

1941年12月5日到12月21日:莫斯科城下防御战

1941年12月22日到31日:鲁扎和沃洛克掩姆斯克防御战

1942年1月1日到1月17日:在第9集团军建制内遂行艰苦的冬季

防线坚守战

第四章 壮哉!勒热夫!

中央集团军群的整体形势

1942年1月19日到2月7日:希切夫卡西北攻势作战

1942年2月9日到2月20日:高潮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顶着苏军L辆装甲列车的猛烈拦阻火力,冲进了马科西诺。为了压制苏军的装甲车队,高射机枪排迅速展开火力。然而,进入镇内的德军遭到苏军从四面八方射来的密集火力。苏军众志成城,进行着极为顽强的抵抗。为此,德军不得不一边猛投手榴弹,一边端着冲锋枪扫射,逐街逐巷将苏军赶出马科西诺。

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2连由海因茨·瓦格纳上尉带领,在2门突击炮和SS“元首”团2辆装甲车的支援下,由SS“元首”团摩托化步兵连协同(该连奉命对马科西诺东郊展开攻击)穿过马科西诺朝铁路线挺进。苏军继续渡过杰斯纳河大桥往南撤退。“德里弗林格尔”号和“普里茨.欧根”号突击炮一马当先,朝着大桥冲了上去。其中1门突击炮向对岸的1辆苏军坦克开炮,准确击毁了对手,接着又朝一辆撤退的装甲列车开炮,并集中火力压制另一辆装甲列车。

战斗中,SS“帝国”高射炮营2连连长伦特洛普中尉突然冲上一线,和SS“元首”团14连(反坦克连)连长弗兰克少尉一起,带着几名14连士兵,沿着马科西诺小镇边缘快速冲上铁路桥,以迅猛的动作消灭了苏军炸桥分队,拔掉安放的炸药引信,在杰斯纳河南岸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小型桥头堡。弗兰克一行的英勇行为在最危险的时刻阻止了苏军的炸桥行动,确保了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的行动。

受到弗兰克突击队的鼓舞,2门突击炮迅速朝铁路桥靠了上去。离大桥不到50米时,却碰上了德军迟到的3个中队共汁27架JU一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到来。尽管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拼命打出识别信号弹并展开万字旗,但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群还是对着杰斯纳河铁路桥南北两岸进行俯冲轰炸。在密集而猛烈的弹群轰击下,马库西诺小镇烟尘滚滚,被彻底抹平。这次轰炸不仅让苏军损失惨重,也I上在镇中心奋战的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突受飞来横祸,造成10人死亡30人重伤,大部分来自营通信排和营传令班。

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5连连长沙德里希在前往营部报到途中也被炸弹击中,不幸横死。可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关键时刻,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营长克林根伯格少校也病倒了,只得由3连连长蒂森上尉接替其指挥。不过,指挥权交接的时间在战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虽然这次轰炸给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造成了重大伤亡,但不可否认的是轰炸也有一定的作用。在斯图卡毁灭性的打击下,苏军在马库西诺的抵抗被彻底瓦解。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在杰斯纳河南岸的桥头堡和铁路桥得到了巩固。

然而,在轰炸中,1枚炸弹落到了铁路桥上,爆炸起火。不过,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2连1、2两排早在连长海因茨·瓦格纳中尉的率领下,冲过大桥,加强了伦特洛普突击队。在桥面被炸损而无法通行前,2连3排和4排也及时过了河,全连从15点40分起于南岸桥头堡完成集结,准备打退苏军反扑。

苏军察觉到了南岸桥头堡的威胁,并持续不断投入兵力反击。在不断冲击桥头堡的同时,苏军还活用炮火封锁桥面,阻止德军的过桥增援,力图拔掉桥头堡。这样,在一整个下午的激战中,2连和伦特洛普突击队并肩协同,击退了苏军波浪式的冲击。在激烈的战斗中,SS“元首”团14连连长弗兰克少尉英勇战死。

为了支援南岸桥头堡的孤军,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5连战斗工兵排奉命顶着苏军猛烈炮火,冲上大桥,紧急加固桥面。在工兵的支援下,“欧根亲王”号突击炮开过了大桥,加强了桥头堡的支援火力。而“德尔弗林格”号突击炮因履带被炸坏,暂时无法开过桥面,只得隔着河用炮火支援南岸德国守军。不久,SS“元首”团15连(摩托化步兵连)和大量突击炮群从镇东郊突破苏军防线,杀了过来。在他们猛烈的火力支援掩护下,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2连守住了桥头堡。

在此期间,苏军2节装甲列车的车组成员的顽强抵抗精神实在令人佩服。在斯图卡尚未攻击前,他们就沿着铁路线不断机动,四处奋战,甚至和德军的突击炮、高射机枪和反坦克炮对射。一次,当这些装甲列车撤退时,德军战斗工兵排趁机冲上去炸毁了铁路。但不可思议的是装甲列车竟然再度开了上来,直到苏军发现列车出轨,然后才由拖车拉回铁轨后撤。当这2节装甲列车在德军集中火力打击下起火燃烧后,其上的车组成员才放弃了它们。不久,斯图卡再次赶来轰炸,将两节装甲列车彻底炸毁。

在战斗中,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3连和4连部署在右翼,有效地扼守了西面和西北面。

入夜后,2门突击炮和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4连(机枪连)全部投入杰斯纳河南岸,加强桥头堡守备。

在这天的战斗中,表现最出色的当属弗里茨·伦特洛普中尉,在最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率突击队毫发无损地夺下了杰斯纳河铁路桥,确保了SS“帝国”摩托化步兵营顺利向南岸扩张,并切断了苏军东撤的退路。德军为了表彰他的杰出贡献,1941年10月13日,他获得了一枚骑士十字勋章。1945年2月,他在党卫军第4装甲军作战参谋任上战死。

当天,SS第11步兵团在SS“帝国”炮兵团2营(欠1个连)的加强下,也在鲁迪尼亚大桥一84.6高地展开兵力,面向西北防御。

在回忆录中,古德里安上将对1941年9月6日的战况记载如下:

今天,我又一次视察了SS“帝国”师。该师正在马库西诺为夺取杰斯纳河铁路桥而展开激烈战斗。对该师战斗所提供的空中支援出了不少麻烦,误击炸毁了不少路段,导致该师无法完整集结。去往该师师部途中,我碰巧遇上了不少该师的建制部队,他们有的在行军,有的在森林里休整。他们的优良作风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他们的欢呼更显示了对重回装甲集群怀抱的快乐。

下午,德军完好无损地夺取了大桥,并确保了南岸的一个桥头堡。行进期间,我的指挥车几次遭到俄军炮火袭击.但没有造成任何伤亡和损失返回司令部途中,我又一次和行进中的SS“帝国”师碰面。由于路况不佳,他们只得暂时弃车步行。

在归途中,古德里安上将又命令师长豪塞尔中将要继续扩张杰斯纳河南岸桥头堡,为此SS“帝国”摩托化步兵师决心从杰斯纳河南桥对谢伊姆河西岸发起攻击,确保第24装甲车快速有效地穿过谢伊姆河西岸。P2-3

序言

提起二战的德军精锐——武装党卫军,人们总会想到SS“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死亡之舞”的SS“骷髅”师、“帝国之花”的SS“帝国”师和“外籍兵团典范”的SS“维京”师。在波兰战役,SS“帝国”师一马当先,维斯瓦河大包抄载入历史;在南斯拉夫闪击战中,SS“帝国”师的格林根伯格仅率一支小型突击队就迫降了贝尔格莱德,一时间SS“帝国”师成了德国的明星,成了奇袭的代名词。在“巴巴罗萨”行动第一阶段,SS“帝国”师继续攻城拔寨,一路前出到叶利尼亚旧城,成为1941年7月顶在东线最前沿的德军部队,确保了斯摩陵斯克战役的顺利进行。西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抽调了十几个师的兵力,对突前的德军第47摩托化军实施反复冲击,第10装甲师、“大德意志”步兵团和SS“帝国”师并肩战斗,击退了如潮水般冲击过来的苏军。接着,SS“帝国”师马不停蹄作为第24装甲军一部参加了基辅大包围战,和全军一起参与了这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合围歼灭战。然后,SS“帝国”兵不卸甲,在第40装甲军的旗下参加莫斯科会战,并作为第一梯队突破莫斯科远接近地第一道防线,攻下了伊斯特拉城,将罗科索夫斯基中将的第16集团军压到了莫斯科城下。在苏军的冬季战略反攻中,SS“帝国”师先后在伊斯特拉和鲁扎力挫强敌,继而在勒热夫守住了宽大的正面,给予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支援,可以说勒热夫成就了SS“帝国”师。惨烈的勒热夫防御战和之后的伏尔加防御战耗尽了SS“帝国”师的兵力,1942年夏秋季SS“帝国”师只得返回法国重建,历时半年。1943年1月,作为SS装甲军一员再度返回东线撕杀,先后于哈尔科夫、库尔斯克、第涅伯河作战,接着再度于1944年2月回国重建,1944年7月参加诺曼底战役,于圣洛、莫尔坦相继大战美军,然后又转进本土参加阿登反击战,但第三帝国已是夕阳西下,垂垂老矣,无论SS“帝国”师如何拼力作战,只是徒增伤亡。1945年3月,作为SS第6装甲集团军一员,SS“帝国”师参加了德军最后一次战役的进攻战——巴拉顿湖战役,可惜风光不再。尽管如此,纵览SS“帝国”师6年表现,仍不愧为一支精锐雄师。为了将它的全貌展现给国内读者,笔者先后查阅了奥托·威丁格所著的《SS“帝国”师》五卷,SS“元首”团战史、SS“德意志”团战史、奥托·库姆的回忆等资料,倾力编写了这套6卷本的巨制,希望广大军迷朋友喜欢。

胡烨

2013年4月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