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攻克柏林(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作者 比比克·穆尔奇科夫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丛书以二战中的重大战役为切入点,通过对各个战役的阶段性记录,来展示整个战争的进程,从而对二战进行重点回顾和深入思考。

苏比比克·穆尔奇科夫所著的《攻克柏林》为其中一册: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105个血雨腥风的日日夜夜,战争狂人希特勒一步步走向穷途末日。

苏军密集的炮火声敲响了纳粹德国覆灭的丧钟。

内容推荐

《攻克柏林》是“二战经典战役全纪录”丛书之一。

《攻克柏林》的作者苏比比克·穆尔奇科夫依据史料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幕幕场景。

苏联红军在东线一路所向披靡,美英法盟军在西线的进攻也连奏凯歌,法西斯德国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艾森豪威尔将攻打柏林的重任历史性地让给了苏军,常胜将军朱可夫的百万大军重重包围了柏林。绝望之中的希特勒携红颜知己爱娃饮弹自尽,群龙无首的德军不情愿地举起了白旗。盟军将领间的钩心斗角,希特勒险遭暗杀的来龙去脉,纽伦堡审判中纳粹战犯的最后下场……

目录

引言

第1章 阿登战役 结局预演

 孤注一掷的赌徒

 魔鬼前线的较量

 惨然无语的失败

第2章 泰山压顶 东西夹击

 攻防转换的形势

 苏占柏林的确定

第3章 东线狂飙 高歌猛进

 苏德双方的准备

 万炮齐发的开始

 奥-尼防线的突破

 不可遏止的进击

第4章 西线空虚 乘机进击

 莱茵河畔的强渡

 易北河畔的会师

第5章 兵临城下 大厦将倾

 外围守敌的歼灭

 毫无希望的挣扎

第6章 瓮中捉鳖 直捣老巢

 战火燃烧的城市

 国会大厦的攻克

第7章 四面楚歌 元首自裁

 发动战争的狂人

 众叛亲离

 最后午餐的告别

第8章 帝国末日 无奈投降

 克莱勃斯与崔可夫

 一片白色的柏林

 凯特尔签订投降书

第9章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纽伦堡国际法庭

 几大纳粹巨头的下场

 维持正义的判决

试读章节

春天来了。

这是战争中的春天。

1945年的春天,每一分钟都显得春意盎然。

蔚蓝的天空,晴朗明快。潮湿的土地。清新芳香。树木披上了绿装,花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喃喃低语,就连被爆炸的气浪掀翻在地的丁香花也显得盎然如故。战场上充满了生机,纯洁的大自然并不懂得战争的残酷,毫无保留地在人们面前展示自己的美丽和风采。

这是季节的春天,也是人类历史上的春天,经历了法西斯猖狂进攻的严冬后,正义力量开始显示出强大的后劲和不可战胜的力量。他们在向前,胜利在接近。所以,就连那些在战争的残酷中。心性早已变得坚硬起来,不知自然之美为何物的官兵,心中的温情也开始复苏,他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春天就在自己身边。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正义力量密切配合,攻势强劲,正在走向最后的胜利。而整个法西斯德国,则犹如大海上一般千疮百孔岌岌可危的破船,随时可能在战争的狂风暴雨中沉没。

1944年下半年到1945年初,苏军在东线,英法美在西线的胜利进军,使军事斗争的主战场已经渐渐转移到德国本土。希特勒已经受到东西两面的夹击,在战略上陷入两面受敌的艰难处境中。

1945年1月到3月,苏军先后粉碎了东普鲁士、波兰、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和匈牙利的法西斯军队及其重兵集团,到4月1日,已经推进到德国腹地。

冬季进攻战役的顺利实施,使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粉碎了德A集团军群,进而深入到德国东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各部队推进到波罗的海沿岸到尼斯河入口处的拉茨多夫之间的奥得河一带,并且在河的西岸占领了几处登陆场。乌克兰第1方面军各部队也推进到拉茨多夫到彭齐希之间的尼斯河一带,其左翼已经到达捷克斯洛伐克边界的拉蒂博尔地区。

乌克兰第2、3、4方面军也于3月下旬重新发起进攻,击败了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

南斯拉夫军队在苏军的直接帮助下,也同德军的E集团军群继续进行战斗。

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波罗的海第2方面军继续封锁着图库姆斯、利巴瓦地域的库尔良季亚集团军群。

白俄罗斯第2和第3方面军在东普鲁士合围了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并在4月荡平了它的残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在但泽东南地区以及格丁尼亚地域彻底击溃了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的残部。

1945年初,西欧战区的战略态势也迅速向着有利于盟军的方向扭转。盟军借助苏军冬季攻势的胜利和德军第6坦克集团军和其他许多兵团西线东调的机会,于3月下旬重新发动对德军的急攻。在波恩至曼海姆一带渡过了莱茵河,并于4月1日之前挺进到布雷达、波恩、卡赛尔、曼海姆和米卢兹一线,合围了德军的鲁尔集团。

在意大利前线,法第1集团军占领了法意边界的赛扎、尼察一带,美第5集团军和英第8集团军也在佛罗伦萨以北一线与德军交战。

在英美政府的催促下,英美联军统帅部也改变了过去那种慢吞吞的行动计划,准备发起新的进攻。迅速向东方挺进。3月23日,英美联军转入反攻,一路没有遇到顽强的抵抗。当德军的鲁尔集团被合围以后,其西部战线实际上已经彻底崩溃。至此,盟军继续向汉堡、莱比锡、布拉格方向推进,苏军和英美联军之间的距离已经缩小到150~200公里。

此时此刻,希特勒统治下的法西斯德国,其军事政治形势也是显而易见,他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败局已定,曾经希望统治世界的希特勒主义正在走向最后的灭亡。

在军事上,德国的军事力量与过去相比已经大大衰退。到1945年4月,德国武装力量的总数尽管还剩下263个师,14个旅,82个师级战斗群、残缺师、残缺旅、战斗群,总共相当于325个师,此外还有11个预备师,但是其战斗力已经大大丧失。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的政治军事首脑仍然拒绝投降。他们有自己的政治意图和战略计划。

尽管德国的战争已经输定了,但是德国的首脑们尤其是希特勒还是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企图寻求出路使战争继续拖延下去。他们把希望寄托在盟军内部在复杂的战争中随时可能出现的令人意外的变化上,希望英美苏之间出现摩擦和分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德国实施计谋,从中挑拨。

1945年3月,德国派遣沃尔夫将军以及一批军官前往伯尔尼同英美盟军沟通联系,进行德军向盟军单独投降的谈判,借以离间他们与苏联的关系。为此,希特勒提出一个口号:“宁愿把柏林交给盟军,也不让俄国人进入。”德军宣称,任何情况下都要严守柏林,即使美国人从背后攻击,也不能把柏林交给俄国人。对此,苏联政府给罗斯福总统发了一份特别的公函,坚决要求停止这方面的单独谈判。罗斯福回复函中说,德军追求的惟一目标就是“要在各个同盟国之间散布怀疑和制造不信任”。这样,德军的计划便难以有什么效果了。

希特勒的战略意图实质是不惜任何代价,坚决守住东线,制止苏军进攻,避免无条件投降。德军最高统帅部预料到苏军要向柏林方面实施主要突击,于是在这个方向上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和武器,并企图阻止德军继续向西进攻。德军在波美拉尼亚和匈牙利组织了两次强大的反突击,但是均以彻底失败告终。

从经济上讲,德国的经济形势此时也在急剧恶化。1945年3月,德国每天的钢产量只有1944年平均日产量的15%,煤的开采量下降了84%,焦炭的产量下降了62%。经济上的衰退不可能不反映在军械和军事技术装备的生产上,军用产品也大幅度减少。1945年第一季度,德国主要武器及其弹药的生产量大幅度减少,以致德军统帅部几乎没有能力为军队作战组织提供正常的足够的补充。飞机的生产量也只能勉强补偿损失的50%,坦克的平均日产量也由前一年的705辆下降到333辆。火炮和轻武器及弹药的产量也只有前一年平均日产量的一半。

P22-27

序言

柏林,坐落在古老的斯普里河与哈韦尔河汇流处。

13世纪以前,柏林还只是一个小镇,主要居住者是南斯拉夫人。后来日耳曼一位好战的侯爵,号称“小狗熊”的阿尔贝特征服了南斯拉夫人并把他们赶出了这个地区,从此柏林开始兴盛发展起来。

“柏林”这个名字的原意是“小狗熊”,所以狗熊的图案就成为了柏林的城徽。这种象征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因为号称“小狗熊”的阿尔贝特侯爵是他的第一个征服者。

从此,这个城市的发展总是同这个城市的征服者的势力范围联系在一起。1415年为勃兰登堡侯国首府,1701年后为普鲁士王国的首都。此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1871年定为德意志帝国的首都。

后来,它又是希特勒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首都。

征服苏联,占领欧洲,独霸世界,这是法西斯德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战争狂人希特勒梦寐以求的目标。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以190多个师的庞大兵力对苏联不宣而战,德国海陆空三军闪电出击,像一场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短短几周之内,便占领了苏联大片领土,俄国熊甚至没有还手之力。

此时的希特勒几乎占据了全部的欧洲国家和北非,实际版图比神圣的日耳曼罗马帝国全盛时控制的还要大。美梦似乎已经成真,希特勒的霸业达到了一个光辉的顶点。

无奈莫斯科一战竟成转折,德国渐渐由攻转守,从此走上了下坡路。光辉迅速地黯淡下来。

希特勒做梦都没有想到,几年之后,当初被自己打得落花流水的俄国熊重新奋起,乃至攻守易势,将他和他的最高军事统帅部撵回到这个标有狗熊城徽的城市里。

究竟两只熊孰轻孰重,孰强孰弱?

究竟哪个是真正的英雄,哪个是真正的狗熊?

两只熊的交头和碰撞。究竟是历史的玩笑还是反讽?

柏林。你还是那个征服东方斯拉夫人的“小狗熊”吗?

1945年1月的柏林,寒风凛冽,惨淡凄凉。

这儿依旧是希特勒的首都,大德意志帝国的首都。但是早已经没有了指挥纵横的霸气,反而像是一片风中的枯叶。摇摇欲坠。

占有制空权的盟军飞机不断地狂轰滥炸。柏林陷在一片火海和瓦砾堆中。大量的难民流离失所,许多人在饥饿、暴风雪和战火中悲惨地死去。

但是,在战争最后一个可怕的冬天,柏林上空的这些惊弓之鸟发现,它们觅食的地点整天遭到轰炸。以致自己不得不经常饿着肚子。它们蜂拥着盘旋在高空,愤怒的朝它们头顶的“银色机械鸟”呱呱地叫个不停。入夜,燃烧弹把它们筑在树上的巢穴烧得精光。

大暴风雪来临的时候,这些精疲力竭饥寒交迫的鸟儿丢弃了柏林,拍打着无力的翅膀,无奈地飞进勃兰登堡的公地,像成千上万的难民那样,散落在公地的各个角落,默默地饿死在雪地里。

按照欧洲中世纪的说法,这样大群的乌鸦突然离去则被视作死亡和瘟疫的先兆,厄运即将降临这座为神所弃的城市。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算是迷信,而是事实。战争已经进入尾声,苏军大兵压境。英美盟军也在步步进逼。柏林成了一座在劫难逃的城市。

柏林人或许还不知道,他们的元首已经悄悄地从西线赶了回来,在市中心一个阴暗的防空洞里建立了自己的最后一个大本营。这是一个象征性的举动,希特勒又向他自导自演的死亡戏剧迈出了一步。他的资本已经不多,他的时日已经不多……

书评(媒体评论)

“柏林之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我们的进攻是出乎敌人的压倒打击;德国人没有料到这样的强大的攻击,抵抗迅速瓦解了。”

——苏联元帅朱可夫

“如果我注定是要失败的话,那么就让德意志民族也灭亡吧,因为它完全辜负了我。”

——德国阿道夫·希特勒

“对苏军柏林战役的这一阶段,结合历史来认真地加以研究和分析,就能看出,朱可夫关于推迟向柏林突击的理由无疑是有根据的。”

——美国历史学家家钱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1: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