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罗·萨特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一生留下大量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作品,涉及小说、戏剧、评论、哲学等多种形式,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哲学方面,他是战后流行于整个西方世界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言人;在文艺理论方面,他针对文坛上“为艺术而艺术”的普遍倾向而提出“介入文学”,主张文学家介入时代,“为改变周围的社会出一份力”。在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他积极介入同时代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同时为他主张的哲学作出通俗而形象的注解。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并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本书收录的是他哲学作品《辩证理性批判》。
序言
方法问题
I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
I中介问题和辅助学科问题
I渐进一逆退法
结论
辩证理性批判引论
A.教条的辩证法与批判的辩证法
B.对批判经验的批判
第一部
从个体“实践”到实践一惰性
A.作为整体化的个体“实践”
B.人类关系作为物质性的不同部分之间的中介
C.物质作为整体化的整体性,以及对必然性的最初体验
1.匮乏与生产方式
(1)匮乏是我们的历史的一种基本关系,是我们
同物质性的单一关系的偶然性规定
(2)匮乏与马克思主义
2.作为个体的和集体的“实践”之异化对象化的定型物质
作为被逆转之实践的物质
3.被已定型物控制的人
实践一惰性的实在:要求
利益
命运
在一般惰性环境中对命运的否定
4.论作为辩证研究的新结构的必然性问题
5.论作为物的社会存在,特别是阶级的存在
D.集合体
1.系列结构,社会性的基本类型
2.直接和间接的集合
3.系列性和无能;循环
4.阶级作为集体的存在
5.实践一惰性场域的可理解性
第二部
从群体到历史
A.论群体——作为必然的自由和作为自由的必然的等值
——任何一种唯实论辨证法的范围和意义”
1.并合中的群体
需要的作用
在一个敌对的实践的压力下对系列的否定
作为第三者的每个人的中介
共同实践的特定性
2.从并合中的群体到有组织的群体
幸存群体的矛盾结构”¨
誓言,实践持久性的创造
誓言的可理解性:博爱一恐怖
3.有组织的活动
功能、实践任务和人类关系
有组织活动作为中介的相互性的综合工作;结构..
4.有组织的“实践”的可理解性
个体实践和共同实践的同质性
被构成的辨证法的限制:一种超有机体的不可能性
1)群体的单一存在(l’etre—un)通过他人从外部发生于群
体。而在这第一种形式下,单一存在作为他人而存在
2)在群体的内在性中,中介相互性的运动把实践共同体的
单一存在构成为一种由整体化运动产生的永久非整体化
5.从被组织的群体到机构
机构最高权力的合目的性和它的可能性的形式条件
最高权力和集合体:国家
外部制约,君主对集合体的实践模式
外部制约的后果:双重物化
B.论作为整体化的辨证经验:它的具体层次和历史性方位
1.辨证经验的循环性
2.作为战斗群体、被机构化的群体和系列性的社会阶级
3.历史的特异性:在匮乏场域内对抗的相互性、“实践”和过程
暴力实践、暴力存在和暴力过程
客观的阶级精神
4.历史的可理解性:走向一种不起整体作用的整体化
人名译名表
法汉术语译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