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探访宇宙--人类使者的出巡/空天传奇系列科普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作者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类关于航空航天的梦想源远流长,航空航天之魅更是无与伦比,无数人为之痴迷,为之奋斗,不惜牺牲生命;航空航天不仅是神秘的高科技领域,而且是一个艰苦卓绝、考验人类智力与冒险极限的领域,更是一个妙趣横生的领域。在庞之浩、车晓玲编著周日新主编的《探访宇宙--人类使者的出巡/空天传奇系列科普丛书》里,你可以一睹翱翔蓝天和遨游太空的惊险瞬间和精彩人生,飘在天空的独特感受,太空漫步的奇妙体验,耳聋的航天先驱,独眼的飞行大师……

内容推荐

无限宇宙,无限奥妙。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一直生活在这个摇篮中,但是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梦想,为了实现梦想,人们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不断向深空进发,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那些承载着人类梦想的空间探测器揭开了多少未知的宇宙秘密,空间探测器的艰难研发和远航中又发生了多少离奇的故事,神通广大的它们又拥有怎样超人的本领,取得了哪些不为人知的辉煌成果?庞之浩、车晓玲编著周日新主编的《探访宇宙--人类使者的出巡/空天传奇系列科普丛书》将选择大家广为关注的典型空间探测器和空间探测计划,逐一介绍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曲折离奇的故事,并用科学的方法简要分析这些故事的科学缘由,将严谨的航天科技知识和生动的深空探测故事有机结合起来,使青少年在轻松阅读中收获丰富的知识。

目录

第一章 月球探测 高潮迭起

 欧洲智慧首用电推

 日本女神一分为三

 印度月船依赖合作

 美国撞月撞出水冰

 一对圣杯寄托哀思

 嫦娥姐妹光彩照人

 玉兔落月创造奇迹

 探测月球的吸尘器

 跳跃式地返回地球

第二章 类地行星 备受青睐

 延年益寿的双胞胎

 最佳人造火星伴侣

 凤凰极地浴火重生

 探测器坟场埋了谁

 新颖的空中起重机

 金星快车技压拂晓

 首次到水星的信使

第三章 路程遥远 取经艰难

 旅行者飞出太阳系

 因公殉职的伽利略

 卡西尼释放惠更斯

 朱诺环保探测木星

 太空扬帆绿色宇航

 新视野飞掠冥王星

第四章 揭秘彗星和小行星

 太空中的深度撞击

 星尘带回彗星样本

 菲莱率先登陆彗星

 隼鸟排除万难回家

 一石二鸟的黎明号

 应对小行星撞地球

 开发和捕获小行星

试读章节

2006年9月3日,欧洲“智慧”1号(音译叫“斯玛特”1号)绕月探测器,在即将寿终正寝之时,受控撞击了月球表面的预定地点,宣告历时3年多的欧洲首次探月计划终于圆满结束,而“智慧”1号这“舍命”一撞,也给平淡的探月增添了几分悲壮的气息。创造多个第一 2003年9月27日,欧洲航天局成功发射了第1个绕月探测器——“智慧”l号,这是21世纪人类发射的第1个月球探测器,也是世界上第1个正式应用太阳能电推进系统飞向月球的空间探测器。该绕月探测器于2004年11月15日进入月球引力作用范围,然后不断调整位置,最终进入近月点300千米、远月点3000千米的椭圆形极月轨道。

欧洲“智慧”1号绕月探测器的全名叫小型先进技术研究任务1号(Small Mission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Technology一1),由于其缩写SMART正好是智慧的意思,而且其性能优异,所以大家都叫它“智慧”l号。

造价约1.1亿欧元的“智慧”l号是欧洲航天局“小型先进技术研究任务”系列计划中的第1个研究项目。为了节约空间和降低成本,“智慧”l号全部由低成本、小型化的尖端技术部件构成,大小类似于洗衣机,但技术含量非常高,充分体现了欧洲航天局“更小型、更便宜、更先进”的航天器设计理念。

“智慧”1号的起飞质量只有370千克,其中的有效载荷质量仅为19千克,是常规科学探测仪器的l/10,称得上“小而精”。这些有效载荷包括测绘月面地形的先进月球成像实验仪、寻找水冰的“智慧”1号红外光谱仪和研究月球表面主要化学成分的小型x射线光谱仪等7台仪器,它们都顺利完成了预定的科学任务。其中分辨率约为30米的先进月球成像实验仪每个星期拍摄大量图片并传回地球,质量仅为3千克的小型x射线光谱仪后来还用于2008年发射的印度“月船”1号绕月探测器。四种观测模式

“智慧”1号原定的工作寿命为6个月,后来又延长了1年。在轨运行期间,它采用了四种观测模式:天底点观测、特定目标观测、月球定点指向观测和推扫观测。该绕月探测器围绕月球轨道飞行了2000多圈,运行期间只用7名全职人员进行监控。

在轨工作期间, “智慧”1号对月球表面进行了全面观测,共传回了2万多张月球表面图像,清晰度相当高。这些数据资料可帮助科学家追溯月球表面地理形态的演化过程以及月球的起源。一般认为,月球诞生于几十亿年前一个天体对地球的剧烈撞击,但“智慧”l号获得的数据对这种理论提出了疑问。另外,该绕月探测器上的小型x射线光谱仪首次获得了构成月球矿物的全部主要元素,使人类对月面物质构成有了新认识。

“智慧”l号上的小型x射线光谱仪首次清晰地观测到了月球表面的钙、镁等矿物质;绘制出了当时最详细的月球元素和矿物分布图及月球表面的整体外貌图,其中包括过去缺乏了解的月球不可观测面和极地概貌,使科学界第1次发现月球极地与赤道区域的许多不同地质构造,也让人类第1次发现月球北极附近存在一个“日不落”区域,那里有望成为建设人类定居点的理想场所。

2006年9月4日,科学家展示了一张“智慧”l号垂直拍摄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拼接照片。它是在光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拍到的,涵盖了盆地内部长约400千米的区域。该盆地是太阳系里已知的、最大且最古老的陨石坑,探测它有助于科学家研究月球的地理形态、地质构成和演化历史。科学家还展示了一张“智慧”l号拍摄的月球北极的拼接片,它对了解该地区的光照条件非常有价值,有助于未来登陆月球和为基地建设选址。没能打出水漂

在出色完成预定任务后,欧洲航天局决定让已到寿命末期的“智慧”l号“以身殉职”,用剩余燃料完成最后的撞击任务,从而了解月球土壤浅层尘埃的成分。

用“智慧”1号撞击月球对于欧洲来讲是第1次,难度极大,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之所以选择在2006年9月3日撞击月球中纬度区域的卓越湖火山岩平原,主要原因有:①那里具有月面矿物不均匀的特征,土壤里矿物质呈现多样性,可以提供关于月球物理和矿物质的更多数据,研究价值较高;②能获取更多的有关月球的高分辨率照片,使科学家获得最优的科学数据;③撞击发生时,撞击点位于月球的近地点,且处于黑暗之中,接近月球上的明暗界限(即划分月球光面和夜面的分界线),撞出的尘埃可被地面反射的太阳光照亮,所以十分有利于地面观测;④“智慧”l号上的燃料已全部用完。

P2-4

序言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对天空充满着神秘感,寄托着飞天的企盼,于是发明了风筝、热气球、飞艇、滑翔机、飞机、直升机、火箭、卫星、飞船……一步步腾空而起,一程程远走高飞,从地球到宇宙,在浩瀚的天空翱翔,不仅能“坐地日行八万里”,一天绕地球一圈,还能挣脱地球的引力,将人送入远离地球300千米以上的太空,在那里遨游,停留……从第一个驾机腾空的莱特兄弟,到发明喷气式发动机的欧海因、惠特尔,从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加加林到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人类在探索空间的征程中,创造了无数奇迹,留下了许多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天外有天,地外有地,天有多高,梦想就有多远,探索空间的征程永无止境。航空航天始终是探索宇宙的急先锋,是人类最伟大、最光荣的事业。

人们通常把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层空间称为空,在这部分空间的航行称为航空;而把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广大空间称为天,在近地球和地球以外宇宙空间的航行称为航天,有时也称为航宇。可见,航天比航空的范围要大得多。无论是航空还是航天,都需要高度复杂精准的飞行器,它需要特殊的材料,特殊的设计,特殊的加工制造,以适应特殊的宇宙环境,并保持与地面联系的畅通。可想而知,每个飞行器都包含着无数的奥秘:为什么数百吨的飞机能够在高空飞行?为什么宇宙飞船可以在漫无边际的天河里行舟?空中旅行与地面旅行有什么不同?在失重环境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为了揭开这些引人入胜的奥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邀请国内一批知名专家和科普作家,创作了“空天传奇系列科普丛书”。作者们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航空航天中颇有代表性的八个主题,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航空航天的迷人世界,把载人航天器的今生来世徐徐道来,航母舰载机的非凡战绩活灵活现,既显示了空中旅行的快捷与舒适,也抒发了出使宇宙的神奇与豪迈。我作为探索自然奥秘的痴迷者,被空间科学的博大精深和这套丛书的丰富内容深深地吸引,也被航空航天人的博大胸怀和大无畏精神所感动。期待着这套丛书早日与读者见面。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