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窑神爷(土特产传说)/中华民间经典故事会
分类
作者 怡安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阅读民间故事,可以滋润你枯燥的日常生活,愉悦你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可以充实你的民间知识。这本《窑神爷(土特产传说)》由怡安选编,作为中华民间经典故事会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集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口传作品,这里主要是指土特产传说,共计33篇。

内容推荐

过去时兴“讲古”,劳动的间歇、热闹的市集、“猫冬”的时候……在人们聚会的所有场合,都会说笑话、讲故事。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在炕头、在村口讲述的故事,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谁是好人、谁是恶人,说得一清二楚,以一种使人愉悦的形式对人们进行着道德教育,潜移默化中构建起大众共同的价值体系。

这本《窑神爷(土特产传说)》由怡安选编,这些故事是民间知识读本。它告诉你,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理解宇宙的构造、人类的起源、万物生成的来历、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把民间历史知识如数家珍地演述出来。这种叙说,虽然没有历史学家所表述的那么公允,但是却更明晰地体现了民众最朴实的评价。为人民做了好事的,就应该受到褒奖和称赞;为非作歹、迫害人民的,就应该受到讽刺和鞭挞。这些故事也许并非是真实发生的,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更高层次的“真实”。

这本《窑神爷(土特产传说)》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老君爷耩煤

老君爷种煤

黑石头

黑龙关的传说

窑神爷

铜草

石灰的起源

党参的传说

人参与黄芩

稷山板枣

垣曲柿子传山东

汾酒的由来

华茅酒

王来福造陈醋

晒纸的传说

古井贡酒

口子酒

黄山毛峰

毛猴和毛峰茶

乾隆皇帝与霍山黄芽

太平猴魁

六安瓜片

荒山石耳

金丝琥珀蜜枣

临涣回龙水

淮河淮王鱼

鲥鱼朝小姑

岳西菖蒲鱼

巢湖银鱼

苔干菜

雪湖藕

包河无丝藕

砀山酥梨

试读章节

铜草

过去,有个女人叫铜草,她男人叫胡皋,夫妻二人很恩爱。胡皋在唐朝尉迟恭手下当一个小官,是个热心肠,爱管闲事爱帮忙。每天找他的人络绎不绝,看病呀,求神呀,找药呀,啥事都有。铜草嫌来家的人太多,太乱,常常耽误吃饭睡觉,很不安宁。有一天,突然胡皋不回来了,从此也没人来她家了,她才感到男人不在的冷清,感到人离了人的痛苦。她男人到哪去了呢?她就打听。因为胡皋是尉迟恭手下的小官,军队行动是秘密的,说走就走,不能让家属知道。她打听来打听去,才知道是尉迟恭领上人马到中条山开铜矿去了。她把家安顿好,女扮男装,就上路找丈夫去了。

她走呀走,走到一个叫南关的地方,碰见一个老汉问:“老大爷,我住在您这儿行吗?”老汉说:“嗯,你住就住吧。”她就住下了。帮老大爷担水呀,扫地呀,很勤谨。她看见老大爷把那么多金黄的东西都埋在菜缸周围,就问:“老大爷,您为啥把那么多的铜和金都埋起来?”老大爷说:“这不是铜,更不是金,是蛭石,是云母变的,把它埋在水缸周围,水缸不冻,埋在菜缸周围,腌出来的菜特别好吃。”过了几天,她又继续往前走,走呀走呀,走到一个地方,看见一堆一堆的火,人们添上炭,又添进一块一块金黄金黄的东西,她心说:这大概是在炼铜吧。她就停下来给人家说:“我实在走不动了,在这儿歇几天,给你干活行不行?”谁知人家挺通情达理,说:“来我这里的人,只要你干活就有饭吃,就给工钱。勤快一点,就饿不死人,你干吧。”她就干啦。她发现炼出来的不是铜,是黄面面,觉得奇怪,就问师傅。师傅听了哈哈大笑,说:“你弄错了,那不是铜,叫黄铁,也叫硫黄。”她问:“铜和黄铁怎样区分?”师傅说:“来来来,我告诉你。”就顺手拿起一块来,又把一只饭碗扣过来,在碗底轻轻一划,说:“你看,咱们炼的这东西,划出来的是黑印印,你再看那一块,紫色的,斑斑点点,那才是铜矿石。”她拿起一块,在碗底一划,是黄印印。她明白了,又问:“那铜矿在哪里?”师傅说:“人都说中条山是金头铜腰铁尾巴,铜矿就在中条山的腰部,很远呢。”她听了,辞别师傅又上路了。

这一天,她来到一个叫十八道河的地方。过了河,看到山顶上这里一截那里一截,明晃晃地耀眼,她心说:我男人是不是在这地方找铜呢?可又不见一个当兵吃粮的人。她就把贴身的红衬衣脱下来,扯成红布条条,拴到路边的一堆草上,继续往前走。走呀走呀,来到一个地方,叫金圪垛,有成千上万的兵士,说是在挖铜矿呢。她找见一个校尉,就问:“尉迟恭的大营在哪里?”“在山后头。”按校尉指点的路,她继续往深山里跑。

她跑到一个大沟里,找到尉迟恭,看见兵士们挖出来的矿石一块一块的,一片一片的,可是太阳一晒,就变成了粉末末。她就给尉迟恭说:“你们挖的不是铜,也不是金,是蛭石。”尉迟恭说:“你看这一堆呢?”她看了看说:“这一堆倒像是铜。”之后,她才给尉迟恭说了自己真正的身份,是来找男人的。“你男人是谁?”“胡皋。”尉迟恭一听,不吭声了,周围的人也不吭声了。“我男人到底在哪儿?”“出去了。”就是不告诉她在哪儿,她就翻了这座山又翻那座山,转了这个洞又转那个洞,到处找。有人伤了,她给包扎,有人衣服脏了,她给洗,伙头军做饭跟不上,她就拾柴呀、烧火呀,很勤谨。结果,铜草在山上就很有名气了。

有一天,她在一个洞口发现半截布腰带,拿起来一看,愣了。腰带上有她亲手绣的小菊花,还有她亲手编织的富贵不到头的花样。她就拿上腰带去找尉迟恭,说:“我男人准是不在人世了。要在人世,怎么腰带只剩半截?”尉迟恭不告诉他男人已经死了,赶紧叫底下的人给她端饭吃。她气得把碗摔在一块石头上,碗碎了,石头也碎了,碗碴上还有黑印印。她就大叫大嚷地说:“你们错了,你们错了,这不是铜,是黄铁(硫黄),铜在碗上划出来的是黄道道,黄铁划出来的是黑印印。你们跟我走,你们跟我走,翻过两座山,到十八道河草上拴着红布条条的地方,那下面就有铜。你们跟我走,你们跟我走!”说着说着,就一个人走了。

她到哪里去了?谁也没看见。尉迟恭有点怀疑,领了人马亲自到十八道河,果然发现有好多好多草上拴着红布条条。再一挖,果然就是铜矿石。为了纪念她,尉迟恭就把这种草叫铜草。直到现在,铜草也还是地质工人寻找铜矿的线索呢。不信的话,你把铜草移个地方,它就死了。

P17-20

序言

过去时兴“讲古”,劳动的间歇、热闹的市集、“猫冬”的时候……在人们聚会的所有场合,都会说笑话、讲故事。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在炕头、在村口讲述的故事,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谁是好人、谁是恶人,说得一清二楚,以一种使人愉悦的形式对人们进行着道德教育,潜移默化中构建起大众共同的价值体系。

这些故事是民间知识读本。它告诉你,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理解宇宙的构造、人类的起源、万物生成的来历、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把民间历史知识如数家珍地演述出来。这种叙说,虽然没有历史学家所表述的那么公允,但是却更明晰地体现了民众最朴实的评价。为人民做了好事的,就应该受到褒奖和称赞;为非作歹、迫害人民的,就应该受到讽刺和鞭挞。这些故事也许并非是真实发生的,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更高层次的“真实”。

这些故事是调剂我们先辈艰难枯燥生活的精神食粮。在衣食无着、艰难困苦的劳动生活中,故事成为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和愉悦的最佳方式。听故事、讲故事,在笑声中获得一种胜利者的满足。故事的好处是说不尽的。我们哪一个人不是在故事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呢?这里所说的故事,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神话、传说、狭义的故事、笑话等在内的所有口耳相传的散文类民间叙事作品。

神话是庄严的、远古的神圣叙事,涉及宇宙起源、人类诞生、大自然的形成和变化,人类的一切发明和创造,万物的起源以及鬼神世界等,把人们带到了悠远而又悠远的亘古时期。

我们周围的山山水水、动物植物,一位位历史人物、一桩桩历史事件……所有的一切无不被民众以传说的方式演绎成脍炙入口的艺术作品,当做“可信的史实”口耳相传,汇成浩瀚的传说海洋。

故事是最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叙事体裁。这类作品里充满着幻想与虚构,任凭你张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绪恣意驰骋,神奇的宝物、万能的神仙……使勤劳善良但却被侮辱被损害的主人公们都能终得善果、天从人愿。

即使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讽刺性故事,也多以虚构为主要叙事手法。十二生肖排座次的故事里,老鼠和牛比大小争第一。老鼠想出一个巧主意,要骑在牛背上逛街。满街的人都喊“好大的老鼠”,却没有一个人理会已经司空见惯的牛。于是老鼠自然就在十二生肖里排了个第一。这样的故事虽然没有神奇的幻想,却以巧妙的虚构贯穿始终,更加生动隽永,意趣盎然。

故事流传的历史,就是一部民众世代延续的生活史,凝聚着先人的心血和才智,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那么到了今天,这些故事还有意义吗?科技的飞速发展让幻想不再有神奇的意蕴,在这样的环境中,故事还有存在的空间吗?还能继续发挥它曾经有过的作用吗?

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说过,想象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峰。开天辟地的盘古、填海的精卫、挖山不止的愚公、补天的女娲……这些主人公的精神不是仍然在鼓舞着今天的我们吗?牛郎织女的传说、嫦娥奔月的传说、梁祝的传说……这些瑰丽多姿的传说故事,化作世代传袭的文化血液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体里。就如同中秋的圆月,早已成为凝结着民族情感的文化符号。今天,这些文化遗产在带给我们灵感和力量的同时,让我们更充实、更奋进,更乐观向上、更有幸福感。

民政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协等六部委主办的“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惠及亿万城乡读者的民心工程,现在贡献给各位读者的《中华民间经典故事会》正是其中的一个具体项目,希望我们优秀的民间文化通过图书援建和读书活动得到传承和弘扬。这些故事都是搜集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口传作品,很少经过文人的润改和再创造,最能体现在民间流传的原汁原味。在此要特别感谢所有的讲述者和记录者,他们的无私奉献使凝聚着民族智慧的优秀民间故事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希望这套丛书不仅能够为亲爱的读者提供欣赏的愉悦,也能够借此提升我们大家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关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