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旨龙、丁琪、高严编著的这本《网络犯罪公约的修正思路》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序言,第二章为术语的使用,第三章为刑事实体法,第四章为刑事程序法,第五章为管辖权协调机制,第六章为国际合作,第七章为补充协定,主要是从术语概念、实体法、程序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公约》进行修正。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正视《网络犯罪公约》法律规则在整体上的不足之处,完善网络犯罪的国际应对体系,特别重视网络空间的中国国家安全与利益的保护,深刻理解网络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更新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等传统安全观念,在国内法律和国际策略上及时进行调整,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完善中提供“中国样本”,最终达到打击世界网络犯罪、保护中国网络安全的目的。
《网络犯罪公约》是2001年署的、第一部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的国际公约。自实施以来,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犯罪也出现复杂化、组织化、全球化、高科技化等新特点,《公约》的许多内容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不仅“先天”在地区公平性上存疑,而且“后天”在时代技术性上脱节。因此,《公约》应做出相应的修正。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得到飞速发展,网络犯罪率也逐年攀升。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必须“发声”,并且具有实质性影响。在此背景下,郭旨龙、丁琪、高严编著的这本《网络犯罪公约的修正思路》一方面基于十几年来网络犯罪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能够加入《公约》。本书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学术专著,而是在引用课题报告、学者灼见、师友指导以及翻译《公约》本身的解释性报告的基础上,兼顾学术思考、侧重立法建议。本书亦可视为“中国网络法律规则完善思路丛书”的国际法卷部分。
第一章 公约序言与中国的选择
一、公约序言中的功能和目标介绍
二、公约序言中的功能和目标评价
三、公约序言中的功能和目标修正
四、公约的中国选择:加入后推动修正
第二章 公约术语完善的中国思路
一、公约术语定义的修正辨析:“人、机、数”的搭配
二、公约术语定义的补充探析:“网络”概念的明确与独立
三、公约术语定义的关系定位:“五位一体”
第三章 刑事实体法修订的中国思路
一、罪行类别的关系明确:三个阶段与三种类型
二、具体罪行的修正补充之一:网络作为犯罪对象的考察
三、具体罪行的修正补充之二:网络作为犯罪工具的考察
四、具体罪行的修正补充之三:网络作为犯罪空间的考察
五、共犯行为与预备行为的直接提前打击
六、犯罪总则的修改完善
第四章 刑事程序法修订的中国思路
一、证据调查的程序规范
二、有关电子证据调查的特殊程序法制度
第五章 管辖权协调机制完善的中国思路
一、公约管辖权规定的评价
二、管辖权问题中国研究的述评
三、以属地为基础的普遍管辖权修订
第六章 国际合作体制机制完善的中国思路
一 、国际合作的一般原则
二、关于相互协助的特殊机制
第七章 公约补充协定的中国思路
一、关于网络种族主义和排外性质行为的补充协定的整体介绍
二、关于网络种族主义和排外性质行为的补充协定的具体修正
三、关于网络恐怖活动犯罪的补充协定的实证与中国论证
四、关于网络恐怖活动犯罪的补充协定的起草与中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