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MOOK是以本土原创科幻为主题的连续图书出版物,旨在打造中国本科幻文学的最先锋阵容,为读者提供无需甄别的专业科幻读物。全系收录近三十年来中国科幻最高奖项——银河奖的所有获奖作家力作,其中包括著名作家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吴岩、夏笳、刘维佳、索何夫、燕垒生等人的获奖作品。《虫》MOOK第五期《吞噬地球(当人类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以文明续存和外星探索为主题,由《三体》作者刘慈欣领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吞噬地球(当人类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慈欣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虫》MOOK是以本土原创科幻为主题的连续图书出版物,旨在打造中国本科幻文学的最先锋阵容,为读者提供无需甄别的专业科幻读物。全系收录近三十年来中国科幻最高奖项——银河奖的所有获奖作家力作,其中包括著名作家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吴岩、夏笳、刘维佳、索何夫、燕垒生等人的获奖作品。《虫》MOOK第五期《吞噬地球(当人类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以文明续存和外星探索为主题,由《三体》作者刘慈欣领衔。 内容推荐 《吞噬地球(当人类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是刘慈欣领衔的一部科幻作品集。该书以刘慈欣的代表作《人和吞食者》为主打,文中描述了外星人驾驶巨型宇宙飞船江波号君临地球,要求全人类臣服于他们的面前。人类不甘受摆布的命运,表面上屈服,但暗中却在酝酿对外星文明的毁灭性反击……但最终,人类虽然利用核武器给外星人造成重创,但还是没逃脱地球被毁灭的命运…… 目录 人和吞食者 当地球被吞噬 刘慈欣 田园 伤心木 何夕 待我迟暮之年 永生困境 凌晨 黑月亮升起来 面对死亡 刘维佳 烛光岭 为亡灵点上一根蜡烛刘维佳 桦树的眼睛 万物有灵 赵海虹 外面的宇宙 梦想者 谢云宁 一掷赌生死 上帝的骰子 王晋康 试读章节 波江座晶体 即使距离很近,上校也不可能看到那块透明晶体。它飘浮在漆黑的太空中,如同一块沉在深潭中的玻璃。上校凭借着晶体扭曲的星光确定其位置,但很快在一片星星稀疏的背景上丢失了它。突然,远方的太阳变形扭曲了,那永恒的光芒也变得闪烁不定。他吃了一惊,但以“冷静的东方人”著称的他并没有像飘浮在旁边的十几名同事那样惊叫。他很快明白,那块晶体就在他们和太阳之间,距他们十几米,距太阳一亿公里。以后的三个多世纪里,这诡异的景象时常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他真怀疑这是不是后来人类命运的一个先兆。 作为联合国地球防护部队在太空中的最高指挥官,他率领的这支小小的太空军队装备着人类有史以来当量最大的热核武器,敌人却是太空中没有生命的大石块。在预警系统发现有威胁地球安全的陨石和小行星时,他的部队负责使其改变轨道或摧毁它们。这支部队在太空中巡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一次使用这些核弹的机会。那些足够大的太空石块似乎都躲着地球走,故意不给他们创造辉煌的机会。但现在,晶体在两个天文单位外被探测到,它精确地沿着一条绝非自然形成的轨道飞向地球。 上校和同事们谨慎地向晶体靠近,他们太空服上推进器的尾迹像条条蛛丝把晶体缠在正中。就在上校与它的距离缩小至不到十米时,晶体的内部突然出现了迷雾般的白光,使它那规则的长梭状轮廓清晰地显示出来。它大约有三米长,再近一些,还可以看到其内部像是推进系统的错综复杂的透明管道。当上校把戴着太空手套的右手伸向晶体表面,以进行人类与外星文明的首次接触时,晶体再次变得透明,内部浮现出一幅色彩亮丽的影像。那是一个卡通小女孩,眼睛像台球那么大,长发直到脚跟,同漂亮的长裙一起像在水中那样缓缓漂动着。 “警报!呀!警报!吞食者来了!”她惊慌失措地大叫着,大眼睛盯着上校,一只细而柔软的手臂指向与太阳相反的方向,像在指一条追着她的大狼狗。 “那你是从哪里来的呢?”上校问。 “波江座s星——你们好像是这么叫的。按你们的时间,我已经飞行了六万年……吞食者来了!吞食者来了!” “你有生命吗?” “当然没有,我只是一封信……吞食者来了!吞食者来了!” “你怎么会讲英语?” “路上学的……吞食者来了!吞食者来了!” “那你这个样子是……” “路上看到的……吞食者来了!吞食者来了!呀,你们真不怕吞食者吗?” “吞食者是什么?” “样子像个大轮胎,呵,这是按你们的比喻。” “你对我们世界的东西真熟悉。” “路上熟悉的……吞食者来了!” 波江女孩喊叫着,闪到晶体的一端。在她空出的空间里出现了那个“轮胎”的图像,它确实像轮胎,表面发着磷光。 “它有多大?”另一名军官问。 “总直径为五万公里,‘轮胎’宽为一万公里,内圆直径为三万公里。” “……你说的‘公里’是我们的长度单位吗?” “当然是!它大着呢,可以把一颗行星套进去,就像你们的轮胎套一个足球一样。套住那颗行星后,它就掠夺行星的资源,把它吸干榨尽后吐出去,就像你们吃水果吐核儿一样……” “我们还是不明白吞食者到底是什么。” P2-4 序言 针孔里窥视方寸天地 面对浩瀚无际的宇宙、无涯无边的时间,个体的存在实在是太微渺了,微渺得如同一只趴在时空罅隙间的蝼蚁,无声无息,无关紧要。 可是作为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类并不甘心在面对时空的联合“剿杀”时毫无招架之力,于是总想借助科技的力量、思想的触角来超越时空,进入到宇宙之心、时间之端。恰如王阳明所言的“上下四方曰宇,古往来今曰宙。宇宙无穷,我心亦无穷。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将宇宙和时间玩弄于股掌之间:所谓宇宙八荒,浩涯光阴,不过是人心的一个投射,整个世界,凝缩于人心之中,未来则成了我心中的世界原形之一,它的到来,只是为了印证我心所思的准确与否,从而消解了未来的定义,将时空凝固于“我心”上。 借助心的思索能力,想象力的辽阔空间,人类跨越了科技的时代局限性,让自己变成了睥睨宇宙的超人,预言未来的先知,而其中走得最远的,莫过于科幻作者。 理论上,对于时空看得最为透彻的,乃是科学家,因为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真理,把握最真实的客观世界。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第一次将时间与空间融合在了一起,让逆时光旅行成为可能;比如,霍金的十一维空间说,让人类的视角进入到一百万亿亿亿分之一的超微观世界中。只是科学家基于严谨的科学思维,探索更多的还是世界的本原,纵有一点假设,也是停留在小心论证的阶段。与之相比,科幻作者却可以大胆假设,自由想象,纵意邀游在时空的高纬度上,俯瞰未来。世界在他们面前,不再是枯燥的一幕,而是像从针孔里窥视方寸天地,可以尽情延展开,无始亦无终,广阔无边。这样人类才得以暂时摆脱生命的短暂痛感,而进入永恒的时空观里。 每一位科幻作者都是一名“先知” 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位科幻作者都是一名“先知”,对未来作出预言,为世人揭开未来世界的面纱,让我们瞥到时光飘然扬起的裙裾一角,为之遐想、陶醉甚至冲动,并在这样的“先知”中完成了对现在的检视。大多数的科幻小说离现实有一定的时空距离,或是科技距离。这种距离可以是扁平的,即将时间从将来的端点上先行延接到现在的时间上,例如许多好莱坞科幻大片中所展示的世界情景;也可以是断层的,即高出我们的现实,成了理想国,寄寓着人类对于未来世界的美好幻想。 在科幻小说中,除了时间与空间这对坐标轴以外,更深远的,还是科技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与时空可以相互融合不同的是,科技与人性往往是处于对立的状态。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指出,文明(科技)的发展是以人性的压抑为代价的。西方另外一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也说过,人类的个性与理性是相互冲突的。社会分工的细化,物质文明与科技的发展,只会将人变成没有灵魂的机器,陷入社会的“铁笼”中。在好莱坞电影中,创作者往往会放大这种科技与人性之间的冲突性,制造出各种未来人类与机器人争夺地球控制权的场面,甚至人类被迫重返刀耕火种、含血茹毛的原始社会。在这样的混战下,人类的意识和幸福感逐渐被剥夺掉,沦为科技的奴仆。尽管电影的结局总会出现人类挥师反攻、重掌大权的胜利,可是那种科技瓦解与诛杀人性的画面,却让人类陷入了持续的阴影之中。 科幻小说是集想象力、智力乃至道义和思想于一体的 在科学家的眼中,有关科技与人性的“战争”,是一种头疼、一种战栗,会引发各种伦理的探讨,但对于科幻作者来说,这却是一个巨大的创作空间。通过站立在时空的高点,作者们以一种灵魂出窍的方式,勾勒出各种可能存在的未来之境,并将这种虚幻之境变成一面镜子,用于折射和审视我们生活的世界,在理想与现实的游离之中,获得清醒,以及改造现世的冲动。所以说,科幻小说是集想象力、智力乃至道义和思想于一体的。一部伟大的科幻小说,可以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指明灯。科幻小说的迷人之处,就像是踏入月球里的人,失去了重力的牵引,可以随心畅享漂浮起来的快感。对于未来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描述,人类的命运、人性的圆满或黑洞都在笔下肆意蜿蜒,从而抛弃了种种现世的羁绊,引导读者进入到灵魂出窍的奇妙体验中。 在本套丛书中,众多的作者经由各自的知识体系以及人文情怀,用恢宏的想象力与自由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无比辉煌与震撼人心的科学幻景:他们有的偏重于思考地球下一轮的进化;有的开始反思科技会将人类的命运引向何方;有的将视野投向辽阔宇宙,有的将目光凝缩在量子级别;也有的则是重返内心,探寻高科技如何消灭人类的信仰与诗意……他们中,无论是冰冷的“科技派”,抑或是悲悯的“人文主义者”,笔锋所指向的共同归途都是未来人类的命运:在强大的科技面前,人类究竟是变成一只可怜的虫子呢,还是会破茧重生,自由翩跹?科技究竟是将人类带返回光明的伊甸园呢,还是让人类坠入黑暗与绝望的沉沦中?智慧(科技)的禁果带给人类的究竟是幸,还是不幸?不同的作者,对于这个终极追问都给出了各自的解答,答案各有千秋。比如刘慈欣认定科技无法解构与超越诗意,比如刘维佳认为爱情可以在时间的尽头得以延伸,比如在王晋康的眼中,科技造就了神的仁义,可是生命的脆弱性与丑恶性也会毁去神的存在,人类总是在愚昧之后进行反思,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回归与神性或说理性…… 二十世纪弗洛伊德曾指出,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有三个事件打击了人类的自恋情结:第一个事件是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论点;第二次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填平了动物与人类之间的鸿沟;第三次便是精神分析学,打破了人是自己主人的迷梦,证明了潜意识和非理性占据着心理过程的主导地位。可以想象,在未来的科技世界里,很快将有第四个事件乃至第N个事件打击到人类的自恋情结,因为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我们终将证实我们的“无”——所谓的万物皆是由虚空所组成,所谓的时间不过是物质的现时意念的体现,而时间与空间的存在意义,只是将人类禁锢于三维世界的物质国度里……于是,你会发现,你此刻翻阅此书而产生的一个动念,一个精神共鸣,都是多么巧妙的造物主神作! ——科幻悬疑作家、评论人、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无意归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