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一旦开窍,人生就像开挂一样?开窍就是懂事,明白!懂事,是懂得事物发展底层规律,明白,是认清自己想要的生活。一旦开窍,万物皆可为你所用。
所长林超历时三年,精选顶级学科的关键知识模型,将为你呈现隐蔽个人爆发式成长的方法和背后的逻辑:15大前沿学科融会贯通,20条借势破局行动指南,100个顶尖高手思维模型。助你摆脱精神内耗,有效使用思维工具,利用规律撬动个人成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开窍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所长林超 |
出版社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为何人一旦开窍,人生就像开挂一样?开窍就是懂事,明白!懂事,是懂得事物发展底层规律,明白,是认清自己想要的生活。一旦开窍,万物皆可为你所用。 所长林超历时三年,精选顶级学科的关键知识模型,将为你呈现隐蔽个人爆发式成长的方法和背后的逻辑:15大前沿学科融会贯通,20条借势破局行动指南,100个顶尖高手思维模型。助你摆脱精神内耗,有效使用思维工具,利用规律撬动个人成长! 作者简介 所长林超,原名林超,投资人,知名科普UP主,2022年博鳌青年领袖,活跃于B站、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全网粉丝接近1200万;拥有中山大学国际金融、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位。其课程《给年轻人的跨学科通识课》一经上线便成为B站现象级爆款课程。 林超的科普内容学科跨度极大,从数学、物理学、复杂性科学、脑科学、人类学,到金融、管理、商业分析,再到中外诗词、名人典故,一气呵成,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正因如此,他的科普视频曾多次被《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新媒体平台转发,并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在成为专业投资人和科普UP主之前,林超曾任厅客科技创始人兼CEO、德同资本投资人、指点传媒集团执行董事等职务,曾获得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发明专利。 目录 第一部分 学科模型,塑造自我 01 热力学:生命就是对抗熵增 02 工程学:知行合一的技术 03 系统论:既见树木,也见森林 04 函数:预测未来 05 脑科学:了解真正的自己 06 认知心理学:锻炼清晰的认知头脑 07 社会网络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08 信息论:利用信息消除世界的不确定性 09 人类学:共识的力量 10 概率统计学:人生系统 11 营销学:其实人人都需要 12 历史学:以史为镜,正人衣冠 13 会计学:金钱的哲学 14 生理学:重新认识你的“身体” 15 自我管理学:极其有用的交叉学科 第二部分 书本智慧与街头智慧:最后大总结 01 书本智慧与街头智慧 02 跨越阶层的有力武器 03 做好城市选择 04 不同阶层人群的职业选择 05 避免走进中产陷阱 序言 推开一扇通往未来的“暗 门” 如果我问你:“你读大学 时学的什么专业?你感觉自 己所学的专业在现实生活中 有用吗?” 我相信,虽然大家在大 学中所学的专业各有不同, 但绝大部分人都会回答自己 的专业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 太大用途,这几乎已成为当 今全世界大学教育的一个共 识。原因就在于:我们在真 实世界中遇到的问题,从来 都不是按照学科划分的。 比如,你可能无法理解 ,一个其貌不扬的男生为什 么可以找到漂亮的女朋友? 原因是:你只从美学角度看 问题,而没有从社会学、心 理学或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 这个问题。 再比如,你也无法理解 自己在大学期间明明专业成 绩很优秀,毕业后为什么就 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原 因是:怎样找到好工作,这 个问题绝非仅凭专业成绩好 就能解决,它可能还涉及博 弈论、认知心理学、社会网 络学、设计学、语言学、营 销学、概率论、生理学、脑 科学等学科的不同知识点。 还有,你在大学期间明 明学过金融学,为什么进行 投资理财却会失败呢?原因 是:大学金融课中传授的只 是理论知识,而在实际操作 过程中,对投资理财更有用 的可能是哲学、社会学、物 理学、英语、历史学、管理 学、数学函数、概率论、行 为金融学、传播学和政治学 等学科中的一些知识点。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要不要读研?要不要 考公务员?怎样搞定老板? 怎样升职加薪? 你看,所有的这些其实 都是融合型的问题,涉及许 多学科的知识点。 所以,我一直希望能将 各个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做 一个汇总,但显然,这个目 标不太容易实现。于是在这 本书中,我总结了个人认为 比较有用的15个学科中的大 约100个知识点,希望这些 知识和理论对当下的年轻人 有所帮助。 这些知识点中,既包含 了跨学科思维鼻祖——查理 ·芒格在历史学、数学、工 程学、生理学、物理学、化 学、统计学等学科中提炼出 来的思想模型,又融合了新 型科学(如网络社会学、系 统论、脑科学等)中的一些 有用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了 解和学习这些学科中最有用 的思维模型和知识并不需要 花费太多时间,却可能对我 们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纵观人的一生,我们会 发现,人的学习能力在青年 时期会达到顶峰,之后逐渐 回落(图0-1-1)。然而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对世界 的认知却被限制在单一学科 、单一职业当中。如果我们 在学习能力最强的波峰段, 可以通过自学去掌握关键知 识,而不是拘泥于自己的专 业领域,那么就可以在短期 内将对世界的认知拉到一个 全新的高度,打开一道少有 人走的“暗门”,此后,我们 对世界理解的层次也会完全 不同。 当然,即使了解了众多 跨学科知识,我们也不能只 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变成一 个知行分离的空想家。在这 方面,我自己就曾经踩过坑 。我是个特别爱读书的人, 从读大学到现在,二十几年 里,我一直保持着每周阅读 2~3本新书的习惯。同时, 我也是一个勤奋的打工人, 毕业后先是在一家上市公司 工作,之后创办了一家人工 智能公司,后来又做过风险 投资人,再后来又自己创业 ,经营互联网交易平台,其 间还担任过多家公司的执行 董事。这个职业经历看起来 十分丰富,但实际上,我长 时间都无法做好知识和实践 的融合、宏大与卑微的妥协 、知道与做到的取舍,以及 理想与现实的打通。因此, 从20岁到35岁,我遭遇了 无数次挫折,被社会现实各 种毒打,也走过无数的弯路 。直到36岁之后,我的人生 才逐渐走上正轨。 而我撰写这本书的初衷 ,就是希望当代的年轻人不 要再把我走过的弯路走一遭 。所以在本书中,我一方面 会给大家介绍各个学科的重 要理论,另一方面也会介绍 如何通过这些理论来看清生 活中的各种“坑”。 由于跨学科知识几乎可 以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所 以在我看来,这本书的适用 人群十分广泛。不管你是文 科生、理科生,还是商科生 ,或者是中学生、大学生、 研究生,抑或是普通员工、 创业者、医生、教师、公务 员……都可以拿来阅读。你 甚至还能从中发现自己曾经 走过的路、踩过的坑,但我 更希望看到的是,你通过这 本书去实现跨学科知识的学 习、应用和实践,找到自己 人生正确的方向,推开那扇 通往未来的“暗门”。 导语 数学金融双学位学霸、2022博鳌青年领袖、全网近1200w粉丝喜爱的所长林超历时三年打造2021年B站热销第一的现象级爆款课程,超10万付费学员口碑认可。 一个人开窍的表现是什么?是懂得事物发展底层规律,认清自己想要的生活。一旦开窍,万物皆可为你所用。 本书将为你呈现隐蔽个人爆发式成长的关键知识和背后的逻辑:15大前沿学科融会贯通,20条逆袭指南,100个跨学科思维模型。助你摆脱精神内耗,利用规律撬动个人成长! 吸收各学科精华思想,打开多学科视野独立思考。一本书包括热力学、工程学、系统论、函数、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社会网络学、信息论、人类学、概率统计学、营销学、历史学、会计学、生理学、自我管理学等热门学科,加入实用而丰富的行动指南,只为实用,正确决策才能赢得未来! 信息时代全科制霸!学到跨学科鼻祖查理芒格都在用的思维模型, 打开一道少有人走的“暗门”。从此打破单一学科的思维壁垒,真正学会融会贯通。开窍的你,才能拥有这个时代的终极竞争力。 精彩页 耗散结构:对抗熵增、实现熵减的有效措施 如果我们进一步对上面实验中的小人儿进行观察,就会发现,感知和选择是需要能量和信息的(图1-1-13)。 也就是说,这个小人儿要去感知这些分子的运动状态,还要去进行阻拦,这两件事都是需要能量的。同时,他还要进行判断,哪些需要放行,哪些不能放行,这又需要逻辑,也就是需要信息输入。 所以,当放入这个小人儿之后,这个原本封闭的系统就变成了一个开放的系统,尽管表面上看它仍然与外界隔绝,但实际上它已经被注入了能量和信息。 这时,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新的系统,它能够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信息和物质,然后不断地排出自身产生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就是熵。这个新的系统被叫作耗散结构。 人体就是一个耗散结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能更直观地了解什么是耗散结构了。 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河流,就是一种最典型的耗散结构。 河流不断从上游流向下游,里面的水分子从高处流向低处,这个过程还能产生能量。所以,河流作为一个系统,就会一直保持着动能和活力,永远不会腐败(图1-1-14)。“流水不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但相对地,一个年久失修的游泳池却会逐渐腐败、发臭,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封闭系统(图1-1-15)。 耗散结构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以河流为例,从上游到下游,河水一直都是流动的,组成河流的水分子在不停变化,这也意味着我们每天看到的同一条河流都是崭新的,但有趣的是,千百年来它又都是同一条河流。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命题,早在2000多年前,释迦牟尼和波斯匿王就已探讨过。所以你看,耗散结构这种神奇的东西,古往今来就吸引着智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 人体也是一个耗散结构。人体每天都要进行新陈代谢,一方面不断地输入能量、信息和物质,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把身体产生的废弃物排出体外。而且,人体还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体,一直在变,却又一直保持平衡:人类大脑中的海马体每天都会生出大约700个神经元,人体的皮肤每28天就会更新一次,人体内的红细胞每隔4个月就会更新一次,人的肝脏每5个月更新一次,骨骼大概7年会更新一次……所以说,7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数字,基本上,每7年人体大部分的细胞就会全部换过一遍。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你身上的大部分细胞都更换掉了,你还是原来的那个你吗? 如果从细胞的层面上来说,其实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了,你已经出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了解了耗散结构,我们就从生物学层面发现,人是可以彻底重塑自我的。而人重塑自己的时间是多久呢?大概是4~7年。 所以,不管我们对现在的自己有多不满意,只要给我们7年时间,我们真的能够从生物学层面“脱胎换骨”,彻底地重新塑造自我。 利用“耗散结构”重塑自我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耗散结构的原理,那么何不仔细研究一下,如何让人体这个耗散结构更好地运转,以更快的速度“重塑”一个自己,或者每一天都变成崭新的自己呢? 这件事并不难。对于人体这个耗散结构,如果我们仔细拆分之后就会发现,人体的输入端包括食物、求知、娱乐、环境等元素,输出端则包括排泄物、负能量、负信息等,这些就是所谓的熵。这个主流程上下连通,形成了人体的外循环系统。 另外,人体还有一套内循环系统,包括睡眠、思考、运动及日常活动等。这些要素都会不断循环并产生一些成果,然后反作用于输入端的那些要素上(图1-1-16)。 我们先来看输入端。对于人体来说,娱乐和求知输入的是信息,食物输入的是物质和能量,人会对输入的信息做出反应。环境则是指家庭、朋友圈层、工作氛围及所处的城市等。环境还会综合影响信息和能量的输入。 而在输出端,人体排出的废弃物和负能量都很好理解,这里不多赘述。 我想着重讲一下负信息。如果说正信息消除了世界的不确定性,那么负信息就增加了世界的不确定性。比如撒谎、传谣言、胡思乱想等,都是负信息的体现。它们的存在会干扰我们的生活,增加世界的无序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运行好自己这个复杂的耗散结构呢? P13-1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