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征程万里百折不挠(玄奘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姜维忠//姜维公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

《征程万里百折不挠:玄奘的故事》为其中一册,由姜维忠、姜维公编著。

玄奘(602年-664年),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洛阳偃师市,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游学于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进行研究和翻译佛经直到圆寂。玄奘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撰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玄奘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例如《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即是以玄奘为原型。

内容推荐

《征程万里百折不挠:玄奘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姜维忠、姜维公编著。

《征程万里百折不挠:玄奘的故事》介绍了玄奘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他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目录

寒夜偷渡者

少年求剃度

西行取经缘

曲折出国路

高昌国奇遇

经行廿四国

圣迹与名师

留学那烂陀寺

雄谈伏外道

曲女城盛会

万里携经归

淡泊老僧心

大唐西域记

皓首志穷经

试读章节

寒夜偷渡者

午夜,冷月如钩,白沙胜雪。

一个僧人从潜伏的沙沟中站起身来,极目西望。夜幕下的大漠一片静寂,天上繁星闪烁,地下磷火飘忽,朔风时起,沙粒飞扬如雨。西北方的烽火台上燃着两支火把,半明半灭。刁斗声时断续,守台的官兵早已进入梦乡,哨兵大概也在打盹。僧人活动了一下手脚,牵着马蹑手蹑脚地向烽火台方向摸去。

这个寒夜偷越关卡的僧人,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奇僧——玄奘。他是初唐时期卓越的地理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俗名陈祎,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号。除了这两个称呼外,他还有3个有趣的别名。玄奘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人们尊称他为三藏法师:他西行取经,西域人称这位大唐和尚为唐僧:他取经归来,挂锡大慈恩寺,因此人们又叫他慈恩大师。小说《西游记》中那位家喻户晓的唐僧就是以他为原型的,当然,历史上的玄奘法师与小说中的唐僧毕竟不是一回事。

在河西时。玄奘就听往来的商人说过,玉门关是西行必经的咽喉要道,它是因和阗(今河田)美玉由此输入中原而得名的,出了玉门关便是通西域的南北二大道。与玄奘同时的来济写过一首《玉关诗》:

饮辔遵龙汉,

衔凄度玉关。

今日流沙外,

垂涕念生还。

来济是朝廷使者。食宿有官府照应,左右有随从护卫。出使归来犹觉自己是死里逃生,相比之下。玄奘一人孤身涉险,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唐朝初期,在玉门关西北设了5个烽火台。五台依水源而建。相隔百里,五台间一片黄沙,寸草不生。烽火台有两个作用,当异族入侵时燃起烽火报警:同时它还盘诘往来行人,防止间谍出入。当时大唐建国不久,一严禁人民出境,守台戍兵一向骄横,虎狼商旅。杀人劫财的事时有发生。伴随玄奘出关的一位异族青年,便因畏惧哨卡拦截,半路抛下玄奘,踏上归途。临别时,胡人告诫他说:

“大漠之中,断水必定死亡。驿路上的水源都在烽火台下,因此,必须在夜半偷水过台,一旦被发觉。你就死定了。”

就到台下了,玄奘心口犹如悬了一块大石。马蹄踏着柔软的黄沙,发出轻微的响动,传到他耳中好像雷鸣风吼。玄奘谨慎地牵着马,生怕发出异声。过关的时间很短,他却觉得漫长无比,走到关西,看到一泓潭水,玄奘心口的大石才慢慢落地。

玄奘下到潭边,俯身喝了几口清冽的泉水,又洗了脸,精神一振。他站起来。想去解马背上的皮囊盛水。正在这时,空中传来金刃破风之声,一支箭尖啸着从他两膝间穿过。射入沙层,余力未尽,露在沙外的箭羽震颤不已。没等他反应过来,第二支箭又擦身而过。情况万分危急。玄奘知道,边防军都配备了威力强大的机弩,这种机弩射得准,射得远。刚才没听到弓弦响。箭又迅疾多力,多半是机弩发射。倘若连珠般射来。转眼间自己便会被射成一个刺猬。惶急中。他大声喊道:

“莫射!莫射!我是长安来的和尚,你们不要再射了!”

烽火台上不再射箭,玄奘脱身无计,只好牵了马回来。

烽火台营门一开,两骑飞驰而出,来到近前。翻身下马,盘问两句便去搜查行李。法师行囊里都是旅行必备物品,没有什么贵重东西,一个戍兵破口大骂:

“秃驴,没油水不说,害得老子连安稳觉都睡不成。”

骂声中,扬鞭欲打。另一个戍兵摇手说:

“低声,让王校尉听着这话,小心赏你一顿马鞭。”

前一个戍兵声音立刻低下来:

“都说王校尉自幼信佛,和敦煌的张法师一向交好,真的吗?”

“不错,咱们校尉就是敦煌人,那里是家家供佛,人人念经。他对这些尼姑和尚实在比咱们弟兄还好些。常说佛、法、僧是佛家三宝。这和尚是三宝之一,咱们怎敢得罪?带回去由他自己处理好了。”

说话间进了营,火光中。校尉王祥仔细打量着玄奘,见他服饰与本地僧人不同,问道:

“法师不是我河西僧人,不知从何处来?偷越国境。欲去何方?”

玄奘反问道:

“校尉熟知边事,不知可曾听凉州人说过。有个叫玄奘的和尚想去印度求法?”

王祥一愣。不久前,长安高僧玄奘在凉州讲经,远近轰动,‘这事自己久有耳闻。听说凉州都督李大亮逼勒这位高僧回长安去了。他略感困惑地问:

“听说法师早已东归,怎么会到这里来?”

P11-14

序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路甬祥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