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痴的这本《走马观论语》是面向大众读者的《论语》解读类图书,于《论语》中精选100条,按为学、为政、君子、修身、立仁、为德、重礼、存教、行迹、弟子等分为十章,每章十条。每条论语都以编故事的方式再现春秋时的社会场景,尽量保持《论语》的原汁原味。书中绝大多数故事是原创,但其中也有一些借鉴了成型的故事,如恒山君的故事借鉴了赵武灵王的遭遇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走马观论语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李梦痴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梦痴的这本《走马观论语》是面向大众读者的《论语》解读类图书,于《论语》中精选100条,按为学、为政、君子、修身、立仁、为德、重礼、存教、行迹、弟子等分为十章,每章十条。每条论语都以编故事的方式再现春秋时的社会场景,尽量保持《论语》的原汁原味。书中绝大多数故事是原创,但其中也有一些借鉴了成型的故事,如恒山君的故事借鉴了赵武灵王的遭遇等。 内容推荐 《走马观论语》由李梦痴所著。 《走马观论语》内容如下: 阅读零障碍式地解读国学经典《论语》,形象生动的原创故事,仿照先秦诸子寓言的样式,力求在不乖悖原典精神的情况下,尽可能通俗地解读《论语》中的一些思想和主张。 用新鲜的故事讲述原味的论语——《论语》绝不是贩卖廉价快乐的旧货市场。 目录 一、为学——励学攸关千古计 二、为政——由来政教相称 三、君子——谦谦君子四方声 四、修身——守身居正道 五、立仁——仁恕总伶俜 六、为德——但许此心同德驻 七、重礼——甘从约束中平 八、存教——一番师道古今情 九、行迹——沧桑行迹在 十、弟子——快士尽门生 试读章节 古时候,驾驶马车是一项很体面的工作,很多人因此而名闻天下。 有个叫车奇的人,从小酷爱驾车。他立志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驾车手。 十几岁的时候,他拜著名的驾车手尹公为师。 尹公是个好老师,车奇更是个刻苦的学生。所以车奇的进步很快。 不到一年的时间。,车奇掌握了驾车的各种技巧。一些常人不能近身的烈马,车奇也能安抚住它。 有一天,车奇独自一人悄悄驾车出去,但他发现,一旦师傅不在身边,竟然闹得人仰马翻。 车奇很不理解,自己学得扎实刻苦,何以落得这个结果? 尹公告诉他:“你学得固然扎实,但是你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你所学的技术,更不知道在什么时机下运用它们,这样只能算学了,不能算会了。” 车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尹公又说:“要学会在恰当的时机运用你学到的技术,才算是真正学会了驾车。” 从此,车奇又开始发奋苦练,慢慢地,在各种路况、气候中。他都不会手忙脚乱了。 一天车奇驾车出去,上路的时候还算晴朗,但半路上下起大雨。车奇冷静从容,应付自如,那马车行驶在山路上,就像在晴朗的天空下行驶在平坦大路上一样。车奇的心中油然而生一股喜悦之情。 他突然记起师傅的话:“当你真正能够在恰当的时机熟练运用你的所学的时候,你心中会油然而生一种喜悦之情。” 学而时习之,就是在恰当的时候实习所学。孔子是不讲空 话的,孔子的学,最后都是要落在行为上的。 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只能算是学,能在恰当的时机习之, 才算是真正学会。学而能会,便得一种由衷的喜悦。 后来车奇离开了尹公,闯荡天下,慢慢成为著名的驾车手。 有一天,一个少年风尘仆仆地找到车奇,要向他学习驾车的技术。车奇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他收下了这个学生。 这个学生学习很刻苦。车奇教得也很认真。学生进步很快。 有一天,学生鼻青脸肿地站到车奇面前,拖着半截鞭子,十分狼狈。车奇又仿佛回到当年,当年的他,就是这样狼狈不堪地站在师傅面前的。 车奇告诉他:“要学会在恰当的时机运用你学到的技术,才算是真正学会了驾车。” 少年仿佛醍醐灌顶一般,双眼熠熠闪光盯着车奇。 车奇想起当年师父告诉自己这番话,今天自己又把这番话传下去。少年也像自己一样深深领会了它的意思。车奇体验到一种真正的快乐之情。 这种在教学中温故知新,体会出传授和学习的快乐,便是孔子所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此处的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古人也引申为学生。 有这样的弟子从远方来投奔,便是有朋自远方来。和弟子们一起讨论学问,演习所学,交流心得,彼此启发,有一点点收获和进步,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情。 又过了几年。徒弟也学成了,离开了车奇。车奇年岁也大了,隐居乡间不再为人驾车。 有一天,邻居家的儿子得了急病,要到镇上去找大夫,向车奇借车子。当时车奇正在闹眼病,而且天已经黑了,车奇不能驾车。但救人要紧。车奇只好硬着头皮套起车子。 村头的老菜农于老头对车奇说:“先生眼睛看不清.还是我来吧!” 车奇很诧异:“你也会驾车?” 于老头说:“年轻的时候学过一些。” 车奇半信半疑。还是把车交给于老头,但放心不下,也跟着上了车,坐在于老头身边。 车一上路,车奇就大吃一惊,想不到他这个村口普通的种菜人,居然有如此惊人的驾车技术。 第二天。车奇到村头菜地边,向于老头请教驾车的事情。 于老头告诉他,自己年轻时候学过驾车,但已经好些年没碰过马车了。两个人畅谈很多关于驾车的事情,车奇不禁肃然起敬。 回家的路上。车奇久久不能平静,耳边一直想着于老头的话:“当年学驾车的时候,倒是为有一天能名扬四海,但学成之后,出名的心也淡了。学驾车容易出名,学种菜大多默默无闻,但那道理都是一样的。名望,只是别人眼里的价格,和我了解的道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了解了驾车的道理,也了解了种菜的道理,想想实在没什么好抱怨的。” 这番话让车奇身心震撼,回想自己半生的浮名,其实到头来也无关紧要,倒是自己教出的那些学生,可以让他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想到这里,车奇回首遥望村头,菜地里。于老头的身影在朝阳的晖晕中显出一些灵动的神采。车奇会心地笑了,那笑容在晖阳中也显得出奇的灿烂。 所学为己,不是为人,所学是完成自我修养,不是学来装点自。己,给别人看的。换句话说,学习是滋养心中的血,而不是装饰头上的毛。因此孔子说,别人不了解自己,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所学究竟如何,自己也不怨恨,也不抱怨,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P1-4 序言 欣逢《走马观论语》出版在即,梦痴先生嘱我代为写序。 老实说,我对《论语》了解不多,实在不便在《论语》相关的书前面写序。我也曾和梦痴先生表达过这个顾虑,但梦痴先生坚持让我作一篇序文,还说他的书旨在用故事解《论语》,作为一个影视出品人,纵然对《论语》了解不多,对故事也算是“当之无愧的行家里手”。梦痴先生如此坚请,我也就却之不恭,只好勉力为之了。 关于故事的好坏,我想我不必赘述,只要读者翻开这本书,自然就能见出故事的精彩功底。在这里,我只想就我与梦痴先生的交往,说说我对梦痴先生的印象。也算是从一个角度,向读者介绍一下这个编故事的人。 我与梦痴先生的相识,是在四年前。当时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写手,带着四十部剧本的创意和满腔的自信,从沈阳来到北京。四十部剧本的创意,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老实说我并不太相信这件事,但梦痴先生的确带着四十部剧本的粗略大纲找上门来。我们也就因此相识了。 后来慢慢熟悉了,我曾经问他:为什么要弄出四十部剧本的创意?梦痴先生的回答让人惊讶:“只是为了引起业内的重视。这四十部剧可能无一成交,但至少别人知道,有人能作出四十部剧的创意。”我也将信将疑:“真的都能做出来吗?”梦痴先生的回答意味深长:“如果有一部竟然做不出来,岂不是只能惹人轻视?” 一个人为了引起别人的重视,竟然采取如此疯狂的行为,除了一个疯狂的人,谁能做出这种行为呢?从那时起,梦痴先生的疯狂,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我也从梦痴先生的疯狂中,看到某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品质,这些品质,筑起了我和梦痴先生之间的最初信任。 梦痴先生言行态度倒是全没有疯狂的迹象,他的话不多,平时讨论问题的时候,他很少有什么反对意见,通常都是大家畅所欲言,然后他回去整理文稿。他以实现为目的,不以道理相推脱,这在我接触的编剧中是罕见的。 梦痴先生自己有一句话:“容许有别人想不到的事情,不能有我写不出的事情。”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都是一句轻狂的戏言,但梦痴先生却的确是严格用这句话要求自己的。我想他也许就是那种用自己的笔勾勒别人的灵感与想象的奇怪之才。 这个世界上,能编故事的人可能成千上万,但这些人,都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遵循自己的灵感编故事。梦痴先生却能用他自己的笔编出别人心目中的故事,塑造别人梦绕魂牵的人物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一个天生的编剧,而且很可能是一个创作资源难以枯竭的长青编剧。 本来我应该列举两个事例,说明一下梦痴先生经营情节的能力,但这中间关系到一些商业合作的问题,尚不宜公开透露。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也能在另一个场合,领略梦痴先生经营情节塑造人物的手段。 至于梦痴先生的国学功底,我想我不宜做出评述。我们的话题也很少涉及国学方面的内容,但从影视剧的角度讲,梦痴先生自称最擅长历史剧,我也听说他对先秦子学、汉唐历史都有偏爱,据他说早年不肯做文,是一心要做学问的,只是后来生计所累,才不得不写小说做编剧,靠编故事谋生。 梦痴先生这一次用故事的方式解读论语,也是他此生一个挥之不去的梦想,他想成为一个学者的心未冷,他解读经典、诠释传统的情就不灭。他本就是如此执着疯狂的人。我想认识他的人,对此都不会意外的。 对我而言,能认识梦痴先生这样一个编故事的人,还是很令人欣慰的。尽管梦痴先生的编故事有“逼上梁山”之嫌,但对我而言,故事就是生活,就是最平易近人的精神财富。我想一个编故事的人是幸福的,一个时代有这么多编故事的人是幸运的。而一个优秀的编剧,用经营故事的方式解读《论语》,也是故事的旧光荣,《论语》的新机遇。 希望梦痴先生能实现他的梦想,用自己编故事的才情,与精研经典的学养,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走出一条新路来。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论语》,用情节解释真意,正是梦痴先生的过人之处。这本书无疑是他作为一个优秀的编剧和一个渊博的学者最完美结台的产物。 ——何旭晶,著名影视剧制作人、出品人,前空政话剧团团长 能贴近大众的文字,才是有影口向的文字。能被读者接受的思想,刁是有效力的思想。故事是最贴近大众的文字,论语是中国文化传统最宝贵的资源。用故事解论语。打开了国学推广的一个心思路。 ——廉振华,中国电视剧制作总公司著名制片人 讲故事是文学的主要形式,是集娱乐和说理于一身的表现方式,它喜闻乐见、深入浅出。一个好的说故事者,通常就是一个好的讲道理者。梦痴先生的这本书用文学的浅易表达哲学的深度,算是文学为哲学所做的一份极有价值的贡献吧。 ——王化洲,著名制片人,前空军电视剧艺术中心主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