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钱塘江绘画/杭州全书钱塘江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毛建波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为了与《钱塘江丛书》的编撰体例相吻合,本书涉及的钱塘江流域主要是指浙江省境内的建德市、淳安县、桐庐县、富阳市、杭州市、临安市和海宁市。涉及的画家、作品则既包括钱塘江流域出生的艺术家,也包括流寓其间的艺术家,以及描绘过钱塘江景色的优秀艺术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先秦至秦汉时期的钱塘绘画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的钱塘绘画
第二节 夏商周至越国时期的钱塘绘画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钱塘绘画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的钱塘绘画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钱塘绘画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钱塘绘画
第三节 吴越国时期的钱塘绘画
第三章 两宋时期的钱塘绘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山水画
第三节 花鸟画
第四节 人物画
第四章 元代钱塘绘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元季四家”中的钱塘画者
第三节 元代的其他钱塘画者
第五章 明代钱塘绘画
第一节 明朝钱塘江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明朝钱塘江绘画的代表人物
第三节 明朝版刻及其他钱塘江作品
第四节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流传及主要临仿本
第六章 清代钱塘绘画
第一节 清朝钱塘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清朝钱塘绘画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
第三节 清朝版刻及其他钱塘作品
第四节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流传及影响
第七章 近现代钱塘绘画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大背景
第二节 清末与民国时期的钱塘绘画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钱塘绘画的发展
第四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钱塘绘画
后记
序言
城市是有生命的。每座
城市,都有自己的成长史
,有自己的个性和记忆。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不计
其数的城市,大大小小,
各具姿态。其中许多名城
极一时之辉煌,但随着世
易时移,渐入衰微,不复
当年雄姿;有的甚至早已
结束生命,只留下一片废
墟供人凭吊。但有些名城
,长盛不衰,有如千年古
树,在古老的根系与树干
上,生长的是一轮又一轮
茂盛的枝叶和花果,绽放
着恒久的美丽。杭州,无
疑就是这样一座保持着恒
久美丽的文化名城。
这是一座古老而常新的
城市。杭州有8000年文明
史、5000年建城史。在几
千年历史长河中,杭州文
化始终延绵不绝,光芒四
射。8000年前,跨湖桥人
凭着一叶小木舟、一双勤
劳手,创造了辉煌的“跨湖
桥文化”,浙江文明史因此
上推了1000年;5000年前
,良渚人在“美丽洲”繁衍生
息,耕耘治玉,修建了“中
华一城”,创造了灿烂的“良
渚文化”,被誉为“东方文明
的曙光”。而隋开皇年间置
杭州、依凤凰山建造州城
,为杭州的繁荣奠定了基
础。此后,从唐代“灯火家
家市,笙歌处处楼”的东南
名郡,吴越国时期“富庶盛
于东南”的国都,北宋时即
被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
杭”的“东南一州”,南宋时
全国的政治、经济、科教
、文化中心,元代马可·波
罗眼中的“世界上美丽华贵
之天城”,明代产品“备极精
工”的全国纺织业中心,清
代接待康熙、乾隆几度“南
巡”的旅游胜地、人文渊薮
,民国时期文化名人的集
中诞生地,直到新中国成
立后的湖山新貌,尤其是
近年来为世人称羡不已的“
具幸福感城市”——杭州,
不管在哪个历史阶段,都
让世人感受到她的分量和
魅力。
这是一座勾留人心的风
景之城。“淡妆浓抹总相宜”
的“西湖天下景”,“壮观天
下无”的钱江潮,“至今千里
赖通波”的京杭大运河(杭
州段),蕴涵着“梵、隐、
俗、闲、野”的西溪炯水,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杭
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都美不胜收,令人惊艳
。今天的杭州,西湖成功
申遗,中国旅游城市、东
方休闲之都、国际花园城
市等一顶顶“桂冠”相继获得
,杭州正成为世人向往之“
人间天堂”、“品质之城”。
这是一座积淀深厚的人
文之城。8000年来,杭州“
代有才人出”,文化名人灿
若繁星,让每一段杭州历
史都不缺少光华,而且辉
映了整个华夏文明的星空
;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
为杭州文化添彩,也为中
华文明增重。今天的杭州
,文化春风扑面而来,经
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相得益彰,文化事业与文
化产业齐头并进,传统文
化与现代文明完美融合,
杭州不仅是“投资者的天堂”
,更是“文化人的天堂”。
杭州,有太多的故事值
得叙说,有太多的人物值
得追忆,有太多的思考需
要沉淀,有太多的梦想需
要延续。面对这样一座历
久弥新的城市,我们有传
承文化基因、保护文化遗
产、弘扬人文精神、探索
发展路径的责任。今天,
我们组织开展杭州学研究
,其目的和意义也在于此

杭州学是研究、发掘、
整理和保护杭州传统文化
和本土特色文化的综合性
学科,包括西湖学、西溪
学、运河(河道)学、钱
塘江学、良渚学、湘湖(
白马湖)学等重点分支学
科。开展杭州学研究必须
坚持“八个结合”:一是坚持
规划、建设、管理、经营
、研究相结合,研究先行
;二是坚持理事会、研究
院、研究会、博物馆、出
版社、全书、专业相结合
,形成“1+6”的研究框架
:三是坚持城市学、杭州
学、西湖学、西溪学、运
河(河道)学、钱塘江学
、良渚学、湘湖(白马湖
)学相结合,形成“1+1+
6”的研究格局;四是坚持
全书、丛书、文献集成、
研究报告、通史、辞典相
结合,形成“1+5”的研究
体系;五是坚持党政、企
业、专家、媒体、市民相
结合,形成“五位一体”的研
究主体;六是坚持打好杭
州牌、浙江牌、中华牌、
国际牌相结合,形成“四牌
共打”的运作方式;七是坚
持权威性、学术性、普及
性相结合,形成“专家叫好
、百姓叫座”的研究效果;
八是坚持有章办事、有人
办事、有钱办事、有房办
事相结合,形成良好的研
究保障体系。
《杭州全书》是杭州学
研究成果的载体,包括丛
书、文献集成、研究报告
、通史、辞典五大组成部
分,定位各有侧重:丛书
定位为通俗读物,突出“俗”
字,做到有特色、有卖点
、有市场;文献集成定位
为史料集,突出“全”字,做
到应收尽收;研究报告定
位为论文集,突出“专”字,
围绕重大工程实施、通史
编纂、世界遗产申报等收
集相关论文;通史定位为
史书,突出“信”字,体现系
统性、学术性、规律性、
权威性;辞典定位为工具
书,突出“简”字,做到简明
扼要、准确权威、便于查
询。我们希望通过编纂出
版《杭州全书》,全方位
、多角度地展示杭州的前
世今生,发挥其“存史、释
义、资政、育人”作用;希
望人们能从《杭州全书》
中各取所需,追寻、印证
、借鉴、取资,让杭州不
仅拥有辉煌的过去、璀璨
的今天,还将拥有更加美
导语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前期的钱塘流域籍(或在该地生活过)的画家,如黄宾虹、王一亭、金城、赵叔孺、陈半丁、丰子恺、陈之佛、郑午昌、诸闻韵、潘天寿、林风眠、关良、张书旃、唐云、来楚生、顾坤伯、吴茆之、诸乐三、陆俨少、陆抑非、叶浅予、李可染等,一如既往地追寻着中国画的传统,创造出传统绘画的新高峰。1928年,蔡元培先生创办的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选址杭州,更为现当代钱塘江流域绘画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钱塘江绘画的地位稳居中国绘画发展的最前列。
 《杭州全书·钱塘江丛书:钱塘江绘画》中所讲述的钱塘江畔古今著名的画家他们依托钱塘江流域地域文化的影响,共同创造了钱塘江流域绘画的辉煌。
精彩页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到有文字记载的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青铜文明也在这个时期蓬勃发展。而钱塘流域的文明似乎是进入了沉睡期,见于文字的记载也只有《史记·夏本纪》中的“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地”,但是出土的一些文物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并不沉寂的时代。一件出土于余杭地区的商代青铜铙,器形小巧精致,钲部以联珠纹作地纹,主纹为细线勾成的兽面纹。1953年在杭州老和山发现的西周时期的土墩墓,出土了五件完整的印纹陶罐,曲折纹、回字纹、弦纹等,造型庄重古朴。而另一件西周晚期的小平底印纹陶罐,沿口外翻,短颈鼓腹,肩腹部施云雷纹,下腹压印回字纹,花纹美观大方。
到了春秋晚期,吴越争霸,攻战不休,烽火连连,钱塘江成了重要的天险,《越绝书·记地传》:“勾践与吴战于浙江(即钱塘江)之上,石买为将。……石买发行至浙江上。”而伍子胥用奇谋,越兵大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最终打败了吴国,称霸一时。沿袭着夏商周三代文化,钱塘流域的文明又一次突显。虽然中原地区是青铜文明的中心地带,但是越国时期的青铜文化,别具一格,纹样以勾连云雷纹为主,艺术风格精细繁缛。青铜器大致可分为礼器、兵器、实用器、农具,兵器中最闻名遐迩的莫过于青铜宝剑,相传杭州西北60公里许的莫干山就是因为铸剑名师干将、莫邪在此铸剑而得名。 越王勾践剑,虽不是出土于这个地区,但我们能从而推宄当时越国精湛的青铜铸剑技术。该剑制作极其精美,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靠近剑格的地方有两行“鸟篆”铭文。“鸟篆”是篆书的变体,在篆字边上附加鸟形纹饰以图美观,是一种富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文字。它是越人在自己的文字中保留下来的先世的鸟图腾残余。
此外,原始青瓷和印纹陶器也在这个时期有所发展。1984年在余杭发现的三座墓葬,出土印纹陶器、原始青瓷器共57件,器形则有罐、坛、碗、鼎、洗、甬钟等。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钱塘绘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将浙江纳入版图,设钱塘、余杭、海盐、由拳等县,属会稽郡。汉承秦制,县制变动不大。秦汉时期,因易代之际的战争影响,人口迁徙活动频繁,增加了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又处在大一统的格局下,文化思想繁荣发展,推进了钱塘流域的文明进程,绘画方面的成就也表现不俗。
1.海宁汉墓画像石和画像砖
画像石和画像砖是秦汉时期的重要美术品,它为我们研究当时的雕刻、绘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钱塘流域出土发现的主要是海宁长安镇汉墓的画像石和画像砖。
该汉墓为东汉晚期的砖石墓,墓室分前后两室,又有东西两耳室,在墓门和墓室四壁雕刻有丰富的画像,内容为宴饮、车马出行、乐舞百戏、神灵祥瑞、历史故事等。
前室南壁的门楣上刻有马厩图,自西向东画像为:二人、轺车、轿车、一人与斧车、一人与辎车、棚车、五马一人,外有边框装饰,为连续云纹、中间饰以飞鸟与动势的白虎图案。东西墓门门柱为龟形础蟠龙像。东西门扉上为朱雀与飞鸟,下刻数条盘曲交缠的蛇。南壁东侧有四幅画像,分别为:一马驾驭两辆轺车自西向东驰去、前有四人骑马疾驰像,一人观看乐舞像,杂技杂耍像,手博像。南壁西侧表现了舞蹈与施舍像,灯盏、栅栏、亭子像,两人分别、两人对视交谈的一般生活场景像。南壁西门柱正面画像自上而下可分为三组内容:第一组,中间靠上刻一羊头,两侧各有起舞之人;第二组,刻二人面向西行,前者持长方形简册形物,后者双手捧物跟随;第三组,刻一人跪拜简册状物,右前方有小鸟。最下面有卷云纹装饰。这三组图像,排列紧凑,呈现完整的S形外貌。
P10-1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