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林正亨画传(纪念革命烈士林正亨诞辰100周年)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台盟中央宣传部编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林正亨,字克忍,是林祖密第三房夫人郭玲瑜的大儿子,九子中排行第五,1915年8月出生在厦门市鼓浪屿三丘田林公馆。

1925年8月24日,林祖密在闽南遭反动军阀捕杀。由于他生前将大部分财产捐给国民革命运动,以及开发建设闽南的爱国事业,待他牺牲后,全家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那时由于生活困难,家里人不得不将林正亨寄养在福州的朋友家里读书。有时生活费和学费不能按时寄去,他小小年纪便时常遭到白眼和闲话。最后,福州的朋友干脆以“打架用刀捅人”的谣言,将他打发回鼓浪屿。一直要强的母亲,听到这些“劣迹”,一边伤心哭着,一边拿着鸡毛掸子追打他。正亨绕着圆桌与母亲周旋,哭诉这不是事实,是为赶走他而造的谣言。母子俩相拥而泣,一起品味着世态炎凉的苦涩。母亲不再送他去福州读书,而是省吃俭用供他在厦门读艺术专科学校。后来,林正亨以优异成绩从艺专毕业,他的油画习作受到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林正亨冈为受母亲郭玲瑜的影响,读书非常认真。郭玲瑜原就读于厦门集美师范专科学校,与林祖密一见钟情。婚后育有林双吉、林正亨、林双盼(后改名林冈)、林双祝、林正利(又名林水)、林正宏(又名林正宽)等孩子。丈夫林祖密牺牲后,她带着孩子们回到了台湾。之后,她到过北京、加拿大等地。1980年她平静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林正亨喜欢读书,且多才多艺。他的身上遗传了父亲和母亲的基因,他不光崇尚读书,对习武也感兴趣,更有一颗爱国之心。

林祖密牺牲后,鼓浪屿林公馆的生活日不敷出,母亲郭玲瑜不得不带着孩子们迁回台湾台中县雾峰林家,林正亨则一直在外求学,直到1934年他19岁才回到台湾。林家上厝族长林献堂也兼任下厝族长,对林祖密的后代百般照顾。1932年,林献堂大儿子林攀龙在林家创立了文化会社组织“一新会”。林正亨也加入了“一新会”,他和家人一起读华文书籍,并在“一新会”于雾峰大花厅主办的“纳凉会”中,与林家孩子林双意、林金生、林金昆、林紫薇一起演出反映底层民众生活的压轴话剧“夕归”,使家族内出现新气象。

林正亨在台湾待的时间并不长。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他不喜欢日本人,不喜欢日本人统治下的台湾,然而母亲及家人都在那里,生活的基础也在那里,他不得不回台湾。1935年冬天,林正亨和朋友一起在酒楼吃饭,因时间较晚,遭日本宪兵的痛打。这种屈辱,令他决心离开台湾去祖国大陆谋生。因为从小喜欢美术,母亲就鼓励他去南京考美术专科学校。最疼爱他的母亲,通过“摇会”为他筹备了一笔学费。

1937年年初,日本侵略军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和华北。战争的乌云正笼罩着神州大地,每个爱国青年都想投入抗日行列。林正亨决定丢掉画笔,满怀爱国热情毅然报考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为黄埔军校)。当时,他的志愿有两个,一个是空军航空兵,另一个是陆军防化兵。但航空兵的学员已经招满了,他只好报考防化兵。算起来林正亨是黄埔十五期毕业生。踏入军校,林正亨感觉自己充满了自信和勇气,他认为自己为国家效力的时机马上就到了。他埋头军事业务的学习,读书刻苦,要用优秀的成绩,早日为国分忧。

1937年10月底,日本侵略军开始进攻上海,南京随之沦陷,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只好迁到汉口,接着又搬到长沙。1938年,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又迁至重庆。

1939年,林正亨终于在炮火和辗转迁校中从军校毕业,被派往国民革命军三十六军军部当见习军官。1940年1月,林正亨随部队前往广西昆仑关与日军作战,他被派往九十六师参谋处任少尉军官。

在赴广西作战前夕,林正亨拍了一张戎装照片,照片上的他英姿勃勃,那时他还不知道自己今后命运如何,只有满腔热血和刚强的决心。

他在照片上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戎装难掩书生面,铁石岂如壮士心,从此北骋南驰戴日月,衣霜雪。

笑斫倭奴头当球,饥餐倭奴肉与血,国土未复时,困杀身心不歇。

1939年12月4日,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命令该师团号称“钢军”的二十一旅团攻占了广西战略要地昆仑关。蒋介石调集十五万精锐部队,一百多架飞机反攻昆仑关,经半月激战,中国军队付出沉重代价后,全歼昆仑关守敌,收复了这个战略要地。

1940年1月初,日军第二十一军决定对昆仑关中国守军来一次突袭,企图再取昆仑关。他们从广东调军西进。1月中旬,日军大本营从关东军调来两个飞行中队参战。他们趁中国军队尚未部署完毕时,突然发动反攻,日军机群对中国守军狂轰乱炸,陆军同时对昆仑关进攻。由于中国军队后续部队没及时赶到,左右两翼暴露敌前。日军主力一周内连续攻陷了昆仑关西面的武鸣、恩陇;北面的宾阳、邹圩、上林等地,切断了昆仑关的后路,在清水河一带与守军对峙。这万分危急的形势,震撼了整个黔贵后方。P19-31

目录

第一章 传奇的家族

第二章 投身抗战军旅

第三章 远征军中的台湾人

第四章 参加“二二八”反对恶政

第五章 台湾儿女祖国情怀

第六章 “雾峰精神”爱国爱乡

序言

林正亨,这位传奇式的人物,在抗日战场上出生入死,为报效祖国忠贞不屈,在风华正茂的35岁即壮烈牺牲,爱国之心可歌可泣,英雄事迹青史流芳。滋养他的雾峰林家有“台湾第一家族”之称,自1746年林石从福建只身渡台开荒拓土,历经200多年发展传承,被海峡两岸史学家公认为清末民初台湾最具影响力的家族。雾峰林家几代人为祖国的统一富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爱国至诚,其中不少人的事迹彪炳史册,被后人传颂。

林正亨生于1915年8月,是雾峰林家第八代传人,曾是雾峰林家下厝族长。其父林祖密是日本侵占台湾时期第一个放弃日本国籍恢复中国国籍的台胞,同时捐出大部分家产支持孙中山的护法战争;祖父林朝栋曾在清末台湾巡抚刘铭传领导下抗击入侵台湾的法国侵略军,后获封统领全台营务;堂叔祖林献堂成立台湾文化协会,抵制日本殖民者“去中国化”政策,在岛内保留下中华民族文化之根,被誉为日据时期“台湾第一人”。

而林正亨以他独特的魅力和光辉的一生成为雾峰林家的一面旗帜,正如一位人物传记作家所说:“是林正亨引起了我对雾峰林家的好奇和敬佩,是林正亨让我知道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着如此一个辉煌而血性刚强的大家族。”

林正亨承袭了祖父辈的武德遗风和爱国爱乡的精神,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年轻生命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传奇。

他的传奇,在于他不变的报国激情——

1937年,日军悍然入侵,祖国硝烟四起,为抗日救国,身在日本殖民地台湾的林正亨毅然放弃了他钟爱的美术学业,只身来到大陆报考前身为黄埔军校的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39年毕业后,被派往三十六军军部当见习官,旋即奔赴战场。在他英姿飒爽的戎装照背后,林正亨写道:“戎装难掩书生面,铁石岂如壮士心,从此北骋南驰戴日月,衣霜雪。笑斫倭奴头当球,饥餐倭奴肉与血,国土未复时,困杀身心不歇!’’这样的报国激情贯穿了林正亨的整个人生,收复国土、祖国统一成为他万死不辞的目标。

他的传奇,在于他不倒的民族气概——

1944年7月,救国心切的林正亨告别有孕在身的爱妻和蹒跚学步的幼子,参加了赴缅抗战的远征军并被任命为步兵团指挥连连长。1945年春天,在与日军的殊死搏斗中,林正亨所在连队的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子弹打光后,他以一敌八与日军肉搏,刺倒几个鬼子后,他身负十六处重伤昏死过去。尽管后来被送进战地医院抢救,历经两次手术终于死里逃生,但他的两手伤了筋,已成半个残废人。就是用这样几近残废的手,林正亨给母亲写下一封家书:“我的残废不算什么,国家能获得胜利强盛,故乡同胞能获光明和自由,我个人粉身碎骨也是值得。”

他的传奇,在于他不屈的革命精神——  1946年,林正亨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台湾省工委的领导下带领二十几名台籍青年回台开展工人运动。1947年2月28日,林正亨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并筹备武装抗争,之后加入了在香港成立的台湾民主自治同盟。1949年8月18日凌晨,新中国成立前夕,林正亨在台北家中被捕。国民党当局许诺只要他肯“悔过”即可释放出狱,但林正亨不为所动。1950年1月30日,林正亨在台北马场町就义。行刑前,他“祖国万岁!人民万岁!”的大无畏呼号地动山摇,响彻云霄。他是第一个被判死刑、血溅台北马场町刑场的台湾人。这位身上带着刺刀枪弹伤痕、九死一生的抗日英雄,就这样死在国民党当局的枪口下,走完了他不满35岁的短暂人生。

1950年1月31目的《参考消息》以《匪残杀“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盟员二名》报道了林正亨和另一台盟盟员被枪决的消息。.林正亨英勇就义后,台盟十分关心他的妻子和孩子,台盟首任主席谢雪红亲自写信协助解决林正亨的抚恤、子女的抚养问题。1950年4月2日,谢雪红在给台盟华北支部的信中写道:“林正亨同志系我盟盟员,他二个孩子无处可归,既已从港到京,请(台盟总部)驻京办事处请求中央统战部设法安置林同志家属(二孩子),可找中央统战部鲁明(编者注:林正亨妹夫)同志打听孩子的住所。”林正亨的妻子沈毅到北京后被组织安排到台盟总部工作,1954年她担任了台盟主席谢雪红的秘书。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追认林正亨为革命烈士。林正亨身上不变的报国激情、不倒的民族气概、不屈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使中华民族几下年来虽历经磨难仍能不断崛起、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优秀品质和精神源泉。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因有林正亨这样一位盟员而骄傲!他“只觉同胞遭苦难,敢将赤手挽狂澜”的精神感动和影响了一代代盟员,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台盟涌现出许许多多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在议政建言上履职尽责,为祖国繁荣发展和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做出积极贡献的盟员。

台湾人民因有林正亨这样的杰出代表而自豪!海峡两岸对雾峰林家高度关注,台湾人民大力重建雾峰林家花园,使这个孕育出林正亨等民族楷模的美丽庄园成为了解台湾文化J力史、感受两岸血脉相连的必访之地。

2015年是林正亨诞辰100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精心选取林正亨及其家人各个时期的代表图片,编撰成册,再现台籍革命烈士林正亨奋勇抗战、直到为建立新中国壮烈牺牲的光辉一生,这也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反对国民党腐败专制的缩影。我们希望,通过林正亨的事迹,激励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爱国心、报国情、强国梦,让两岸同胞携手并肩,贯彻“两岸一家亲”理念,共同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谨以此书,向革命烈士林正亨致以深深的敬意!

编者

2015年3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台盟中央宣传部编著的《林正亨画传(纪念革命烈士林正亨诞辰100周年)》客观的角度,生动的笔触,鲜活的故事,记述了革命烈士林正亨的一生。体现了台湾人民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怀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林正亨(1915—1950),中国共产党党员,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盟员。台湾台中人,雾峰林家第八代传人。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林正亨为抗日救国毅然投笔从戎,先后参加昆仑关战役、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血染沙场。抗战胜利后,林正亨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台湾从事革命活动,1950年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追认林正亨为革命烈士。

编辑推荐

台盟中央宣传部编著的《林正亨画传(纪念革命烈士林正亨诞辰100周年)》介绍了,林正亨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的一生,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的一生,是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一生。他对祖国无比热爱,对同胞无限忠诚,对敌斗争最坚决最勇敢,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