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本书读懂中国历史/经典读库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经典读库编委会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的《一本书读懂中国历史》以每一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艺术、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纵横捭阖地勾勒出中华民族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清亡的历史进程。在编写过程中,编者王贵水力图将艰深的历史梳理得更加简洁、清晰。通过一个个简明的词条、生动的花絮和珍贵的图片,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变迁、战争风云、人物风流和文化艺术剪辑成一部异彩纷呈、雅俗共赏的历史画卷。

内容推荐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的《一本书读懂中国历史》一书以朝代为顺序,收录了从“元谋人”到“清朝灭亡”,七百多个历史词条。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我们绕开艰深繁杂的典籍,用这一个个历史词条将中国历史串联起来,用简明扼要、生动轻松的叙述方式,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解读中国历史,讲述了历史上风云人物的功过是非、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各项制度的发展历程,再现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基本风貌。全书脉络清晰,思维严密,力求使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在阅读之后,对中国历史脉络了然于胸,并从中挖掘有用的精华。

目录

史前时代

 旧石器时代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新石器时代

裴李岗文化

河姆渡文化

仰韶文化

半坡遗址

大汶口文化

良渚文化

 原始社会的组织

结构

原始群

血缘家族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部落和部落联盟

 原始社会的经济活动

原始农业的出现

最早饲养的家畜

最早的房屋

陶器的制造

私有制的出现

 文明的曙光

天然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

工具的使用和制造

艺术的萌芽

 史前的神话与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

燧人氏钻木取火

黄帝战蚩尤

仓颉造字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

夏朝

 夏朝的兴衰

启即位,家天下

启伐有扈氏

太康失国

少康中兴

孔甲乱夏

夏桀暴政

鸣条之战

 夏朝的政治和军事

夏朝的国家结构

夏朝的军事制度

夏朝的刑法制度

 夏朝的经济和文化

二里头遗址

青铜器铸造业的兴起

夏朝的文化

商朝

 商朝的建立和发展

玄鸟生商

成汤革夏命

伊尹放太甲

九世之乱

盘庚迁殷

武丁中兴

 商朝的衰落和灭亡

纣王暴政

牧野之战

 商朝的政治与军事

内服与外服

刑罚制度

宗法制度

人祭和人殉

 商朝的经济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兴起

货币的出现

 商朝的科技

天文和历法

数学和医学

 商朝的文化

甲骨文

自然崇拜和对“帝”的崇拜

学校教育的出现

西周

 西周的建立和发展

周族的崛起

周文王治岐

武王伐纣建周

成康之治

 西周的衰亡

厉王专利和国暴动

宣王中兴

幽王烽火戏诸侯

 西周的政治和军事

社会阶级结构

分封制

畿服制度

军队的编制

 西周的礼法制度

周公制礼

宗庙祭祀制度

 西周的社会经济

  “井田制”的建立

工商业的发展

 西周的思想哲学

五行元素说

《周易》和阴阳八卦

“德治”思想的出现

 西周的文化、教育和科技

金文的完善

六艺教育的形成

科技的发展

春秋

 王权衰落

平王东迁

周郑交质

 诸侯争霸

齐桓公首霸

宋襄公图霸

晋文公践土之盟

崤之战

秦穆公称霸西戎

楚庄王问鼎中原

晋楚弭兵

吴越争霸

 春秋结束

三桓执政

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的政治和军事

封建依附关系出现

军旗和军鼓

 春秋时期的经济

铁器与牛耕

新税制的产生

手工业大发展

商业的繁荣

 春秋时期的思想和文化

老子和道家学派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孙武与《孙子兵法》

私学的兴起

 春秋时期的科技

天文历法的发展

木工始祖公输般

战国

 各国变法运动

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其他国家的政治改革

 七国争雄

魏齐争霸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合纵与连横

乐毅伐齐

长平之战

 战国结束

远交近攻

秦灭六国

 战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

郡县制的产生

修筑长城

 战国时期的经济

铁器大发展

商业发展和城市的兴盛

 战国时期的思想和文化

百家争鸣

庄子及其思想

亚圣孟子

墨子与墨家思想

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爱国诗人屈原

诸子散文

 战国时期的艺术与科技

绘画的发展

神医扁鹊

《甘石星经》

司南的发明

秦朝

 秦朝的建立

秦王政称“皇帝”

逐匈奴,征百越

修建长城

焚书坑儒

沙丘之变

 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项梁、项羽起义

刘邦沛县起义

秦朝灭亡

 秦朝的大一统政策

郡县制的确立

三公九卿制

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修建驰道和直道

西汉

 楚汉之争

刘邦约法三章

鸿门宴

项羽分封诸侯

韩信暗度陈仓

刘邦大败项羽

 西汉初建

刘邦称帝

“与民休息”

刘邦剪除异姓王

白登之围

吕后临朝称制

平定诸吕之乱

 文景之治

轻徭薄赋

促进商业发展

约法省禁

安抚南越国

平定七国之乱

 西汉的盛世

中朝与外朝

颁行推恩令

北伐匈奴

张骞通西域

盐铁专营与酒榷

改革货币制度

 西汉中后期的统治

巫蛊之祸

昭宣中兴

设立西域都护府

外戚王氏擅权

 王莽篡汉及西汉灭亡

王莽建立新朝

绿林、赤眉起义

新朝覆灭

 西汉的经济和贸易

农业的发展

发达的纺织业

冶炼技术的进步

城市的繁荣

……

东汉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试读章节

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其遗址位于黄河流域中游地区,因其遗迹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新郑市的裴李岗村而得名。经考古学者测定,裴李岗文化存在于距今约七千年至九千年前,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已发现的遗迹有住地、灰坑、陶窖和墓葬等。裴李岗人的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以圆形为主,并有阶梯式门道。遗址中发现的陶器多为泥质红陶,均为手制,大多数陶器都没有纹饰,裴李岗文化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陶器文化。裴李岗人的墓葬以单人葬为主,一般墓葬均有石器和陶器陪葬。从遗址挖掘出的石器,如石铲、石镰、石磨盘来看,此时已出现农业生产,作物主要为粟。另外,畜牧业也已经出现,裴李岗人已经懂得在木栅栏和洞穴中饲养猪、牛、羊、鸡等家畜和家禽。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繁荣期的文化,存在于距今约六千八百年前,它的遗址于1973年发现于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村。在出土的文物中,石器的数量比较少,主要是一些生产工具。木器和骨器的数量相当可观,比如木柄骨制的耕田工具耜,切割工具刀、铲,还有很多纺织工具。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陶器是手工制作的黑陶,表面一般刻有绳纹或动植物的图案。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稻壳及稻茎的遗存,证明河姆渡人已经开始大规模地栽培水稻。河姆渡文化的主要建筑形式是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形式的主要特征是房屋建筑在木桩底架上,高出地面。它与同时期黄河流域的半地穴式房屋有着迥然相异的风格。河姆渡文化的存在,第一次证明长江流域拥有与黄河流域同样辉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的中游地区,它存在于距今约五千年至七千年前,其遗迹最早于1921年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的遗物有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其中,生产工具以人工磨制的石器为主,种类非常多,比较多见的是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制作得很精美。生活用具以用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制成的红陶为主,有各种水器、灶、碗、杯、盆等日用陶器。红陶器的表面一般都有彩绘的几何图案或动物图案,这是仰韶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因而仰韶文化又名彩陶文化。仰韶人过着定居的生活,农业在生产中居主要地位,畜牧、渔猎和采集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的农作物以粟为主,饲养的家畜以猪、狗为主。研究表明,仰韶文化的早期和中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晚期开始逐渐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

半坡遗址

半坡文化属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距今约六七千年,其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的半坡村,是仰韶文化中村落遗址的典型代表。半坡遗址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其中居住区为村落的主体。半坡遗址的建筑已形成典型的中式建筑的雏形,出入口向南开,用木制框架撑起屋顶,房屋外观分方形和圆形两种。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在当时占重要地位,半坡人已采用模制法和泥条盘筑法来制造陶器,并借助转动的轮盘(慢轮)加工器物口部的形状。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刻画着标志性的鱼纹图案,其中人嘴两旁各衔一鱼的人面纹饰最具特色。此外,一些彩陶的表面还刻有多种符号,也许这正是中国古文字的萌芽。半坡人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木器或石器。女性在生产中起主要作用,担负着制陶、纺织、饲养家畜的任务,男性则主要进行渔猎活动。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而得名,距今六千三百年至四千五百年,主要分布于山东省境内。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生产工具以人工磨制的石器为主。此外,还有很多用动物的骨、角、牙等制作的精美器物。陶器中数量最多的是灰陶,其次是红陶,还有一定数量的黑陶、白陶和少量的彩陶。在诸多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精美的玉器、骨器、象牙雕刻制品以及快轮制陶技术的应用等,说明至少在该文化发展的中后期,一部分手工制作已脱离农业,成为新的独立的经济部门。大汶口文化的多处遗址里都存在氏族公共墓地,不同墓穴里的随葬品数量差别悬殊。在后期的墓葬群中,出现了夫妻合葬或夫妻与孩子合葬的情况,证明大汶口文化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并且进入了父权制社会。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其存续期间约为距今五千三百年至四千二百年前。1936年,其遗址首次发现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故名良渚文化。良渚文化遗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玉器,从遗址的墓葬中发掘出的玉器有璧、琮、璜、管、带、环、镯、珠、冠形器、三叉形玉器、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等,这些玉器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刻技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良渚时期的制陶技艺也相当发达,已广泛采用轮制技术,制作的陶胎薄而匀称,如鸡蛋壳一般。除此之外,考古研究还证明,当时的社会存在剩余产品的交换行为,私有制有了极大的发展,贫富分化现象越加明显,这说明该文化已步入原始社会末期。P3-5

序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远古人类起源地之一,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有五千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善良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双手写就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明绵延至今,不曾被割裂。从秦皇汉武开始,直至鸦片战争前夕,中华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备受世人瞩目,这足以令所有的中国人感到骄傲。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历史事件靠人们口耳相传;而有了文字之后,历史就由史官记录下来。纵观中国历朝历代,史官著史向来有着“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的传统,“董狐直笔”便是对这一传统的绝佳注解。正是有了这些史官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有幸一睹历史的真容。

我们读史,是因为历史中有我们的根,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甚至还有我们的未来。

不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就无法解释他命运跌宕起伏的原因;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无法探究它兴衰荣辱的根由。历史好似一面镜子,一边是现在,一边是过去,站在这面镜子之前,我们就可以看到闪烁着古人智慧光芒的真知灼见,就可以看到我们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可有人会说,历史都是已经过时的东西,对现代人来说没有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诚然,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用现实的眼光来看,是多么的荒诞不经,可谁又能说这不是中华文明之滥觞呢?介子推守志绵山、方孝孺被灭十族,按现代人的心理来讲,是多么的不可理喻,可谁又能说中国人身上的傲骨和忠诚不是来源于此呢?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李大钊也说过:“吾国之族,已阅长久之历史,而此长久之历史,积尘重压,以桎梏其生命而臻于衰微者,有宁容讳?然而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龈龈辨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服中国之再生。吾族今后之能否立足于世界,不在白首中国之苟延残喘,而在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历史对个人,乃至国家和民族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从哪里来?会有怎样的际遇?将要走向何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又将如何?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在那尘封已久的历史事件中。读史可以使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撷取有用之精华,激发我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使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深刻的洞察力,从而轻装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然而,辉煌的中华文明留下的历代史籍卷帙浩繁,单是《二十四史》就有三千两百四十九卷,约四千万字,今人生活忙碌,哪有时间静下心来研读这些巨著?即使时间充裕,可史书中艰深难懂的文言文,也足以让人望而生畏了。  为了能使一般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轻松读懂中国历史,编者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绕开艰深繁杂的典籍,撮其要旨,用简明扼要、生动轻松的叙述方式,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解读中国历史:编成了这本《一本书读懂中国历史》。本书以朝代为顺序,收录了从“元谋人”到“清朝灭亡”之间的历史,涵盖了七百多个历史词条。这一个个历史词条串联起来,再现了中国历史的基本风貌,讲述了历史上风云人物的功过是非、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各项制度的发展历程。全书脉络清晰,思维严密,力求使读者在阅读之后,对中国历史脉络了然于胸,并从中挖掘有用的精华。如果能使读者从中受益,编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的能力有限等原因,本书还有许多不足和疏漏之处,请读者见谅,若能提出宝贵意见,则不胜感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