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儿子与情人(彩色插图本)/名家名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劳伦斯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保罗出身于一煤矿工人家庭,父母婚姻不和,哥哥威廉英年早逝,保罗成为母亲唯一的希望。母亲指望他出人头地,摆脱贫困,以弥补她婚姻上的不足。保罗爱上的第一个姑娘是米莉安,由于母亲的干涉,这对情人未遂心愿。第二个姑娘是克拉拉,他们的爱情也未逃出失败的命运。一次次的冲突令母亲心力交瘁,一病不起。保罗也只有在这时才摆脱羁绊,走上独立自主之路。评论家认为该书为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是广大青年读者不可多得的人生宝鉴。

内容推荐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作家劳伦斯早期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取材于作者童年及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劳伦斯在这部小说中集中探究了人性的变异与心灵的扭曲,并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来描写男女情爱,批判了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的自然天性的摧残。

劳伦斯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散文家,20世纪英国最重要和最有争议的小说家之一,20世纪世界文坛上最有天分与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与福斯特、乔伊斯、理查森、伍尔芙同为20世纪英国小说的开创者,是中国读者最熟悉与喜爱的西方作家之一。

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评选的“世界名著100种”书目。

美国文学鉴赏家推荐的“20世纪百部杰出英文小说”之一。

美国文化名人费迪曼推荐的“一生读书计划”之一。

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莫雷尔夫妇早期的婚后生活

 第二章 保罗出世,又一个回合

 第三章 莫雷尔遭鄙弃——威廉承欢

 第四章 保罗的青年时代

 第五章 保罗踏进社会

 第六章 家有丧事

第二卷

 第七章 少男少女的爱情

 第八章 爱的冲突

 第九章 米丽安失恋

 第十章 克莱拉

 第十一章 考验米丽安

 第十二章 激情

 第十三章 巴克斯特·道斯

 第十四章 解脱

 第十五章 被遗弃的人

试读章节

要是他挣了四十个先令,他就留下十个,挣三十五个就留五个;挣三十二个留四个;挣二十八个留三个;挣二十四个留两个;挣二十个他留下一先令六便士;挣十八个他留一个;挣十六个他留下六便士。他从来没攒下一个便士,也不让他老婆有机会攒钱。相反,她偶尔还得替他还账,不过不是酒店的账,因为酒账从来不会转给妇道人家,而是他买了只金丝雀或者一根花哨手杖而赊的账。

节庆期间,莫雷尔没有好好干活,莫雷尔太太为了要坐月子尽量想省几个钱。她一想到自己待在家里发愁,他却在外面花天酒地,不禁烦得要死。节日为期两天。星期二早上,莫雷尔早早就起床了,他兴高采烈。一大早,六点不到,她就听见他在楼下一个人任情地吹着口哨。他口哨吹得挺有味,活泼动听,差不多总是吹一些赞美诗。他过去曾进过唱诗班童声队,嗓子很甜,还在南井大教堂唱过独唱。这只从他早上吹的口哨里才听得出来。

他老婆躺在床上,听着他在花园里一个劲儿修修补补。他一边锯呀锤呀,一边吹着口哨。碰到天清气爽的清晨,自己躺在床上,孩子们还没醒,听见他像个男子汉一样地快快活活,她心里总有种温暖、安宁的感觉。

到九点钟,孩子们还光着脚坐在沙发上玩,母亲正在洗脸时,他做完木工进来了,袖子卷起,背心敞着。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漂亮男人,黑头发成波浪形,再加上黑色的大胡子。也许由于他经常面红耳赤,看上去显得脾气暴躁。不过这会儿他倒兴高采烈,一直走到他老婆正在洗的水槽旁边。

“怎么,你在这儿!”他哇啦哇啦地说,“走开!让我洗洗。”

“等我洗完你再洗吧,”他老婆说。

“哦,要我等?我要是不想等呢?”

他这么心情愉快地吓唬人,倒把莫雷尔太太逗乐了。

“那你就在放软水的水槽里洗吧。”

“嘿!我去洗,你这讨厌的小贱人。”

说罢他站着看了她一会儿,才走开来等着她。

他要愿意的话,仍旧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俊俏人物。平时他总是围上个围脖儿就出门去。可现在他却着意梳洗打扮了一番。他洗脸的时候似乎兴致勃勃,一边冲水一边擤鼻子。他赶到厨房去照镜子时,显得那么轻松活泼,因为镜子太低,还弯下腰,一丝不苟地把他那头湿漉漉的黑头发分了又分,真把莫雷尔太太烦死了。他戴上一个翻下来的硬领,一个黑领结,穿上他节日穿的燕尾服。光这样,他就已显得够潇洒的了,何况即使衣服不够出众,他那善于显示自己好长相的天生本能也会使他显得更出众。

九点半,杰里·珀迪来招呼他的伙伴。杰里是莫雷尔的知心朋友,莫雷尔太太可不喜欢他。他是个瘦高个儿,一副狡狯相,脸上好像没有眼睫毛一样。他走路时直挺挺、硬僵僵故作矜持,就像脑袋下面装了个死板板的弹簧。这人生性冷酷精明,可在想慷慨的地方也会慷慨一下,看来他很喜欢莫雷尔,多少也照管着他点。

莫雷尔太太恨他。她认识他妻子,那女人是生肺病死的,临死时对丈夫非常痛恨。他一走进她屋子,她就要吐血。杰里对此一点也不在乎。目前是他大女儿——一个十五岁的姑娘,在替他管那份可怜的家,照料两个较小的孩子。

莫雷尔太太提起他就说:“一个没心肝的小气鬼。”

“我一辈子都从来没发现过杰里小气,”莫雷尔反驳说,“据我所知,你哪儿都找不到像他这样慷慨大方的家伙。”

“对你慷慨,”莫雷尔太太反唇相讥说,“可他对自己几个可怜虫孩子却小气得很。”

“可怜虫!他们怎么会是可怜虫呢?我倒要请教一下。”

可莫雷尔太太只要一提起杰里,气就怎么也平不下来。

这场争论的中心人物忽然从洗碗间的门帘外探进细脖子来,正好看见莫雷尔太太。

“早上好,太太,先生在家吗?”

“在——他在家。”

杰里不等人家请就走了进来,站在厨房门口,没人请他坐下,他只好站在那儿,沉着地替男子汉大丈夫争个面子。

“天气真好。”他对莫雷尔太太说。

“是啊。”

“今天早晨外头真好——散散步才好呢。”

“你是说你要去散步?”她问遭。

“是啊,我们要步行到诺丁汉去。”他回答说。

“瞎。”

两个男人互相打了招呼,彼此都很高兴。可是,杰里充满了信心,莫雷尔却有点低声下气,生怕在老婆面前过分兴高采烈。不过他很快就兴冲冲地穿好了靴子。他们准备越野走十英里路到诺丁汉去。他们俩从洼地区登上山坡,开开心心地迎着晨光爬着山。他们先在星月酒店喝了第一通酒,然后又到了老酒店。出了酒店,他们熬受干渴,走了五英里路,才在布威尔痛快地喝到了一品脱苦啤酒。不过后来他们在一块田地里跟几个翻晒干草的人一起歇了一会儿,这些人带的大酒瓶是满满的,因此等到看见城市的时候,莫雷尔已经喝得昏昏欲睡了。城市从他们眼前往高处伸展,在正午炫目的阳光下显得烟雾弥漫,南面远处峰顶上点缀着一座座尖顶、厂房和烟囱。走到最后那片田野,莫雷尔索性躺在一棵橡树下,呼呼大睡了一个多钟头。等他起来再往前走的时候,只感到头昏眼花。

这两个人在草地饭店和杰里的姐姐一起吃了午饭,随后又一起到五味酒家,在酒店里跟大伙儿呼幺喝六地赌起钱来。莫雷尔生平从来没玩过纸牌,觉得纸牌有种神秘的恶毒力量——他称纸牌是“鬼画”。不过他玩九柱戏和骨牌可是老手。玩九柱戏他向一个纽瓦克人应战,所有在这家长条形的老牌酒吧间里喝酒的人都各自支持一边,有的赌这个赢,有的赌那个赢。莫雷尔脱掉上衣。杰里拿顶帽子放赌注。那些坐在桌边的男人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有几个还拿着酒杯站起来看。莫雷尔仔细摸摸他那只大木球,这才把球抛出去。他一下子把九个柱子都击倒了,赢了半克朗,恰好使他有钱付了酒账。

到七点的时候,这两个人一切都很顺当,就乘坐七点半的火车回家去。

洼地区的下午可真不好过。凡是在家的居民都待在户外。女人家系着白围裙,帽子也不戴,就三三两两地聚在两排房子之间的小巷里聊天;男人家喝了酒,要休息一下再喝,也蹲在那儿说话。这片地方发出一片霉味儿,石板屋顶在干热的气候下闪闪发亮。

莫雷尔太太带着小女儿来到离家不到两百码的那条流经草地的小溪边,溪水轻快地流过石头和破罐。娘儿俩靠在古老的放羊桥的栏杆上观看。P20-22

序言

在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中,现代著名小说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可以说是最富有创见、争议最多的作家之一。他在世时,曾因一再触犯当局而多次受到官方迫害,作品几度遭禁。他敢于打破19世纪前辈作家的传统创作方法,以其独特的风格,抒情的笔调,细致的心理刻画,抒写原始的美和自然的美,企图表现人类本能的力量。他认为工业化的西方文明过度强调人们的才智,剥夺了人们自然的、肉体的本能,使人们丧失了人性。他相信西方文明正处于没落阶段,人们终将觉醒,认识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反对精神恋爱,也反对耽于肉欲;他反对女人占有男人,男人占有女人,也反对资本家占有工人,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总之,他反对一切私有财产观念,这就直接违背了西方多少年来的传统文化和习惯势力。无怪乎他除了受到官方的迫害之外,还遭到评论家的抨击和谩骂,目为异端邪说,甚至在他死后几十年中,还受到种种非难和歪曲。有人斥之为“颓废派文学的重要代表”,有人甚至夸大其词说他作品中“充满色情与变态心理的描写,反映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的精神状态”。这类偏见由来已久,影响深广,或多或少地抹杀或缩小了他作品中原有的社会意义,贬低或歪曲了他本人的文学地位。但是,近年来,他不仅在西方学术界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推崇,视为20世纪英国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而且在我国文学界,也开始对他进行客观的评价和科学的分析,他的短篇小说杰作已陆续有人翻译介绍,这对全面了解这位不可忽视的英国现代作家是很有助益的。

劳伦斯在1885年9月11日生于英国诺丁汉郡附近的伊斯特伍德村,父亲是个煤矿工人,几乎挖了一辈子煤。母亲出身清教徒家庭,受过相当教育,当过小学教师。由于矿区生活艰苦,家庭经济拮据,父亲经常酗酒,母亲满腹辛酸,所以劳伦斯的童年生活并不美满,幸亏母亲对他偏爱,才算有个安慰。他少年时在矿区小学念书,后来到诺丁汉中学求学,并在诺丁汉师范学院走读班受训,1908—1912年在伦敦附近克罗顿一所小学任教。他从小性情孤僻,认识哈格斯农场的钱伯斯家以后,常同他们家的孩子一起游戏,在当地的树林和田野间饱览大自然的景色,他的花草知识就是这样丰富起来的。他还同钱伯斯一家讨论文学和思想,并教杰西·钱伯斯学法语和写作。同时他自己也开始写诗。他的智力在这期间发展很快。据福特·默多克·福特说:“我不知道有哪个像他这样年纪的青年如此博览群书,把从弥尔顿到乔治·爱略特这一批作家的全部枯燥沉闷的著作统统看完。”

1910年12月,他母亲故世,这对他是一大打击,也是一大解放。开头几个月,他心情恶劣,无法排遣,后来得了严重肺炎,就此辞去教职,决心开始新生活。他去拜访欧内斯特·威克利教授,打听是否能到德国教书,不料遇到比他大6岁的教授夫人弗丽达,两人一见钟情,不出几星期,弗丽达就决心抛弃教授和三个子女,偕劳伦斯出走到欧洲大陆。当时他囊中仅剩ll英镑,她也没有多少积蓄。两人从此同居,劳伦斯从事写作,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但是弗丽达的爱情给了他很大的鼓舞,使他增强了经受一切风暴的耐心,树立了当个作家的不可动摇的信念以及对性爱的健康态度。

劳伦斯和弗丽达在德国亲戚家住了几个月后,两人就徒步到意大利去过冬。1914年6月回到英国,7月正式结婚。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劳伦斯公开谴责战争。由于弗丽达是德国人,夫妇俩竟被怀疑为德国间谍,受到当局监视。两人只得隐居在乡村,然而当局并没有轻易放过他。1915年9月,他在新出版的《虹》里揭露了国内的黑暗,批评了19世纪末英国发动的波尔战争,触犯了当局的战时“利益”,于是此书遭受禁售销毁的厄运。劳伦斯受此打击,几乎一蹶不振。1919年11月始得再度去意大利。此后11年,他和弗丽达浪迹天下,到处寻觅逃避现实的绿洲,但终未找到。足迹先后到过新墨西哥、锡兰、澳大利亚、旧金山和墨西哥等地。

1925年2月,劳伦斯患疟疾,经医生诊治方知肺病已届晚期,从此灰心失望,不再求医。1928年1月,他到瑞士,希望病体有所恢复。但他忙于各种活动,大大消耗了原已油尽灯干的体力。1929年秋,他病情恶化,只得到法国尼斯附近的万斯镇疗养。1930年3月2日,他溘然长逝。在简单的丧礼上,弗丽达说了声:“再见吧,劳伦斯!”他的遗体后予火化,骨灰运到美国新墨西哥州安葬。

劳伦斯虽然只活了短短45年,但他给后人留下了一大笔文学遗产。他一生创作了四卷游记,一卷有关美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评论集,其中评述了麦尔维尔的《白鲸》和他非常崇拜的华德·惠特曼的诗歌。早年还写了八部剧本,其中有五部都取材于自己青年时代的经历,如《荷尔罗伊德太太守寡记》(1914)写的就是自己父母争吵,母亲决计离开丈夫这一段真事。《媳妇》描写一个专横的母亲。《一个矿工在星期五晚上》(1909)描写他的学校生活以及他和杰西·钱伯斯的关系。《一触即发》(1920)描写煤矿工人罢工,有些情节在长篇小说《恋爱中的女人》有进一步的发挥。《为巴巴拉而斗争》写一个私奔的女人在父母努力下,重新回去做贤妻良母。《有妇之夫》和《回旋木马》是两部传统喜剧的尝试之作,但作品不脱窠臼,情节枯燥,言语乏味。1925年他还写过一部反映兄弟情谊的诗剧《大卫》。这八部剧作中只有《荷尔罗伊德太太守寡记》、《一触即发》和《大卫》三部真正上演过,其他都很快被人遗忘。他一生都热衷于写诗,称之为英国现代一大诗人他也当之无愧。他写的诗主要分五大类:第一类是同弗丽达出走前写的诗,着重探索人生,随意取材;第二类是自白;第三类是流露婚姻感情的压力;第四类是讽刺诗,愤世嫉俗,往往是陈词滥调;第五类是几首等待死亡的哀伤的诗。他的诗歌受惠特曼影响较深,共出版过十卷诗集。他竭力攻击大多数诗人的自由诗,认为“他们破坏了格律诗的优美形式”。评论界对他的诗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劳伦斯在技巧方面开创了基本上属于自……

书评(媒体评论)

劳伦斯乃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而充满想象力的作家。

——E.M.福斯特

我不知道有哪个像劳伦斯这样年纪的青年如此博览群书,把从弥尔顿到乔治·艾略特这一批作家的全部枯燥沉闷的著作统统看完。

——福特·默多克·福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