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美国杂碎碰上中国辣椒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廖宛虹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另类留学+爆笑搞怪=本年度最high的中国才女驯“鬼”记。

  生活上,苏辛蒂周旋于司马汉克和他的洋女友安妮之间;小店里手忙脚乱地应付她所招聘的美国雇员。她好奇、好胜、好辩的性格,必然地把她引入种种啼笑皆非的处境;她对异域文化、法律的懵懂无知,不可避免地领受讹诈的尴尬。但苏辛蒂把一切酸的、苦的、甜的、辣的东西调和成独特的体验,想出绝妙的“以毒攻毒、以恶抗恶”的损招,开始了她与美国杂碎——美国人中的俗类斗智、周旋的快乐历险。本书将美国市井小民的七情六欲、酸甜苦辣包容于一触即发的幽默中。

内容推荐

  苏辛蒂,一个自称为“文学的受害者”的年轻中国女子,在终于决定离开学校并与文学彻底决裂之际,意外地在一个美国小城里被一个气球店老板娘的花言巧语鼓惑,冒失地买下了她生意冷清、濒临倒闭的气球店,从此走上了一条完全“另类”的留学生生活道路。  为了取得合法身份,苏辛蒂不得不借助同乡司马汉克的合法身份,结了一个假婚,由此名正言顺地当起了老板娘。  生活上,苏辛蒂周旋于司马汉克和他的洋女友安妮之间;小店里手忙脚乱地应付她所招聘的美国雇员。她好奇、好胜、好辩的性格,必然地把她引入种种啼笑皆非的处境;她对异域文化、法律的懵懂无知,不可避免地领受讹诈的尴尬。

苏辛蒂把一切酸的、苦的、甜的、辣的东西调和成独特的体验,想出绝妙的“以毒攻毒、以恶抗恶”的损招,开始了她与美国杂碎——美国人中的俗类斗智、周旋的快乐历险。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误入红尘

第二章 “假”出一个婚来

第三章 当“中国思维方式”遇到“美国思维方式”

第四章 总算轮到我当“人”

第五章 招术全在创意中

第六章 迎战“血腥”玛丽

第七章 “一根筷子”与“一把筷子”

第八章 如果美国有“人渣”

第九章 有人总想“啃你一下”

第十章 “情人节”万万岁

第十一章 真有个遥远遥远的白宫

第十二章 “财”狼、“财”狼来了

第十三章 天下事难不倒我巾帼英雄苏辛蒂

续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误入红尘

九月,在美国这个中西部,一定是令中国的文人雅士们最为陶醉的季节。为什么呢?因为,那美国的太阳将这所有的山川平原树林湖泊全染成金红金红勾魂摄魄的一片。然而,作为半个文人雅士的我,却一点感觉不到那绚丽,满眼所看到的都是那些美国佬儿们筑起的“烽火台”——即各家各户为了烧掉落叶而堆起的叶子堆。它们或远或近、或明或喑,阴阳怪气地燃烧着——冒出的阵阵硝烟把我们这小城的天空染得十分晦暗。

突然,我的正前方有一个头发高高盘起、身着紧身运动装但四肢全裸的美国年轻女士,一蹦一跳地运动过来了。在经过我身边的那一刹那,那张严肃紧绷的脸突然对我露出一个十分灿烂的笑容来。还未等我对她回敬一声“嗨”,她早已前凸后翘、一蹦一跳地运动到老远去了。

等我目送她的背影,心里刚刚来得及有些倾慕和妒忌时,又有一对美国老夫妇,相互搀扶着像散步那样漫不经心地走过来,就在与我擦肩而过那一瞬间,这对夫妇满是皱纹的两张脸居然也同时对我露出两个十分灿烂的笑容来。

你看,这美国人是比我们中国人会笑啊!正在我内心发出十二万分的感叹时,突然,在我前方,又有一只白茸茸的小哈巴狗儿,沿着地皮一溜小跑,一下子就滚到我的面前,又一下子站定,居下仰高地望着我,“难道这美国的狗儿子也比我们会笑不成?’’我心里正暗想着,没想到那小哈巴狗儿突然对我“汪汪汪’’狂吠三声,还未等我反应过来,它又“呼”的一下,朝我前面那座落叶堆直奔而去,奔到面前又突然站定——左后腿一伸一翘——撒起尿来!

“哈哈哈哈!”那只小狗儿的激昂情绪一扫我的灰头土脸,让我也立即精神抖擞起来。

此时,更准确一点说,不是那狗儿,而是那座叶子烽火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因为非常奇怪的是,那堆半明半暗半死不活的叶子堆并没有因为那狗儿的那泡尿而锐气大减,反而十分豪迈地烧起两尺来高。

“奇怪,”我一边认真地考察着这一奇怪的现象,一边忍不住往自己的口袋里去掏。好,这左手呢,掏出一张美国佬儿发给我的大学学生证;这么右手一掏呢,又掏出一张催我赶快回去继续上课的催命符。“苏辛蒂呀苏辛蒂,”我对自己如是说,“你实实在在是受够了,让咱们现在就来跟这文学魔鬼做个了断吧!”说完我就那么顺手一扔——那两张纸片先后在火堆里卷曲冒出黑烟,两秒钟之后又“轰”的一下燃烧了起来;再两秒钟之后,便全化成了飞灰!真的很痛快,很过瘾!如果此时那些课堂里学的鬼扯淡文学巨著也在我手边的话,我也一定会将它们通通投入这火堆里付之一一炬!

也就是在烧掉这美国学生证后的第二天清晨,当我那帮执迷不悟的文学受害者同僚们还在教室里带着一副感伤的表情,聆听那个装模作样的ABC老师讲述《荷马史诗》中所隐藏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之最大秘密时;或是挂着清晨残余的眼屎,聆听那冒牌英国贵族修诗林教授讲解弗洛伊德“释梦”中德意志文学与当今美利坚牛肉之意识交流之最原始状况时,我已在本城里唯一的一条大街上开始走我的那条另类的人生道路了。

在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寻寻觅觅找了整整一个上午之后,我才发现,在美国没有了合法身份之后,要找到一份哪怕是专门帮人伺候马桶的差事都比登天还难。然而就在我十分灰心丧气又十二万分地恐惧之时,机会,竟像奇迹一样,突然出现了——我总算看到前边老远的地方竖着一个巨大的鸡蛋形闪闪发亮的大招牌,上面写着“双子城购物中心”。我的心一阵狂喜:这购物中心总可以让我苏辛蒂谋上个一差半职吧!  P1-3

序言

很多年前,我就领教过宛虹的幽默:麻、辣、烫,一如她故乡的名菜重庆火锅。她的妙语时常呛出我的眼泪。鸡毛蒜皮的事经过她的利嘴一涮,都会变得格外的有味可乐。那时候,我们一同求学在歌乐山下。在那个美女如云的学院里,宛虹很是风头了几年,她的才智和灵气颇得师长的激赏。研究生毕业不久,她就顺理成章地到美国念比较文学去了。

后来,好些年没有了宛虹的音讯,但我能够想象得出来:她在美国的日子,必定是也如火锅一般的沸腾。重庆人是天生的热闹性格,宛虹更是能制造故事的那种人。她那好奇好辩好胜的性子必定会把她引入种种啼笑皆非的处境之中,但她绝对有本事把一切酸的,苦的,腥的,甜的东西调和成一种独特的体验。果然是这样的——渐渐地我从国内的一些杂志又读到宛虹速写美国的文字,依然是那么俏皮干脆老辣。我所不知道的是:她竟然弃绝学者生涯,退隐到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里去了。再后来,当我终于在那个小镇见到宛虹时,十几年的光阴已如脱兔逃走。时光没有褪尽她的风采,倒是屠快了她的舌锋。原来,这些年她居然开着一家花店,这个行当使她得到一个特别便利的角度观察和审视美国小镇生活的常态,市井小民的七情六欲。一周有六天,她都在面对面地和各色人物打交道——我是亲眼见到她做买卖的干练和圆熟:一边灵巧地修剪花枝,一边和倚在柜台上的顾客飞短流长。是的,飞短流长。在一个小镇上住了这么久,她已经深度地融进当地的生活。许多中国来的移民,因为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他们只能采取一种“城堡”的生存方式,即关起自己的家门,过自己的日子,很少与他们的美国邻居进行亲密的接触。而宛虹早已走出她的城堡。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方言,她认识这里的每个人,了解许多人的背景,甚至隐私。在一个弹丸之地,小店从来是谣言、故事、传奇的集散地。想一想,蒲松龄为什么要在村口摆个茶铺?再想一想,小说的兴起原本就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得着这样的便利,宛虹无需出门寻找写作的题材和灵感,她每日就生活在小说的状态之中。细碎而微妙的人事,都被她用心地收拣起来,慢慢地沉淀为小说浓厚的底料,又被她的机智蒸馏成一触即发的幽默。当她把这本小说的手稿拿出来念给我听的时候,我的笑声屡屡打断她的朗读。是的,这本小说有太多使人窃笑、莞尔、抚掌、捧腹、拍案的细节和对话。我很惊讶她的才能:她总是能从一切原本令人恼怒、刺痛或绝望的事件中发现喜剧元素。凭借她“绝俊之笔力”,她挣脱了“人在异乡”这个经典主题的叙述窠臼——她不再纠缠于文化冲撞下的苦闷、自怜和激愤情结,而是将她美国老乡的种种“鬼蜮”伎俩放置于普遍的人性语境下考量。在我们发出“美国人原来如此”的感叹时,我们了解到真实的人性以及人性的枷锁。

张箭飞于伊利诺大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