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从草丛里升起》、《童心如豆》、《心里有雾》、《我一定会把花送回来的!》、《馨香的爱》、《有趣的小男生》、《有数手指头的比赛吗?》、《他只是个孩子》、《这帮“小妖精”》、《孤独的小鸟》、《倔强的孩子》、《我妈妈病了》、《老师,你该多吃点》、《你今天怎么笑得这么灿烂》……《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是作者邸海艳的一本教育随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
分类 | |
作者 | 邸海艳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太阳从草丛里升起》、《童心如豆》、《心里有雾》、《我一定会把花送回来的!》、《馨香的爱》、《有趣的小男生》、《有数手指头的比赛吗?》、《他只是个孩子》、《这帮“小妖精”》、《孤独的小鸟》、《倔强的孩子》、《我妈妈病了》、《老师,你该多吃点》、《你今天怎么笑得这么灿烂》……《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是作者邸海艳的一本教育随笔。 内容推荐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是作者的一本教育随笔。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师生学习与成长等内容。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的作者是邸海艳。 目录 第一辑 爱心花圃 每一种草都是一朵花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阳光 数白菜 送你一个土坑 手上的温暖 他们都是好孩子 太阳从草丛里升起 童心如豆 心里有雾 我一定会把花送回来的! 馨香的爱 有趣的小男生 有数手指头的比赛吗? 他只是个孩子 这帮“小妖精” 孤独的小鸟 倔强的孩子 我妈妈病了 老师,你该多吃点 你今天怎么笑得这么灿烂 那些草儿,那些花 我给你钱买药 你为什么不叫我 你对我再严格一点 第二辑 草根教育 孩子,你为什么冷漠 该教给孩子什么 放大他的亮点 关注最后 教育,一个也不能少 教育,要拨动心灵的琴弦 老师依然爱你 孩子,你真的很棒 孩子的细节给我信心 孩子,你做到了 教育者的眼光 究竟是谁的错 请让孩子把话说完 教育,就要给一缕阳光 老师,你冷不冷 你逮到了第几名 铭记历史 一节数学课该花多少钱 请别牵着孩子走 他怎么不掉下河 弯腰的背后 沉重的春游 第三辑 等待花开 第一块蛋糕该给谁吃 纸箱里的“理想” 教会孩子承担责任 放慢脚步 不要缩短孩子的花期 让孩子站在泥沙上 给他一匹马 给孩子一些空间 爱,就请放手 1元与100元 寻找自己的“麦田” 请允许孩子“乱”说 松开“捆绑式”的爱 谁让“跳蚤”变成了“爬蚤” 给孩子一块石头 教育如画 上好第一课 教育,从手开始 第四辑 守望麦田 教育,不要错过 家长们,请做好孩子的启蒙老师 挎着洋气包的家长 让孩子学习中华武术精神 暑假啦!孩子你在做什么 折翅的心灵 一次意外的调查 让妈妈再看看 请叔叔代开家长会 老师,孩子全靠你了 家访记 请不要这样说 第五辑 烛光摇曳 善良是点亮人生的灯盏 你究竟有几个妈妈 难忘那个“心”箱 那割不断的师生情 补上一朵玫瑰花 长“刺猬”的孩子 儿子拾到10元钱 变形记 游戏,泥台 纸片上的春天 圆饼不圆 秘密 我觉得不幸福 我的小学老师 为孩子点燃一盏灯 圣诞节的童话 那年槐花香 第六辑 我思我在 给班级改个名 名师,她本姓“师” 老师,您会改试卷吗 怎样和别人说话 现在的孩子幸福吗 让教研走上网络 我的生日谁记得 你是真的爱每一位学生吗 试读章节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当然也就正式上课了。第一节课的内容:前30分钟对寒假作业进行评比,还有本学期的要求以及对书本内容的简单梳理。接着准备利用十分钟带学生到操场上辨认方向,这也是为了第二天上新课做好准备。 孩子们排好队,面向东方。但因为今天雾气很大,操场四周的建筑什么也看不见。不过,学生凭借经验也能说出东南西北的方向,毕竟,这是孩子们熟悉的环境。可每一次的认方向,许越同学总是不知所措。我很纳闷,就问她,能找到东吗?她歪着头不假思索道,找不到。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有雾,看不清东南西北。 听到孩子的话,我笑了。 是啊,今天有雾,就看不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啊,那雾天该怎么办呢? 这时,旁边的孩子叫道,老师,我知道,用指南针。我告诉孩子们,认方向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是认太阳,没有太阳可以用指南针,没有指南针可以看自然界的很多事物,如:向南的树叶比较茂盛,农村的房子一般都是向南的等。孩子们叫了起来,老师,老师,我知道,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有好多方法呢。 是啊,今天有雾,就不能辨别方向了吗? 许越听着大家的议论,不好意思了。她说,老师,我明白了,不是今天有雾的原因,而是我心中有雾啊! 呵呵,瞧,孩子说的多么有哲理啊! 开满鲜花的园圃旁,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子趴在水泥花坛上,望着园中最灿烂的一朵玫瑰花出神。她已经在这儿老半天了,看上去她不过四五岁的年纪,或许上一年级了。她望着那朵玫瑰,几次伸出手去,最终又都缩了回来。反反复复,只是那眼神一直盯着花。间或看看四周有没有人。她完全可以自己摘哦!可是她在彷徨、犹豫,似乎内心在纠缠着什么,始终让她下不了决心。 有时嘴里还念念有词,或者双手合十,对着那朵玫瑰花祈祷着什么。终于,那朵花被她摘下来了。 我们知道,这样的现象很多,这样常见的案例,相信大家都会找出好几种解决和教育的办法。 第一,园丁看见了,准会大声斥责,那花不能摘啊!摘了别人就欣赏不到了呢!粗暴的行为,把孩子吓得半天缓不过劲来。或许还会给她以后留下关于花的心理阴影。 第二,如果被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了,常见的做法是,把孩子拉到一边,教育她,花是有生命的啊,我们怎么可以伤害她呢?花也是人类的好朋友呢,你能伤害她吗?她的妈妈知道了也会伤心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懂吗? 孩子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然而,这情景被一位教育家看到了,他蹲下身子,亲切地对孩子说,你摘花送给谁呢?能告诉我吗? 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一定会把花送回来的。”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教育家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这就是教育,这就是大家风范。从一朵花上,我们看到了教育家宽广的胸怀、爱的海洋。从一朵花上,我们也感受到了教育家的人性美与人情美。他没有批评,而是从孩子的角度,蹲下来与孩子一起探讨花的问题。教育的根本是人,而不是花。摘花事小,而育人事大。普通的我们看到的却是花。 我多次研读过这个经典的案例。让我更为关注的是那个女孩子的表现。“我一定会把花给送回来的!”多么天真的想法,多么晶莹的世界啊!在小女孩的心里,花就好像一个人的东西,可以借,也可以还。她不是据为己有,也不是借了不还。她很守信用的。可是,幼小的她哪里知道,花朵一旦离开了枝头,就无法再回到枝头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当然也知道。他那亲切的话语里,更为可贵的是保护了一个童真的世界。 我想起最近发生的事。学校教师办公室老师丢东西,而且是钱。据说,好多老师的钱包都被动过,学校怀疑是学生拿的。学校安排了人在课间操的时候,到办公室值班,因为这段时间办公室无人,教师都到楼下做操了。结果真的抓到了一位学生。 老师问学生,你为什么偷老师的钱?偷几次了?一共偷了多少钱?老实说,否则的话,我告诉你的家长,然后再把你送到派出所去。 学生争辩。(我也知道明显是狡辩)我不是来拿老师的钱包的啊? 老师说,那你从楼下来三楼干什么?看看没有人,就把手伸向老师的钱包里? 学生继续道,我不是偷钱呢,我是想看看那包上面的贴画呢!你看,这个贴画还在我手心呢? 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姑且不论孩子的对与错,但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用词,首先从心里边早就认定了孩子在偷钱。一个偷字,一个拿字,区别却很大。因为在我们成人的眼光里,偷就是孩子此时的标签。按照这样的认识,那么前文中的小女孩不也是在偷么?一个偷钱,一个偷花,反正都是偷。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因为我们在用成人的眼光打量孩子的世界,用现实的眼睛审视孩子的童真。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把我们培养得很世俗,在我们的心里,成绩就是我们的前方。教书,哪里还在乎去育人?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我们都是高高在上,多是空洞的说教,我们会简单地告诉孩子,不要乱折花草,不要课间打闹,不要随地吐痰等等,多少个不要,已经成为我们教育的最好词组。我们的心灵似乎已经沙漠化了,没有童真,没有幻想,没有爱,更没有人性的美了。在我们的眼前是无情的法律、法则与准则。我们心中的玫瑰花早已凋零,只有萧瑟的深秋。 “我一定会把花送回来的!”这句话似早晨的露珠,一直珍藏在我的心底。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如此的童真与期待,即使学生把那“玫瑰花”摘了,只要我们给予他信心、爱心,还有精心的呵护,那么,人生的“玫瑰花”一定会绽放在教育的花圃里。P20-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