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芦苇青青/双百大地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徐永革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那时候我们才学会注视芦苇带来无尽的力量,露水来到窗前;那时候你举火照见的是少年的清澈,乡间道路伸向远方,大风扬起告别的火焰。

乡事叩问下的底层民间,扯不断生生不息的爱恨情愁,一部拙朴中藏着机锋的农民生活小说,拥抚自然的江浙与绝对的牵挂。

内容推荐

这部由浙江农民原创的长篇小说是底层农民的人生记录,毫无讳饰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全方位嬗变以及由此引发的青年农民复杂的感情冲突。作品通过“我”即阿狗的视角观照了农村时在改革开放中呈现的种种世风世相,通过“我”和同伴们的人生历程,折射了当代农民的生活现状和思想风貌。小说的作者是个农民,是个文化功底不深但生活底蕴很厚的写家,他在几十万字的作品中,条理分明、情趣盎然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讲述出来,虽然没有高超、前卫的技法,没有华丽的语言,繁复的修辞,但却有生活的原生态美,有江浙农村的泥土芳香,能引人一直读下去,人物的命运牵引你放不下,犹如大地的根须,隐藏着丰富的成长。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鞋样犯上黄遥被抓 秀儿出走娘死爹疯

第二章 平贵仗义抵工救人 秀儿探监囹圄无情

第三章 水中成仙水仙转运 平地富贵平贵返乡

第四章 知青牵线狗娃进厂 丢徒保师立稳脚跟

第五章 刘道士跳神避邪气 黄老师成亲倒插门

第六章 平贵让贤不当厂长 章乐让妻竟当乡长

第七章 一念徇私狗娃停职 仓促剪彩乡长结怨

第八章 太公过世绝非祥瑞 荣槐告状再酿祸端

第九章 石灰质次客户退货 雪上加霜村民围攻

第十章 偷作录音重在证据 晓以利害乡长吃瘪

第十一章 小叔大胆承包销售 摇滚惹祸莲巧奔团

第十二章 制砖图利黄遥试制 狱警事发秀儿污名

第十三章 人心叵测疯叔出丑 以酒壮胆小叔报仇

第十四章 制砖成功独缺锅炉 虎口求助秀儿受辱

第十五章 作恶多端荣槐挨炸 顺藤析案狗娃蒙冤

第十六章 汪卫自首小叔雪冤 狗娃获赔章乐升官

第十七章 竞选村官满锅乱粥 做人如梦一死两生

第十八章 发配新疆元凶获罪 逼官就范小叔上任

第十九章 黄遥喜得欢乐双胞 狗娃畏惧乱伦之恋

第二十章 空欢乐秀儿产异种 耍心机莲儿搅混水

第二十一章 炸药被偷平贵隐患 谢绝亲嘴处男后悔

第二十二章 砖厂灰窑面临关停 装管引水小起风波

第二十三章 刘金煽风村民闹事 众怒难犯平贵无奈

第二十四章 利欲熏心村民哄抢 黄遥出走秀儿拯危

第二十五章 树倒人散狗娃教书 水仙吃醋举家不宁

第二十六章 殡葬改革捅马蜂窝 炸药事发抓小结巴

第二十七章 结巴进监其言也善 章乐生癌其行也善

第二十八章 为躺棺材太公上吊 欲泄私愤刘金举报

第二十九章 事与愿违尸检火化 隆重送葬合村心齐

第三十章 山村巨变感人至深 青春命运令人嗟叹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鞋样犯上黄遥被抓 秀儿出走娘死爹疯

秀儿是大年初一出生的,人长得最秀气,年龄也最大,巧儿与莲儿都听她的,秀儿听我的。当然我会帮她们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如:拔猪草时,巧儿与莲儿的篮儿未满,回家要挨骂,我会从开满了花儿的油菜地里偷拔些草儿,塞进她们的篮儿。再比如,砍柴时,她们捆不起来,我会帮她们捆一下,虽然松松垮垮的,但也够她们感激好一阵子了。除干活外,我便成了她们最好的幕僚,不少馊主意、鬼点子都出自我的小脑瓜儿。

我们村的孩子上学都比较晚,我十岁才上学,十六岁念初一,我念初一的那一年,秀儿已经十八岁了,念初三。由于她比我们年长,村里人都托秀儿照顾我们这几个年幼的,秀儿也很尽责,有什么事都护着我们。我们念书的中学在一座小山坳的半山腰,离我们村有七里路,全是坑坑洼洼的泥道儿,自行车在那时是非常稀罕的,那时的小伙子要是能拥有一辆自行车,其身价不言而喻,姑娘家找婆家,若男方有一辆自行车,那亲事十有八九也就成了。拖拉机更是稀奇,我小叔是村里的手扶拖拉机手,那是全村唯一的机械化,五马力的,每次仅能拖个千把斤的东西。小叔每天都要到镇上去拖化肥、农药之类的东西,我和秀儿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放学后能搭上小叔的拖拉机。可这种好运并非每天都有份儿,每星期能搭上一次就算很不错了。由于经常迟到,学校就鼓励我们住校,大人虽指望我们放学后能帮他们干些零活儿,但老师的话他们却不敢不听,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们五人成了住校生。

我和平贵念书不行,在班上除了一个学生比我们差外,就我俩了。教语文的朱老师好几次都差点让我俩气吐了血,如我将“狠狠地打”念成“狼狼地打”,还强词夺理地说“狼狼地打”比“狠狠地打”还要厉害,狼都给打死了。平贵更厉害,竟将“黄河人海流”背诵成“黄河要改道”。朱老师哭笑不得地嘲笑他志向远大,目标宏伟,是可造之材。我和平贵干调皮的事儿却出类拔萃,那次放学后,我与平贵和班上几名男生偷着到小河内游泳,平贵是个旱鸭子,他说他姨妈就是在这条小河内淹死的,虽不属同一地段,但淹死鬼是可以管理七个水潭的。万一淹死的鬼姨妈与平贵套近乎,他就玩儿完了,我们都笑平贵是胆小鬼。他火了,竞闷声不响地摸到边上的西瓜地里偷来一只大西瓜,以此来证明他不是胆小鬼。正当众人品尝着西瓜的鲜甜时,刚从监狱服刑期满的看瓜人出现在面前,还好大伙儿机灵,不知谁喊了声,快跑!众人抓起衣裤便逃。平贵逃得最快,至刚砌好的堤坝时,他“刺溜”爬了上去,谁知“刺啦”一声,那条刚让裁缝做成不久的裤子因钩住一块尖角石,裂了长长的一道口子,当时也顾不得那么多,跑至芦苇里躲了起来,过了好久,平贵因心疼裤子而号啕大哭,我从他的哭声中得知,他们家是过年时父母才给他置了一身衣服。天擦黑时,我俩才敢偷着溜进学校,平贵扔拎着裤子吧嗒吧嗒地掉眼泪,我看不下去了,从窗户中爬进老师的办公室,将老师的订书机偷了出来,然后用订书机将平贵的裤子裂缝订上,平贵总算破涕为笑。星期天回家时,平贵仍因裤子的问题被父母一顿狠揍,究其原因,是因为裤子被订书机订过后,破了大相了。

秀儿念书成绩最好,模样儿也俊,可不知怎的,她竞没考上高中,因为家里穷,堂兄和堂嫂便不想让她上学了。可秀儿不依,学校老师也觉得可惜,朱校长还特地到她家做了堂兄和堂嫂的思想工作。后来朱校长作了一个决定,让秀儿白天上学,晚上在学校食堂帮着洗洗涮涮,每月给她二十元钱,这样,秀儿的生活费便有了着落,堂兄和堂嫂才同意秀儿复读。我常听大人在背后念叨着秀儿,说她是小白菜、嫩豆腐。我不知是啥意思,就跑去告诉她:“秀儿,他们又夸你是小白菜、嫩豆腐呢!”秀儿听后面颊绯红,总会愤愤地回敬:“无聊!”便不再理我了。

秀儿的英语特棒,教英语的黄老师是邻镇来的,白白的,戴着眼镜儿,据说他高考才差二分,又无钱重读,便来我们学校教书,而我们学校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扔掉牛鞭拾起教鞭半途出家的主儿,像黄老师这种有才学的实属凤毛麟角,他常在课堂上表扬秀儿,说秀儿是他所教学生中最优秀的,秀儿得到了黄老师的表扬,学习更加用功,黄老师对她也特别关照,常常给她补课到深夜。秀儿自然也没亏待我们,回家作业十有八九都是她教我们做的。

巧儿和莲儿虽不是特别漂亮,成绩也不好不坏,歌儿却唱得不错,有事没事总像百灵鸟似的唱着。那日班务会,巧儿和莲儿合唱了一首《夫妻双双把家还》,巧儿唱董永,莲儿唱七仙女,嘿!绝了,连教音乐的章老师也站起来为她们鼓掌。这下好了,全校师生都对巧儿和莲儿刮目相看,看着看着,总觉得她俩比以前漂亮多了。

我和平贵是最没出息的,成绩不好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贼心不改。学校的围墙边有一棵李子树,结果儿不久,青得发亮,也不知怎的,秀儿老是对着李子树傻傻地看。平贵告诉我说,秀儿想吃那李子呢!我说这简单,晚上去采就行。晚上时,我和平贵翻过围墙去偷李子。李子树长在斜坡上,我俩到树下后,将汗衫系入短裤内,爬上树后在分杈上站着,黑咕隆咚地摸到李子塞入汗衫中。我站在分杈前,平贵在后,平贵因没摸到李子,拼命地让我往前站,小树权哪里承受得了如此的负荷,“咔嚓”一声,我俩皆掉了下来,身子一着地便顺着斜坡往下滚。斜坡下有个凹坑中长满了荆棘,我和平贵都滚进了坑里,身上让荆棘扎得鲜血淋漓,李子全滚了出来。我们去摸李子,手也让荆棘扎成了马蜂窝。

李子又苦又涩,我咬了一口,涩得直吐舌头,秀儿虽不赞成我俩的做法,对于李子却是馋得紧,抓过就吃,弄得我和平贵面面相觑,心中暗想,秀儿怎么啦?

秀儿怎么了?连巧儿、莲儿也搞不清楚。

在我的印象里,吉普车我只在露天电影里见过,那是日本鬼子和反动派烧杀抢掠或追捕共产党时所用的犯罪工具。在真的吉普车开到眼前时,心中难免有些恐惧,事实也是如此。当两名警察将黄老师带上吉普车时,“不祥”这两个字就和吉普车联系在一起,直到现在,我去县城开会或外出采风,有单位派吉普车来接,我宁愿徒步也不坐那玩意儿。

黄老师是戴着手铐进的吉普车,在他到吉普车前时,回头朝我们望着,那目光混沌而哀怨。

高个的警察特别凶,我亲眼见到他将黄老师的头狠狠地推了一把,黄老师的头在车门上“咚”地一下,那声音很响,可黄老师还是扭头朝我们看。那警察不耐烦了,用脚在黄老师的屁股上踢了一脚,黄老师整个身子就扑进了车门。

“嘭!”高个儿警察用力地关上了车门,骂了句“畜生,到了所里给你好看”。

P2-4

序言

镌刻在丰饶大地上的改革履迹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

由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协等六部门组织的“情系农家,共创文明”系列公益文化活动之一——百部农民作品陆续出版了。这些作品,浸润着农村改革发展的雨雪风霜,散发着神州大地的泥土芬芳,书写了新中国建设成就的无比辉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令人为之自豪,令人为之骄傲!当前已经推出的作品由小说、散文、诗歌、故事、戏剧、书画等组成,堪称体裁多样。这些不同体裁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忠实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伟大变革,是新中国农村沧桑巨变的生动写真,是当代农民鲜活形象的人物图谱。通过这些农民作家的作品,我们不仅看到了60年来我国农村发展的清晰走向,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还看到了在物质方面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已经开始了新的精神文化追求。在新中国的创作史上,还很少有过这样全方位展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集群式作品;在新中国的出版史上,也很少有过这样成规模出版的农民作者的系列佳作。因此,仪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这些作品集中出版的意义就不容小觑。

这些农民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是当代农民反映新中国农村辉煌历程、扫描农村全面跃进历史、倾诉自己人生体验的作品,视角独特,意义不凡。60年来的新中国成就,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30多年的改革风云,书写了一个民族凤凰涅槃的整体记忆;13亿人口大国横空出世的进步嬗变,其对人类贡献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尤其是它镌刻在丰饶沃土、广袤农村的改革履迹,更让我们叹为观止。今天,这些农民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巨变的现实——从北国的山村到南国的水乡,从西部的黄土高坡到东部的新兴市镇,新中国的建立使苦难落后的农村换了人间,新一代的农民正英姿勃发地前行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些作品还让我们理解了中国现代历史的艰难进程,改革开放的深度内涵。面对这些,农民作家们怎能不将激情诉诸笔墨,用多种文学体裁来言说自己的喜悦,勾画自己的憧憬,抒发自己的感喟,表达自己的诉求!可以高兴地说,这些作品正是他们——历史见证者参与者的农民作家自己的切身感受。

不仅如此,这些农民作家艺术家表现自己独特审美追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的佳作,风格是质朴的,文本是厚重的。作者特殊的精神站位和农村丰富的文学资源,彰显出农民创作一种独特的审美效应。作品自然流露出的乡土色彩,朴素乡音、独特方言的恰当运用,也是这些作品的一个亮点。

“情系农家,共创文明”活动意义十分重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非常动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翼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了解农村、熟悉农民的这些作者,他们所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农民读者喜闻乐见。因此,只有农民作者队伍壮大了,农村群众的文化活动才可能持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获得绵绵不绝的文化原动力。而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则是专业作家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本次活动中,许多作家和农民作者结成帮扶对子,热心辅导农民作者的创作。这既提升了农民作者的文学水准,又使作家自身获取了鲜活的生活素材,创作的艺术灵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真正实现牵手双赢。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添一份力量,中国作家协会还将把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同时,中国社会出版社大力发现、培育、扶持农民作者,出版百部农民作品,为新农村建设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更是一件意义非凡之举措。因此,我很高兴地应邀为之作序,更看重这些农民的作品本身即是镌刻在农村丰饶大地上的改革履迹。

后记

在我接到中国社会出版社的稿子录用电话时,我高兴得简直要跳了起来。中央六部门推出“情系农家、共创文明”活动,陆续出版百部农民作品。如今好运落到了我的头上,拙作《芦苇青青》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在确定这是事实后,激动的心情自然难以言表……

我出身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个山旮旯里,从小就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作家。然而事与愿违,初中仅念了一年,后因诸多原因中途辍学。为谋生计,四处漂泊打工,迄今已记不清自己到底干过多少工种了。虽然命运多舛,但儿时的梦想不灭,边打工边写作,写作完成后就寄给丰国需老师修改。由于书念得少,10个字有6个是错别字,丰老师也不嫌烦,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划出来,并来信鼓励我坚持下去。在丰老师的鼓励下,这些年来,也零零落落地发表了一些作品,我与丰老师也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

我不会打字,更没钱买电脑,所写的稿子都是东求人打一些,西求人打一些,有时候人家帮我打好了,可我为了生计,早已漂泊异地。就这样,写了丢,丢了写,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写了多少字儿。

《芦苇青青》的创作大约花了一年时间。那一年,我从异地打工回到了家乡余杭,在一家景区打工。与我同住的是我们余杭的一名老作家潘友福,每天吃完晚饭,我们便聊创作题材。我将自己所遇到的事儿说给潘老师听,潘老师觉得题材不错,鼓励我写出来。我没写过长篇,所以信心也不大,拖拖拉拉写了几万字后就扔在了桌上。恰巧我们余杭原作协主席赵焕明老师来景区采风,我便将那几万字给赵老师看。没想到,赵老师将这几万字拿到了我们余杭的一本内部刊物《临平山》上登了出来。这一下可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创作积极性,于是我继续创作,熬了大半年后,二十余万字的稿子总算完成了。

我知道自己的创作水平有限,稿子质量不尽如人意,但瘌痢儿子自己的好,既然写出来了,肯定指望着它能付梓。可我每天的打工所得仅够果腹,求爷爷告奶奶,出书也只能望洋兴叹,渴望遇到能够赞助的贵人,亦是雾里看花。恩师丰国需与赵焕明为了这本书能付梓也动足了脑筋,可是谁又能相信我这个初中仅念了一年的打工仔呢?稿子亦只能搁置案头。闲暇的时候,自己拿出来看看摸摸,唯一的心愿是别让虫给蛀坏了。

这篇稿子也成了丰老师的一块心病,他时时帮我留意着出版的途径。苍天不负有心人,当丰老师获悉中央六部门组织“情系农家,共创文明”,由中国社会出版社推出百部农民作品的消息后,当即将我的稿子推荐给了出版社的牟洁老师。说心里话,丰老师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失望多了,也就无所谓希望了。

没想到,这一切竟变成了现实,出版社的编辑牟洁老师耐心看完了我的稿子后,给我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希望我珍惜这次机会。我哪会不珍惜呀!这简直是救命的菩萨呀!为了改好稿子,丰老师与赵老师亲自动手,斟字酌句帮我修改,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细细算来,帮我打过这份稿子的小姑娘不下十人,写信和来电话鼓励我写完的老师也不下十人。因无法一一列表,就此一并谢过。

二十几万字的稿子,对于我来说,其工程是相当浩大的,如果没有中国社会出版社搞的这次扶植农民作家的活动,我想,这份稿子最后的归宿应该是废纸篓。所以,衷心感谢中央六部门推出的“情系农家,共创文明”活动,衷心感谢中国社会出版社给了我这次机会,我也替其他像我一样的农民作家感谢你们!你们是我们这些农民作家心中的一盏明灯!

谢谢你们!

徐永革

2009年8月25日夜

书评(媒体评论)

农家菜原料虽土,但却新鲜,烧法也是讲究的。这本作品的语言,一如上述三要素,倏忽就烹出了一道乡情大菜,叫人齿颊留香。

——浙江省作家协会原主席、著名作家 黄亚洲

作者是一位农村青年,这部作品的青春味、泥土昧、野草味、生态味,却因一群农村青年的时代追求而异彩斑斓。

——浙江省杭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丰国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