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医德,仁心仁术是石汉平编著的《医者禅心(精)》阐述的内容。不仅是作者多年的行医体会,更是对生命意义的真挚思考。只要将对人生真诚的态度放在生活中、工作里、社会交往之间,那么遍地是道场,处处可以参禅。医者意也,在人思虑。从医三十载,事业所思,生活所想,人生所愿,坐看云起,渐生禅意。真实动人的医者心声,妙语连珠的医者笔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医者禅心(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石汉平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品医德,仁心仁术是石汉平编著的《医者禅心(精)》阐述的内容。不仅是作者多年的行医体会,更是对生命意义的真挚思考。只要将对人生真诚的态度放在生活中、工作里、社会交往之间,那么遍地是道场,处处可以参禅。医者意也,在人思虑。从医三十载,事业所思,生活所想,人生所愿,坐看云起,渐生禅意。真实动人的医者心声,妙语连珠的医者笔记。 内容推荐 石汉平编著的《医者禅心(精)》选录了石汉平教授在工作期间的一些杂文和随笔,是石汉平教授从业多年来对于生活、工作和社会现象所思所想的记录,同样也是对于同时代生活的映照,是社会个人对于时代生活的真实记录,充满了生活和时代气息,也充满了人性的思考,颇有人文关怀。 目录 医者禅心 病人是本书 读《医生宣言》 老人生病时 拿什么献给您,我亲爱的病人朋友! 《读者》送哪里 临床科室主任的十种素质 FRANC Asia 2009及其他 《映秀日记》 映秀医院的兄弟姊妹,你们好吗 走马看映秀 国家之憾 看到军车让行人 为了永不忘却 伟大,中华民族!自豪,Chinese! 明天我们吃什么? 社会底层的生活 为什么读书? 饶了他们吧! 也谈留学 我看献礼片 献血 我的2009 毕业寄语 与同事谈心 外面的世界 洪水猛兽乎? 种瓜得瓜 且歌且行 就职演说 《医学参考报——营养学频道》创刊词 明年再见 五年磨一剑 一本书,一故事 感谢你们,欢迎你们 真情奉献 《外科代谢与营养支持》前言 《肿瘤营养学》前言 《营养筛查与评估》前言 《PG-SGA:肿瘤病人营养状况评估操作手册》前言 共同提高 行者无疆,道不远人 成就自己,成就伟业,成就祖国 《肿瘤恶液质》前言 远帆的航标 天下 好文不过近人情 试读章节 医者禅心 一直以来,以为禅是高深莫测的,是常人不能理解的,以为禅只能在曲径通幽处,只能在万丈红尘外,以为只有遁入空门,只有黄卷青灯,只有得道高僧才能参悟的。在读了白落梅的书后,这样的想法彻底改变了。其实,禅并不神秘,也不深奥。你可参禅,他可参禅,我亦可参禅。禅不在远处,而在身旁,就在红尘里,就在人世间,就在闹市中。参禅不一定要选择场所,不一定要去庙堂古刹,不一定要在深山别院,生活居所可以成为参禅圣地,工作场所可以成为菩提道场。参禅不一定要讲究形式,不一定要薄衣素食,专门盘腿打坐不一定可以参悟,兼顾工作生活不一定不能参悟。心中有禅,则遍地是道场;心中有禅,则处处可以参禅。 什么是禅?一直不懂!恍然大悟间似乎明白:禅,原来就是平常心,是南内而外的平常心,是表里如一的平常心。参禅就是返璞归真,就是回归真我,就是人性回归。参禅不仅是佛教的修持方法,也是基督教的追求。太平天国·洪仁《英杰归真》里说“上帝基督化人,超凡人圣,返璞归真”,就是一个例证。然而,我是医生,什么是医生之禅,什么是医者禅心?细细想来,医者禅心也是平常心,其核心是仁爱,以同一颗仁爱的平常心对待不同的病人,维护生命的至高无上,追求治疗的至善至美,从“生而平等”向“病而平等”、“治而平等”禅变,这可能就是医生之禅。细细想来,医生是一个最应该禅修的群体,行医是一个最合适参禅的行业,医院是一个最容易参禅的地方。当医生的心中有一棵菩提,当医生的脑海有一盏青灯,医院的一切医护工作就是在参禅,医生的一切医疗行为就是在参禅。 在我看来,一视同仁、不分畛域是禅。不因人而异,对达官与平民、对巨贾与乞丐、对警察与罪犯、对朋友与敌人,都有一样的眼神、一样的语调、一样的表情就是禅,不因病而异,对良性疾病与恶性疾病、对大病与小病、对重病与轻病、对传染病与普通病,都是一样的重视、一样的认真、一样的负责就是禅。世界(日内瓦)《医生宣言》“不以种族、宗教、国籍、政党、政治派别如何及社会地位的高低来区别对待病人”就是一个最好的禅意。微笑是可以装扮的,但眼神却无法掩饰。强装的笑容不是真正的笑容,装出来的表情不是禅,发自内心的慈善才是禅,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从原本想不到,到意识到应该如此,就是一个参悟的过程;从根本做不到,到努力做到的过程,就是一个参禅的过程。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心行合一,心静如水,就是一个彻悟。 在我看来,医生的药中有禅、刀下有禅、脸上有禅、眼里有禅。因为医治病人伤病、挽救病人生命的不仅仅只是医生笔下的药,手中的刀,还有真诚的微笑和关切的眼神。医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参禅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的动机是为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更好服务病人。所以,对医生而言,精益求精是禅。但是,仅仅医术精湛还远远不够,还要医德高尚、德艺双馨。古人的“郎中还有割补之心”胜过现代版本的“医者父母心”。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医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病人的康复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医生的言行举止都可以有禅,也应该有禅。 在我看来,认识自己的不足是禅。《左传·宣公二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医生也是如此,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然而敢于坦承自己短处的人少之又少。如果医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可能导致病人生命的丧失时,医生就会正视自己的短板,从而将一个自己没有治愈把握的病人转交给另一个更有经验的医生或另一个更好的医院。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原因有政府、医院及医生三个方面。当地政府、基层医院为了自身的利益,限制病人外转,文人相轻的现象在医生中也有反映。病人来诊时多数情况下是冲着医院的名气而来,对具体医务人员的特长并不了解。因此,为了病人的最佳治疗,医生应该向病人坦承自己的短处,向其他医生请教,及时邀请会诊或者转科、转院治疗。 在我看来,假话不一定不是禅,真话不一定都是禅。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情感的,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1927年时任中山大学校长的戴季陶先生为医学院题词,要求医生“医病医身医心”。由此看来,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治心救人。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对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的病人,对一个踌躇满志的年轻病人,恶性肿瘤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一份真实的报告呈现在他们的面前时,他们可能当场晕倒,甚至自杀轻生。此时此刻,一个善意的谎言就是真正的禅。2012年,我收治了一位老师,她因为右下腹痛一直当阑尾炎误治两年,在我科确诊为结肠癌后,老师变得惶惶不可终日。一个原本非常注重个人形象的人变成一个蓬头垢面、衣冠不整的人,一个原本非常讲究卫生的人竟然大便后不冲厕所。对这位老师,我真是后悔告诉她真实病情。还有一位病人,她非常担心自己的肿瘤转移,而实际上肿瘤已经多处转移。为了安抚病人,我与影像科医生、病人亲属三人一起商定:写两份诊断报告,一份真实报告用于病历存档,一份虚假报告给病人本人。当病人看到那份虚假报告时,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灿烂的笑容让我永远难忘。P1-4 序言 2012年11月15日,从北京开完现象学会回来第9天,因大便带红,内子陪我到深圳医院做肠镜检查。没等结果,17日回海口上课。19日内子拿到检查结果:“结肠瘤变,不除外癌,结合临床诊断”。此瘤已“占位三分之二”。 女儿们当即决定联系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肠道科石汉平主任教授,先确诊后开刀。朋友和学生大概因为萌萌老师患肺癌在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医治无效去世,极力反对西医开刀,劝我先找中医吃药化疗。我当时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想法,身体是家人的,听她们安排到广州再说吧。二女儿联系好床位,我21日从海口直接飞往广州与内子女儿汇合,住进医院(9楼909室19床),确诊为“绒状直肠癌,早期二期未转移”。 但朋友学生的意见还纠结在内子不断收到的信息中。住院第三天晚上,广州中山大学的学生还引来一位中医女博士给我拿脉,她表示肿块不过是肠道中的“堆积物”,可以用中药化解清除的。内子尤为焦虑,也怕万一错了呢,岂不是白挨一刀,七十三岁的人了,变数大,受得了吗?但女儿们坚定不移,人都住下了,开刀时间定在27日星期一。短短五六天时间,内子寝食不安,憔悴的纹络布满脸上。我只好对学生说,开刀是我决定的,再犹豫没意义了。这时,上海传来一则信息,朋友请韩博用大六壬卜了一卦,卦象表示:“可以开刀,但开刀的人必须名字中带水才妥。” 嚯,天啦!石汉平医生名字中正好带水——“汉”,而且出生在汉水之阳,云梦泽之地,还是家乡中人。 于是焦虑平息,内子的脸舒展开来。26日晚,护士要我吃安眠药,怕我睡不着。婉谢了,但我是个鲁钝之人,即便到判刑前夕我也照样纳头便睡的。 27日清晨7点起床,7点半进手术室,11点送回病房。石汉平医生主刀。后来家人和学生告诉我,她(他)们看到了截下来的20公分直肠和癌块。石医生告诉她(他)们: “打开肠腔,张教授七十多岁的人,内脏血色鲜红、形状光滑整洁,像三十多岁人的,真少见。”同样的话,在第二天早上查房时又对我和内子说了一边:“我们这一科的医生,对内脏的颜色形状如同面相,是非常敏感的,很容易判断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否简朴节制。张教授一定会好起来,活120岁没问题。” 我内子不断谢谢石医生。石医生走后,我对内子说:“石医生从五脏六腑洞穿人生,真仁心仁术啊!” 按治疗程序,我要化疗八次,三周一次。石医生再三叮嘱,无论多难受,一定要坚持行走。化疗后第一周最难受,第二周好转,第三周恢复,再接受化疗。为了不太伤元气,我要求终止在“六”上。石医生也认为可以停止了。他看见我头发未曾脱落,一如治疗前样,握着我的手,要我用劲,再用劲,“不错,很有力。你是个意志坚强的人。难怪你能受苦”。转身对我的内子说:“张教授回去后,该做什么事仍然做什么事,家里也不要把他当病人看。张教授已经过了这一关。他是个高人。” 我说:“石医生,你治心比治病更高明,什么都看在眼里了。谢谢你的金玉良言!” 接着就是三月一度的复查两次;半年一度的复查两次。正好两周年了。“切口平滑”、“均无异物”。天道不辜,诚命必厚。 去年12月24日,我把《幽僻处可有人行?》三卷本送给石汉平先生。 该书的扉页上写着:“你是我生命中带水的人!”并在短信中补充:“我是当做一份感激一份回报,特别是感受到你文字中的人品医德、仁心仁术,我真心把你看作我生命中带水的人,因此才有受命之感。” 是为序。 张志扬 2015年1月21日上海浦东蓝山小城 书评(媒体评论) 一直以来,以为禅是高深莫测的,是常人不能理解的,以为禅只能在曲径通幽处,只能在万丈红尘外,以为只有遁入空门,只有黄卷青灯,只有得道高僧才能参悟的。……其实,禅并不神秘。也不深奥。你可参禅,他可参禅,我亦可参禅。禅不在远处,而在身旁,就在红尘里,就在人世间,就在闹市中。参禅不一定要选择场所,不一定要去庙堂古刹,不一定要在深山别院,生活居所可以成为参禅圣地,工作场所可以成为菩提道场。参禅不一定要讲究形式,不一定要薄衣素食,专门盘腿打坐不一定可以参悟,兼顾工作生活不一定不能参悟。心中有禅,则遍地是道场;心中有禅,则到处可以参禅。 ——石汉平 哲学家罗素曾言:“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极度同情,这三种简单而又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石汉平医生正是这样的人,所以才能写出如此深刻动人的好书。 ——中山大学著名学者易新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