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斯·布朗沃思编著的《诺曼风云(从蛮族到王族的三个世纪)(精)》介绍了,他们是中世纪骑士的典范,中世纪力量和智谋竞技的胜出者——征服英伦、领导十字军、征服西西里、挑战拜占庭……欧洲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诺曼人的赫赫威名。透过诺曼人书写的中世纪历史,一个骑士民族的传奇,“欧洲中世纪三部曲”之一。对于中世纪欧洲,你的印象是否还停留在《魔戒》和《冰与火之歌》的虚构世界里?《诺曼风云》讲述的是中世纪欧陆的真实故事,一段同样精彩的权力博弈和战场厮杀。说到中世纪,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十字军东征和诺曼征服两件事,殊不知,在包括这两个在内的诸多中世纪大事件中,诺曼人都是重要的推手。追随诺曼人的脚步,你将见证中世纪的尖峰时刻,领略欧洲骑士的雄风。《诺曼风云》向我们展示中世纪欧洲大小领主之间无情的权力游戏:维京人用了三个世纪都无法征服的英格兰王国,被 “征服者”威廉在几周之内拿下;教皇利奥九世想以上帝的名义惩罚诺曼人,却成了“狡猾者”吉斯卡尔的俘虏……
再现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权力与荣耀属于有勇有谋的人,这是真实发生的“权力游戏”!
诺曼人本是北欧来的“蛮族”他们从10世纪开始登上欧洲的历史舞台,出场的方式不同于匈人或阿拉伯人那种强大的军事征服。诺曼人很快加入了欧洲的权力游戏,以他们天赋的智慧和精打细算的武力,纵横捭阖于中世纪的封建王侯之间。在短短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们从一帮“野蛮人”转身成为称霸四方的王公贵族。仅凭手中的剑问鼎无上的荣耀——要问最杰出的中世纪骑士是什么样子,诺曼人就堪称典范。
这本拉尔斯·布朗沃思编著的《诺曼风云(从蛮族到王族的三个世纪)(精)》用历史演义般的精彩语言,讲述了诺曼人这段传奇般的崛起历程。在诺曼人的时代,没有谁的威严不可撼动:诺曼骑士征服了整个英格兰王国,夺走拜占庭帝国统治了4个世纪的意大利,把一位罗马教皇虏作自己的战俘,击退不可一世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且统领十字军在东方势如破竹。到了12世纪,欧洲和地中海一些最富庶的土地纷纷落入诺曼人的掌握之中。
在《诺曼风云》一书中,我们仿佛亲身穿上骑士的铠甲,追随诺曼人数位传奇领袖——尤其是三位伟大的诺曼公爵:“征服者”、威廉、西西里的罗杰二世、安条克的博希蒙德。——为诺曼骑士们赢得的每一份土地和声望而欢欣鼓舞。跌宕起伏的战局,环环相扣的权力争夺,都将真切地在我们眼前发生。
第三章创造诺曼人
如果“无畏者”理查为诺曼人赢得了公爵之位,那么他的儿子则为诺曼人赢得了身份。奇怪的是,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英王国。诺曼人为创造现代英国做出的贡献众所周知,但多数人并不知道反之亦然。英格兰对诺曼底的缔造和定义起到了关键作用。
维京人最早发起对外攻击始于公元8世纪,不列颠群岛首当其冲;此外,英伦诸岛对维京人极具诱惑,因此他们派出一支强大的军队,意图完全征服这片土地。彼时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受制于诸国割据(通常指七个国家)的现实。不出数年,除了南方的威塞克斯王国,维京人几乎占领了整个不列颠。威塞克斯的沦陷似乎也不过是时间问题了,但幸运的是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他成功地阻止了维京人前进的步伐。在他的统治下,势均力敌转为对其有利,逐渐并确实地击退了维京侵略者。如此巨大的成功为阿尔弗雷德赢得了“大帝”的称号,他也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获得如此崇高头衔的英国国王。然而,阿尔弗雷德最大的成就在于让维京人知道英格兰绝非唾手可得的囊中之物。因此,包括冒险家罗洛在内的下一批侵略者决定换个地方试试运气,便选择了进军法国。
阿尔弗雷德的孙子埃塞尔斯坦继承了其父的事业,将英国的统治扩大至苏格兰。他接受了苏格兰国王的投降,自称“全不列颠国王”。在强大的君主统治下,商业取代了劫掠,待到诺曼底进入理查一世时期,英国已经变得极为富裕。然而,英国人很快发现,他们没有足够多的领袖。
维京人的新一波活动冲击着北欧和不列颠群岛,而英国国王埃塞尔雷德转而选择经过检验但极具灾难性的途径:收买维京人。因此,人们送给他一个准确而直接的绰号——“决策无方者”埃塞尔雷德。前来抢夺战利品的侵略者发现,这里的金钱源源不断,得来全不费工夫。他们只需要放火烧掉几个村落,等待国王的代表送上黄金收买自己。
埃塞尔雷德的财富不足以持续不断地向维京人缴纳赎金,因此他开始征收一种特别的税款“丹麦金”(字面含义为“维京人的钱”),用来收买维京人。如果行之有效,如此征税可能会被民众接受,但征税令情况继续恶化。这样做不仅耗费了大量财力,而且完全打击了士气,因为它不仅没有打消侵略的念头,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欲望。
在英吉利海峡对面的诺曼底,理查一世公爵也面临相似的问题,虽然没那么严重,但他也要考虑如何应对维京人。尽管文化上同根同源,这位诺曼底公爵最不希望看到不受控制的维京人破坏贸易、冲击本国领土。数代诺曼底领袖都尽其所能,让其他基督教国家相信自己是已开化的基督徒;理查不可能一边欢迎异教徒的进攻,一边继续维持这一假象。此外,谁也不能保证维京人不会对他发起突然袭击。他们掠夺成性,而诺曼底有着足够多的战利品。
当维京人强人所难地要求进入诺曼底港口,为他们从英格兰掠夺的战利品寻找销路时,理查仍然想知道自己如何应对。日渐衰老的理查左右为难。是积极反抗、激怒维京人?还是帮助他们,坐实外界沸沸扬扬的传言:诺曼人自身也不过是一群海盗?
或许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毕竟是维京人的远亲,或许他想竭力避免成为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理查一世开放了港口。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争议,他也做好了面对争议的准备。
争议几乎瞬时暴发。英国人尤其感到震惊,他们没有想到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国君竟然欢迎这群正在英国抢劫的强盗。他们呼吁教皇取消其授予诺曼人的一切,不过教皇并不愿意这么做,因为彼时他正致力于推行教会改革,而诺曼人正是其领土上重要的改革赞助者。然而,这一丑闻愈演愈烈,教皇派出代表面见理查,后者极不情愿地签署了协议,不再允许埃塞尔雷德的敌人们进入港口。但他无法彻底与维京人断绝关系;他指示商人们继续从事贸易活动,自己则在五年后去世,将这一问题留给儿子来处理。P13-15
笔者带着一个疑问产生了创作本书的想法:西欧原本军事、技术和社会发展均落后于相邻的中东地区,却又为何能迅速迎头赶上,并跃居全球领先的地位?
公元后第二个千年开始之初,任何赌徒都不会为西方国家下注。更为先进、不断扩张的伊斯兰帝国看似将继续统治世界,此外或许就是文明程度更高、重新兴起的拜占庭帝国。欧洲国家却在侵略和疾病的重创下走向崩溃。然而,彼时维京人的后裔令西欧四分五裂的同时,也成为该地区未来崛起的推手。
11世纪下半叶,诺曼人突然崛起,令人瞩目,在欧洲历史上也十分鲜见。仅经历一代人的努力,他们便从北海到北非海岸建立了一系列的王国,彻底改变了欧洲。他们处在旧秩序消亡的时代,其中一批有识之士似乎具备了无限的潜能。对于无畏者而言,没有高不可攀的野心,也没有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们构成了西方第一代伟大的开拓者,给后世树立了强大的榜样:在10世纪的新世界,出身低贱绝不是成功的阻碍。
然而,准确地说,诺曼人是谁?尽管他们成就卓著,身份却模糊不清。他们定居法国,最著名的形象便出现在贝叶挂毯(Bayeux Tapestry)的图案中,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国人。最著名的诺曼国王统治了英格兰,所以可以被轻易地称作英国人,但他们也可以被视为挪威人,甚至意大利人。诺曼人的历史地位也充满争议。罗宾汉的故事将他们塑造为反面的压迫者形象,同时也有人将其视为英格兰国家的缔造者,因为他们建立了现代法律体系,废除了奴隶制度。形成这种困惑的原因之一在于诺曼人的完整历史并不广为人知。“征服者”威廉支配了诺曼人的身份。威廉是私生子,不与父亲一起生活。1066 年,他登陆佩文西海岸(Pevensey Beach),征服了英格兰盎格鲁– 撒克逊王国。
然而,诺曼人的另一次征服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加引人注目。就在威廉公爵发起侵略战争的六年前,一群诺曼人兄弟向南进军,建立了新的王国,其领土从意大利南部延伸到了突尼斯海岸,而他们的父亲不过是一位潦倒的诺曼骑士。他们继承了维京先辈永不满足的野心,主导了一个多世纪的商业扩张,将巴勒莫变成了地中海西部的经济文化之都。最重要的是,在基督教历史的关键时期,他们推动教皇的势力迅速增长,对欧洲认同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对于出身低微的人而言,这是惊人的成就。奥特维尔的坦克雷德是鲜为人知的诺曼骑士,生活在法国北部地区。他没有什么能给自己的12个儿子,而他们也大都远离家园,前往南方寻找财富。初次抵达时,他们不过是卑微的雇佣兵,但很快便成为最壮志凌云的中世纪领袖。无论是在一场战役中杀死锡拉库萨埃米尔(Emir,伊斯兰国家地方长官的称谓)的“ 铁臂”威廉,还是俘虏教皇、几乎推翻拜占庭帝国的罗伯特·吉斯卡尔,坦克雷德的儿子们既有雄心,更有韧性。为了扩张领土,他们展开了长达四分之三个世纪的竞争,直至罗杰一世接收西西里撒拉逊人的无条件投降,接受拜占庭皇帝的服饰和风俗,这场竞争方才画上句号。奥特维尔家族的幼子去世时,他的家人们已经登上了巴勒莫、的黎波里、马耳他和安条克的王位,整个家族拥有欧洲最强大、最富裕的王国。
然而,奥特维尔家族的重要性不只在于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们属于诺曼历史的一部分,而诺曼历史则是更加恢宏的故事,展现了欧洲大陆的活力,昭示着这片大陆即将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11世纪初,欧洲大部分地区都是农耕社会,政治上四分五裂、各自防卫,经济也不发达。三个非欧洲国家——拜占庭帝国、西班牙哈里发帝国和开罗的法蒂玛王朝,统治了地中海地区。英格兰属于斯堪的纳维亚文化圈,罗马陷于教皇统治早期的腐败和政治斗争中,而基督教世界正遭到强大的伊斯兰世界的攻击。
诺曼人到来后,仅经历一代人的努力,便将欧洲大部分地区由多国相争变为文化统一、政治力量强大的地区。他们建立了盎格鲁–诺曼帝国,取代了过去拼凑起来的法国封地,领土从苏格兰延伸至比利牛斯山。他们发现意大利许多行省被伦巴第人、拜占庭人和撒拉逊人所控制,混乱不堪,于是便建立了统一的诺曼王国取而代之。拜占庭人被赶出意大利,撒拉逊人被迫离开西西里,教皇势力的复苏开启了西方世界对伊斯兰世界的攻击,引发了收复失地运动和十字军东征。
诺曼人的崛起,正值欧洲社会发生更加根本性的变化。从11世纪到12世纪,欧洲人口数量几乎翻倍增长。随着劳动力的增长,劳动分工进一步发展,行业协会纷纷成立,风车和船尾舵等技术创新发明先后问世。城镇的发展孕育了社群,催生了中世纪最早的民主试验。汉萨同盟(Hanseatic League)等贸易组织加强了西方与拜占庭和伊斯兰世界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再次向希腊学界介绍了欧洲,促进了医学和科学的发展。新式的哥特建筑从法国走向欧洲大陆其他地区,随后这些诺曼式修道院中孕育的改革运动促进了学术的复兴,因其影响之广,被后世称为12世纪的文艺复兴。地方文学先后涌现,拉丁诗篇和罗马法律重新焕发光彩,欧洲第一批大学纷纷成立。诺曼人给意大利半岛带来的稳定,为改革派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他的基督教社会理念得以走出意大利,广泛传播,而统一欧洲的概念也随之产生。
奥特维尔家族参与了每一场运动,并推动运动的发展,引发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开启了欧洲崛起、支配世界舞台的历程。尽管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南方的诺曼人依旧不为多数人所知,和北方诺曼人相比显得黯然失色。绝大多数人对诺曼人的认知仅限于黑斯廷斯战役,然而奥特维尔家族在欧洲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却鲜为人知。 这有些令人惊讶,因为奥特维尔兄弟是诺曼人的杰出典范:他们与生俱来的适应能力改变了欧洲。他们见识不凡,认识到当地传统比诺曼人传统更加重要,并将不同的文化和法律合为一体。或许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聚居融合而形成的族群,诺曼人在他们居住的每一处都体现出这种实用主义的特征。
第一代诺曼人是斯堪的纳维亚的维京人,他们在数量上远逊于法国人,但很快学会了统治但不冷落当地人民。奥特维尔家族统治西西里时更加完美地运用了这一技能。他们原封不动地继承了伊斯兰和拜占庭的管理体系,将其与法国人的高效相结合,为西西里创造了罗马帝国之后又一个繁荣时代。他们由雇佣军转变为南方的君主,用战争换来了贸易和商业活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期,基督教世界内部分化,并与伊斯兰世界交战,在奥特维尔的罗杰的率领下,撒拉逊步兵、希腊将军和诺曼骑兵组成的军队保护了西西里王国。他的成功为奥特维尔家族统治西西里提供了典范。融合了诺曼、伊斯兰和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切法卢大教堂和蒙雷阿莱大教堂,至今仍证明了他的成功。
我们需要正视并记住这段历史在欧洲发展历史中的地位。与征服英格兰的诺曼人不同,奥特维尔家族并没有公国的支持和资源。他们进程缓慢——历经30年大大小小的战争方才征服西西里——面对着可怕的阻碍。但他们的决心最终获得了回报,事实证明,他们取得了持久的成功。他们的野心、贪婪和胆量常常令人厌恶,但从未消逝。他们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地中海的中心地带——搭建了连接东方和西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桥梁,成为中世纪不可比拟的强大统治者,其强大的统治力至今依然鲜见。西方走出中世纪早期的动荡,变成全球重要地区,并率先开始创造现代世界,他们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就是他们的故事。
诺曼人的历史遗产
到了公元1154年,诺曼人正在逐渐消失。那一年罗杰二世去世,尽管严格上说腓特烈二世延续了诺曼人的统治,但奥特维尔家族在西西里的统治开始衰落。同年诺曼人在英格兰的统治也被取代。“征服者”威廉之孙布洛瓦的斯蒂芬(stephen of Blois)在当年去世,他也是最后一位纯正的诺曼国王。继承王位的是安茹王朝(又称金雀花王朝)的第一位国王。只有在博希蒙德的安条克公国,统治者仍是开国者的诺曼直系后裔,但与原来相比,这个国家只是一个可怜的阴影。
诺曼安条克公国被一群敌国包围,能设法生存也是因为敌人并未团结一致。博希蒙德的后人维持着统治权,直至公元1268年蒙古人人侵,野蛮地洗劫了该城,消灭了这个存在时间最长的十字军国家。流亡中的博希蒙德家族仍宣称拥有安条克大公的头衔,但其价值与日俱减,而且通常都传给了家族的幼子。公元1456年,这个头衔最终被一位葡萄牙王公占有,但次年他就被自己的岳母囚禁,此后无人再费心争夺这个头衔。
到了那时,诺曼人的统治已经过时,相比于罗洛、“征服者”威廉、罗伯特·吉斯卡尔的时代,世界也变得大不相同。他们每一个人在缔造新欧洲的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他们的出发点并非如此。
考虑到诺曼时代短暂的历史,诺曼人的成就显得越发惊人。从公元10世纪到12世纪,他们的统治只持续了200年。诺曼人在西西里的统治也只有两代辉煌,尽管之后又延续了40年,但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活力。诺曼人在东方衰落的速度更快。尽管安条克公国延续了将近两个世纪,却只历经了两位有效的统治者,其中后一位是坦克雷德,于公元1112年早逝。
时问冲淡了诺曼人躁动的能量。无论统治何方,他们在当地总是少数族群,最终被当地的被统治者同化。英格兰的诺曼人变成了英格兰人,西西里的诺曼人变成了意大利人。公元1204年,诺曼底被法兰西吞并,本土诺曼人也被周边族群同化,逐渐消失。
但对那伟大的两代人而言,他们主宰了世界。“征服者”威廉、罗伯特·吉斯卡尔和“伟大的伯爵”罗杰一世处于同一时代,他们的下一代英格兰的威廉二世、安条克的博希蒙德和西西里的罗杰二世也是同代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伟大的征服者,身边都有一位施政有方的行政长官,巩固了他们的成果,为国家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元1054年,这三位最著名的诺曼人分别只是非法的公爵、自我美化的海盗和一文不名的骑士。100年后,他们的后人统治了欧洲最强盛、最耀眼的两大王朝,以及最伟大的十字军国家。
诺曼人还带来了更持久、更重要的改变。他们统治的时代经历了根本性的转变。10世纪的观察者无法料到西欧能够持久存在。这个地区被强大的拜占庭和伊斯兰国家包围,分裂为十多个权力分散的小国,彼此之间不停地争执、无法统一。西欧总是处于被动的守势,不关注外部世界,还遭到北方维京人、西方阿拉伯人和东方马扎尔人的攻击。到了12世纪,一切都已经改变。欧洲在各个领域都充满自信、开疆拓土,击退了征服西班牙和小亚细亚的穆斯林。中央集权王国取代了弱小的封建国家,此后迅速崛起,最终成为支配全球的力量。
诺曼人处于欧洲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他们的能量和胆识改变了欧洲,他们的活力引领着新的时代精神。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由诺曼王公领军、诺曼骑士参战,这并非巧合。同样不足为奇的是,历代支持改革的教皇接连得到诺曼军队的支持,或者得到远在小亚细亚和西班牙的诺曼雇佣军拥护。
他们书写了中世纪白手起家的精彩故事,完全体现了维吉尔的格言“天助勇者”。从汉尼拔到拿破仑时代,其间几乎再没有比他们更伟大的冒险家了。
如果需要证明什么的话,他们向世人证明,非凡之人可以改变历史进程。
拉尔斯·布朗沃思的《诺曼风云》带领读者骑着战马在中世纪旅途上疾驰。很少有作者像他那样,尽管涉及复杂宽泛的主题,但能写出快捷易读的作品。
——比尔·耶讷(Bill Yenne),历史作家、《尤利乌斯·恺撒:伟大征服者领导力的启示》作者
这才是历史一贯应有的样子——作为故事讲述的历史。情节自然展开,书页自动翻过,根本无需费心。
——安东尼·艾福瑞特(Anthony Everitt),英国作家、历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