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念
一年春天,我因为生病在家休息。女儿养了几只蚕,这些蚕都结了茧,我很兴奋地看着这些蚕宝宝,我想自己和它们一样,一直在耐心地等待着破茧,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这些蚕一直在想着结茧,就像我也因为一些力量总是想着研究一样。
我进行科学研究已经五十年了,有着很多很多美好的回忆:比如我在法国巴黎留学的岁月,后来,我和我的丈夫皮埃尔·居里每天都在书房里研究,研究的时间久了,就像做梦一样——我们发现了镭。
人类需要梦想,但是,我在二十四岁以前住在波兰,那里的土地被别的民族占领,所以我特别渴望可以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开始我的研究。
我的性情很温和,很多人虽然像我一样,但还是会忍不住发火。我从我逝去的丈夫那里学会了他的沉静。我一天天老去,但是喜欢享受生活里的小事,喜欢种些鲜艳的花朵儿和翠绿的小树,每天朗诵几首诗歌或者在静静的晚上仰望夜空,看那些眼睛一眨一眨的星星。
每天我都沉浸在这个世界的美好里,我热爱科学,喜欢计划我的未来,想象美好的事物。
其实科学就有一种神奇的美。一位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不仅仅是技术者,也是一个小孩儿,他就像是沉浸在神奇的神话故事里一样,沉浸在大自然美丽的景色里。这种美,就是我一生都可以在我的实验室里工作的原因。
我的家庭
生长在波兰的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有着不一样的生活背景,她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师,但是美好的生活在大姐和母亲的逝世之后开始变得了无生趣。但是父亲的坚强给予了玛丽同样坚强的性格,让她同样正视身边所发生的一切……
我的名字叫玛丽·斯科沃多夫斯卡,生长在波兰。我的父母亲都是波兰人,他们都来自波兰的知识分子家庭。我的爸爸从小就很勤奋,喜爱读书,俄国的圣彼得堡大学是他的母校。爸爸毕业以后就在波兰首都华沙的一所大学里教物理和数学。我的妈妈也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因为他们都喜欢教育和科学,于是就结婚了。
我的爸爸妈妈对待教师职业都很严肃认真,尽职尽责。他们所教的学生遍布祖国的每个角落,桃李芬芳。而且教过的学生总是对他们尊敬、爱戴,不忘恩师。
虽然爸爸妈妈生活在城市里,但是他们依然与我们那些在农村的亲戚们保持着联系。所以每当假期,我就会回到乡下住几天。我对农村的生活非常了解,并且喜欢上了农村生活。因为在农村的生活让我感到无拘无束,十分轻松自由。我热爱农村生活,喜欢这里的大自然,可能是和以前在农村生活有关。
我于1867年11月7日生于华沙,家里有五个孩子,我是最小的一个。大姐在她十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只剩下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妈妈因为大女儿的病逝而十分伤心,得了不治之症,在四十二岁就去世了。当时我才九岁,哥哥也只有十三岁。全家人都感到悲痛。
我的妈妈是一个温柔善良、高尚、宽容的人,而且她知识十分渊博,心胸坦荡。她的宽容和善良使她在家中很有威望,每个人都尊重她。我父母都是天主教徒,母亲十分虔诚,但是她可以包容别人对于宗教的其他看法,不把观点强加给别人。她的行为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们,对于我来说,我爱我的妈妈除了因为我是小女儿而受到她的宠爱以外,还由于我对妈妈怀着深深的崇拜之情。爸爸也因为妈妈的不幸去世而伤心欲绝,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消沉下去,反而全身心地将精力用于工作和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让自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悲伤。在妈妈去世许多年以后,我们依然感到十分迷茫,好像家里缺少了一个可以主事的人。P3-7
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美国科学家 爱因斯坦
我有幸在很早的时候就读到了《居里夫人自传》,它带给我的勇气和力量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她真的非常了不起。
——美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莱德曼
居里夫人是一个伟大的女性科学家,她的一生充满着对科学的向往和探索。她一生两次获得了世界上物理学和化学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自传》是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应很多朋友的要求,为自己的一生中经历的科学工作和生活所写的一篇传记。《居里夫人自传》总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居里夫人为自己所写的传记,第二部分是居里夫人为她已经逝去的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
在这本传记里,居里夫人详尽地叙述了她所生活的环境和所经历过的事情。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物质生活并不丰富,居里夫人之所以可以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正是因为她拥有强大的内心和对科学坚持不懈的追求与热爱。
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出生在波兰华沙,经历了沙俄的统治性教育,在童年时失去了亲爱的妈妈,在那段灰色的时期,玛丽和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在父亲的教导下茁壮成长。她从小就喜爱自然,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她依然未忘记曾经到过的每一片森林、每一条河流。为了出国留学的梦想,玛丽整整做了八年的家教,后来又经历了种种困难,终于在姐姐的支持下来到了法国巴黎,开始了留学生活。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她获得了物理和数学硕士学位,并认识了后来和她相伴一生的杰出讲师——皮埃尔·居里。他们因为科学而相识相爱,后来他们在法国结了婚,步入了婚姻生活。
婚后居里夫人和丈夫一起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l898年7月12日先后发现了钋和镭这两种新元素。元素“钋”的命名是居里夫人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花了四年的时间,从大量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了100毫克的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这些成果凝聚着居里夫妇无尽的汗水和辛劳。正当他们的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却因为一场意外的车祸而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居里夫人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继续着以后的科学实验,继续着未来的生活,独自一人背负着痛苦与责任,把两个未成年的女儿带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居里夫人和女儿一起利用“居里疗法”救治了无数伤员,这给她的人生赋予了更有意义的价值。
居里夫人的一生充满着艰辛和痛苦,但是她拥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在生活最为困难的时候,她坚强地挺了过来,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极具意义的东西。她所经历的痛苦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她为了科学而奉献一生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尊敬。居里夫人因白血病于1934年逝世。四十年后,居里夫人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镭的射线在不断释放。这位伟大的女性让我们钦佩,激励着每一个拥有梦想的人像她那样不惧困难,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玛丽·居里编著的《居里夫人自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居里夫人为自己撰写的《自传》。她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则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书中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日记,以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出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书稿记录了并肩战斗的两位科学名人的一生,从中体现出来的致力于科学的精神和崇高品德至今仍值得世人学习。
玛丽·居里编著的《居里夫人自传》是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应很多朋友的要求,为自己的一生中经历的科学工作和生活所写的一篇传记。《居里夫人自传》总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居里夫人为自己所写的传记,第二部分是居里夫人为她已经逝去的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
在这本传记里,居里夫人详尽地叙述了她所生活的环境和所经历过的事情。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物质生活并不丰富,居里夫人之所以可以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正是因为她拥有强大的内心和对科学坚持不懈的追求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