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么做好教育?让专家为您作详尽的分析,指导您向左、向右的选择。本书描述了近200个真实的生活故事,丰富、全面,覆盖教育的方方面面。
教育的过程细致入微,如何发现孩子,发展孩子?必须找到“教育瞬间”!书中讲述了作者教育实践中促成孩子转变、发展的30来个“关键瞬间”,它们将告诉您轻松培养优秀的孩子其实一点不难!
孩子的成长有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里,孩子的有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家长如何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书中提供了孩子出生前、幼儿期、上学后,以至出国留学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了解的教育关键问题。
了解孩子,才能够理解教育,理解教育才能做好教育、培养成功的下一代!这不单单是一本来自教育者实践真知的教育著作,书里还引用了孩子们的日记——最真实的、成长的心声!
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秀的潜质,关键在于培养方式!书中讲述了作者在半年时间里,如何魔法般地将一名美国“问题孩子”转变成为一个快乐、勇敢的“绅士”。在这个故事里,您将不仅收获感动,还有丰富的教育方法。
本书精选了艾玛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心得、教育方法,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情、有理、有爱、有智慧的教育世界,细腻、生动地重现了家庭生活、亲子关系、教育事件;在书中,艾玛老师首度披露“学习的阶梯”、“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模型”;此书必将使为人父母者以及准备为人父母者得到教育的感动、智慧和信心!
第一章 家庭塑造人:教育孩子从经营家庭开始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教养观念产生在孩子出生之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确看待对孩子的爱
重视家规家训
饮食需合理,作息有规律:打造孩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玩物会丧志,娱乐应节制:带孩子找回那片纯净的蓝天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你需要让孩子知道勤俭是美德
餐桌教育有讲究,给孩子一个温馨的时刻
孩子渴望成功,让家成为孩子成长的加油站
涉及家庭的决策,孩子有知情权
尊老爱幼是美德,孩子从你身上习得对待老人的经验
家庭中也讲合作,孩子的团队意识在居家小事里萌芽
真的没时间陪孩子吗?那就让孩子来陪你吧
天赋人权,孩子也有尊严
长辈良好的品行和健康酌人格,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样板
和孩子一起成长
第二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重视孩子的行为引导
男孩子调皮捣蛋遭老师嫌,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的同学从家里偷偷拿钱给孩子,家长该怎么处理
千万别带孩子去成人的娱乐场所
要改变孩子的行为,从了解孩子开始
孩子过早“为情所困”,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可以追星吗
孩子在别人家大玩“行为艺术。,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爱提无厘头的问题,家长该怎么办
发现孩子撒谎,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做事情磨蹭,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遇到困难退缩,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任性,家长该如何改变
孩子依赖性强,家长该么办
孩子太好动,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不肯分享,家长该怎么办
第三章 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重视孩子的习惯养成
家长应如何“陪”孩子写作业
孩子说学钢琴,又不好好学,家长该怎么办
今天,你注意到孩子的口头禅了吗
成长的烦恼和快乐,孩子有话说
孩子丢三落四的习惯,家长该如何改变
孩子爱打人,家长该怎么办
如何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独睡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细致的习惯
孩子爱吃零食,家长该怎么办
如何养成孩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
如何改变孩子的“小动作”
孩子沉迷于电视,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上网成瘾,家长该怎么办
第四章 美德能给予孩子更高的人生高度: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
被人需要的孩子才是快乐的
带上孩子去关心身边的人
老家来了客人,及时向孩子实施乡情教育
讲给孩子听的家庭故事
成人不会总是正确的,孩子需要有自己的判断
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至宝
孩子爱抱怨,家长该怎么办
如何培养孩子勇敢的精神
如何使孩子谦虚
家长该如何避免孩子的虚荣心
孩子很自我,家长该怎么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诚信的品德
如何培养孩子勤奋的品德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一定要让孩子做善良的人
第五章 性格决定命运:重视孩子的性格训练
快乐的氛围里培养孩子积极的性格
孩子太有主见,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骄傲自大,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没有宽容心,家长该怎么办
打开内向孩子的话匣子
请珍视孩子的创造力
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家长该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律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孩子喜欢“讨价还价”,家长该怎么办
如何培养孩子的坚持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的性格太反抗,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爱臭美,家长该怎么办
如何改变孩子的“小气”
第六章 让孩子更听你的话:最有效的亲子沟通术
家长请别轻易拿离婚说事
请不要轻易给孩子的发展设限
家长如何提高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质量
别轻易揪孩子的耳朵
孩子考试考砸了还保密,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进入了叛逆期,家长该怎么教育
孩子遭遇困惑,家长应如何和孩子沟通
家长应该掌握的批评技巧
家长应该掌握的赞美艺术
孩子需要你的倾听
孩子的“错误”行为,家长应如何纠正
家长应该如何和孩子一起“玩”
家长请蹲下来看孩子
老师来告状,家长怎么办
当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老师的教育方式发生冲突时,家长应该怎么办
第七章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让孩子成为更受欢迎的人
有礼貌的孩子才会被人喜欢
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开阔孩子的眼界
如果需要帮助,请告诉我!
孩子不愿意在公众面前讲话,家长该怎么办
家长该帮助孩子建立怎样的交友观
孩子应该知道的餐桌上的礼仪
家长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异性之间的交往
家长该正确处理孩子的早恋问题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有“社交恐惧症”,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该掌握的待客礼节
全球化背景下,孩子该掌握的涉外礼仪
孩子该掌握的拜访客人的礼节
孩子该掌握的聚会礼仪
孩子该掌握的团队合作技能
第八章 把学习变成快乐的享受: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学习不是逼迫,从小教给孩子善于学习的勇气和本领
引导孩子将学习与实践结合,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作文岂是纸上谈兵
孩子偏科,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学历史,家长可以从身边的“历史”导入
我想告诉你考试得第一的秘密
让旅行成为一次快乐的有效学习
幼小衔接,家长该做些什么
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中考,赢在方法
识字教育如何做好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备战高考
第九章 做好理财教育:上好幸福人生的重要一课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孩子喜欢炫耀,家长该怎么办
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压岁钱
家长该如何教会孩子勤俭节约
家长带孩子去购物,也是一种“理财教育”
孩子追逐名牌怎么办
孩子喜欢攀比怎么办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的幸福真谛
孩子喜欢讲排场怎么办
孩子乱花钱怎么办
家长该如何教孩子认识货币
家长该如何对待孩子提出的需求
中国古代卓越的理财教育
洛克菲勒对子女的“理财教育”
华人富豪的“理财教育”观
第十章 有情有景、有声有色、有学有用:艾玛老师英语教育理念的精华体现
孩子学习英语的最佳年龄
幼儿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错过了幼儿期,孩子还能学好英语吗
父母可以在家里教孩子英语吗
如何给孩子选择英语学习材料
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
家长如何指导小学生学好英语
家长如何指导初中生学好英语
家长如何指导高中生学好英语
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
如何选择英语培训机构
孩子学英语,一定要有外教吗
应该如何鼓励孩子参加英语演讲比赛
英语演讲技巧的制胜法则
孩子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第十一章 出国留学非小事:科学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
您的孩子适合出国留学吗
留学的适宜年龄
如何参加国际交换生项目
留学该如何选择中介
孩子出国前的安全教育,家长做了吗
如何选择国际高中课程
孩子出国,如何选择国家
留学英国
留学美国
托福考试
雅思考试
独自去香港参加SAT考试
如何写国外大学入学申请文书
我给学生写的推荐信
留学生的文化苦旅
第十二章 教育热点:我们共同关注的民生大事
过早的寄宿和寄养,无益于孩子的成长
择校择师不如家长自己尽职责
如何给孩子安排假期
流行性疾病袭来,如何让孩子远离病毒
参加比赛有益于孩子成长吗
校园安全,家长该如何面对
你知道奥数的去向吗
对孩子“圈养”还是“放养”
隔代教养,是喜是忧
如何防止科技产品对孩子身心的“辐射”
性教育,你还在羞于启齿吗
独子时代的痛,你体验了吗
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该如何进行
从大学生的就业难来看教育
“新留守儿童”的明天在哪里
“减负”,何为
第十三章 Joshua的教育故事:一个“问题孩子”的美丽蜕变
初识Joshua
顽劣的Joshua
艰难的开始
和Joshua斗智斗勇
孩子,我领你走进世界
摔倒了,爬起来
乐于助人的Joshua
Joshua的手术
Joshua的梦想
美国孩子,中国妈妈
千万别带孩子去成人的娱乐场所
我在学校工作的时候,有一天,一位班主任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一边大声感叹:“现在的学生!现在的家长!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原来,她所带的二年级班里的一个男生在教室里公然扒女生的裙子!这个老师叫来学生问话,这才知道,前一个晚上,妈妈要去看亲戚,让爸爸带孩子,爸爸和朋友约了去歌厅,爸爸就带着孩子一起去了。歌厅里有脱衣舞表演,爸爸让孩子用手把眼睛捂起来。孩子想,什么好看的呀,你自己看,不让我看,所以,捂眼睛的手偷偷地松开了,看到了孩子不该看的一幕。孩子第二天就到学校来模仿了。
这样的事情够骇人听闻的,但是在校园里却客观存在着。
成人娱乐的场所,比如歌厅、赌场、迪厅、酒吧等,大多是儿童不适宜的,衣着暴露的女演员、表演中的荤段子、乌烟瘴气的空间、成人之间的觥筹交错、震耳欲聋的歌声,这些都不应该让孩子过早地接触。
有时候,家长也是无奈,需要应酬,但孩子没有人看管,所以只能带在身边。有时候,家长想让孩子见见世面,瞧瞧热闹。
在学校里,甚至是小学生中,都有以“老公”“老婆”称呼的,也有孩子模仿表演中的口吻对同学说“你好性感喔!”“迷死人咧!”……这样的语言具有传染性,发源地可能是一个同学,但它会极其迅速地传播开来,甚至会变成整个班级的流行语。我以前带的班级里就出现过这种情况,一个男学生在舞厅里看到男人抱女人,他觉得好玩,也在班上带动一批男生去抱女生,吓得女生们见了他们就躲。后来女生们来办公室向我“汇报”:班级里出现了一伙“流氓”,这事才被制止。
家长总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但家长忘记了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孩子们对于未知世界充满了探知的欲望。
另外,孩子们还处在成长的阶段,心智还不成熟,难以理解成人的行为,但他们会盲目地进行模仿,两年级的男生扒女生的裙子,一年级的男生去抱女生,并不能说这些孩子耍的是流氓行为,包括孩子学娱乐场所表演者的语言和神情,他们觉得好玩才模仿。可是,这样的行为如果得到纵容,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就真的可能产生很恶劣的负面影响。
再者,成人娱乐场所的氛围和表演的节目不符合孩子正常的心态和审美观,成人喝醉酒后的丑态,男女之间,打情骂俏……这些和孩子在学校里学的,平时家里教的,完全不一样,如果自己的父母也参与其中,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会更深。我曾经认识一个初中生,她的妈妈喜欢打麻将,以前进出棋牌室总会带着尚且年幼的她,现在孩子大了,有时候,她还会让孩子顶替她搓上一轮。这位中学生受棋牌室风气影响,很早就缀学了,每天沉迷在麻将桌上……
家长千万不能贪图一时的便利,把孩子带去成人的娱乐场所。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应酬方式和业余爱好,要培养有出息的孩子,家长需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了。
要改变孩子的行为,从了解孩子开始
一次,一对母女来到我的办公室。妈妈神色黯然,女儿一脸的单纯。女孩在一所不错的中学上初二。女孩以前是一个乖乖女,成绩在班级中也是名列前茅。但在一段时间之前,女孩迷恋上了学校里正流行的一些活动——打扮成哈韩一族,听流行歌曲,用手机和同学发短信息聊天。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这些事情上,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父母软硬兼施,就是改变不了孩子。眼看着初三临近,妈妈干着急,但使不上劲,女孩也想改,但改不了。
我让女孩和她的妈妈一起看了一张照片,是希望小学里的二群孩子上课的情景:灰暗的教室里,一个小姑娘,站着,睁大了眼,认真地听课。
女孩的妈妈有很深的触动,她的神色有些转变,一时之间走出了对女儿的担忧中。女孩认真地阅读着照片,我给她布置了一个任务:发现这张照片中最吸引你的一个地方!女孩说了很多,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一样:他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还这样认真地学习,让她很感动。我告诉女孩:“照片里的小女孩渴求知识的目光使这样一个灰暗的教室散发出强烈的光芒!”
我们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进行完对话。最终,妈妈的心情舒缓下来,她表示不会再逼迫孩子学习;而孩子也下定决心要重振旗鼓,努力把成绩赶上去。临末,我给女孩布置了又一个任务:继续保留手机,但只允许和我一个人发信息,信息的内容不限。
几天后,小女孩发来信息,告诉我快进行考试了。通过手机,她向我请教英语的问题。她非常认真。
又过了一段时间,小女孩发来信息,她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通常,我喜欢让家长带着孩子,或者让孩子带着他们的家长,进行三方会谈——家长,孩子,我。从事教育工作,我经历了几个阶段,从给学生上语文课,到给学生上英文课,再到给家长讲家庭教育课,一直到给学生和家长一起上课——学生听的是英语,家长学的是如何和孩子互动以及在课堂的环境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我所做的全部是想要让家长们信任他们的孩子,孩子们是好的,我们一定要信任他们!
那么,到底什么是信任,又如何做到信任呢?
在上述的案例中,这个上初二的女孩子并非没有认识到问题,她可能在成绩下滑的时候,后悔当初因跟随“潮流”而放弃学业,她也慌了;但这个时候,家长明显也是急,他们责怪孩子不听话,埋怨孩子不务正业,催促孩子赶紧把成绩赶上来,孩子因此慌上加慌。初二的女生正处在青春期,对家长的话很腻烦,尤其是当父母说重复唠叨的话,结果就变成了家长越说得多,孩子就越反着来,最后问题没解决,却更严重了。
其实,在问题刚出现的时候,家长就要理解孩子,哪个人小时候没有过贪玩的经历,上初中的小孩好奇心强,爱跟随潮流也是正常的。当孩子的学业受到影响,家长可以和孩子坦诚地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告诉你,他已经知道错了,那么,你就不要再指责他,而是应该和孩子一起来探讨改变的方法。
改变孩子并不困难,困难的是真心实意地去信任孩子。信任不是放纵,信任更多的是理解!
P45-47
建筑灵魂的事业
教育不但成了我的职业,还变成了我的理想,其间的变化和动摇到最后却成为更坚定的信念。
我想象在一所房子里,客厅被粉刷成大自然的颜色。在冬天,就像现在这个时候,四壁是白皑皑的,顶上有一轮通红的、温暖的太阳,孩子们来到这个地方,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或站着,或坐着,有时是一场音乐会,有时是一出儿童剧,有时是关于科幻的讨论,都是孩子们喜欢的,这完完全全是他们的天地。
最大的那个房间会被改造成一个静悄悄的,或者有时是热闹的图书室。内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在一起,年龄稍长的和小的在一起,孩子们就类似这样被编成一组一组,一起阅读,一起交流,他们会得到有益的帮助。他们都是爸爸妈妈唯一的孩子,在家里他们既很孤独,又受着宠爱,变成了一个个唯我独尊的小朋友。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集体,在一个集体中学会团结和友爱,还有更多的,他们应该具有好的品性。老师也会在他们的身边,孩子们将得到科学的指导,他们会陕乐地获得知识。
其实,不应该只有一处房子,在各个不同的、有孩子们的地方,都应该有我们的房子。孩子们可以在放学的时候,或者在任何他们想到的时候,走到那里,一起写作业,一起阅读,各自做一些快乐而有益的事情。孩子们可以最方便地找到他们的乐园。房子里有笑声,有歌声,有交谈声,孩子们的作品被悬挂起来,他们会为此感到满足并更加努力去获得新的进步。孩子们是被鼓励着成长的,坚毅、执著而自信的品格比知识来得更为重要。
孩子们各个不同,他们进步的足迹应该被记录和赞美。谁走进了孩子的心灵,谁就将发现一个最美的世界。孩子们都能够进步,不在于成人的意愿,而是他们自己的。爸爸妈妈们也是需要帮助的,认识他们的孩子、理解他们的孩子、支持他们的孩子,对于他们,总是怀有美好的心愿,却只因为在方式上失之偏颇而背离了起初的善意。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和爸爸妈妈们一起设计方案,使家庭教育走向文明和科学。对了,那些所谓的“问题孩子”,我是伸了双臂欢迎的。他们只要被理解,得到帮助,他们也是很好的孩子。孩子们都是好孩子,他们的心灵天真纯洁,并因此而美丽。
孩子们现实的处境逼迫着我的梦,越来越强烈,梦是一直醒着的。在寒冬的清晨,心张开了双翼,捋起衣袖,在一座房子里,春天来了,四处是嫩绿的新芽,各色的花儿撑开了花瓣,传来孩子们快乐的声音。
我的梦和孩子们连在一起,曾经我努力想要割断这个梦,它的强烈和我的无所作为让我痛苦。但无论怎样,课堂和学生更吸引着我。我在学校之外的课堂获得了快乐,后来干脆我什么都不做,守着这份快乐,撇开了对此会有影响的别的事情。我的梦一日一日成长起来,我和我的学生们越发地成为了好朋友。我们彼此之间有快乐的感应,他们看见我总是捂着嘴巴笑,他们说:“老师,看见你就想笑。”我也笑了,快乐从来不需要理由。学生们大多很累,是被学习拖累的,我不知道怎么说,看着他们默默的样子,我就想做点什么。
有一个孩子给我写了一张小纸条,上面说:“我想有一朵七色花,让我变成一个聪明的孩子。”即使班上一个学习最差、上课最会捣蛋的孩子,也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好孩子,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就是这些孩子,只要老师说一句:“今天如果你表现好,就能得到老师的礼物。”’他会为此比别的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挺直了背脊,咬着牙,一动不动,时刻盯着老师的眼神,看老师是不是看到他的表现了。
很多的时候是孩子们的天真感染着我。下课的时候,看我的水喝完了,,二个小女孩去小卖部帮我买了一瓶水,递到我的面前。她笑眯眯的,是一个很腼腆,但一直微笑着的小女孩。她不说话,我被她逗乐了,不知道她想做什么,很久她才从微笑中挤出一句话:“老师,给你喝的。”她坐在下面的妈妈示意我接受,她后来说她女儿从小卖部回来,她才知道原来是给我买水去了。学生很多时候是默默的,他们不说话,他们的爱装在心里,孩子们的心里有很多的爱。
几年的时间里,我未曾发现自己身上的变化,却在学生的身上发现了时间的迁移,他们长高了,长大了。我能够和学生谈的话题更多了,自然科学、社会现象、人生哲理,他们会睁大了眼睛听,他们是听出滋味了吧,我也说得更起劲了。我一直觉得,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在第一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他的才学、知识才有用。任何一个孩子都是能够懂得道理的。发现学生的变化,让我惊喜而且快乐,不要去指责,不要去干涉,更不能有轻视,一切都在情理与规律中,作为成人,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引导和以身说教。
孩子们喜欢听我讲故事,我也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那里有他们的世界,他们的眼神吸引着我,让我深入其中,长驻其中。我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为着我从他们那里获得的快乐,也为着现实中的一些偏颇。不管是谁,要认识教育、懂得教育,就要先从认识孩子、懂得孩子、进入他们心灵的深处开始。
怀着爱,装着智慧,开启这一个有情有理、有温度的世界,我将这些经历汇编成文字,与大家共享、共成长! 艾玛
我是在2006年8月认识艾玛的。她是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思路很清晰的人。她对人很友好,我还了解到艾玛在很多领域都很有造诣。
艾玛虽然出自中国的教育体系,但是她却有着和西方教育很接近的教育理念。她很善于倾听,不是一个急于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的人,对此,她令我印象深刻。
——约翰·泰纳(澳大利亚)
我们于五年前因为工作关系认识艾玛,后来成为了好朋友。
艾玛在她的教育理念中强调了“引导孩子学习”,而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孩子”,这使我们印象深刻。艾玛的语言教学理念和西方的教育方式很接近,我们很吃惊的是,这些思想是她“与生俱来”的!
艾玛有一个很特殊的学生,是我们8岁的,曾经有语言障碍的儿子Joshua。艾玛建议我们尝试用汉语来作为Joshua的语言启蒙,汉语的发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Joshua打破语言障碍。她独自教育Joshua半年,效果很好,现在,他可以说很好的英语,还有一些汉语。
她的母语是汉语,她的英语也非常流利。她知道如何使学生“想要学习”。
——韦茅斯夫妇(美国)
认识艾玛缘于她组织的一次“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我的女儿参加了那次比赛。艾玛一口流利的英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接触,又发现她非常随和、热情,在教育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凡是认识她的孩子都很喜欢她,会听她的话;而我们这些做妈妈的,也非常喜欢和艾玛交流,和她聊过之后,心情会非常舒畅。
——静妈
她是我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我多年的朋友,她是一位睿智、风趣、乐观、执著的人。她那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她就像一位多才的魔法师,总有许多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她一直是孩子的良师益友。
——凝妈
我向所有的家长推荐艾玛的《左手情,右手理——献给忙碌家长的家教心经》。艾玛是一位有激情和爱心的老师。她了解孩子和家长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所承受的压力。我亲眼目睹艾玛教育她的学生的过程,她使他们明白人生和未来的意义!我想这本书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很多家庭带来有益的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建议!
——劳伦·奥斯汀(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