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明天,你的账只就要清零》、《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素年锦时》、《跑者——跑者世界》、《走过茫茫戈壁》、《那一天,我们一起跑过的》、《完走东京》、《穿越金门大桥的马拉松》、《食者——饮食男女》……孙格非著的《月满颐和》是一本散文随笔集,记录了作者行走人世间的所见所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月满颐和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孙格非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假若明天,你的账只就要清零》、《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素年锦时》、《跑者——跑者世界》、《走过茫茫戈壁》、《那一天,我们一起跑过的》、《完走东京》、《穿越金门大桥的马拉松》、《食者——饮食男女》……孙格非著的《月满颐和》是一本散文随笔集,记录了作者行走人世间的所见所闻。 内容推荐 孙格非著的《月满颐和》是一本散文随笔集,记录了作者行走人世间的所见所闻,共分为《行者:城市掠影》《读者:红袖添香夜读书》《工作者:职场如秀场》《思考者:流年暗换》《跑者:跑者世界》《食者:饮食男女》等六章,从不同的角度将作者的日常生活归纳成集,展现了作者生活中的不同侧面,将其旅行中、工作中、运动中等不同的生活状态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并且在文中随文配置多幅图片,文字优美动人,语言生动,内容丰富,兼具可读性与思想性。 目录 自序:唯有少年心 行者——城市掠影 月满颐和 贵州神奇 重庆印象 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湿漉漉的江南 将奢华进行到底 昆明旧事 瓦拉纳西月光下 素面江南 一个人的江南 北京的秋 不可思议的印度 清修之旅 日光之城 印象俄罗斯 纽约琐记 京都声声慢 如镇 纽约,纽约 燕赵行记 小镇生活 我醉之处皆他乡 读者——红袖添香夜读书 嫁给遗憾的女人 欲望都市 那一场华丽的上海烟花 不是太早,就是太迟 二十四城记之成都 我与萨冈 岁月神偷 莫言与读书 少年得志 所谓岁月静好 目送 第七日 民国年代的人物 工作者●●职场如秀场 职场如秀场 不一样的梦想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缘感君一回顾,至今思君朝与暮 蝴蝶是自由的 哪一年,让你的人生改变 女神的新衣 跨国企业在华江河日下 目杜的互联网情怀 那幽一名校的年轻人 守你的心 思考者——流年暗换 最近 保修期 小燕 分手快乐 新年,际好 你是佐丹奴,还是LV 毯发旗袍 做到极致 本来的样子 青葱岁月 去年烟花特别多 木棉花开 假如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 简单的快乐 蟹外雪 他乡遇故知 春日宴 实棚 一封信 祝心中常驻芳华 欢喜种种 假若明天,你的账只就要清零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素年锦时 跑者——跑者世界 走过茫茫戈壁 那一天,我们一起跑过的 完走东京 穿越金门大桥的马拉松 食者——饮食男女 轻断食 找人一起吃饭 差女是一种态度 盛宴爱情 稻香村 鲜肉月饼 红颜知己 再谈蓝颜知己 男不耕,女不织 舌尖上的旅途 有关双皮奶的乡愁 韩城攻略 跋:这样的人,这样的书 试读章节 对车况的破旧已经有所准备,但难免还是大吃一惊。很破很破的中巴,没有空调,车上散乱地坐着赤膊打扑克的男子、抽烟发呆的老人、拿着脏手抓我头发的埋汰孩子若干。过道上摆放着青菜、鸡鸭、家具、行李……下午三点,终于发车了,中巴以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前进,我心里颇为担忧,以这样的速度不知几时才能到达。在马路上搭了很多很多人以后,车子开始提速。在一个路口,卖票的女子忽然大叫了一声:“停车。”车上的几个人仓促地下了车。然后开到了一个类似调度处的地方,上来一个男子数了数人数,又下车。中巴开出几公里,等待.冈0才下车的几个人慌慌张张地赶了上来。路过山寨,一个穿着原来应该是白色衬衫的男子跳下车去,等了好久,搬上来了一个21英寸的彩电,放在已经非常拥挤的过道…… 将近四个小时,翻过一个山坡,一个层层叠叠的村落出现在眼前。我想,西江应该就是这里了。慈眉善目的女子问我:“你要住谁家?”我想大概自己没听懂,说,还不知道。对住宿的想象有无限伸缩空间,这里,我希望有可以洗澡的地方就好了。此刻的西江就是一个偌大的工地,为了九月份的某个国际节赶工,到处都在修房子和路。在几乎没有路的地方下车,我踉踉跄跄地看着中巴车绝尘而去。我站在一个尘土飞扬的路口,周围是路边卖肉的摊铺和镇派出所。西江是真正的中国乡镇,和想象中不同的是,这里淳朴到满街都是当地人.没有什么游客。背包抬头,层层叠叠的苗寨、两层楼的木楼,黑黢黢的,没看到有任何可以投宿的样子。艰难地走路,转来转去却都是工地。终于看到个拿着照相机的男子,停下来问他,哪里有客栈可以住宿。男子颇为热情,给我指过桥对面的几家,走远了几步,又回来说,不如去我们要去吃饭的那家。在田间行走,他善意地走在前面,问我从哪里来,然后说,一个美女跑到这样的地方来玩,需要勇气和胆识。听口音便知,他是台湾同胞。 住在“张英家”。后来才知道,这里是西江鼎鼎有名的客栈。收拾停当后,在寨子里闲逛,怕天黑不好走,太阳落山前回到客栈,在走廊上看太阳落在古老的村落,干户苗家炊烟袅袅,和新结识的台湾朋友慢慢地聊天喝茶。我的西江,我跋涉干山万水,不过想见你一面。 那一晚,月圆。一个月亮爬上来,照着黑夜中的苗寨。这里不似丽江、凤凰或是西塘,夜晚沉静、朴素,只有零零星星的灯火。一对从广州来的夫妇和我聊天,年轻的女子是成都女孩,我们互相称赞对方的美丽。张英给我们洗西红柿吃,然后整理刚洗完的衣服。广州夫妇邀我明天和他们一起游玩。不知为什么,这一次独行,觉得孤独得令人窒息,路上的欣喜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寂寞打乱了阵脚。 (三) 夜里十二点入睡,本是充满倦意,以为可以很快入眠,却发现木楼非常不隔音,周围吵吵嚷嚷的,好像是张英的什么亲戚要回家了,一家人大声地寒暄,站在廊上,像是吵架一般。沉沉地睡去,早上六点,楼上的什么客官起床,然后又是一阵嗜杂的脚步声。醒来时,已经快到八点。 天气已经很热了。收拾了东西出门,从镇上的一条小路爬坡,路过一间间苗家。没有游客,偶尔遇到村民,他们大多健步如飞,我没爬上几级台阶就开始大汗淋漓,颇有在尼泊尔徒步的感受。户户苗家没有太多不同,两层的小楼,尖顶、木质,有白炽电灯,大概没有什么其他的电器,有牛或者马。房子都是修在山上的,越爬越高,间或景色开阔的地方有几个孩子在写生。上山的路很多,昨天晚上台湾人建议我不要在外面贪恋景色,小心迷路。我心想怎么就会迷路,这么一点点的地方,上午爬来爬去,忽然就发现每条小路都那么相像,终于找不到下山的路。头上烈日当空,心下有点着急,不过转念一想,索性慢慢下山,总归会有回去的路。且峰回,且路转,忽然发现一棵大树似曾相识,刚上山的时候就见过,写着“守寨树”,很多时候索性放下心来,随他去吧,结果自是柳暗花明。 下山后在镇上闲逛,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很少,想买些蜡染的桌布回去,发现质地和花色都乏善可陈。在一家手工银器店挑中两对耳环,价格比想象中的贵很多,年轻的店主小伙子说我戴着好看,说给了我最低最低的价格,我亦想买。到各地行走,其实最喜欢买的还是饰物,不愿装饰在家里,总是觉得戴在自己身上才是最好的资源利用。 去西江客运站坐车,等了一个小时才有到雷山的中巴。时间已经无多,让司机小孙接我去贵阳。从下午一点到五点,四个小时的飞奔,终于到达。一个人的黔东南,匆匆地结束了旅程。P10-12 序言 盛夏已至,早上五点多就醒来。拉开窗帘,窗外已经是白晃晃的太阳和杵在窗前的‘‘世界之窗”。在深圳短暂停留一晚,还是习惯住华侨城的这间酒店,这是在之前那间公司留下来的习惯。 去年一年,整个人都处在焦虑当中,慌张地迎接中年危机。准备离开大学毕业就加入的这间公司,回头一看,已经十七年。有些念头一旦动了,如同魔咒,不可逆转。要离开的一个月,时间和精力有些富余,做些平常有心无力的事。 一入外企深似海。高速旋转地工作了这么多年,在每天无聊的苟且当中,这些文字是我打败时间的利器。我一直希望它们能够自己繁衍,强大,带我寻找诗和远方。穿着粗布衣裳,带着几斤重的书稿,在青城山开始这本书的整理。清晨去山里散步,然后回到小院,开窗,冲茶,看稿。窗外一眼的翠竹,耳边满满的乌鸣。晚上在厨房吃麻婆豆腐配白米饭,喝上一点小酒,这日子过得简直了。后来回到北京继续整了一个星期。早上浇花,跑步,洗衣服,在书桌边坐一上午。剩下的时间读闲书,看电影和展览,和朋友喝酒聊天。 这两周的时间,翻来覆去地看过去十年写过的这些字。很多细节,很多不堪,很多走过的地方,很多遇到的人。改了很多错字和标点,删了很多文字不通、逻辑混乱的章节。改不了也换不掉,就是这么多年一直爱折腾。南下后又北上,吃了很多菜,去了很多陌生的城市,跑过很多的风景,结交好玩有趣的人。 春节之后去长沙出差,H问我最近在哪儿。我说去长沙路上。他说,正好很久没吃湘菜了,晚上去陪你消夜。湘菜火辣劲爆,长沙闹市混乱聒噪。H说,我们去玩密室逃脱。从来没有想到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和一帮孩子们玩无聊的游戏。结束的时候,已是凌晨,那天有很好的月亮。半生归来,竹松清瘦,我与青春斗长久。 书稿交给美女编辑,有大半年的时间。过了三十五岁,时间如坏了的水龙头,披头散发地涌出来,眼看着水表哗哗走字,撕心裂肺地心疼。这半年时间,美国、欧洲、中国飞了几个来回,工作又换了一个,又兜兜转转地回到广州。 和半年前那些在山里读书,在家里看稿的日子相比,分不清哪个是自己更想要的。现在早上天亮准时起床,去公园跑步,去公司吃早餐。开会,签字,谈事,出差。电商的节奏和速度容不得体力和精力上的半点偷懒和松懈,如同跑步中的肌肉训练或者是起步,百般煎熬痛苦,却让人充满期待。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是自己的求仁得仁。 把书稿交给编辑,只是想把过去给自己一个交代,也是个阶段性的告别。很多东西都在变,不变地是爱折腾。我觉得,爱折腾是人类进步的原始动力。 往事不堪寻,唯有少年心。 感谢你的阅读。是为序。 后记 跟苏珊(本书作者英文名音译)同事十几年,成为好朋友大约是从HSN年代,我俩都在宝洁公司广州总部做同样的工作、负责不同品类的时候。在那之前,苏珊是远远的、漂亮的、笑眯眯的、其他团队的小妹妹.偶尔略有紧张地在工作例会上介绍“希望工程”联合促销。熟悉起来之后.把我们连接起来的,是博客兴起以后,在MSN Spa ce里面互相看和评论文章,或者苏珊会出个题目大家写。记得为了《滕王阁序》那篇我还颇花了时间重新研读那篇美文。当然还有吃喝,聊书,看现场演出,参加音乐节……以及每年年会在酒店房间共享的榴莲红酒音乐趴。去年听到她说要把这些年的文章集结出版,很为她骄傲和高兴,却没想到获邀为这本书题一跋。 由于长期“笔友”的身份,收到书稿一篇篇看来,基本全部都是当年初出炉时候就看过的。那感觉,有点像听一张曾经非常熟悉却很久没有听了的唱片,前奏一出来,想起的不光是旋律与歌词,而是当年听这唱片时候自己的生活和心境。不同的是,现在把一点一滴重新串起来,看到的是苏珊差不多十年的轨迹,也仿佛看到自己这十年同时走过的,不同但一直有互相观照着的路。我们没有天天在一起地一起成长……感觉很奇特,也颇感慨。 掩卷抬头,眼前就是苏珊这个人。我脑子里浮起一句——“你这样一个女人”。我知道,作为读者的你可能会忍不住唱出来,就像当你打开这本书,一定会先翻一遍目录看看漂亮照片,说不定还会忍不住暗下结论:也许不过是漂亮文艺女白领玩儿票之作罢了。你看,游记、吃喝,时而小资一下,时而婉约一下,多半是为赋新词强说愁那种吧。也许第一次谋面或者只见过苏I)L面没有深交的人,也容易留下“不过是那些乏味女总裁里面爱好广泛一点长得好看的”结论。那么我想说,是的,很少有人有机缘了解苏珊的每一面,但完整看完这本书之后,至少能有个框架上的了解。你也许要问,这又关我什么事呢,我为什么要花时间要去了解一个跟我不相干的人呢?既不是明星,也没有八卦和绯闻…… 那么点题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样一本书,要去了解苏珊这样一个人?她怎么游玩,怎么吃喝,怎么思考?有什么用呢? 很多哲学家都认为,丰富的精神和深邃的思考,是一种最宝贵也是最能带来长久深刻快乐的天赋异禀,能够得到这种快乐的人是幸运的。这样的人能最大限度地脱离对外部环境和条件的要求,在任何时间和地理位置通过探索和思考,在自己的世界得到不停的提高和满足。但是很多哲学家偏执地认为,这种素质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不能后天获得也不会失去。这是我不同意的。我认为这项天赋或者说技能,就像游戏里的道具.可以通过努力获得,也可以轻易失去。 不幸的是,我眼见着在过去若干年,由于种种II.因,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对这种技能和由此带来的快乐的追求,认为那样的生活与自己无关。更遗憾的是无数本来具备这个天赋和秘密技能的人,通过沉迷于更便捷有趣却更碎片化的信息与沟通方式,陶醉在感官和某些成就带来的快乐,疏远了阅读,思考,少有与别人,跟自己精神的交流。满足于阅读第二天就没人关注的头条新闻,却没有兴趣去了解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人类精神与科学财富,也忘记去观察、思考、反省自己的生活。即使知道该怎样更好,却也舍不得时间精力,最多蜻蜓点水地在朋友圈晒晒文艺。反过来,也有一些朋友,过着纯粹的精神与兴趣驱动的生活,却艰难地徘徊在养家糊口的状态中,在世俗与超凡两端挣扎。因为这样的现实,让很多人觉得.所谓思想,所谓精神,所谓思考,一是没有实际价值和作用.二是艰难到遥不可及。 而苏珊这个人,通过她的这些文章,可以展现给读者的是一种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可能性,是一种丰富的多面的人生平衡。繁忙地每天工作十几小时事业成功就不能有空行走世界?爱把自己打扮得沉鱼落雁,精致得天天像要—上杂志封面的美女就不能穿越戈壁?添香的红袖就不能长袖善舞?爱吃喝玩乐就不能内观清修?灯红酒绿就不能内心丰富?更重要的是.思考,不懈地思考,不庸庸碌碌糊里糊涂地一天天过。对所有人.她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可能。不知道是编辑聪明还是苏珊自己能干,我觉得这本书的文章组合分类名称特别好。她就是行者、读者,又是工作者、思考者……一人分饰多角,仍然可以游刃有余,我觉得靠的就是对自己和生活有着高远一些的目标——不切实际又怎样?靠的是丰富的精神和内心。尼泊尔参习内观回来的苏珊,无数次轻描淡写地应付了很多人好奇而浅薄的问题.但是在数篇文章里面深刻地讲述了内观的本质。有一些不是直接讲述.但是她的叙述方式,明白的会明白。不是做功课一样在固定时间打坐。不是苛刻自己地减少物质需求。对某些人来说,那些也许是必须的方便法门.让自己可以做到真正根本的事情。但是对于早已习惯专注和思考的人来说,根本的事情其实就是学会和习惯专注地抽离地观察,审视,思考,再指引自己的方向。 了解苏珊和阅读她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就在于,我们知道有这样的人,有这样的生活可能性。如果你也喜欢这样丰富有趣的人和她的生活.你也可以拥有。不要放弃老天给我们的思考能力和本来可以丰富的内心.不要再用无意义的信息和活动麻醉自己。看完书之后,跟自己进行一次真正的对话,选择自己的态度和生活! 最后,为友谊干杯! 珍妮 (作者系宝洁公司中国销售部副总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