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窗臆语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陈传席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北窗臆语》为陈传席先生近年来所写的关于艺术及艺术事件的随笔、评论结集,所收文章大多未收入过其他书籍。陈先生的文字直抒胸臆,绝不隔靴搔痒、文过饰非,读之让人痛快、过瘾。

内容推荐

《北窗臆语》作者陈传席,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史家。目前已出版著作50余部,其中《中国山水画史》《六朝画论研究》《画坛点将录》等有很大影响。《北窗臆语》为陈先生近年来所写的关于艺术及艺术事件的随笔、评论结集,所收文章大多未收入过其他书籍。陈先生的文字直抒胸臆,绝不隔靴搔痒、文过饰非,读之让人痛快、过瘾。

目录

前言

北窗臆语

“天才”与“干才”

猥琐和谦虚

个性和修养

清气和大气

国学大师和国画大师

大家的胸怀

不要培养人格低下的知识分子——谈评奖的一个问题

假画和假文

文与画的内在关系

画材和画情,才能和才华

有话则短,无话就算

人无风趣官必贵

上级打招呼怎么办——读《毛泽东书信选集》有感

朝无幸位,民无幸食——议严打书画造假

什么叫知识分子(节录)

缺少阳刚大气和激烈的节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启示

敢于肯定

高呼题跋

藏坏不如看坏

破碎相

错在赵,而不在秦——评中国部分有名的新建筑

《兰亭序》和《祭侄稿》

学书贵在神似说质疑——临习贵在形似,创作贵在神采

枊下惠·鲁男子·传统·继承

悔晚斋论艺

中国人形象及艺术形象考略

艺术家,你在助谁之威风——关于题材的一个问题

“天才之质”和“天才之绩”

论骨秀——兼论王羲之书法地位在唐代由最高到最低

书画家在艺术史上定位的标准

笔墨当随古代

风格和花样——谈双年展的一个问题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论中西绘画的交流

无所不师,无所必师——兼谈学习的三种方式

判断力、艺术创作与艺术史研究

文官制度对中国画的影响

得其趣而不计乎法——谈贾平凹的书画

再议中锋、偏锋与八面锋

复古也是一条路

徐悲鸿和林风眠艺术主张之异同

如是我见

英国的国际艺术节(上)

英国的国际艺术节(下)

台湾观画记

观看现代书法表演

再看现代书法表演

怀念白纸

高处 低处 远处——马来西亚原始森林探险记

附:家乡 父母

试读章节

“天才”与“干才”

把人才分为“天才”和“干才”,似乎是叔本华说的。当然,把叔本华的几部书拿来看一看,落实一下,并非难事。但我想不必了,因为如果把叔本华的著作读一遍,落实到最后,会有三种结果:其一,确是叔本华说的。那么,我下面的论述便有了根据,“言之有据”是做学问的基础。其二,不是叔本华说的,也不是其他人说的。或者根本没有人这样说过,那么这就是我的独创——“独创”是学术的生命。其三,叔本华虽然说过,但和我下面说的不一样。也就是说,有的是叔本华的,有的是我的,那么,我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这也是符合学术要求的。所以,我就不去落实,读者只看下面论述有无道理就行了。

“天才”是天赋予的才能,“干才”是干事的才能,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能达到的。据叔本华的意思,人才中只有杰出的美术、音乐和诗的创造者属于天才,甚至连小说家等都不算天才。至于高级官员、科学家、工程技术家等,不论多么杰出,也只能算干才。

如果有人出高价请我写文章反驳这个观点,我当然可以举出无数例证说明杰出的美术、音乐、诗的作品也是出于勤奋,官儿、科学家、工程技术家也有天才部分等等。但平心而论,叔本华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杰出的美术、音乐和诗作品,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感叹,使人惊骇,令人销魂,“神乎技哉”,都不是人工所能达到的,人工也无法达到。赵云松《论诗》曰:“此事原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非天才勿强命笔”,但天才并不多见。所以,古今中外,杰出的美术、音乐和诗的作品并不多,99.99%的所谓作品都可以不看。现在号称画家、音乐家和诗人者数不胜数,其实都是一些技巧从业员,懂一点画图之类的技巧而已。苏轼诗云:“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此画此诗今已矣,人间驽骥漫争驰。”这些人没有天才,无论他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也创作不出杰出的作品。在中国,由政府花钱把他们养起来,谓之关心知识分子;在国外,他们流落街头卖唱,给人画像,和乞丐为伍。

至于官儿,只有在战乱年代,靠军事夺取政权的人,其中有一部分人也有点儿天才。因为指挥战争,有时靠一点感觉,这感觉便是天才的内容之一。和平年代的官儿谈不上天才。科学家需要学力,需要精密的计算或设计、实验,这都属于人力的范畴。偶然的发现,即使伟大的发现,也不算天才。科学家工作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是支撑世界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干才”的事,于干中见才,不干如何发展?

艺术家创造的是精神,精神出自精神,又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的利用是有限的,精神产品的利用是无限的。两千年前的诗歌、音乐,至今仍能感动人。两千年前的美术作品如维纳斯像等仍给现在人以美的感觉,这都是天才的结晶,而不是一般人下苦力能干出来的。所以,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天才。如前所述。现在99.99%的所谓艺术家不过是一些工匠。客气一点儿说,他们不过是画画的(或者叫美工)唱歌的,绝对不能算艺术家。

什么是天才?我这篇小文中不可能详论,最近我正在写一本《论天才》的书,其中谈到天才具有超常的记忆力,十分颖悟、敏捷,善于联想,想象力丰富,并力图把想象变为现实。突出的个性、善于独创、兴趣广泛,但也多疑等十几种特征,尤其是具有特殊的莫名其妙的感觉(即一般人称之为第六感官)。庸人会把简单的事看复杂,天才会把复杂的事看简单,而且能一眼看透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并做正确的解决方法。

英雄创造历史,天才创造艺术。当然,掌握重权的人,都创造历史,无能、白痴当权,就会相应出现无能的局面(历史),英雄才能推进历史的发展。庸才从事艺术,只能模仿,制造垃圾,只有天才才能推动艺术的发展,才能创造出不同流俗的新颖的艺术作品。

只有具有“天才”的人,才能创造出新的产品,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天才”也是才,才出于天,能出于材。什么是才,什么是能,这些问题,读者如有兴趣,以后详读我的《论天才》吧。

一般说来,“天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当然,也可能是社会发展的反动力。天才的艺术家,因为个性突出,不和于上,不偶于俗,特立独行,得不到权势者的承认,或者承认了,也敬而远之,甚至迫害,所以多数地位不高。汉朝的皇帝把他们和倡优犬马列为一类,李白那样一个天才的诗人,唐朝的皇帝把他作为供奉(工匠)对待,曹雪芹、梵·高贫穷而死,就连达·芬奇那样天才的艺术家,也没有任何地位。和平年代,凡有地位的“艺术家”也不可能是天才,实际上他们也不是真正的艺术家。真正的天才艺术家,地位都是低下的,但天才的艺术家死后,地位都会十分崇高,如曹雪芹、徐渭、陈洪绶、梵·高等皆然。

干才,因为能创造出新的科技产品,新的杀人武器,这是权势者所需要的,所以,干才生前的地位大多很高。

P2-4

序言

中国青年出版社要出版一套“艺途文心丛书”。负责编辑这套丛书的编辑跟我说:“这套丛书的定位是‘好画家的好文字’,陈老师你就随便写吧。”自己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好画家”,而且写的是“好文字”呢,这是一件让人难为情的事情。至于“随便写”,完全没有约束,也是不行的。

艺术发展于约束,灭亡于自由。

或者说,艺术在约束中发展,在自由中灭亡。

晋顾恺之提出“传神论”,谢赫提出“六法论”。你的画必须传神,必须符合“六法”,这就是约束;你如果要自由,你的画就可能不传神,没有气韵,用笔也不好,也没有传统,那你的艺术就灭亡了。当然,约束也可以突破,可以“胡来”,但必须合乎新的道理。《庄子》说:“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虽然“猖狂”且“妄行”,但仍合乎道理,建立新的约束。你按传神、气韵、骨法用笔等去画,就发展了。

做人也如此。你要自由,必须首先约束自己。否则,你就自由不了。绘画是需要在自由状态下进行,但必须在约束中自由。

写作也是如此。我读了这套丛书中已出版的一本,心里有了点数。这是一套让画家谈艺术,也谈谈人生的书籍。

我选了一下自己已发表过的文章,其中有一篇《高处 低处 远处——马来西亚原始森林探险记》,文中写道:“站在高处的人看低处的人,很渺小;站在低处的人看高处的人,也很渺小。但从低处到高处,可不容易啊。峰高无坦途,途中险恶,攀、援、跪、爬等各种手段都必须用,否则到不了高处。低处好吗?高处好吗?不如立在远处。”于是,便以《高处 低处 远处》作为书名。但一校时,我和编辑都觉得这个书名没有体现这本书的内容,于是便改为《北窗臆语》。我的书桌在书房的北窗下,我的文章大都写在北窗下。

按照这套丛书的体例,我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只是强行划分一下,其实没有什么大的道理。比如有十八个人乘车,怎么分法,有的有道理,如大人携小孩在一起,恋人在一起,但有时也是随便分一下,并无道理。比如“中外见闻”就是中外见闻,但“北窗臆语”中的一些文章也可归入“评论”,也可归入“悔晚斋论艺”,反之亦然。天下事,你说有道理,又似无道理;你说无道理,又似有道理。何况是几篇文章呢?佛云:“非法,非非法。”又云:“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如是而已。

书中所收文章,都是希望读者从中了解一些历史、一些事件、一些人物,更多的是我以美术为切入点对人世和美术等问题的思考、分析和研究。

有一部分文章是我专为此书而写的,大多数是以前在报刊上发表过而未收入过书中的。当时预料的事,后来又证明是正确的。但所有的文章都没有过时。我已出版了51本书,有的再版10次,有的再版8次、9次,我不会把对现在没有意义的过时文章奉献给读者。汉陆贾《新语.术事》有云:“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吾人不可称善、能,然必努力而效之。

2012年7月19日于中国人民大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