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杭州的山(第2版)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马时雍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杭州是座风景秀丽的城市,杭州的美离不开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千古绝唱的诗句把西湖的美比喻得淋漓尽致。西湖三面环山,一面濒城,西湖的美和环绕西湖的青山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西湖周边葱笼苍翠的群山,就没有西湖的美。由马时雍编著的这本《杭州的山》(第2版)图文并茂地描述了杭州的群山。无论是湖中的孤山,伸入市区的吴山、宝石山,南宋皇城中心的凤凰山,还是玉皇山、五云山、天竺山、虎跑山等,无不林泉秀美,洞壑幽深。要说山高峻险,奇峰怪石,杭州的山比不上黄山、庐山、泰山、华山,但杭州的山和西湖相得益彰,却是任何其他的山都无法比拟的。书中除了介绍杭州山的美,还记述了杭州群山上的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从秦始皇到康熙、乾隆,从岳飞到于谦、林则徐,从白居易、苏轼到龚自珍、吴昌硕,从孙中山到秋瑾、章太炎等,在杭州的群山中都能找到他们的遗迹。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马时雍编著的《杭州的山》第2版,是关于西湖四周群山的地理、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的综合介绍,着重阐述的是这些山所包含的历史文化,是人们登山游览的重要参考。

阅读《杭州的山》,可以让人们了解杭州的山,喜欢杭州的山,亲近杭州的山。

目录

序言

再版前言

综述

吴山、紫阳山、云居山

孤山

宝石山、葛岭

栖霞岭、乌石峰

万松岭、孔家山、九华山

凤凰山

栖云山、金家山、包家山、乌龟山、白塔岭

将台山

慈云岭

玉皇山

九曜山

南屏山

夕照山、苏家山

虎跑山、大慈山、虎跑后山(贵人峰)

月轮山、头龙头

马儿山、马鞍山

理安山

杨梅岭

九溪十八涧、八觉山、屏风山、大华山

五云山、万林背山

云栖坞

梅家坞

琅珰岭、十里琅珰

满觉陇

烟霞岭

南高峰

翁家山

风篁岭、龙井

狮子山

三台山、五老峰

玉岑山、花家山、青龙山

大麦岭、小麦岭

乌龟潭坟山、眠牛山、八蟠岭

丁家山

仁寿山、马岭山

玉泉山

灵峰山

老和山

秦亭山

将军山、美女山

桃源岭

瑞云山、状元峰、锅子顶

北高峰

法华山及西溪山坞

美人峰

龙门山

石人岭、石人坞

大岗、竹竿山、严家山、庙坞头、

茶坞山、丁家山

石壁山、百子尖,桃桂山

十里龙脊

飞来峰

天喜山、中印峰

天竺山

吉庆山、鸡笼山、灵石山

天马山、月桂峰、普福岭

棋盘山

留下安乐山、黄山大岭、大清谷

屏峰山、老焦山

小和山

午潮山

龙门岭(山)、狮子山、白龙潭

牛山、飞风岩、黄梅山、龙尾巴山、白岩山

大斗山、小斗山、鸡笼顶

金家岭、西湖山、大岭、如意尖

野山头、狗头山、石门坞、西山

朱家尖、燕子山、尖山、葡萄山

灵山、大坞盆地

定山、浮山、象山、石龙山

百里如意山道

皋亭山、黄鹤山、半山

城北“十里琅珰”

超山

径山

东明山(东明山森林公园)

西山

北干山

城山

山上的路

登山路线

后记

试读章节

吴山是西湖群山中唯一嵌入市区的山,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吴山高约百米,山势平缓,为西南一东北绵延而成的一条弧形山冈,由紫阳山、城隍山、伍公山、云居山、粮道山、瑞石山等10多个小山头组成。史前,当杭州地区还是一片汪洋时,吴山则是海湾中的岬角。沧海桑田,随着陆地抬升,而西湖由海湾演变成渴湖。最终为内湖后,先民们开始陆续迁入,形成城市,这就出现了吴山三面临城的特殊地形。

吴山因春秋时代曾为吴国的南界而名。更早的时候,当西湖尚未从海湾中分离出来时,山临江海,渔人常在这里捕鱼晾晒渔网,故又称晾网山;后为纪念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在山上建有伍公庙,曾又称胥山或胥母山;五代吴越国时,开始在山上建有城隍庙,钱镠作有《镇东军城隍碑记》,故百姓俗称为城隍山。宋以后,通称吴山。明代,冤杀的清官周新被封为杭州城隍后,吴山城隍庙香火日盛,规模宏大,声名远播。

吴山因独特地理位置而占湖山之胜:“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重湖叠嵫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北宋词人柳永《望海潮》一词所咏叹的正是登吴山所揽江、山、湖、城之胜景。

吴山清代以“吴山大观”名列“钱塘十八景”之中,近代巾帼英雄秋瑾在此留下了传诵一时的《登吴山》七绝:“老树扶疏夕照红,石台高耸近天风。茫茫浩气连江海,一半青山是越中。”20世纪80年代,则以“吴山天风”名列西湖新十景。自20世纪末起,政府对吴山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开发,从各遗迹处动迁数百户居民,逐步恢复各处名胜。

吴山因地处市中心,已逐渐成为市民晨练的中心,每日清晨,上万人上山晨练,蔚为壮观,吴山晨练已成为吴山的一大景观。

上山的路

吴山三面嵌入城市,自南宋起直至20世纪中叶,山下的清河坊、江干一带,一直是杭城市井繁华、居民密集之地,造就了吴山得天独厚的优势,常说是一抬脚就上了吴山。俗话说:“杭州城里路路通。”这话套用在吴山上更是恰切,上山的大道、小路不计其数,四方皆可上山。

山北河坊街,有粮道山大路可上山。粮道山因昔日官府于此建有储粮之所而得名。新中国建立后,粮道山修通了环山公路,汽车可直上吴山。山脚有正在筹建的杭州博物馆。半山腰公路东侧近年建有杭州历史博物馆,馆旁有开凿于宋代的古井——上八眼井。公路西侧紧邻吴山广场的螺蛳山上新建了中国、财税博物馆,馆内有开凿于唐代的古井——乌龙井。乌龙井原名黑龙潭,相传此井深浅莫测,遇大旱不干竭。天晴,则潭水碧色可爱;遇有雨,则先一日变黑,当地居民往往以此测晴雨,极有效验。白居易在杭州任太守时曾于此为民祈雨,留下了《祈雨龙潭》一文。南宋时,这里有内侍续氏园。

吴山东北面有大井巷。大井巷得名于开凿于五代吴越国时的钱塘第一井——吴山井。大井巷有环翠楼磴道可上山,磴道原为一溜长长的青石板路,两旁则为寻常巷陌人家,竹篱上爬着蔷薇,粉墙上则有“绣球”探出头来。一路上山,有一股山野之气,故昔有“环翠磴步”之称。环翠楼因地近大井巷口的胡庆余堂,每年“春香”时,江南各地来吴山进香的香客大都由此上下山,顺便可带些胡庆余堂的地道药材回去。

吴山东南面的太庙巷有小路可通紫阳山。太庙巷因南宋皇朝的太庙坐落于此而得名,今规模甚大的遗址尚存。清代在太庙巷内的南宋通玄观旧址修建了“紫阳书院”,时为杭城四大书院之一。今在它的遗址上仍存有道教石刻造像“三茅真君”等数尊。“三茅真君”乃秦汉时得道成仙而飞升的茅氏三兄弟,为道教茅山派的祖师,也即是人们常说的“茅山道士”。这是杭城极为少见的道教石刻造像。通玄观为宋高宗内侍刘敖入道修真之地,高宗亲书“通玄”两字榜之。

但昔日吴山诸多上山大道中最出名的还是东面的城隍牌楼。城隍牌楼南起中河的通江桥头,北连吴山的“元宝心”。元宝心为上山大道中间的一段两叉路口,因磴道两叉呈元宝形,就有了这个形象的名字。取名城隍牌楼则是因为沿途修有昔日城隍庙的四座石牌坊,所以又叫四牌楼。城隍牌楼巷穿过十五奎巷。十五奎巷又名石龟巷,巷内旧有玄妙观,观内有青霞洞,相传为明人吴承恩撰写《西游记》处。今洞尚存,在原市委党校内。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城隍牌楼还是个颇具特色的地方,两侧一式的江南民居。沿街开店,漆成一色的朱红,大都是香烛店,中间夹杂着卖灯笼的,卖年画的,卖竹篮、竹木家具的,卖小杂件工艺品的,以及卖梨膏糖、糖人、泥人的。农历初一、十五或逢菩萨的生日,一{如庙会般的热闹,充满了浓浓的民俗喜庆的气氛。

“马二先生走过的路”

吴山由凤凰山余脉延伸入城后,由东北而西南,自伍公山、城隍山、紫阳山、云居山蜿蜒而成一条平坦山脊,这就是清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中所描写过的“马二先生”游吴山所经过的主要道路。书上写道:“又转过两个弯,上了几层阶级,只见平坦的一条大街,左边靠着山,一路有几个庙宇;右边一路,一间一间的房子,都有两进。屋后一进窗子大开着,空空阔阔,一眼隐隐望得见钱塘江。”正如吴敬梓描写的那样,这一路东可望江,西可眺湖,千百年来,这是一条传统的游览路线,在这一路上,几乎集中了吴山主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色。

P1-7

序言

杭州是座风景秀丽的城市,杭州的美离不开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千古绝唱的诗句把西湖的美比喻得淋漓尽致。西湖三面环山,一面濒城,西湖的美和环绕西湖的青山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西湖周边葱茏苍翠的群山,就没有西湖的美。无论是湖中的孤山,伸入市区的吴山、宝石山,南宋皇城中心的凤凰山,还是玉皇山、五云山、天竺山、虎跑山等,无不林泉秀美,洞壑幽深。要说山高峻险,奇峰怪石,杭州的山比不上黄山、庐山、泰山、华山,但杭州的山和西湖相得益彰,却是任何其他的山都无法比拟的。

杭州的山除了大自然的美以外,更有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当我们在群山中攀登时,仿佛穿行在历史的长河中。杭州建城2200多年,而杭州的群山也记载着这2200多年的历史。从秦始皇到康熙、乾隆,从岳飞到于谦、林则徐,从自居易、苏轼到龚自珍、吴昌硕,从孙中山到秋瑾、章太炎等,在杭州的群山中都能找到他们的遗迹。当我们在登山途中看到这些珍贵的文物,仔细辨认和欣赏那些古老的摩崖石刻、造像碑文时,我们会感到千年的历史就在眼前。这些中华民族文明昌盛的记载让我们感叹不已,浮想联翩。

杭州的群山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几千年来千千万万人精心保护的结果。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大规模的绿化和长期的封山育林,杭州的群山更加郁郁葱葱。无论你站在何处,也无论是春、夏、秋、冬,放眼四望,杭州的山没有裸露的山崖和荒地,始终是那么青春长在,充满生机。这几十万亩山林,涵养水源,洁净空气,阻挡风沙,为杭州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呵护着几百万杭州人民,还出产了闻名遐尔的龙井茶。这是多么重要和宝贵的资源与财富啊!

我和许多朋友一样喜欢登山,登山既能强健体魄,又能陶冶情操、宽广胸怀。当我们离开喧嚣的城市,沿着古朴的山道向上攀登时,沁人的山风习习吹来,便会感到格外的惬意和愉快;当我们沿着平缓的山岗漫步,望着那满山遍野的烂漫山花和翠竹苍松,心情又是何等的舒畅和欢悦;当我们登上山顶,远眺群山叠翠、连绵起伏如万倾波涛的山峦,心胸会感到无比的宽广;当我们坐在山岩上休息,看着那碧波荡漾的西子湖,那大江东去的钱塘江水,那繁华似锦、日新月异的城市,心中又充满了喜悦和自豪。因此我们要为杭州的山写下一点文字,让人们了解杭州的山,喜欢杭州的山,亲近杭州的山,也寄托我们对杭州山林的钟情和热爱。

朋友们,到山上去吧,色彩斑斓、层林尽染的群山正在向我们招手。

马时雍

2002年秋于仁寿山居

后记

20世纪90年代,随着双休日的推行和旅游黄金周的到来,杭州的游客激增,风景区到处是摩肩接踵的人们。当时我和有些同志说:杭州游览的地方多得很,为什么非要挤在湖边的几个景点呢?在旅游高峰时,我们可以让外地人游湖、杭州人上山。杭城的群山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还有很多历史文化古迹,登山游览是非常好的休闲健身活动。于是,我和园文局商量每年花几百万元钱去整修山路,没用几年,山上的游步道就整修一新,还建了几条新的登山道路,去山上游览和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方便人们登山,我和几位朋友商议编写了《杭州的山》这本书。没想到,这本书的出版受到了市场的热烈响应,当年就销售了几万本,以后每年都重印。海外的朋友告诉我,在美国等著名大学的图书馆都能看到这本书。这些消息无疑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

本书第一版时组建了编委会,由我担任主编,李子荣、孙跃担任副主编,沈立新、陆均、高小辉担任编委。陆均、俞宸亭、倪志华、张子华、丁红、沈立新、王丽雅、朱晓峰、单金发、金永炎、宋驰德、朱淼水、李雪华、屠再华、朱宝华提供了大部分初稿,高小辉、张帆、谭坤龙、童银法、王玉宝参与了山路图的绘制工作,李子荣、孙跃、陆均、沈立新参与了书稿的分纂。我写了部分文稿,并进行总纂。

转眼八年过去了,杭城面貌变得越来越漂亮,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使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得到保护和恢复,西湖风景区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近几年西湖区还对杭城西部群山的游步道和旅游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拱墅区新建了“城北十里琅挡”。很多读者向我建议《杭州的山》这本书可以再版了。在大家的鼓励下,今年春节以后,我就着手准备资料,对原书进行了比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增写了“十里龙脊”、“百里如意”沿线各山等篇章,并拍摄了上千幅照片,利用休息天和晚上的空闲,花了几个月时间,总算把书修改好了,今天呈献给各位读者。

在本书再版的编写过程中,西湖区商贸旅游局的同志向我提供了他们近年来整修山路的一些资料和照片,陆进以及徐吉军对文字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高小辉帮助对山径图时进行了修改。不少读者看了第一版书后也给我写信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杭州出版社赵辛和杨清华,美虹电脑设计有限公司张芸以及钱豫祥在本书的编辑和出版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此书虽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多修改和补充,但不足之处一定还有不少,恳请读者们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