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张爱茹先生现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副主任,由其撰写的这部《邓小平与重大历史事件(聚焦邓小平)》记录了邓小平同志在人生中的重大事迹,比如: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挺进大别山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邓小平与重大历史事件(聚焦邓小平) |
分类 | |
作者 | 张爱茹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张爱茹先生现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副主任,由其撰写的这部《邓小平与重大历史事件(聚焦邓小平)》记录了邓小平同志在人生中的重大事迹,比如: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挺进大别山等。 内容推荐 邓小平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改革者、政治家,而且也是伟大的外交战略家,是具有大智慧的大外交家。 由张爱茹撰写的《邓小平与重大历史事件(聚焦邓小平)》记录了其在中国外交中的重大事迹,比如: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挺进大别山等。 《邓小平与重大历史事件(聚焦邓小平)》带你走进伟大的邓小平。 目录 01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02 八七会议 03 百色、龙州起义 O4 中央苏区反“罗明路线”的斗争 05 长征 06 抗日战争 07 上党战役 08 平汉战役 09 挺进大别山 10 淮海战役 11 渡江战役 12 挺进大西南 13 修建成渝铁路 14 和平解放西藏 15 同高岗、饶漱石的斗争 16 中共八大 17 “大跃进”运动 18 七千人大会 19 “工业七十条”的制定 20 三线建设 21 “文化大革命” 22 四届人大 23 1975年的全面整顿 24 天安门事件 25 同“两个凡是"的斗争 28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7 恢复高考制度 28 平反冤假错案 29 十一届三中全会 30 农村改革 31 理论工作务虚会 32 经济特区的建立 33 《历史决议》的起草 34 政治体制改革 35 器中央顾问委员会 36 华北军事大演习 37 台湾问题 38 十二大 39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40 对外政策的两个转变 41 百万大裁军 42 “863”计划 43 十三大 44 浦东开发 45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确立 46 南方谈话 47 《邓小平文选》出版 试读章节 邓小平后来回忆说:“因在巴黎的负责同志为反帝国主义运动而被驱逐,党的书记萧朴生同志曾来急信通告,并指定我为里昂一克鲁梭一带的特别委员,负责指导里昂一克鲁梭一带的一切工作。当时,我们与巴黎的消息异常隔绝,只知道团体已无中央组织了,进行必甚困难。同时,又因其他同志的催促,我便决然辞工到巴黎为团体努力工作了。到巴黎后,朴生同志尚未被逐,于是商议组织临时执行委员会,不久便又改为非常执行委员会,我均被任为委员。” 邓小平回到巴黎,自动接替了党团组织的领导。1925年6月3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区临时执行委员会成立,邓小平被选为委员,和傅钟、毛遇顺三人组成书记局,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邓小平在法国生活了5年多。在那里,他由一个爱国青年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从此踏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邓小平后来回忆道:“我在法国的5年零2个月期间,前后做工约4年左右(其余一年左右在党团机关工作)。从自己的劳动生活中,在先进国家的影响和帮助下,在法国工人运动的影响下,我的思想也开始变化,开始接触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参加一些中国人的和法国人的宣传共产主义的集会,有了参加革命组织的要求和愿望,终于在1922年夏季被吸收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员。” 1927年春,邓小平从莫斯科出发,途经蒙古,到达西安。 邓小平回国时,国共两党的合作已处在破裂的前夜。他接受中共中央的分配,到刚刚成立的中山军事学校工作。这是他在国内从事革命实践活动的第一个场所。 西安中山军事学校隶属于冯玉祥的国民军联军总部,但实际上是由刘伯坚等几位共产党人筹建的,学校的主要职务也都是由共产党派人担任,校长史可轩就是一名中共党员(1927年6月牺牲)。 邓小平在中山军事学校担任政治处处长兼政治教官,并任该校中共党组织书记。 中山军事学校当时可以说是一个红色的学校,学生中不少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除了军事训练外,主要是政治教育,健全和发展中共党团组织等项工作。这所学校培养出一批有革命觉悟的初级军官和党政工作干部,并向国民军联军驻陕西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队输送了一批毕业生,逐步组建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力量。 1927年4月,蒋介石公然背叛革命,发动了四一二政变。6月,冯玉祥下令要所有在他部队工作的共产党员集中到开封,名日训练,其实是“礼送出境”。 六七月间,邓小平离开西安,经郑州辗转到了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汉口,被分配在中共中央工作,担任秘书。当时的中央秘书长是邓中夏。邓小平的工作主要是保管中央文件,负责交通、机要等事务,在中央的重要会议上作记录和起草一些次要性的文件。 不久,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反共,严酷的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此后,邓小平随中央机关从汉口搬到武昌,又从武昌搬回汉口,顽强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周旋。为了适应白色恐怖下秘密工作的需要,他从这时起改名邓小平(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 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革命武装力量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8月3日夜,邓小平被交通员悄悄带到汉口俄租界三教街一幢西式公寓的二楼。这里是即将举行的中央紧急会议的秘密会场。作为中央政治秘书,邓小平最早来到这里,负责有关的会务工作。这里原是援华俄籍农民问题顾问洛卓莫夫的家。20多天前,洛卓莫夫被汪精卫驱逐回国。房子空出后还未引起人们注意。在这个陈设简陋的房子里,邓小平住了六天。8月的武汉,酷热异常。但为了保密只得整天关着门窗,不透一点风,室内闷得像蒸笼。邓小平与陆续来到的一二十名中央委员和代表都在这里静候,困了就在地板上打个盹,饿了便倒杯开水吃干粮,在焦灼中等待着8月7日中央重要会议的召开。 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在瞿秋白、李维汉的主持下,会议批判并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决定走以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的道路。邓小平作为中央秘书,列席了这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 1972年9月22日,作为参加八七会议的老同志,邓小平写了关于八七会议的回忆,寄给中央办公厅政治部。他写道,毛主席是参加了(会议)的。还有瞿秋白、罗亦农(八七会议后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局书记,1928年在上海被捕牺牲)、李维汉等人,邓中夏似乎也参加了。 1980年7月15日,邓小平重访八七会议会址。他向大家介绍说,当时我们二十几个人是分三天进来的,我是第一批进来的,会议开了一天一夜,24小时。那个时候我是中央秘书,是政治秘书。八七会议的时候,我们住在武昌,武昌三教街1号、11号。那个时候政局变化很大,还是在八一以前就定的吧,一部分人去搞南昌起义,一部分人开这个会,是叫八七嘛,会议是号召搞全国起义,全国到处起来,从八一就开始了。 八七会议后,为了避开武汉险恶的局势和适应革命运动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机关于9月底到10月初秘密从武汉迁往上海。邓小平也随中央机关一同迁往上海。P7-10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邓小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