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上充斥着人的头脑所能设想出来的最可怕、最可恶的残忍行为。
说到人类对迫害的爱好……莫过于人们对待同类的态度——如果他完全落人了自己权力的范围之内,而又毫无反叛、抵抗或逃走的希望。
本书探讨了体罚的起源及演进,分析了体罚对人的肉体及心理的影响,主张废除体罚。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体罚的历史 |
分类 | |
作者 | (英)乔治·莱利·斯科特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明史上充斥着人的头脑所能设想出来的最可怕、最可恶的残忍行为。 说到人类对迫害的爱好……莫过于人们对待同类的态度——如果他完全落人了自己权力的范围之内,而又毫无反叛、抵抗或逃走的希望。 本书探讨了体罚的起源及演进,分析了体罚对人的肉体及心理的影响,主张废除体罚。 内容推荐 人是残忍的。人一直都是残忍的。他对任何在他看来处于劣势的东西都很残忍。无论是对自己的同类,还是对动物,他都是残忍的。文明的进步,既没有使人丧失其残忍的能力,也没有让他消弭残忍的欲望,充其量,只不过是把这二者引上了新的途径,要么是伪装起来,要么是暂时加以克制。如今,人在迫害他人时所体验到的快乐,依然以五花八门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身体迫害难以得逞的地方,心理迫害便取而代之。野蛮的行径,在正义的幌子下得以实施,而且被认为是对犯罪的合理惩罚。这一事实并没有什么改变,也没有以任何方式减轻其本质上的残忍。 “我脖子以下的两肩之间有一种令人震惊的感觉,这种感觉沿着一个方向传到我的脚趾甲,沿着另一个方向传到我的手指甲,刺痛着我的心脏,就好像刀割一般。”第一下之后,接着是缓慢而有条不紊的一下接一下抽打,“两下之间的时间间隔似乎长到令人痛不欲生,然而,接下来的一下抽打很快也采了。” 在皮鞭之下俯首帖耳的狗,是一个这样的对象:它在每一个声称拥有任何人类感觉的人的身上只能唤起最深切的怜悯。……一旦它被鞭打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它从前的精神和勇气就再也不可能恢复。一个孩子或成人,如果他的道德,或者他对法律和秩序的尊敬,也是通过皮鞭灌输给他的,那厶情况将完全一样。人们即使提不出其他论点来反对体罚,仅凭这一个理由,废除体罚的理由看上去也就足够清晰而完整。 目录 第一部分 鞭笞的心理 第1章 人类与生俱来的残忍 第2章 愉悦与疼痛 第3章 残忍的动机 第4章 对痛苦的治疗和药物功效 第二部分 刑罚的鞭笞 第5章 鞭笞小偷和妓女 第6章 鞭笞奴隶和仆人 第7章 军队中的鞭刑 第8章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鞭笞 第三部分 宗教中的鞭笞 第9章 修道院里的鞭笞 第10章 自我鞭笞 第11章 鞭笞者教派 第12章 宗教法庭与鞭笞 第13章 告解神父与鞭笞 第四部分 支持与反对体罚的理由 第14章 惩罚的心理 第15章 鞭笞对成人的身心影响 第16章 鞭笞对少年的身心影响 第17章 与鞭笞有关的罪恶 第18章 体罚的病态 第19章 结论 人名、地名译名索引 试读章节 第13章 告解神父与鞭笞 在男女修道院里,人们把鞭笞作为对各种不端行为的惩罚,而教会的成员则把它作为一种悔罪的手段。对此,受罚者都甘愿服从,很自然,这导致神父们建议把鞭笞作为那些招供其罪行的人的悔罪手段。忏悔者奉命脱去衣服,自袒于皮鞭之下。很少有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拒绝神父的命令。就连圣路易也甘愿在告解神父的手里接受惩罚。 这一惯例决非仅限于男性忏悔者。女性同样奉命脱去衣服,准备挨打。 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对女性忏悔者的鞭笞导致了性侵犯,倘若她们年轻而又不乏魅力的话,则尤其如此。神父们渴望并乐于建议把鞭笞作为各种罪行获得赦免和宽恕的手段,他们甚至更加渴望并乐于亲自对着忏悔者赤裸的身体挥舞皮鞭。这种情况是如此普遍,告解室的神父们是如此热衷于使用皮鞭,以至于教会一次又一次发现,有必要颁布规章制度,对这些欲念加以克制,并提供一定的保护。在教会史上,早在教皇艾德里安一世时期,实际上就已经禁止主教、神父和助祭们鞭打他们的忏悔者。另有一些规章则强烈要求牧师们在倾听一个女人忏悔的时候,明智的做法是引述他们面前所张贴的《诗篇》及《圣经》中的其他经文,要敞开告解室的大门,以避免隐私可能诱发的世俗欲念。 然而,尽管有所有这些预防措施,所有这些法则,以及所有规章,神父们依然毫不犹豫地命令女性忏悔者脱去衣衫,这一过程不可能不诱发色欲,且不说使用皮鞭本身常常会导致色情的效果。 这种冒犯——告解神父一方的——被认为跟诱奸是同一类型的犯罪,并受到相同的惩罚。查尔斯·亨利·李提到一桩此类性质的案子发生在1606年。一个名叫玛丽亚·埃斯库德罗的40岁寡妇作证说,她的告解神父特意安排到她家里探访她,“当他们几乎赤身裸体彼此相对、互相鞭打的时候,根据约定,他们将闭上眼睛”。1795年,耶佩斯的神父鲍里诺·文森特·阿雷瓦洛受到审判并被判刑,根据是他自己的招供:他“与自己的女性忏悔者们犯下了最不能容忍的下流罪行”。 鞭笞女性忏悔者的告解神父当中,最臭名昭著的一位是科尼利厄斯·阿德里亚森。正是由于他持续不断地对女性忏悔者施加鞭笞,才导致这一特殊的惩罚形式被人们普遍称为“科尼利厄斯氏惩罚”。 在另外一章中,我们将有机会研究鞭笞在鞭打者和被鞭打者身上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细节,但在这里,这样说就足够了:毋庸置疑,有相当数量的神父滥用他们的地位,并对那些甘愿接受他们以训诫名义所施予惩罚的男人和女人犯有侵害罪。同样用不着怀疑,告解室常常只不过是举行那种淫乐狂欢的一个借口,你原本以为,这样的狂欢只能在妓院中找到。 说赤身露体的情况非常少见没有证据,不管这样的案例是不是少见。担当告解神父的牧师们在淫乱行为方面有很好的有利条件。教会一直在竭力掩盖,或者是以每一种可能的方式,借助每一种在其权限之内的可行手段,压制任何有损牧师道德的事情。然而,在教会史上还是有尘数案例,根本不可能压制住,而且都是典型性的,能够代表很多从未曝光的案例。有一个这样的案子,被称作“卡迪耶尔案”,事实上,它是如此典型,如此意义重大,很值得在这里略加考察。 这桩案子可以说是教会法庭曾经审理过的最轰动的案子之一。这出大戏的男女主人公是凯瑟琳·卡迪耶尔(一个容貌姣好、家境富裕的21岁的年轻姑娘)和约翰·巴普蒂斯特·吉拉德(一个50岁的耶稣会神父)。场景是法国的土伦市。吉拉德神父先前是艾克斯拉沙佩勒的一位牧师,1728年,他被调到了土伦,卡迪耶尔就居住在这座城市。神父很快大受欢迎,尤其受女人的欢迎,邻近地区所有大姑娘、小媳妇都愿意到他这里来忏悔。所有这些,并没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但他是个50岁的男人,这是个危险的年龄,对他的忏悔者,他总是施予教会所说的“惩戒”。对一个50岁的牧师来说,倾听那些妩媚迷人的年轻女士的性爱坦白,本身就足够危险。而且,当他眼睁睁地看着她们轻解罗衫,更有甚者,当他对着她们裸露的臀部挥舞皮鞭的时候,整个事情就变得更加危险了——简直就是灾难性的。不管怎么说吧,娇媚迷人的卡迪耶尔姑娘成了他的忏悔者,或者说是弟子——他更愿意这样称呼她们。毫无疑问,他对她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据这女孩子的陈述,他让她做了自己的助手。究竟是这姑娘自己故意勾引神父——像后来的调查中所宣称的那样——还是神父蓄意密谋策划,要诱奸这个女孩子,一直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毫无疑问,双方都有大量的伪证、借口和遁词。很有可能,神父与忏悔者双方都有应该受到责备的行为。然而,足够清楚的是,吉拉德神父,一个老到足以给这姑娘当父亲(无论是事实上还是假想中的)男人,却对她大献殷勤,到她家里探访她,在那里尽情鞭打她,并跟她发生性行为。他对这女孩子的关照是如此殷切,如此频繁,以至于引起了人们的闲言碎语和猜疑。神父发现自己有不得不停止去她家探访的危险。故事接下来的情节是:在老吉拉德的建议下,卡迪耶尔进入了奥利奥斯的女修道院,当了修女。在那里,神父可以定期去探访她,对她施予“惩戒”。如今,究竟是姑娘厌倦了老神父的关照,还是——似乎更有可能——神父越来越过分,直至他的“惩戒”变得任何一个稍帝羞耻之心的女孩子都没法承受,这一点并不清楚。到最后,凯瑟琳向土伦主教投诉,并把整个故事和盘托出。吉拉德神父被暂时停职,在经过大量讨论和漫长的调查之后,事情被提交到了艾克斯拉沙佩勒的高等法院。它很快成了轰动一时的大案。耶稣会把整个事件看作是有辱门风、并有损其事业的丑闻,于是便拼命地为吉拉德神父辩护。凯瑟琳发现,自己竟然被当作罪犯一样对待一我想,这肯定让她大吃一惊。她遭到了各种各样的威胁,她被指控作伪证,密谋,以及还有更糟的事情。最后,陪审团没法取得一致,案子被驳回了。 另一个臭名昭著的实例,是方济各会修士科尼利厄斯·哈德里恩的案子。他属于布鲁日的一座修道院,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从1548至1558年),他成功地披着宗教的外衣,掩盖着淫乱而变态的生活,即使放在心理分析师的病史记录中,也显得非同凡响。他的方法是精心设计出来的,我毫不怀疑神父本人肯定认为自己的办法万无一失。对某些来到告解室的女孩子,他建议,在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她们应该每个礼拜去他家里一次——他的家紧挨着修道院,为的是在“神圣服从”方面给予她们特殊而必要的私人指导。不难预料,几乎没有例外,父母们都欣然同意,因为哈德里恩被认为是受人尊敬的神学家。姑娘们发现,所谓的“指导”包括神父所说的“私人惩戒”,它的意思是——用浅显易懂的话说——对她们赤条条的身体动用皮鞭。他的弟子包括很多上流社会的女士,她们眼睁睁地看着这种每周一次的游戏兴高采烈地持续了整整10年,直到事情败露。看来,他的大多数弟子像她们的这位好色的老师一样乐此不疲。 P120-124 序言 最近,内政部任命了一个特别委员会,以全面考量我国司法实践中使用桦条和九尾鞭的问题,此事引起了媒体和公众对古往今来体罚的关注。尽管在某些人看来,竟然一直存在一种如此野蛮而残忍的方法,以对付青少年当中的犯罪倾向,这着实令人诧异和震惊;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主张,桦条和九尾鞭的使用可以扩大和增加,这样做对社会大有好处。 在任何一场关于体罚的利弊之争中,就争论者对某些过错或犯罪——对于这些罪错,人们认为棍棒是一种恰当的惩罚——的个人反应而言,真正的争议点常常被混淆、被扭曲、被忽视。愤怒或憎恨常常演变为狂热,这些情绪所占的分量超过了其他一切因素。人们总是渴望惩罚那些犯下了招人憎恨的罪行的个人,这种渴望的加剧或发展,导致人们希望致残或折磨犯罪的个人。 对于体罚及其所有隐含意义这个主题,任何真正的或忠实的研究都不能忽略其历史的、宗教的和人类学的方方面面。对于一度在英国及其他国家流行的各种鞭笞,认识它们的因果,将大大有助于我们充分理解体罚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事实上,我会走得更远,我认为:如果不透彻地考察这一历史背景及其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基础,任何这样的理解都是不可能的。 直到如今,就“鞭笞”这个词的任何完整意义而言,还从来都没有人写过鞭笞的故事。对我来说——我毫不怀疑对其他人也是一样——这是一件颇让人惊讶的事。因为,这个故事令人吃惊地、几乎是难以置信地混合了残忍、色情、迷信、性和迫害,呈现了一幅格外有趣的全景画。一个人或许会对跟鞭笞习俗相关联的残忍和淫秽感到恐惧,但下面这个事实更会让他感到惊讶:在基督教时代至少1800年的时问里,这种习俗在整个文明世界里一直普遍盛行,被人们所容忍,甚或受到赞许。 诚然,有很多著作论述过鞭笞。少数书尽管从历史学的观点来看很不错,但并没能对这一现象的社会学和色情方面给予任何足够的考察,没能把它的人类学含义与病理学含义联系起来,这主要是因为下面这个事实:它们都是几十年前写成的,当时,心理学还处在它的幼年期。而另一些书则是笨拙的,零碎的,或肤浅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作者千方百计地努力避免冒犯清教徒、爱国者和神话爱好者们(他们常常把神话误作历史)那敏感的神经,避免引起他们道德上的不安;结果,这些书常常只不过是奇闻轶事集,谈论的是鞭打顽皮少年或宗教狂热分子的实例。此外,还有一些书则干脆是色情性质的,兜售色情图书的商人以高得可笑的价格叫卖这些书籍。 因此,总的说来,在任何广泛或全面的——相对于纯历史的——意义上对这一课题做出贡献的作品,并不是那些专门探讨鞭笞本身的出版物,而应该到论述性心理学、病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一般性作品中去找,比如哈维洛克·艾利斯、弗洛伊德、费里、克拉夫特·埃宾等人的著作。而这些专著对一般公众来说,要么是无缘得见,要么是满纸黑话,对那些不熟悉法医学和心理学文献所用专业术语的读者来说,此类著作云遮雾罩,晦涩难懂。 只有把心理学方面与宗教方面及所谓的惩罚方面联系起来,我们才能认识和分析鞭笞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真正而全面的意义。诺瓦利斯说:“令人惊讶的是,古往今来,欲望、虔诚和残忍的结合,并没有导致人类更多地关注它们关系的私密性,以及它们的共同目标。” 作为社会学现象,虐待和拷打在不断改变。令人吃惊而又千真万确的是:二者都不是静态的。在一代人当中得到一致赞成的习惯做法,在下一代人当中可能被认为是最应该受到谴责的虐待形式。此外,得到法律认可的惩罚,无论它的确切形式是什么,在执行这种惩罚的国家很少被认为是残忍的。曾几何时,杀婴案中所采用的惩罚形式,就是迫使对这一罪行负有责任的父母与孩子的尸体一起生活几个日夜,并且要把尸体紧贴着他或她的脖子。这种办法搁在今天将会被指责为向野蛮倒退,并会遭到告发。然而,我认识一些深受尊敬的人(有男有女),他们在用一个卡子杀死一只家禽时采用了类似的—疗法。 残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文明的发展,以及表面上人道主义的同步发展,都极具欺骗性,导致人们产生了这样一种观念:总体上,人类正变得越来越仁慈。而实际情况是:只有社会的很小一部分在相当可观的程度上成功地阻止了多数派方面公开的残忍行为。法律所允许的每一种形式的残忍行为,都被公众兴致勃勃地、大规模地施行着。要想让整个社会对于表现任何特定形式的残忍或迫害普遍感到憎恶,就需要法律来阻止在任何特定方面以及在整个一段持久的时期里所表现出来的人类与生俱来的残忍,需要把这一特定行为看作是犯罪。但是,这种对任何个体犯罪者的憎恶和排斥,被明确地局限于法律所定义的违法行为。不能把它扩大到任何类似的、同样残忍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偶然或必然逃脱了被视为犯罪而受到惩罚的厄运。 人的实际上公开的残忍行为与他不受限制的潜在残忍之间的这种区别,具有巨大的意义。它间接地解释了,文明种族为什么会倒退到野蛮的残忍形式,正如战争与革命时期所证明的那样。 对于用皮鞭强迫一个人劳作的想法——曾几何时,这种做法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都习以为常——今天的大多数人都感到憎恶,这种憎恶是真诚的;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回归这种做法决不会得到支持。但是,谁也不会对用皮鞭强迫一匹马干活的想法感到憎恶,这在文明时代的世界各地都是常见的一幕。只有当鞭打“马奴”就像鞭打“人奴”一样被人们普遍而坚决地摒弃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社会开始认识到残忍的真正意义,任何希望它最终消失的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 存在一种这样的趋势:把鞭笞当作一个已经死去的课题来看待,就像看待希腊文和拉丁文、看待巫术、看待《创世记》中的宇宙进化论一样;认为它的意味等同于亨利八世的偷情,伊丽莎白女王的童贞,或者摩门教徒的一夫多妻制。下面这个说法倒是真的:现代的孩子们对桦条或藤条并没有多少实际的认知,惩罚性的鞭笞正变得越来越罕见,宗教性的鞭笞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但下面这些说法却不是真的:鞭笞实际上已经消失;鞭笞背后的心理动机今天并不存在,而且很容易采用某种外在表达类似于鞭笞的形式——至少就涉及其本质上的残忍来说是如此;施虐狂和受虐狂也不存在。 正相反,就其象征性的或心理学的形式而言,受虐狂随着文明的发展在不断增加。民主的任何一次扩大,都注定要导致施虐狂和受虐狂的相应增加,表现为不断增长的屈服于官僚干涉和社会恐吓的形式。许多年前,当时正在深入研究推动社会向前的动机的尼采就觉察到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它既构成了所谓文明的基础,同时又危及到文明——施伦克一诺津把施虐狂和受虐狂合在一起,称之为性虐狂(algolagnia):施虐狂在背后,并通过政府、宗教、法律和制度发挥作用;受虐狂很容易从人民大众面对自己的自由不断被侵蚀时所表现出来的逆来顺受中看出来,从男人对女人统治的心悦诚服中看出来。 诚然,乍一看,这些表面看来无害的社会学症候,跟代表真正受虐狂的性臣服之向,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我们必须记住,一棵树栽下去,它就有可能沿着非正统的路线发展。现代的孩子和成人都倾向于越来越依赖政府充当他们的奶妈、他们的老师以及他们的监护人。年复一年,一种趋势在不断增长,这就是:把事情留给政府及其不断增长的官员大军去做。年复一年,还有一种趋势也在不断增长,即:不仅要服从那些为引导人民而牢固订立的行为准则,而且还要以奴颜婢膝的方式接近这些官僚,谦卑地请求允许自己服从他们,为的是在没有现成规则可用的情况下引导事情的发展。所有这些事情都越来越具破坏性,越来越令人气馁。所有这一切表明,在这些心态和行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地方,真正受虐狂的扩大就很可能会在日益女性主义的文明中发展出来。 我们看到,这些方向上的发展趋势,在今天的很多文学和戏剧作品中都有过强调。通俗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无论在行为上还是在观点上常常都有受虐狂的倾向。特别是,在萧伯纳的戏剧中,一次又一次地刻画了男性受虐狂的角色。 文明——尤其是今天的文明——的受虐狂特征,就像它们的一般特征一样无远弗届。在现代社会中,“自卑情结”就是一种自疚心态(借用精神分析学家们的说法),它所描述那种心态非常接近于受虐狂的表达,拥有这样的情结非常流行,以至于成为一种时尚。 故意自我囚禁于小孩子的束缚中,与底层贫民和贵族阶级同样乐意屈服于独裁者的意志,这之间的鸿沟是一条很宽的鸿沟。但实际上,这两种现象的基本根源却是一样的。类似的,有一种特殊的欲望同样源自于受虐狂的心理基础。这种欲望导致人们——即使就他们精神的和道德的反常来说他们是爱交际的——在秘密的协会、俱乐部和部落中结合在一起;像麇鹿党、基瓦尼俱乐部、共济会等秘密组织的会员们那样唧唧哝哝,神气活现。 我前面提到的所有这些因素,分别地、共同地、累计地发挥着相当可观的影响。文明无疑受到了纯象征型受虐狂的威胁。这种趋势会不会进一步扩大,或者,一次强大的姿态逆转最终会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只有未来才能决定。 暴民施虐狂一直以潜在的形式存在。它始终秘密地存在着。它持续不断地发挥着作用,普遍以折磨动物的形式。给予程度最轻微的法律许可,它就会以“严刑逼供”的形式发挥作用,就像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那样。任何时候,只要有战争或革命提供激励或借口——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样——它就会兴盛起来,其程度足以媲美宗教裁判所最糟糕的特征。在那些荣登报纸头版头条的谋杀审判中,在那些构成了基督教的最壮观特征的吃人仪式中,它一直象征性地发挥着作用。 所有这些事情,以及它们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将在接下来的篇幅中努力予以厘清。我想,考察形式五花八门的鞭笞,其心理学背景,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将被证明是意义深远的一项研究。它提供了一份格外有趣的、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文献,并显示出有必要永远废止这样一种惩罚形式。它是如此野蛮,如此凶残,如此让人丢脸,在心理和身体上如此危险,就其改造性、赎罪性或补偿性而言,又是如此不充分。 事实证明,本书的写作决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这个课题充满了困难。对于发现来说,并不缺乏材料,也不缺乏证据。正相反,主要的麻烦之一就是现存的材料和证据太多。从数量庞大的可用证据当中选择证据,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我的目标是拿出刚好足够的、必不可少的文献材料,同时避免让本书变得冗长乏味或令人厌倦。接下来,性的方面——对于清晰理解和充分考察这个课题来说它是如此不可或缺——也要求最精细的处理,最深刻的探查,并且要无情地面对一些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令人不快的事实。对性的方面及其所有暗含的意义视而不见当然很容易,正如此前很多论述体罚这个主题的作者所做的那样。但是,这种鸵鸟姿态不仅回避了主要问题之一,而且还展示了对真相的曲解。体罚最有害的特征之一在于,一方面是迎合人类中虐待狂因素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唤醒或发展性本能的可能性。特别是,鞭打孩子很可能伴随着不健康的性兴奋;仅仅基于这个理由,就足以把它归类为与现代的科学改进和教育趋势背道而驰的惩罚形式。 我坚定地相信,这本探讨体罚及其类似物的书——按照我在这里所提出的思路——正是长期以来人们所需要的。我的这一确信,构成了我写作本书的正当理由,也是对我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研究这种习俗的慰藉。这种习俗是如此稀奇古怪,如此令人惊诧,如此野蛮凶残,而且常常让一种被称作人的动物深感厌恶。 乔治·莱利·斯科特 坎布里奇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