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上海(洋场时光)/老城市系列
分类
作者 吴亮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照片正如生活,没有顺序,没有目录,没有主次。本书对图和文的采集、插接、修剪和编排费了不少心思,力图使图文在时空两个层面上结合,时而同步,时而分离,时而重叠,时而交错,时而观照,时而融合。目的只是让读者在已逝的时光中,获得览阅和迷思的双重快乐。

目录

序洋 场时光/吴亮

第一章 观览与迷思

 支离的旧城图像/003

 只有照片才是贮存一切细节的仓库/009

 城市是一只大沙盘/015

 俯瞰上海/021

 背时/023

 寻常事物和摄影/025

 停滞和缓慢/029

 事过“镜”迁的趣味/033

 比现实更持久的是照片/037

第二章 往昔的皮影

 肖像照/045

 在照片里梦游,并为之添油加醋/051

 乘坐独轮车的丝厂女工/055

 名人的行迹/059

 西式婚礼/061

 搭乘电车的女人/065

 电台脂粉女郎/069

 无声/073

 满满的人群/077

 表情/079

 槛外人/081

 饥民/085

 赌博/087

 小摊贩/089

 丰满的女性/093

 四舞女/097

 从前的人打麻将/101

 聚会场面:看热闹/105

第三章 照片为人世瞬间留痕

 空与有/111

 他乡是故乡/115

 不署名的摄影师/119

 许多这样的房子/121

 沙逊大厦和老年爵士乐队/125

 布景/129

 居家内景/133

 神秘的别墅/137

 图片上的旧马路/141

 药铺和酱园/145

 银色汽车/149

 公用电话亭/155

 盛宣怀的算盘/159

 报业/161

第四章 留有体温的城

 老字号/167

 形同陌路/171

 兰心戏院/173

 片场和舞台/175

 教堂/177

 纸糊的牌楼:老戏院/181

 当铺/185

 地图上的咖啡店/187

 电影院的挑唆/189

 适合当代/191

 过时的旁注/193

 歧义/197

 进步·时尚/201

 拆除/203

 遭水淹的街道/205

第五章 通过印象之门

 摄影·革命·文件/211

 反复引用的照片/213

 抵制的民众/217

 “世上的人生又过了一刻”/219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堆陈旧的照片,本来与我无关,就因为它们将要被装订入册,才郑重其事地摆上我的案头——它们好像皆有来历(通过建筑标记、服饰或照片空白处的注释,我得以确认它们来自上海),却彼此支离、陌生、互不关联。其中也有相当部分,地点不详,年代模糊,很费猜测。

这堆支离的城市照片,前后时间间隔大约有一百年了。我想,我是最后才到达的旅客。城市,这个庞大、訇然作响、不可抗拒、永无止境的词,我一直没法减轻它对我的诱惑。我对城市没有爱没有恨,只有迷恋与疏离。久居一座城,会觉得久居在一切城。“城”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它不能经由任何一座特殊的城得以体现。现在,我把我的手插入这堆照片底部,像玩沙的孩子一样翻搅它们,混淆它们,因为它们本质上是一座城市的图像。

冷漠地对待这一大堆城市的照片,去除炽热和激情,去除嫉妒和愤怒,把它当作文明史中最后的恐龙,隔着护栏去观望此刻,我在我的书斋里,而书斋又在城市里。循环的、首尾相衔的联想令人晕眩。

这堆照片互无联系,前后不一致,没有连贯的线索,相互矛盾;每张都在叙事,但弄不清来龙去脉。刚刚勉强找到主题,可是一放到别的照片旁,就暧昧了。没有定见,兴趣点尚未落实就随风而去。飘忽不停的想像找不到中心,一切影像才染上心灵和欲望投射上去的色彩,立即褪尽了。抒情的文饰难以冒充照片沉默地讲说自己的渴求,它们的影调,影调背后的那个历史瞬间,仿佛是一幽灵,要从纸中爬出来,说:我是这样的,这才是我。除此,你们不要再添加什么。你们把我当作怀旧的素材,因为我无法驳斥。请注视我,记得我有过的形象,我便心满意足了。

旧城旧事,早已丧失活力,不再有人提起,但一旦定影在胶片奇异的魔版上,它们就会在多少年后重新焕发出活力。它是一种迟到的泄露,延期的报道,也像是一张不能兑现的作废支票,找不到时间这家银行了。旧照的活力一如记忆长眠之后被催醒的新奇,连一个最破损的景物,也沐浴在阳光底下,与新事物同样鲜亮。

旧事物,一座旧的城,那些在当初生存着而今已逝去的人影,现在与我的呼吸同在。它们在此时此刻被看到,正好像打开一扇地窖的门,阳光直射进来,耀眼的光束中灰尘在飞舞,什么东西都有了生机,令人惊讶地跃跃欲试。所有长年封存的事物如惊愕中苏醒的冈徒,于这一瞬间呆住了。

真是难以归纳,这些支离的照片给我的一个重大刺激,那就是伤恸。

序言

在一座城市里住的时间再长,也仍是槛外人。因为在他之前,之后,这城市都一如既往,好像从来不曾有过他一般。更不要说,即便在他的有生之年,经历的,看到的,听说的,也实在是那么有限。

我们虽是上海的住民,却像匆匆途经它的过客。我们住进了旅店,首先需要找一份导游图,打开近期的新闻报纸,翻找几个熟人的电话号码,然后慢慢熟悉周围的街区:超级市场、饭馆、书店和电影院……上海简直深不可测,它总是这么闪烁其词地向我们展示某些片断。当我们自以为可以游刃有余地在它里面生活时,我们仍然是槛外人——因为我们常常会对新看到的,刚发现的,甚至原以为习以为常的人和事,意外的细节和戏剧性,表示惊讶。而惊讶,恰好表明我们这一刻之前还是槛外人。

我自己何尝不如此呢?当我和你们一样如此集中地览阅到这堆老上海照片时,“惊讶”便是我的第一感觉(尽管其中也有“老面孔”)。惊讶起因于无知,也起因于对自己已知的推翻。在老上海怀旧已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我求诉的不是知识,而只是“惊讶”。它让我确认自己的槛外人身份,所以只是览阅,只是旁观,除此简直一无所为。生活是必须投身进去的,但图书,包括照片,它的引人入胜之处只是我们的想象。这座城市的住民,想象力早已被实用目的所排挤,除非他们恢复览阅的能力,无边遐思的能力,而不再一味追问:怎样做?真相何在?有何用?

照片正如生活,本没有顺序,没有目录,没有主次。我们的反应,也应该是即兴的、恣意的、本能的。当然知识总是不失时机地介入,告诉我们这是什么,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如何判断,怎样取舍。那么好,让知识和即兴并存吧。知识是导游图,它提醒我们抓住要点,免走弯路,强调有效;即兴则是漫步,它是槛外人的闯入和流连。面对照片,让我们一起想入非非,在不辨方向,感到晕眩时,再看身边带着的导游图也不迟,不必担心找不到回家的路。

在已逝的时光中,获得览阅和迷思的双重快乐——为什么不呢?

后记

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努力,“老字号”丛书家族又诞生一个新成员——《老城市》系列图书。这是继《老房子》、《老古董》、《老照片》之后,“老字号”丛书的拓展和延伸。但又不是简单的延伸,《老城市》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用句最简洁明了的话说,就是“图文并茂”。

图文并茂是现今出版界和读书界经常谈到的一个话题,虽然其“唱腔”因人而异,角度多有不同,但“主旋律”相差无多,即:“图本”不会妨碍“文本”的深刻和抒情;相反,“文本”可以给“图本”以最贴切、最入骨的诠释。图文并置,互动呼应,应该是出版物在世纪交替之际的趋势之一。《老城市》系列丛书的策划、编辑,正是基于这一“彻悟”之上,对图和文的采集、插接、修剪和编排费了不少心思,力图使图文在时空两个层面上结合,时而同步,时而分离,时而重叠,时而交错,时而观照,时而融合。目的只是一个,让读者在“眼花缭乱”中“迁想妙得”,轻轻松松读完这套话题并不轻松的丛书。

这套书首批出版《老北京》、《老上海》、《老南京》和《老天津》,与徐城北、吴亮、叶兆言、林希等四位当地名作家的早早加盟是分不开的。同时,也离不开中国照片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图书馆、天津历史博物馆等单位的慷慨相助。对于他们付出的辛劳,我们谨表深深地敬意和感谢。至于其他老城市的分册,编辑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在本世纪行将过去,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披满岁月风尘、正逐渐从人们视觉中消逝的老城市,会不会因这套书的出版而在书架上立住昵?我们期待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