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行一部史,一句一段情。请抽出一段闲暇,观一观花之容,寻一寻花之神,赏一赏花之影,品一品花之魂——在焦俊梅编著的《十二月花神》中可以读得到滋兰九畹的屈原,侍菊东篱的陶潜,梅妻鹤子的林逋,梦笔生花的江淹,醉中吟诗的李白;可以看得见溪边浣纱的西子沉了鱼,犹抱琵琶的昭君落了雁,霓裳羽衣的玉环羞了花,顾盼生情的貂蝉闭了月;还可以走近濂溪先生的荷畔,来到香山居士的桌旁……于是,梅花开了,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兰花香了,桂花香了,菊花香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十二月花神/优雅中国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焦俊梅 |
出版社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行一部史,一句一段情。请抽出一段闲暇,观一观花之容,寻一寻花之神,赏一赏花之影,品一品花之魂——在焦俊梅编著的《十二月花神》中可以读得到滋兰九畹的屈原,侍菊东篱的陶潜,梅妻鹤子的林逋,梦笔生花的江淹,醉中吟诗的李白;可以看得见溪边浣纱的西子沉了鱼,犹抱琵琶的昭君落了雁,霓裳羽衣的玉环羞了花,顾盼生情的貂蝉闭了月;还可以走近濂溪先生的荷畔,来到香山居士的桌旁……于是,梅花开了,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兰花香了,桂花香了,菊花香了 内容推荐 中国的农历是世界上独有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百花荣枯,生生不息。古人浪漫风雅,生出许多趣闻雅事,以十二月令的代表花和掌管十二月令的花神的传说最让人神往。 《十二月花神》介绍了十二月令的代表花和花神,观赏花姿花容,品读花画花诗,进而引出与十二花神相关的民俗,如九月代表花为菊花,花神相传为陶渊明,每逢九九重阳,人们赏菊、簪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可见十二月令花和十二花神,不仅作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玩味的对象,入诗入画,更是融入中国的民俗文化,入口入心了。《十二月花神》由焦俊梅编著。 目录 壹·正月 梅花 凌寒独放 梅争春 梅妻鹤子 孤山隐 人日檐下 梅花妆 长安宫中 梅花怨 众芳摇落 独喧妍 洗砚池边 淡墨痕 贰·杏月 杏花 红杏枝头 春意闹 魂归杏林 太真妃 红杏一枝 满园春 花中行乐 月中眠 叁·桃月 桃花 年年如约 桃花梦 人面桃花 何处逢 貌若桃花 再倾城 剑舞桃花 真英雄 桃花庵下 桃花仙 桃之天天 灼其华 含烟带雾 瑶岛花 肆·槐月 牡丹 独占人间 花中王 会向瑶台 谪仙人 书琴棋酒 一诗翁 牡丹亭畔 闭月女 读诗如画 牡丹芳 老夫特许 松烟貌 伍·榴月 石榴花 灯燃碧树 榴花红 终南山客 食鬼伯 梦笔生花 草木颂 行云流水 佳人剑 赤焰开就 夏之心 繁花满枝 红五月 陆·荷月 荷花 香远益清 花中君 荷花深处 有伊人 字字珠玑 爱莲说 荷叶酒盏 生红浪 不袭前人 大干荷 柒·兰月 兰花 露寒香冷 品幽洁 举世皆浊 我独清 草木本心 兰桂情 半生画兰 郑家香 捌·桂月 桂花 幽香十里 占秋光 金谷园内 逐香尘 干龄此遇 伴君侧 兰桂齐芳 誉千里 蕊黄点点 孕芳香 桂花双兔 纯真心 玖·菊月 菊花 季秋之月 有黄华 独立蔬篱 逍遥翁 红颜摧敌 千秋誉 冲天香阵 透长安 黄菊披霜 秋气爽 拾·阳月 芙蓉 德在拒霜 美若霞 初离蜀道 恨绵绵 酒豪三绝 花中仙 冰明玉润 天然色 拒霜芙蓉 独自芳 工笔写意 芙蓉图 拾壹·葭月 山茶花 南国嘉树 独含苞 琵琶一曲 汉宫秋 醉吟先生 别茶人 意气慷慨 玉茗堂 丹青最宜 赋茶花 斗霜茶花 傲雪梅 拾贰·腊月 水仙 水上盈盈 临波仙 斑竹满泪 湘妃怨 翩若惊鸿 婉若龙 恍惚宓妃 神女姿 哭之笑之 一画僧 试读章节 梅妻鹤子 孤山隐 林逋这名,对应着他一生的经历,可说名如其人。逋,有逃、避之意。“逋客”即指逃亡的人、避世的人。林逋,字君复,北宋初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隐居于杭州孤山,直到终老。林逋的隐是真隐,不是装装样子,沽名钓誉。有人曾请其出仕,林逋婉言谢绝:“荣显,虚名也;供职,危事也;怎及两峰尊严而耸列,一湖澄碧而画中。”有首《小隐自题》,描述他自己在孤山上的生活:“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冷古图画,多半写樵渔。”这是一种多么宁静、自然、悠闲、雅逸的生活。年轻时他曾游历过江准的山水,四十后起息于孤山上自造的庐舍。他就喜欢梅花,于是在孤山上亲手种满了梅花。他一生未娶,只与梅为伴,他说梅就是他的妻。他也爱鹤。一天,他收留了一只受伤的仙鹤,鹤被他养好了,却不肯离去。于是他索性留鹤于身旁,认鹤作子。林逋和梅花有着不解的情缘,他写道: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 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晓寒兰烬灭。 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好一句“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他对梅花的喜爱已经到了完全忘我的完美境界。 林逋既然是真正的隐士,那为何这么出名?因为林逋有才华,众人欣赏他的才华,更欣赏他无视才华的恬淡。他喜诗书,《宋史》称他的诗“澄峡峭特,多奇句”。他工行草,书法瘦挺劲健。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说:“君复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这书法写得好,能让见到的人可以不药而愈,不食而饱!明代沈周诗云:“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绿。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依沈周看来,林逋的字与林逋这个人都称得上“绝俗”二字,再也无法形容了。不过,这绝俗的字和绝俗的诗,林逋是随写随弃,从不有意留存。时人惜此好诗就这样湮灭于世,发出“何不录以示后世”的感叹,他答曰:“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后世人之所以有幸读到他的诗作,全凭好其诗者收藏整理。林逋无欲于名,也不高傲远人。他与当时著名诗人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等诗唱往来,却从不登门拜访,另寻他意;他常与孤山附近的僧人为友为伴,共游河山。晚年,林逋自己建一墓于其庐侧,并作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对于生死,他很坦然,他也无视自己的才华,任其自然。林逋去世后,真的就葬于杭州孤山故庐旁,如他所愿。传说,林逋去世之后,白鹤围着他的坟墓悲鸣三天三夜后,绝食而死;孤山上的梅树为了他重开二度。能为梅鹤共悼者恐怕只有这位林逋。宋仁宗慕其名,在他死后赐谥号“和靖先生”,他是历史上少有的由皇帝赐号的诗人。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赵构定都杭州,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庙,勒令山上所有寺院宅田坟墓都必须迁出,却唯独保留了林逋的坟墓。历数史上之隐士,林逋算是受关注程度最高的一付。 人日檐下 梅花妆 宋武帝(363~422)是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寿阳公主是他的女儿。《太平御览·杂五行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中的“人日”是个什么日呢?传说女娲创世之初,第一日造出了鸡,第二日造出了狗,第三日造出了猪,第四日造出了羊,第五日造出了牛,第六日造出了马,第七日才造出了人。这件事在汉朝东方朔《占书》里也有说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所以“人日”就是人类的生日,在正月初七。初七这一天,寿阳公主在含章殿檐下小憩,不知哪来的一朵梅花,落于公主额上,竟然拂之不去。于是皇后就让她留着,看这梅花在她的额头能留多久。结果过了三天,才把梅痕洗掉。宫女们都惊奇于这事的不同寻常,于是纷纷效仿,留梅痕于额上,这就是后来的梅花妆。 其实古代的“人日”这天,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就是把彩色的金箔或其他可用来装饰的材料剪成人形,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发上,以示庆祝。不期这寿阳公主虽然没贴人形,却天外来了朵梅花落于其额上。贴梅花比贴人形既简单又好看,所以从此往后,梅花妆就开始发展蔓延,女子额上贴的也不仅是梅花了,而是金花、玉花,甚至用蜻蜓的翅膀剪成花的形状。这些贴花后来叫“花黄”或“花钿”,并且仅限于未婚女子才可以贴,以示到了出嫁的年龄了,所以才有了“黄花闺女”一说。 那梅花喜欢寿阳公主,托其身于寿阳之额,留影千年。寿阳公主为梅花花神,因这美丽的故事和传说,不为过。 P6-9 序言 中国的农历,把一年分为四季,每季三个月。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构成了完整的一年。日升日落,月圆月缺。一年年,月份、节气循环往复。农历指导着华夏民族的劳作、生活,甚至婚丧嫁娶。人们遵循着天地日月的规律生存、活动、繁衍,什么季节就做什么季节该做的事,什么季节就赏什么季节正开的花。众多的草木随着四季的轮回荣了枯,枯了荣,生生不息,年年如此。这是人道,更是天道。 自古以来,对于植物的欣赏就贯穿于中国人的行为和思想之中。《诗经》里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这景象,这情怀,历经千年之久,却依然让人心有所动,不能释怀。而在这众多的植物之中,最动人心魄的莫过于民间传说中的十二种月令花,在《瓶史列表》中被称作“花盟主”。它们分别开在一年的十二个月中,成为那个月独领风骚的一种。其容若何?能卓然如此,引得从古至今的人们怜爱与赞赏。 关于中国十二月令花到底是哪十二种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如北方流传的十二月令花分别为:正月迎春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月季、十一月梅花以及腊月水仙;而南方则为: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蜀葵、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木芙蓉、十一月山茶、腊月水仙。还有其他几种说法,亦大同而小异。其实只要花在那里,人们便可尽情地欣赏,是不是月令花倒在其次,难得的是看花的心情。 而对于每月花神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不过,这与其是说花神,不如是说与花有关的故事和传说。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实这都是人们一种美好的怀念、寄托或想象,无须考证。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行一部史,一句一段情。请抽出一段闲暇,观一观花之容,寻一寻花之神,赏一赏花之影,品一品花之魂——在书中可以读得到滋兰九畹的屈原,侍菊东篱的陶潜,梅妻鹤子的林逋,梦笔生花的江淹,醉中吟诗的李白;可以看得见溪边浣纱的西子沉了鱼,犹抱琵琶的昭君落了雁,霓裳羽衣的玉环羞了花,顾盼生情的貂蝉闭了月;还可以走近濂溪先生的荷畔,来到香山居士的桌旁……于是,梅花开了,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兰花香了,桂花香了,菊花香了。牡丹在洛阳,茶花在大理,幽兰在空谷,芙蓉在路旁。不用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展开书,静了心,闭上眼,那些花,就能开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