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操盘手吴三桂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施锋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这句话用在现代社会未免太武断,但用在古代封建社会那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封建社会的重大标志之一,就是你老子是干什么的,那你将来基本上就是干这个的啦。古时等级森严,人一生下来命运就被注定了,所以在那个时候,人们更能体会到有个好爸爸的妙处。

吴三桂没有一个做皇帝的爹,也没有一个做皇后的妈,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他想成龙或是成凤自然是不可能的。当然,他爹也不是老鼠,所以他长大后也用不着去打洞。

似乎说了一大堆废话。那好,现在言归正传,来介绍一下吴三桂的出身。

吴三桂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确切地说是一个军官家庭,所以将来等待他的便是成年后的军事生涯。

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吴三桂出生在中后所城一个普通军官家庭,字长白。他的父亲名叫吴襄,而他的生母死的很早,别说名字,连姓氏都没留下。这个可怜的女人未能看到他儿子后来发迹,出人头地,不过或许这也是种幸运,毕竟吴三桂的成功并不那么体面,始终背着个汉奸的骂名。

吴三桂的老爹吴襄后来又娶了一个老婆,这个女人很有名,她是辽西大将祖大寿的妹妹。吴三桂在家排行老二,他还有个哥哥叫吴三凤,有一个弟弟,叫吴三辅,据说还有两个妹妹。不过由于封建社会对女人一贯的歧视,以及女性在历史中发挥的作用确实有限,关于他妹妹的情况和他老妈一样,也无从考证。

吴三桂的祖籍是安徽徽州,后先人迁居至江苏高邮,再后来,他的祖先又闯关东,到了关外,不过这些都是他出生以前的事了。

吴三桂出生的地方中后所,全称应叫中后千户所。明朝在整个辽东实行卫所制,大的叫卫,小的称所。中后所虽是一座巴掌大的小城,但所处位置却非常重要。它地处辽西西端,西距山海关不远,东距辽西重镇宁远不到百里,恰好居于两城之中间区域,交通便利,田地肥沃,商贾云集,又濒临辽东湾,军事价值很大。

吴三桂的先祖离开宁静安逸的江南老家,跑到兵荒马乱,时刻处于危险之中的战乱之地,这很让人费解。当时,辽东是明朝重点防御的军事要地,此地时常跟蒙古及女真人处于交战状态,当地百姓的生活极为动荡,并且气候严寒,人口稀少,可谓苍凉至极。吴家先祖放弃安生的日子不过,跑到这等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难道是精神错乱不成?

其实,当时间关东的不是有利可图,便是迫不得已。军人被派到此地是为了效忠皇上执行战备任务。犯了罪的人来此是为了接受惩罚做苦役。失去土地的农民和破了产的城市小手工业者来此是为了混口饭吃。而生意人则是看中当时朝廷准许在开原、铁岭、抚顺、宽甸等处开设马市,与关外渔猎民族进行互市。汉人需要关外的马匹、毛皮、人参、鹿茸等特产,而关外的民族需要关内出的茶叶、食盐、布匹、铁器等物。

吴氏祖先是迫于生计才迁到此处。吴家虽不是贫苦之家,但也谈不上富裕,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早年以养马、贩马为生。徽州历来有经商之风气,以经商致富为荣耀,徽商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些人不顾路途风险,无所不至。马是战备军用物资,要发财自然要到这战乱之地,越乱越好,越乱才越有钱挣。所以说吴襄是发国难财一点也不为过。不过当时朝廷打仗需要大量的马匹,还真是需要像吴襄这样要钱不要命的主。

封建时代商人哪怕是再有钱社会地位也高不到哪里去,生意人再成功也还是个平头百姓,见了九品芝麻官都得恭敬地下跪磕头。吴襄想必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想出人头地。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无非就是科举考试这条路,这科举分文举和武举,吴襄很爱看书,也有一定的文化,但文举毫无疑问是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有文化和能不能考高分并没有必然联系,更何况就算考中了,从一个七品县令做起何时能熬出头,并且这关外的马匹生意也就做不成了,这太不符合吴襄敢冒险,善盘算的性格。最后吴襄毅然选择了武举这条路,他琢磨的是,现在是战乱时期,武官比文官更容易死,宫死的多,升迁的机会自然也多,容易出头,顺带着在军内做马匹生意更是方便。

出于对兵荒马乱练武防身朴实的考虑,吴襄多年来在经商读书之余从来没有放弃过健身,而机会总是降临在有准备的人头上。天启二年(1621年)吴襄中武举进士。明王朝在最后的岁月虽然混蛋透顶,但在吴襄的工作分配问题上却做得非常明智,考虑到他从军前是养马贩马的,就没让他去做容易脚臭又容易在关外被猎杀的步兵,而是在辽东名将李成梁麾下,做了一名边防骑兵军官。

吴襄的顶头上司名叫祖大寿,祖家世居辽东,是宁远卫世将,到祖大寿时,已历五世,皆以军功发家。祖大寿于泰昌元年(1620年)出仕,初任靖东营游击;天启元年(1621年)改任广宁中军游击。后与袁崇焕共事,因宁锦大捷立下大功,到崇祯元年(1628年)已升为前锋总兵。俗话说的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随着祖大寿地位的不断提高,祖家的男人差不多或大或小都弄了个官做做。他的兄弟、子侄等等,有做总兵的、有做副将、参将的、最小的也弄了个游击当当。祖家是当地首届一指的名门望族,到崇祯朝的时候,朝廷为表彰他们家的功劳,特在宁远城内建立了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

吴襄看看祖大寿家里那些人,虽算不上是废物,但也绝不会比他强,他心里那个酸劲就别提了。要是换做一般人少不得发发牢骚,自暴自弃什么的,可吴襄是个有心计的人,他不管心里怎么看不上祖家的那些人,可表面上对他们却极为恭敬。虽然军务繁忙,但总是抽时间前往祖家各处拜访,不但拜访男人还拜访女眷,他知道有时候床头风也是很管用的。当然上门是不能空手而去的,时间一久,感情投资逐渐起了作用。

吴襄当时只不过是个基层军官,与祖大寿可是差了好多级,祖大寿平时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个部下。现在吴襄与祖家的人混熟了,祖家的人有意无意中自然会提起吴襄这么一个人来,一次两次可能没什么作用,次数多了,祖大寿潜意识中起码就有了这么一个印象。别看就是这么个印象,能让领导记住名字那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啊,那么多部下,领导哪能都认得,能记住你就是你的造化。

吴襄原本就不是一个只会溜须拍马走夫人路线的庸人,他无论是军事技能还是管理能力都是很出色的。祖大寿带了大半辈子兵,治军极为严格,他的部队可谓是虎狼之师,要不然在这苦寒之地,也撑不了这么多年。因为脑子中有了那么个印象,所以历次对下级军官的考核中,对吴襄自然就稍微留意了些。原本他也不是太在意的,下属巴结上司在那个时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巴结他和他家人的人多了去了,他也不是个个都提拔。况且这不比在关内,军队干的是玩命的活儿,从统帅到普通大兵都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哪里有个疏忽,那可能就是大伙都完蛋的事。要没那金刚钻本事,这关键岗位上还真不敢随随便便就放个人。

应该说吴襄没有让他的顶头上司白白留意,也没有白花那些银子。他在军队中的表现让祖大寿很满意,甚至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祖大寿觉得这小子是有些真本事的,军队里需要这样能干的人,并且这人还很忠心,对自己的家族亲戚又那么上心,有机会还是可以提拔提拔的。

P1-3

目录

1.吴家那些事儿

2.三桂的处子秀

3.因祸得福

4.内外交困

5.抱得美人归

6.弃不弃宁远,这是个问题

7.进京勤王王不再

8.无奈的抉择

9.引清入关

10.血战边关

11.追杀李自成

12.南明的小算盘

13.我吴三桂又回来了!

14.重披战袍

15.南疆攻略

16.我的舞台我做主

17.扎根云南

18.清廷的手腕

19.二度反水

20.哭陵大戏

21.康熙的决断

22.周王之怒

23.意外与乱麻

24.酒鬼的清醒

25. 陕甘那些事

26.北望长江

27.遍地对峙

28.平定西北

29.拿下耿藩

30.吴三桂称帝

31.喋血水上

32.吴三桂人生谢幕

33.成王败寇

34.影帝翻脸

笔者的话

内容推荐

《历史操盘手吴三桂》由施锋所著,吴三桂可谓是一位极具知名度的历史人物,以往关于他的著作,往往过于脸谱化,先将其定位于汉奸,然后再流水账似的白描他的一生,既不客观,可读性也很差。《历史操盘手吴三桂》作者对其一生进行了客观而大胆的推理分析,力图还原其数次反水的深层原因,使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吴三桂。且以当今社会热点及耳熟能详的事物做横向比较,既风趣幽默,有阅读乐趣,又能让读者颇受教益。

编辑推荐

《历史操盘手吴三桂》由施锋所著,本书为长篇历史小说,以“吴三桂的职场生涯”为切入点,讲述了吴三桂曲折而多变的一生。作者遍阅明清史书,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让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再现于读者眼前,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吴三桂。

吴三桂是可悲的,也是可怜的。

他看似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从为人打工,到自己当皇帝。直到去世,他缔造的的政权都存在着。他是以皇帝的身份去的天堂或是地狱。

若老天再借他五十年,也许他会改变历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