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吉姆老爷/译文名著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康拉德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牧师家庭出身的吉姆从小向往大海,后来在一艘商船上担任大副,后因弃船逃生被取消了航海资格。后来吉姆隐居在土著人中,以他的智慧、勇敢和正直赢得老百姓的信任,被尊称为“吉姆老爷”……

内容推荐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吉姆老爷》是康拉德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的主人公吉姆因一时的怯懦在发生海难时弃船逃生,由此背负起渎职和背信弃义的耻辱,尽管事后他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一个人去面对法庭的审判,可自此以后他始终无法走出这种耻辱的阴影。马洛船长欣赏吉姆的为人,理解他道德的困境,最终安排他躲进与文明隔绝的土著人居住区帕图桑。吉姆以自己的勇敢和正直赢得当地土著的忠心爱戴,被尊称为“吉姆老爷”。可惜好景不长,他因一念之慈给了一伙亡命海盗一条生路,可这伙海盗离去时却背信弃义,杀死了头人的儿子、吉姆的挚友。吉姆满腔悲愤,从容赴死,以一死洗尽自己的耻辱。

小说的叙述手法别具一格,分成三个部分,分别采用第三人称叙述、马洛作为旁观者的第一人称的讲述和马洛写给一位朋友的书信的展示讲完整个故事,多角度多层次的叙述技巧使一个简单的故事具有了深刻的道德和心理内涵。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试读章节

对于沿海做生意的白人、对于船长们来说,他只不过是吉姆——仅此而已。他当然还有一个名字,可是唯恐被人叫出来。他这样隐姓埋名,尽管漏洞多得好像筛子,但并不是为了隐瞒一种身份,而是为了遮掩一件事实。一旦那件事实被捅出来,他就立马离开当时所在的海港,另找一个——一般都是再往东走。他总是离不开海港,因为他是个被逐出大海的海员,而且从理论上讲有能力,所以除了干水上伙计的营生外,做别的都不妥当。他往升起的太阳循序渐退,而那件事实却漫不经心又不可避免地尾随着他。所以,几年的工夫,他先后在孟买、加尔各答、仰光、槟榔屿、巴达维亚为人所知——而在每一个落脚的地方,他不外乎是水上伙计吉姆。后来,他痛切地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忍受的力量,这种感受便把他永远逐出了海港和白人圈子,甚至赶进了原始森林,与莽林村落的马来人为伍。在那里,他决定把他那可悲的才能藏而不露,还在他那单音节的假名上加了一个头衔。他们管他叫吉姆图安:就像人们说的——吉姆老爷。

他来自牧师之家。高级商船的许多船长都是从这种虔诚和平的处所来的。吉姆的父亲对“不可知的事物”具有相当广博的知识,所以能够培养小屋居民的正义感,却又不扰乱受万无一失的天意安排的大厦住户的安逸心绪。山上的那座小教堂好像是透过一层错落不齐的树叶看到的一块岩石,具有青苔般的灰青色。它矗立在那里已经有好几个世纪了,不过周围的树木兴许还记得铺第一块石头的情景。下面,教区长住所红色的正面在草坪、花坛和杉树中间闪射出一种暖色来;背后是一座果园;左面是铺过地的马圈,温室的玻璃斜顶贴在一堵砖墙上。这块地产归这家人所有已有好几代了;不过吉姆弟兄五人,他看过一些轻松愉快的文学读物后,对海洋的天赋就表露出来了,于是就马上给送到“商船船员教练船”上去了。

他在那里学了一点儿三角,也知道如何过上桅帆桁。他的人缘儿挺好。航海术他名列第三,还是头号划艇上的领桨。由于头脑冷静,再加上体格极棒,因此在桅顶上显得灵敏自如。他的岗位在前桅平台上,因此常常像一个命里注定要在危难关头大出风头的人那样冷眼俯视着被棕色的河潮一劈两半的鳞次栉比的平静的屋顶,而七零八落的工厂烟囱则在周围的平原的边缘拔地而起,直戳戳地刺向煤尘弥漫的天宇,细支支地像一根根铅笔,火山似的喷吐着黑烟。他可以看见巨轮离港,宽阔的渡船不停地来往穿梭,脚下,小舟在远远地浮动,远处是一片迷漾壮丽的海洋,还可以看见过一种周游世界的轰轰烈烈的冒险生活的希望。

一到下层甲板上,在二百个嗓子乱哄哄的嘈杂声中,他常常忘掉了自己,便在脑海里提前过起轻松文学中的海上生活了。他看见自己从沉船上救人,在狂风暴雨中砍断桅杆,系着~条绳子游过一片惊涛骇浪;或者沉船以后他成了一个孤零零的漂流者,赤着脚,半裸着身子,踩着露出水面的礁石寻找贝类生物充饥。他在热带海岸上与野蛮人对峙,在公海上镇压哗变,在汪洋中的一叶孤舟上鼓舞绝望的人们的士气——总是一个忠于职守的楷模,像书上的英雄一样百折不回。

“出事啦。快过来。”

他一跃而起。水手们正纷纷拥向舷梯。上面传来奔跑、吆喝的声音,他穿过舱口,一下子愣在那里——好像不知所措了。

那是一个冬日的薄暮时分。中午过后大风来势越来越猛,河上来往的船只都停了,这会儿又平添了飓风的声势,一阵一阵呜呜直叫,仿佛是海洋那边万炮齐鸣。雨像呼扇下沉的幕布斜卷下来,吉姆不时扫上一眼,只见潮水气势汹汹、滚滚而来,小船乱成一团,在岸边上下颠簸;房屋在紧逼的迷雾中岿然不动,宽阔的渡船在锚位上沉重地起伏,广阔的埠头上下呼扇,闷在浪花里。又一阵狂风似乎把这一切都吹跑了。空中水花飞扬。大风里有一种险恶的目的,风的呼啸、翻天覆地的混乱中有一种急切,似乎都是冲着他来的,使他敬畏得屏声息气。他一动也不动地站着。他好像觉得自己在打旋。

他被人推来搡去。“小艇上人!”水手们从他身旁跑了过去。一艘驶进来避风的近海船撞穿了一艘停泊着的纵帆船,船上的一个教练看到了这起事故。一群水手爬到栏杆上,挤到吊艇架周围。“撞船了。正前方。西蒙斯先生看见的。”有人推了他一把,他栽过去撞到后桅上,顺势拽住了一根绳子。系在停泊处的那只老教练船浑身哆嗦,迎风轻轻点头,它那稀少的索具则用一种低沉的声音哼着它昔日航海时扣人心弦的青春之歌。“下水!”他看见那只小船上了人,很快地吊到栏杆下面,便跑了过去。他只听见扑通一声。“放开!收起吊索!”他把身子探出去。船边的河水翻滚着,冒起一股一股的泡沫。在降临的暮色中小艇依稀可见,它被潮水和狂风的魔力镇住了,有一阵子干脆停滞不前,只是跟大船并排着上下颠簸。他听见小艇里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吆喝:“鼓劲划,兔崽子们!你们要救人,就得鼓劲划!”突然之间,小艇高高地仰起头,船桨并举,跳过了一个浪头,挣脱了狂风和潮水施加给它的魔力。

吉姆觉得什么人紧紧地抓住了他的肩膀。“太晚啦,年轻人。”船长伸出手来把这小伙子拉住了,因为他看样子就要往下跳。吉姆抬头一望,眼睛里带着认输的痛苦神情。船长同情地笑了。“等下次的好运气吧。这一次会叫你学机灵点儿。”

一阵尖声的喝彩欢迎小艇。它连蹦带跳地回来了。灌了半艇水,两个筋疲力尽的男人躺在底板上,任水冲刷。风的狂吹,海的汹涌,现在吉姆觉得完全不值得一顾了,他倒是越来越懊悔自己对它们虚张声势的威胁表现得那样敬畏。现在他知道该怎么看待这种事了。他觉得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大风了。他是能够对付更大的危险的。他要这么做——比任何人都做得好。再没有一点儿恐惧心理了。然而,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在那里沉思默想,而小艇上的头桨手——一个长着一张女孩子的脸和一双灰色大眼睛的小伙子——却成了下甲板上的英雄。那些喜欢问长问短的人把他团团围住。他说:“我只是看见他的脑袋一忽儿沉下去,一忽儿又浮上来,便连忙把钩篙插下去,把他的裤子钩住了,我差点儿从艇上栽下去了,我想非栽下去不可了,这时西蒙斯老头儿丢开舵柄,抓住了我的两条腿——船险些儿灌水沉下去了。老西蒙斯真是个好老头儿。他生我们的气我一点儿都不在意。他抓着我的腿,还在一个劲儿地骂我,不过这是他唯一叫我抓紧钩篙的办法。老西蒙斯实在太爱激动了——对不对?不——不是那个小白脸——是另外一个,是那个长胡子的大块头。我们把他往上拽时,他呻吟着说:‘啊,我的腿哟!啊,我的腿哟!’眼睛往上直翻,你想想看,那么一个彪形大汉像个小妞儿似的晕过去了!你们哪一个因为让钩篙戳了一下就会晕过去不成?——我是不会的。钩子捅到腿里好深哟。”他还让人看了一下那根钩篙,因为他早有准备,特意把它拿到下面,果然引起了一场轰动。“不,别说傻话,钩住的不是他的肉——而是他的裤子。当然,血没有少流。”

P2-5

序言

一个波兰爱国志士的儿子,早年父母相继去世,二十二岁孤身来到英国时连一句英语也不会讲,取得英国国籍前在海上闯荡了十几年,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小说家(作品达二十二卷之多,其中长篇小说十三部,短篇小说二十八篇,回忆录两卷)。英文写作风格独树一帜,但一口英语始终讲得不很纯正,让人听起来很费劲,以至于有一次他不得不谢绝美国人要他去讲学的邀请。这就是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

康拉德于一八五七年生于俄国统治下的波兰,其父是一位波兰诗人兼戏剧家,一八三六年在反俄独立运动中被捕,当时康拉德只有五岁。父亲流放时,母亲带着他随同前往,两年后母亲不幸去世。一八六八年康拉德的父亲流放归来,但因健康已经崩溃,也于一年后辞世。成为孤儿的康拉德长到十七岁时,不顾亲友的反对,毅然决然去海上谋生。一八七四——一八七八年间曾辗转于法国商船。一八七八年后来到英国继续在商船上供职,一直干到一八九四年才因健康原因放弃了海上生涯,转而写起小说来。在随后的二十年里,他的生活非常贫困,他竭力想作为一名作家而出人头地,但成效并不显著。他的代表作之一《吉姆老爷》刚出版时(1900),销量还不到两千册,直到一九一四年《机会》出版,他才算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做了近二十年水手的康拉德对大海情有独钟,他总是以大海及海上生活作为他的小说创作的背景和题材。《吉姆老爷》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作品,它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出生在英国一个乡村牧师家庭的吉姆自幼喜欢浪漫的海洋文学作品,想去海上闯荡,建立一番“英雄”业绩。他的父亲为了成全儿子的心愿做了相应的安排,让他得偿所愿。但是一开始他的事业并无什么“英雄”性质可言。他的脚被桅杆压伤只好滞留在一个东方港口。伤愈后,他去了当地一条破商轮——“帕特那号”上做大副。在一次远航中,满载着八百名前去拜谒圣地的香客的“帕特那号”被海底异物撞破了船舱而面临沉没的危险。船上的几位白人船员在船长的带领下争相逃命,跳进一只救生艇。吉姆原对他们的行径极为蔑视,所以不愿与之为伍。然而到了关键时刻,“一股突然的冲动”使他纵身一跳,也跳进了救生艇。万幸却又不幸的是,“帕特那号”最终并没有沉没,一艘法国炮舰把它拖进了港口,因此吉姆等人因为自顾逃命,置八百名乘客的性命于不顾,严重违反了水手的纪律和职业道德而受到法庭的审问。船长见势不好,逃之天天,手下的两名轮机长也住进了医院。良心发现的吉姆痛感跳船带来的耻辱,决心不再脱逃,便独自出庭受审,最后被取消了航海资格。在开庭期间旁听的某船船长马洛是个富有同情心、观察力非常敏锐的人。他发现吉姆与其他三个弃船逃命的人气质迥异,认定吉姆是“我们当中的一员”,所以除了安慰他、鼓励他讲清跳船真相外,还为他的生活做了安排。生性敏感的吉姆生怕别人知道他跳船的污点,不停地更换工作地点,先后当过推销商,照看过碾米房,当过水上伙计,并在曼谷船舶租赁柚木公司工作过。最后在马洛和斯坦的安排下躲进与文明隔绝的土著人居住区帕图桑。在那里,吉姆以一个优秀水手的智慧、勇敢和正直赢得了信任,还有爱情,似乎一度恢复了他原有的自信与自尊。然而好景不长,亡命的海盗布朗流窜到帕图桑,原本打算抢些食物以飨饥肠,后来见了帕图桑的宁静与安详,不禁起了觊觎之心,妄想在帕图桑占山为王。此时吉姆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毫无戒备地放走了心怀叵测的布朗。布朗对吉姆恩将仇报,打死许多土著人,包括吉姆的好友,布吉斯人首领多拉敏的儿子华利士大英。吉姆决定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他毫无畏惧地迎着多拉敏的枪口,最终饮弹而亡。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1: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