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一部关于生命哲学的书,它是庄子的思想精华,是庄子的精神世界,也是庄子的现实世界。
有了这部《庄子》,庄子的世界仿佛离我们就不再那么遥远,有时在转瞬之间,它就能走近我们,近得似乎可以触摸,可以目及。
从生命的起源,到生命的成长,再到生命的终结;从物与自然的关系,到人与物的关系。再到人与世界的关系;庄子都用有所创新和发展的道家学说进行了富涵哲理的描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给年轻人读的庄子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战国)庄周 |
出版社 | 蓝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庄子》是一部关于生命哲学的书,它是庄子的思想精华,是庄子的精神世界,也是庄子的现实世界。 有了这部《庄子》,庄子的世界仿佛离我们就不再那么遥远,有时在转瞬之间,它就能走近我们,近得似乎可以触摸,可以目及。 从生命的起源,到生命的成长,再到生命的终结;从物与自然的关系,到人与物的关系。再到人与世界的关系;庄子都用有所创新和发展的道家学说进行了富涵哲理的描述。 内容推荐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写,“外篇”则是由庄子与其弟子合作写成的,“杂篇”内容更为复杂,很可能是庄子学派或后来的学者所写,因为像《盗跖》、《说剑》等不可能是庄子学派的作品。 《庄子》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哲学思想上,同时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影响深远,其艺术成就在先秦诸子中艺术性是最高的。书中多是通过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来阐释事理,超常的想象力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对现代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古典名作。 目录 前言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骈拇 马蹄 胺箧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运 刻意 缮性 秋水 至乐 达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杂篇 庚桑楚 徐无鬼 则阳 外物 寓言 让王 盗跖 说剑 渔父 列御寇 天下 试读章节 逍遥游 【题解】在自己的世界寻找快乐 海里有很多鱼。鱼也有很多种。但是能够化为鹏的鱼,就只有一种。然而,它只有茁大海之中,才能化鹏。傲然临之而不顾,然而天地之间,何处能容? 而且,无论多么大,都是在天地之间。没有什么能够超出天地之外,也没有什么能够充满天地。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浪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鹩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 北方的大海,叫北溟,北溟的海里有大鱼,大鱼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形很大,没有人知道,据说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名字就改叫做鹏。鹏的脊背很大,更是没有人能够知道,无法确定长到几千里;奋起高飞,双翅就像垂天之云。是鸟,天性就是飞翔。所以,这只鸟啊,它便展开翅膀,追逐海上汹涌的波涛,远赴南方的大海。南方的这块海水,名字叫南溟,南海,本来就是一个与天地共生的大池。 《齐谐》这本书,收录记载了天下各种怪异的事或物,在这本书中写着:“潮起潮落间,鹏就飞抵南海,羽翼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波涛,于是海面上腾起急骤的狂风,它乘风借力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六个月后,呼啸波动的大海方才渐渐恢复原来的状态。”无边的原野上野马奔腾疾驰,尘埃飞扬升腾,有生命的生灵或是无灵魂的微尘,都被大自然的风相互吹着而飘动。天空高远而湛蓝,这就是它本来的色泽吗?如此高远哪里是它的尽头呢?从这极高之处俯视大地,所看到的一切。也都无非微如尘埃啊。水蓄积不深广,则无力浮栽大船。倾倒杯水在庭堂低洼的地上,小小的芥草就像一只小船浮在上面。如果将杯子放置其中就粘紧地面而不能动,因为水太浅而作为船的杯子是太大了。风所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就无力托负巨大的翅膀飞翔,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托举着,于是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它的飞翔,从此自由地飞到向往的南方去。 寒蝉与斑鸠不以为然地相互笑着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抢先飞落在榆树和檀树的枝条上,很多时候飞不到,就中途落回地上喘息,何必一定要到九万里的高空飞向南方去呢?”到莽莽苍苍的郊野去,只需三餐就可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去百里之外,就需要准备隔夜的干粮;远行千里之外,至少也需要准备够用三个月的粮食。寒蝉和斑鸠这两个小东西哪里懂得这个道理呀!小聪明不能理解大智慧,寿命短促的经历不如长寿体会深刻。怎么知道是这样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会懂得月令的晦朔终始,夏生秋死的寒蝉也不会明白一年的季节变化,这是因为生命短促。楚国南部有一种灵龟,名叫冥灵,它的生命是以五百年当作一个季节;有一种椿树,生长于上古时代,名叫大椿,这棵古树的年轮,是以八千年作为季节,这就是长寿。 P1-3 序言 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人,生于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去世,据《史记》记载,他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期的人。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同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因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后世习惯将他与老子并提,称作“老庄”,而将他们的哲学称作“老庄哲学”。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十分穷困,却淡泊名利,楚王听说了他的贤德,便派使者以千金相馈赠,并邀请他出任宰相,被他拒绝了。庄子是位极其廉洁正直的人,他一生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正因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因此他试图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去成就一种逍遥自在的人生境界;在庄子心中,宇宙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要学会融入万物,与宇宙相生相息;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品德的修养,德性不足,便会精神匮乏,具有高尚的品德修行,才能使精神饱满,使生命在自足的精神中得到呵护。所以,晚年的庄子一直隐居于抱犊山中,终身再也没有出仕。 庄子一生学识渊博,交游甚广,著有《庄子》一书,主导思想是对《老子》的继承,然而却也有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全书十余万言。大多采用寓言的形式。他的著作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总之,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恩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作品简介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丰富,文笔变化多端,具确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确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在《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庄子》52篇,但留下来的只有33篇。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道家著名经典之一。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船认为“内篇”的7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15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完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11篇的情形就要复杂得多,很可能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被认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持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内篇最集中表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如《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全篇阐述了庄子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庄子认为客观现实中的事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能顺应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齐物论》以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齐寿夭为主要内容,与旨在倡导精神上的超现实境界的《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文中充满辩证的观点,但也容易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大宗师》则以论道和论修道为主要内容。外篇《秋水》篇亦被认为最能体现庄子思想,该篇认为万物都是相对的,因而主张一切任其自然,反对人为。杂篇中的《寓言》和《天下》两篇也很重要。前者旨在说明《庄子》表达“道”的手法;后者则阐述了先秦各学派的中心思想及其活动情况,并列举了重要的代表人物,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哲学史论文。 后世影响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最重要的开创者,道家哲学基本上也就是老庄二型而已。庄子的道家学说与老子学说有所不同,庄子更详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可开创能力,包括智慧上、认识能力上、身体能量上等等。庄子同样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题基础上,提出了从人的自我修养到面对整个社会国家的处世之道,《庄子》书内七篇之作,就是他从世界观到知识论到工夫论到社会哲学的内圣外王之道的理论。 《庄子》一书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在公元3世纪到5世纪的魏晋时期,《庄子》对时人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庄子》在唐代正式成为道家的经典之一。《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单单表现在独特的哲学思想上,其文学上独有的特色也影响很大,丰中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简单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来阐述,给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鲁迅就曾对《庄子》给予高度评价,“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而后人在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也多受《庄子》的影响,如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诗词作品中都能看到《庄子》的痕迹。后世道教继承道家学说,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老庄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庄子也被逐渐神化,奉为神灵。唐玄宗时封其为“南华真人”,《庄子》诏称为《南华真经》。宋徽宗时又被封为“微妙元通真君”。 书评(媒体评论) 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 寓言成为一种文艺,是从庄子开始的。 ——闻一多 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 ——郭沫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