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太阳/中国少年科幻之旅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少年科幻之旅”所收录的科幻佳作,均具有新奇的想象力和科学内涵,必将受到青少年读者的青睐。在阅读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学作品的同时,读者会产生对科学的热爱,对科技与人文关系的思考,拓宽视野,体会到人生的奇妙和美好。刘慈欣专著的《中国太阳/中国少年科幻之旅》就算其中一本。

内容推荐

《中国太阳/中国少年科幻之旅》收录了中国科幻文学领军人物刘慈欣的《中国太阳》《微纪元》《人和吞食者》等五篇短篇小说,其中《中国太阳》获得了2002年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人与吞食者》获得了2002年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中国太阳》通过一个农村小伙水娃的梦想,将读者的视角引入太空,展现了他恢宏的想象力与人文思考精神。文中描绘的种种奇观,让人叹为观止。

目录

知识造就的想象力

中国太阳

(2002年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获奖作品)

纤维

微纪元

人和吞食者

(2002年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获奖作品)

试读章节

水娃从娘颤颤的手中接过那个小小的包裹,包裹中有娘做的一双厚底布鞋,三个馍,两件打了大块补丁的衣裳,二十块钱。爹蹲在路边,闷闷地抽着旱烟锅。

“娃要出门了,你就不能给个好脸?”娘对爹说,爹仍蹲在那儿,还是闷闷地一声不吭。娘又说:“不让娃出去,你能出钱给他盖房娶媳妇哇?”

“走!东一个西一个都走了,养他们还不如养窝狗!”爹干号着说,头也不抬。

水娃抬头看看自己出生和长大的村庄,这处于永恒干旱中的村庄,只靠着水窖中积下的一点儿雨水过活。水娃家没钱修水泥窖,还是用的土水窖,那水一到大热天就臭了。往年,这臭水烧开了还能喝,就是苦点儿涩点儿,但今年夏天,那水烧开了喝都拉肚子,听附近部队上的医生说,是地里什么有毒的石头溶进水里了。

水娃又看了爹一眼,转身走了,没有再回头。他不指望爹抬头看他一眼,爹心里难受时就那么蹲着抽闷烟,一蹲能蹲几个小时,仿佛变成了黄土地上的一大块土坷垃。但他分明又看到了爹的脸,或者说,他就走在爹的脸上,看周围这广阔的西北土地,千千的黄褐色,布满了水土流失刻出的裂纹,不就是一张老农的脸吗?这里的什么都是这样,树、地、房子、人,黑黄黑黄,皱巴巴的。他看不到这张伸向天边的巨脸的眼睛,但能感觉到它的存在,那双巨眼在望着天空,年轻时那目光充满着对雨的祈盼,年老时就只剩呆滞了。其实这张巨脸一直是呆滞的,他不相信这块土地还有过年轻时候。

一阵干风吹过,前面这条出村的小路淹没于黄尘中,水娃沿着这条路走去,迈出了他新生活的第一步。

这条路,将通向一个他做梦都想不到的地方。

人生第一个目标:喝点不苦的水,挣点钱。

“哟,这么些个灯!”

水娃到矿区时天已黑了,这个矿区是由许多私开的小煤窑组成的。

“这算啥?城里的灯那才叫多哩。”来接他的国强说。国强也是水娃村的,出来好多年了。

水娃随国强来到工棚住下,吃饭时喝的水居然是甜丝丝的!国强告诉他,矿上打的是深井,水当然不苦了,但他又加了一句:“城里的水才叫好喝呢!”

睡觉时国强递给水娃一包硬邦邦的东西当枕头,打开看,是黑塑料皮包着的一根根圆棒棒,再打开塑料皮,看到那棒棒黄黄的,像肥皂。

“炸药。”国强说完,翻身呼呼睡着了。水娃看到他也枕着这东西,床底下还放着一大堆,头顶上吊着一大把雷管。后来水娃知道,这些东西足够把他的村子一窝端了!国强是矿上的放炮工。

矿上的活儿很苦很累,水娃先后干过挖煤、推车、打支柱等活计,每样一天下来都把人累得要死。但水娃就是吃苦长大的,他倒不怕活儿重,他怕的是井下那环境,人像钻进了黑黑的蚂蚁窝,开始真像做噩梦,但后来也习惯了。工钱是计件,每月能挣一百五,好的时候能挣到二百出头,水娃觉得很满足了。

但最让水娃满足的还是这里的水。第一天下工后,浑身黑得像块炭,他跟着工友们去洗澡。到了那里后,看到人们用脸盆从一个大池子中舀出水来,从头到脚浇下来,地上流淌着一条条黑色的小溪。当时他就看呆了,妈妈呀,哪有这么用水的,这可都是甜水呀!因为有了甜水,这个黑乎乎的世界在水娃眼中变得美丽无比。

但国强一直鼓动水娃进城,国强以前就在城里做过工,因为偷建筑工地的东西被当作盲流遣送回原籍。他向水娃保证,城里肯定比这里挣得多,也不像这样累死累活的。

就在水娃犹豫不决时,国强在井下出了事。那天他排哑炮时炮炸了,从井下被抬上来时浑身嵌满了碎石,死前他对水娃说了一句话:

“进城去,那里灯更多……”

人生第二个目标:到灯更多水更甜的城里,挣更多的钱。P1-5

序言

知识造就的想象力

郑军

一直记得当年在课堂上学到原子核知识的情形.老师告诉我们,原子核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却集中了原子99.96%以上的质量,当时我看着老师和同学们想,人不就是由原子组成的吗?这样说来,人体只是一个人形空间,周围这些人都是空的啊!

今天,一些推崇科幻的人往往把想象力和知识对立起来.这种观点特别受少年儿童的追捧.是啊,不用卖力去学知识,凭借虚无缥缈的“想象力”就能产生伟大的成果.那多简单啊!其实,科幻中最优秀的那部分作品都要扎根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刘慈欣的作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在《纤维》中,美国飞行员驾驶战机,突然被吸引到一个奇怪的世界中。那里的人来自不同宇宙,他们的地球有粉红色的、有灰色的;有的地球有三颗卫星,有的连一颗都没有;有的社会用五进制,有的用二十进制,大家在为哪个世界最真实而争论不休。其实,这些都是彼此有微小差异的平行世界,而这个想象的出发点就是量子力学。

在《中国太阳》里面,农村孩子水娃阴差阳错地与一个民间科学家相识,后者建造了巨大的卫星太阳能镜,它停留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固定地把阳光送到地面上的某个区域.而水娃则成为这面巨镜的清洁工。

这个设想最早由苏联工程师提出,他们曾计划制造巨型反射镜,把它发射到太空,照亮北极地区。当然,这个设想并没有实现,但刘慈欣把它加工成优美的短篇。作者详细描写了巨镜的细节,比如它的背面映衬着繁星,微小的姿态调整火箭吐出火焰等,这些场面很壮观,但无一不来自科学知识。

在《微纪元》中,人类面临灭顶之灾,又找不到适合的外星去移民,于是将身体缩微,生活在微观世界里。刘慈欣详细描写了微观世界中的奇观:人可以从比自身高百倍的地方跳下跃上而不受伤害;水靠张力凝结成水滴,微人类从里面抓取更小的水滴;微人类由于体积小,强度增加,因此乘坐在飞车上相撞也会安然无恙。

这些奇观都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甚至微观世界本身都来自科学家的研究,从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以后,一代代科学家靠微观积累起有关这个世界的知识。

经常有年轻作者问我,他越是看别人的科幻小说,越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写的,前人会不会把所有科幻题材都写尽了?

其实,科幻小说里的素材往往都来自科学,只要科学不停步,就总有新东西发明出来,科幻作家也永远有可写的新素材,像刘慈欣写的量子力学、卫星太阳能镜这些知识,凡尔纳时代的作者就写不出来。  想象力是一种加工手段,它自己不会产生知识,而要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储备上。你懂得越多,你的想象空间就越大。

刘慈欣证明了这一点。

书评(媒体评论)

刘慈欣之所以卓尔不群,并不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他的故事是人类进步的一篇篇传说。他的想象是具体的,但行文是抽象的,甚至像寓言。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国太阳》里,主人公水娃是一名来自贫困的干旱乡村的小伙子…”水娃的进步代表了全人类的进步。

——美国《纽约客》杂志编辑Joshua Rothman

我不得不克制住继续阅读刘慈欣的其他作品的渴望……我现在只有刘慈欣的三部作品(《人和吞食者》《微纪元》和《中国太阳》),我害怕我把它们都读完之后的日子,真心希望他的更多作品能被尽快译为英文!

——美国亚马逊网网友

大刘的科幻常常是立足于现实,却又可以超越时代的,这篇小说(《中国太阳》)里提到的技术几乎在当下就可以实现,但大刘的想象力却不知超越了现实多少光年,简单的技术,加上宏大的想象力,构成了大刘独有的科幻风格。水娃人生的第六个目标:飞向星海,把人类的目光重新引向宇宙深处。读到这里,我的眼中竟然有泪光闪动。大刘,你一定懂的……

——豆瓣网友一壶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8: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