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为关于印度的历史—文化游记,作者(郭建龙)用半年的时间,走访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角度对印度的历史做了梳理,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描绘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让读者了解印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郭建龙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为关于印度的历史—文化游记,作者(郭建龙)用半年的时间,走访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角度对印度的历史做了梳理,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描绘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让读者了解印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内容推荐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 印度和中国同样是文明古国,它们之间到底有哪些不一样? 为什么他/她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层面的话题,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作者(郭建龙)跋涉两万多公里,走遍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从历史、政治、社会等多个角度深度观察印度,描绘出一幅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 目录 引 子 漂浮的印度 第一部 消失的文明和雅利安情结:原始宗教的印度 第一章 英国逃兵和美国疯子遭遇古文明 第二章 穿越历史的岩画 第三章 几千年前的白种人入侵 第四章 史诗时代 第二部 在佛陀和大雄的光辉下:佛教和耆那教的印度 第五章 生自尼泊尔 第六章 佛陀的苦行、顿悟和反叛 第七章 与佛陀同时代的大雄 第八章 希腊人来了 第九章 孔雀帝国的统一和阿育王的救赎 第十章 帝国之后 第三部 从中国刮来的旋风:游牧的印度 第十一章 蝴蝶效应从中国发端 第十二章 中亚和印度:蛮子的欢乐 第四部 古典主义和中世纪:印度教的印度 第十三章 玄奘的印度世界 第十四章 北印度的中世纪 第十五章 西南印度的变迁 第十六章 最纯正的南印度 第五部 蒙古?突厥?印度!:伊斯兰教的印度 第十七章 德里的旧城堡 第十八章 空城汉皮和南印之殇 第十九章 我来自成吉思汗,也来自帖木儿 第二十章 阿克巴的种族融合 第二十一章 普天下最幸福的女人 第二十二章 吝啬皇帝的帝国黄昏 第六部 公司、总督和女皇:基督教的印度 第二十三章 西方人来了 第二十四章 两个东印度公司的战争 第二十五章 南印度的沦陷 第二十六章 在自己国土上叛乱的皇帝和女王 第二十七章 两个女皇的悲喜剧 第二十八章 让殖民地成为历史 第七部 统一的代价:多数分享的现代印度 第二十九章 耻辱的起点 第三十章 土邦的命运 第三十一章 分离者的宗教 第三十二章 当刺杀成为惯例 第三十三章 全被通胀那巫婆吃掉了 附 录 旅行到达的地方以及在书中出现的章 节 试读章节 来印度之前,在尼泊尔我碰到了一位女士。和我一样,她此次出国的目的地也是尼泊尔和印度,不过和我相反,她更喜欢在尼泊尔的旅行。我们在一起游玩的时候,她不停地告诉我印度脏乱差,不如尼泊尔精致,甚至不理解我为什么把印度之旅看得这么重。 其实,深深吸引着我的,不是悠闲的享受,而是印度的文明。在印度,如今仍然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古色古香。在中国,原有的传统服饰早已经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在印度,穿纱丽的女人比穿现代西方服饰的女人要多得多。这里的人们仍然习惯于用手抓饭,他们的宗教观念也并没有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而淡化,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印度教的神庙随处可见,伊斯兰教徒聚集区里,古兰经声随着大喇叭的出现变得更加响亮。 在中国,人们已经习惯了各种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可这里的一次性容器却是陶做的,而盛放小吃则用菩提叶,保持着那份乡土气息。虽然城市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可是牛儿仍然可以大摇大摆四处穿行,狗儿则在街上睡觉,即便摩托车、汽车在四周如闪电般开过,它们仍然可以安心睡,从不用担心会被撞到。 这个在现实与历史间保持着平衡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文明?这是我思考了很多年的问题。当印度和中国都并列“金砖四国”的时候,这两个国家有什么不同,又将各自走向何方? 即便到了印度,我仍然在不断地问自己。那么,好吧,既然想弄明白,不妨从头开始,从印度历史的开篇去寻找那一丝丝的线索,再回溯到现在。 印度历史的第一章在哪儿呢?在印度河文明,在洛塔尔(Lo—thal)……第一章英国逃兵和美国疯子遭遇古文明 1827年,一位名叫詹姆斯·刘易斯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士兵在阿格拉脱离了军队,逃往了当时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Pun—jab)地区。 旁遮普几乎是这位士兵唯一可以逃亡的地方。当时,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在英国人的控制之下,只有西北部的旁遮普属于锡克教国王兰吉特·辛格的势力范围,这里是印度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从喜马拉雅山流下的五条河流汇集成了印度河,流向大海,形成了丰沃的平原。锡克教徒天性喜爱自由,又崇尚刀剑,兰吉特.辛格也不想臣服于英国人,英国人也暂时不敢碰那片自由的土地。 在这儿,逃兵刘易斯被一位名叫约书亚·哈兰的美国疯子搭救,并改名查尔斯·麦森,作为工程师加入了哈兰的行列。 也许会有人对我把哈兰称作疯子提出异议,但他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冒险疯子。这个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出生的人生活在19世纪,可竟然还相信自己是亚历山大大帝(一个生活在公元前的人)式的人物。在后来的美国人中,也许只有巴顿将军赶得上哈兰的疯狂,巴顿认为自己的前生是汉尼拔,另一个生活在公元前的人。 这位“亚历山大”在被未婚妻甩掉后,突然离开了美国,漂洋过海来到印度,加入了英国人的部队。离开英国的部队后,他又跑到了旁遮普,卷入了当地军阀的军事行动之中,在锡克国王兰吉特·辛格手下担任地区的总督,还帮助阿富汗人打过仗,号称古尔亲王。历史就以“古尔亲王”这个古怪的名字记住了疯子哈兰。 历史总是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呈现自己:它不仅让英国逃兵加入了古尔亲王的队伍,还让他为我们留下了第一份关于古印度文明的记录。 一天,麦森(即刘易斯)来到了一座河谷中的小山前,这座小山在一个叫哈拉帕的村镇旁边。当地人告诉他,这座小山曾经是一个巨大的佛教城市,城墙有好几公里长。 麦森于是记录下了这件事情,并把它写入了自己的书里。他虽然做了记录,却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一个多么伟大的发现:他正站在一个伟大文明的古老都城面前,这个文明比佛教的诞生要早近两千年! 但这并不能怪麦森,即便是当时最大胆的人也不敢想象这座城市的历史。20世纪之前,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印度只是一个世界文明史中的小辈。人们普遍认为,印度缺乏本土文明,直到欧洲人(雅利安人)经过中亚来到了这片广袤的次大陆,并把这里变成了他们的家。 总之,印度文明只不过是欧洲文明的一个分支,并掺杂着中亚文明的余韵,属于一个后来的杂交品种。P15-1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