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1本书读懂经济指标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韩媛媛//刘维奇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升降反映了什么?与你的日常生活有何关联?

国家是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并作为房价控制政策的制定基础的?

利率的调整,直接与百姓相关,那么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与百姓有什么样的关系?当下逐渐被人们重视的幸福指数,是如何衡量与计算的?

作为股民,为什么你要每天关注股票价格指数?

我国的外汇储备量已经连续多年排名世界第一,外汇储备规模与百姓日常生活有什么关联?

……

要想弄清楚上述诸多问题,就必须对经济发展态势有所了解,而要了解经济发展态势,就必须对综合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各种经济指标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好个人与家庭的经济规划,才能跟上社会经济大潮。

为此,韩媛媛、刘维奇编著的《1本书读懂经济指标》延请两位青年经济学家,为你系统梳理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的各种主要经济指标,不仅有金融、服务等领域的重要指标,而且有实体经济领域的多个重要指标;不仅有规模、速度上的指标,而且有质量上的指标。读完本书,你将对整个经济运行体系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心中会拥有一幅清晰的脉络图,知道哪些指标与自己息息相关,哪些指标很重要。

内容推荐

韩媛媛、刘维奇编著的《1本书读懂经济指标》全面介绍了经济领域中的各项指标,从宏观的GDP、GNP、CPI等到微观的经理人采购指数、储蓄率等,并且,对于最新的克强指数、碳排放强度、民生指数等也做了介绍。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指标的概念内涵,而且用实际案例进行释义,便于读者直观地理解,同时还对指标做了进一步解读分析。

《1本书读懂经济指标》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适合所有对经济感兴趣的朋友阅读,同时也适合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国民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唯GDP马首是瞻

 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创造的财富

 国民收入——分配也很重要

 经济增长率——财富增长的速度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市民的财力

 农村人均纯收入——农民收入的平均水平

第二章 物价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牵动人心的CPI

 生产者价格指数——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影响深远的CCPI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投资成本不是固定的

 零售物价指数——零售价格的波动幅度

 通货膨胀率——货币贬值的速度

第三章 贫富水平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财富分配究竟有多不平等

 恩格尔系数——饮食支出的比例

 贫困率——多少人处于贫困状态

 幸福指数——幸福可以计算吗

 痛苦指数——痛苦如何衡量

第四章 劳动与就业

 失业率——有多少人没工作

 就业弹性系数——增长不一定带来更多工作岗位

 工资总额——我们挣了多少钱

 平均实际工资指数——工资涨得有多快

第五章 消费与储蓄

 最终消费支出——一共花了多少钱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额与餐饮收入

 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也需要信心

 储蓄率——存不存钱的抉择

第六章 投资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有形无形的固定资本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速度指标

 商品房销售额——商品房卖了多少钱

 房地产价格指数——房价又涨了吗

 房地产景气指数——房地产业前景如何

第七章 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是不是越来越多

 抚养比——劳动力的负担

 平均预期寿命——生命的平均长度

第八章 财政与税收

 财政收入——国家的收入

 财政支出——国家的支出

 财政赤字率——入不敷出的程度

 偿债率、负债率、债务率——国家欠了多少外债

第九章 货币

 货币供应量——货币仅仅是现金吗

 利率——存款的利润率

 再贴现率——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法定准备金率——有些存款不能用于放贷

第十章 金融安全

 资本充足率——抑制风险资产

 金融杠杆率——1元钱的放贷规模

 不良贷款率——收回贷款的风险

 资本收益率——资本的获利能力

 流动性比率——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第十一章 资本市场

 股票价格指数——经济晴雨表

 市盈率——股价多少是合理的

 创业板指数——创业板市场情况的反映

 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更新最快的指数

第十二章 国际投资与贸易

 进出口总额——我们跟外国做了多少生意

 汇率——1美元值多少元人民币

 外贸依存度——国家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

 外汇储备——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出口退税率——出口的货物税能退

 外商直接投资——部分逐利而来的外国资本

第十三章 其他常见指标

 碳排放强度、碳生产力——GDP与CO2排放的关系

 中国民生发展指数——中国的幸福指数

 采购经理人指数——制造业的体检表

试读章节

一、概念界定

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五个总量及其相关指标;狭义的国民收入仅指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是一国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其计算方法是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上政府补助金。其衡量方法有三种:第一,收入法,是通过加总本国居民、公司和个人直接得自当期货物和服务生产的收入,即要素收入之总和;第二,支出法,是把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及净出口进行加总,从而得出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总支出;第三,产出法,是汇总该国的工业和生产性企业在每一生产阶段上的增加值。

促进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下。

第一,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的增加。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国民收人的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同社会投入的劳动量成正比。投人的劳动量愈大,国民收入的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就愈大,反之就愈小。

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国民收入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国民收入的价值量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愈高,国民收入的价值量就愈大,反之就愈小。当社会劳动资源已得到较充分的利用、经济的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的阶段时,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也是增加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第三,生产资料利用的节约。节约生产资料可以用同量的生产资料生产更多的社会总产品,从而使得同量社会总产品中,国民收入所占的比重相对增大。

二、案例释义

有资料显示,近十几年来,居民收入占中国的国民总收入比重不断下降,政府、企业比重则不断上升。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由68%降至60%,政府和企业部门分别由16%和16%升至17%和23%;2007年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至57.9%。而在美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高达70%。

此外,再次分配中,中国居民收人在国民收人中的比重由69%降至59%,政府与企业分别由19%和12%升至21%和20%;居民收入的分配也不够合理,中等收入所占比重较小,而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收入差距过大,以2009年房地产市场为例,随着房价飞涨,有能力购房者在楼市的高歌猛进中不断积累财富,而无力支付首付的居民则离一套基本住房的购买力越来越远。

这些数据的变化,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问题。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三、进一步解读

国民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例如,国民收人的增长额同积累额进行比较可用以考察积累的经济效益,特别是一国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额可反映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由于国民收入扣除了物质消耗的因素,避免了社会总产品中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的重复计算造成的虚假现象,因而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社会新增的物质财富。因此,世界各国都使用国民收入这一宏观指标进行经济分析和比较。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较低并仍在不断下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人分配差距逐渐扩大,这种“结构性收入分配不公”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P11-13

序言

在对经济毫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投资,就像是完全不关心目的地的天气状况而前往旅行。恶劣的天气会让度假的好心情大打折扣,尤其会彻底毁掉户外活动的计划。同样,如果选择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投资到股票或期货市场,无疑会将你原本设计好的舒舒服服的退休计划破坏得一干二净,或者让购置新房的计划泡汤,甚至孩子的教育经费也因此没了着落。

——理查德·亚马罗尼

国际经济形势风云突变,国内经济政策频频出台,我们每个人未来的生活都将受到各种各样的经济事件的影响,而这些经济事件又往往会影响到经济指标。各种媒体每天都在发送海量的各类经济数据,我们如今的生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经济指标所包围。这些指标与数据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会影响经济发展乃至我们未来生活的“秘密”,每一经济指标都有不同的含义,其背后反映了经济运行的不同方面。通常我们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到可以牵动市场神经的数据,因此,读懂可得的经济指标和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读懂经济指标背后的“秘密”?浩繁的数字传递的真实信息究竟是什么?有哪些指标我们要格外重视?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如何读懂经济学家的分析报告,看穿投机者的谎言,弄清复杂的经济态势,把握致富良机?在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美国是全球第一经济强国,中国经济翻一番,这其中的主要参照指标是什么?我们感觉到生活中各种物品的价格有升有降,为什么官方会得出物价上涨或下降的结论,有什么指标用来反映这一情形?人民币贬值、汇率变化又对我们国家乃至国民的经济生活意味着什么?

经济是数据和指标的天下,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影响因素多种多样,要想比较好地理清头绪,必须从经济指标人手。但是,现实中的经济指标数量众多,我们没有精力一一掌握,所以,读懂一些主要的指标就成为把握经济大势的窍门。这样,我们只需要对经济领域最基本的几类统计指标加以了解就可以了,例如实体经济的主要指标(经济增长速度、价格指数、进出口等),主要货币指标(货币供给、利率等),主要财政指标(财政收支、赤字等)和主要国际收支指标(外汇储备等)。读懂这些经济指标,会让我们对整个经济形势有一个大致了解,有助于我们理性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那么,这些重要的指标是如何采集、如何计算的?蕴含着什么意义?如何依据这些指标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向?其对我们的宏观经济和生活有什么影响?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大家揭开经济指标的面纱。

在表明经济各领域当前状态的同时,经济指标向我们暗示了经济发展的方向,而要在短时间内掌握经济概况、读懂经济指标隐含的信息,需要把经济指标放在一个大的经济周期的框架中进行分析。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人们往往会关注不同的经济指标,对某些经济指标的公布翘首以待,却不怎么注意其他指标。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同一个经济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例如,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人们往往会关注CPI这样的度量通货膨胀的指标,而在经济衰退的阶段,通货膨胀就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了,因而相应的经济指标也会退居次要位置。只有结合经济周期,我们才能在万千经济指标中抓住重点。

在读经济指标的时候,我们通常要综合分析几项指标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要充分解读经济指标隐含的信息,需要把经济指标放在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中进行分析。GDP、GNP、国民收入,这些宏观经济指标大众早已熟悉,它们代表着严谨和专业,在读这类指标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会对各国、各地区之间的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因为没有对比就不能发现差距,也缺少前进的动力。但是在对比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仅仅关注单个经济指标,还要去比较居民收入、贫富差距、生态环境、人口等指标,这样,各地之间的经济指标比较才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切记,单个经济指标不可能描绘出完整的经济图谱。

当然,经济指标也不是万能的,没有一种指标本身是绝对万能的,没有漏洞的。例如,GDP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但它并不是没有缺陷。一方面,GDP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财富或福利的增减,只能用来衡量易于度量的经济活动的营业额。德国学者在《四倍跃进》中曾举例:两辆汽车安全驶过,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但是,如果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则会带来一系列有偿服务从而导致GDP增长,但任何人都没有因此提高生活水平。另一方面,GDP指标不能完全反映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所以我们说,GDP不是万能的。同样,其他经济指标也有着或多或少的缺陷。

经济指标的语言直截了当,但是需要我们正确地解读。闲暇时刻,沏一杯香茗,翻一翻这本书,一定会对你读懂各类经济指标颇有助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