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论是衰退还是复苏,都是正常的,与衰退期相比,经济复苏时期的持续时间往往更长,程度也更猛烈。
巴菲特与约翰爵士的投资共识
“‘这次会不一样’是最昂贵的一句话”。这是投资圣人约翰?邓普顿爵士(Sir John Templeton,1912~2008年)送给我们的教诲,他是永远的圣人,他带给我们永远的启迪,愿他在天堂永远保佑我们。当然,他说的只是投资。但或许也在说灵魂,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说约翰爵士是一个传奇人物,似乎对传奇这个词有点不公平。他是共同基金行业的先驱者,创建并一手打造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他也是全球投资领域的领军人物,率先开启为全球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先河。约翰爵士的血管里似乎流着冰水,因为他永远都能镇定自若,他永远坚守自己的信条:不要随波逐流。他比巴菲特更早知道,在别人胆战心惊时,你应该像饿狼一样贪婪,反之亦然。他从不相信占卜术,不管它们看上去有多么诱人,他坚定不移地依赖基本面,坚信自己所说的“便宜货”。
我有幸多次见到约翰爵士,每次都对他关注有加,不仅因为我们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天,虽然相差近半个世纪,还因为他平易近人。此外,我还发现,在任何场合下约翰爵士都谦逊低调、彬彬有礼,浑身散发着高贵的气息。他几乎可以成为任何人学习的典范,以前是,现在是,而且永远都是,不管你是谁,不管你从事何种职业。
约翰爵士绝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除了创立“邓普顿宗教奖”(Templeton Prizein Religion)之外,他还热心投身慈善,建立了很多慈善基金。他勤俭节约,宁愿驾驶破旧的二手车,也不坐专职司机驾驶的豪华座驾;乘飞机时,他只坐经济舱。他虽然被授予爵士,但依旧谦逊平和。他还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桥牌手,在耶鲁大学里,他是常胜将军。和我一样,他也认为美国政府既不是我们的好管家,更不是我们的好仆人,因此,他选择定居巴哈马。此外,他对投资实体经济也十分在行,他创建的企业提供了几千个就业岗位,而且报酬颇丰。在约翰爵士的言传身教下,很多人深得他的衣钵,无数跟随他的投资者都赚得盆满钵满。正是他的成功,才启发我创建一家大型投资公司。
他是一个令人称奇的心灵思想家。如果你曾阅读过他那本早已绝版的《中庸之道》(The Humble Approach),就会感悟到他通灵一般的思维。不管你信仰如何,这本书都会震撼你的心灵。约翰爵士绝对是最深邃、最睿智的思想家。
但是在我的心目中,约翰爵士最大的贡献就是他那句精辟的训诫。假如你觉得这次会不一样,那么你绝对大错特错,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想法会让你付出惨重代价。
这并不是说历史总会毫无偏差地重现,当然也绝不会毫厘不差地翻版,这并不是约翰爵士的本意。衰退终归还是衰退,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投资者都会度过这些危机。信贷危机并不陌生,熊市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牛市同样会来去依旧,地缘政治冲突、战争甚至恐怖袭击自古以来就存在,自然灾害更是如家常便饭!认为今天的自然灾害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的想法根本就没有任何依据。
了解以往投资者对类似事件的反应,我们就能以史为鉴,更好地展望未来。虽然我们不能根据过去妄断未来,但它可以为我们点亮一盏灯。我们生活在某个与众不同的新时代,历史上每一代人都生活在前人不曾生活过的时代,因此,约翰爵士格外懂得研究历史的价值。如果不以史为鉴,我们就缺少了认识当下的背景和展望未来的基准。在一个绝大多数市场实操者认为历史仅限于他们职业跨度的世界里,约翰爵士显然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学家。此外,约翰爵士还深知一个优秀投资家最应该铭记在心的事情:人类的进化过程异常缓慢,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便旧貌换新颜。因为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进化缓慢的动物,尽管环境可以变化,但我们依旧会对世界做出相同的本能性反应。
我们之所以会做出相同的反应,是因为我们根本就不会牢记过去。我对此的认识是:我们就像是没有记忆、嗷嗷做吼的大猩猩。没有历史认识、数据收集或者分析能力,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约翰爵士在这三个方面造诣颇深,而且他还知道,我们总是自欺欺人地以为,每一次袭来的危机都比上一次更可怕,更令人痛苦,我们刚刚经历的信贷危机让以前的危机都相形见绌。这只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得到的一份礼物,有了这样的经历我们就永远不会在绝望中自暴自弃。
正因为如此,约翰爵士“这次会不一样”的教诲才能让我们永远铭记于心。不管过去经济多么繁荣,也不管危机到来时有多可怕,我们总有过类似体会。假如你能记住这些经历,并能从中吸取教训,你就会知道危机到来时应该怎样做。你就会知道,这一次并不比上一次更糟糕,也不比上一次更好。
世界经济和资本市场到底有多大的活力,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我们不得而知,人们总是忘记过去,但约翰爵士永远也不会。再有用的话说多了也会变成废话,但我们还是不得不重复:长期熊市隐藏在每个角落,详见第4章。如果事实确实如此,如果资本市场确实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活力四射,那么全球公开上市交易股票的价值到底会是多少呢?会是现在的54万亿美元吗?今天的全球经济总量为63万亿美元,2000年的时候还只有31万亿美元。尽管全球经济产出翻番,但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还是经常被人们称为“失去的10年”,1990年全球产出只有19万亿美元。到了2020年,2050年,2083年或是3754年,这个数字又会是多少呢?我可不知道,即使约翰爵士还活着,他也不会知道。但我记得他在过去几十年里曾无数次地说过,这个数字将会越来越高,而且基本会保持我们曾经实现的增长率,或许稍高一点,也有可能稍低一点。但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相信他,尤其是他在熊市或是经济衰退时说这些话的时候,就更没有人相信了,但事实却证明,他总是对的。
顺便提醒一下,人们之所以对这个社会感到厌恶,我相信是因为新闻业的衰亡引发的。曾几何时,新闻业恪守职业道德。要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你必须受过教育,接受过培训,学好五要素的必修课: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何以及如何。首先用一小段篇幅阐明所有相关信息:在塔尔萨的郊区,一个男子咬了一条狗,因为这只狗偷吃了他的肉眼牛排,接着是你的故事细节。但编辑可以彻底改造你的故事,难道他们就不需要了解第七段里关于这只狗品种的描述吗?它是一只长着三条腿、没有尾巴的京巴犬,这一段干脆删掉;也不需要知道第五段关于这个人的生日宴会的细节吗?依旧是全盘删除。
以往的报刊杂志刊头上会有一大串特约撰稿人的名字,有些是新人,但更多是鬓角斑白的老家伙,他们是这个行业里最优越、同时也是资格最老的成员,他们老谋深算。如果有年轻人说:“我的老天!这个技术股泡沫绝对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没有活路了!”鬓角斑白的老家伙们就会说:“你什么也不知道。1980年的能源股泡沫不是一样糟糕、甚至比这还可怕吗?”他们有过这样的经历,而且不止一次。
P12-14
美国经济史的镜子——堪萨斯
政治是影响资本市场的一个因素,而堪萨斯在美国政治中则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这倒不是因为堪萨斯曾经诞生过几位共和党的总统提名人。
很久以来,堪萨斯始终是美国人平民主义的化身,因为《绿野仙踪》中的多萝西就是堪萨斯人,今天,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这只不过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个童话故事而已。实际上,这部出自平民主义作家之手的作品有着深刻的政治象征意义,它影射了当时社会在金本位和白银本位问题上的政治分歧。下面这段文字摘自我创作于2006年的《股票投资就问三个问题》一书,它详细解读了“奥兹王国”即金本位的深刻含义。可以肯定的是,在创作这个故事时,作者莱曼·弗兰克·鲍姆(L. Frank Baum)挑选堪萨斯作为故事的起点是别有用心的。
《绿野仙踪》和1盎司黄金
你知道,在莱曼·弗兰克·鲍姆着手创作《绿野仙踪》时,难道他就是想写一部童话故事吗?不是的,按照他的本意,这部作品应该是一部寓意深刻的政治讽刺小说,他想借本书表现出19世纪90年代的政治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经济分歧。
不过,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想影片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了。这部拍摄于1939年的影片,原本是想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来一份快乐。但如果我们回到原著,在1900年的那个时候,人们都会知道多萝西那双银鞋背后的含义,从视觉理论上,红色或许更令人愉悦,它应该马上让读者想到,书中所描绘的“奥兹仙境”(OZ),实际上所代表的就是1盎司黄金。这也是鲍曼最想告诉读者的东西。
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支持金本位贷币体系和放弃金本位并采取其他金属本位货币体系的两个政治派别始终处于激烈论战中。在1879年美国恢复金本位后,经济紧缩随之而来,随后整个国家的商品价格和工资水平双双下降。国内外一系列的错误政策,最终导致了1893年的“经济大恐慌”和随后的全球经济大萧条。尽管这不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经济萧条,但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今天,虽然我们还无法找出这场经济浩劫的起因,但美国经济的败落无疑成为全球经济灾难的一个主要诱因,而在美国金本位更是饱受诟病。
于是,整个国家突然之间开始强烈要求取消对银矿开采的限制。此时,威廉·詹宁斯·布莱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开始在“自由白银运动”中扮演核心角色。批判家们认为,这在本质上是一场全面的通货膨胀,而支持者则认为,通货膨胀确实存在,但局势仍处于有序可控状态。舆论界则普遍认为,这场争论已经被定格为一场在人民和与政治集团相勾结的东方银行业之间展开的斗争,前者将会因银本位和通货膨胀率增长而受益,后者因维持现状而受益。顺便提一下,这种平民百姓对商业大亨的好戏在今天依旧司空见惯,某些事情总是千篇一律,这的确有点好笑。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鲍姆创作出这部传奇的童话佳作,而小说本身更是体现了他对银本位的支持,以及对平民主义者的声援。他在作品中塑造的每一个角色,对于读者来说恐怕都再熟悉不过了。
堪萨斯是平民主义运动的发源地,来自当地农村家庭的多萝西,是一个贫穷但无畏的女孩,她是美国民众的代言人。勇敢的多萝西代表着美国人的精神——心地善良,年轻漂亮、活力四射,而且充满希望。而奥兹仙境则象征着美国,尤其是美国东部,而且特别是曼哈顿,这是一个离不开黄金而且已经被黄金照花眼的地方,这里已经与金本位彻底融合为一体。这里到处都是金黄的道路,而这耀眼的金黄就是黄金发出的光芒!
故事中的东方女巫代表前民主党主席、支持金本位体系的格罗弗·克利夫兰,在平民主义者的心目中,他就是一个能力超强的恶棍,因为他是1892年大选当选的美国总统,请记住,这是他第二次当选,他也是1885~1892年期间执政过的总统,但是在1888年的竞选中败给了本杰明·哈里森,在1893年“经济大恐慌”开始时,正直克利夫兰的执政期。他是一个十足的恶棍,因为他明目张胆地支持金本位、彻底抛弃坚持平民主义思想的民主党人,因为在平民主义者的眼里,民主党就应该反对那些主张金本位的共和党人。当克利夫兰在政治上失意的时候,一阵银本位运动旋风把多萝西的房子吹落到东方女巫的领地上,东方女巫被砸死了,但却留下了宝贵的银鞋。此时,住在奥兹王国东部边缘的小矮人们还在无知中挣扎,很显然,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银鞋的魔力。他们甚至在地图上根本就找不到堪萨斯城这个地方——尽管这是东部的首都,于是,他们只好让多萝西去见女巫。
多萝西的第一个同路人是稻草人,实际上,他是一个灵敏机智却被人们看不起的西部农民。在讨论银本位时,大家根本就不让稻草人插嘴,因为奥兹王国的人认为稻草人头脑太简单,以至于根本就无法理解这么复杂的问题,最后,是多萝西用银鞋的魔力,才让稻草人得到了自由。多萝西的第二个同伴铁皮人,东方银行的苛刻利率把这个普通工匠变成了呆板僵硬的傻子,他们不仅偷走了铁皮人的手艺,还偷走了他的灵魂。这个心地善良、身体健壮的劳动者和生活在19世纪90年代的很多人有着相似的命运,最终,浑身生锈、已无力举起斧子的铁皮人被开除了。胆小怕事的狮子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这个狮子不是别人,正是威廉姆·詹宁斯·布莱恩。1896年和1900年两届总统大选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只不过他两次都败给了威廉·麦金利。
尽管布莱恩的确具有发号施令的权利,但最终他还是一个失败者,他根本就没有狮子的力量或勇气。随着美国经济在19世纪90年代末有所好转,原本支持麦金利的阵营也开始分崩离析。有些人.认为,麦金利应该更多关注当前更紧迫的政治问题;还有一些人则认为,他应该继续担当与银本位做斗争的领袖,否则就是在向东方银行的坑人利率低头认输。但他毕竟缺乏勇气,缺少一个狮子的心。
至于巫师居住的翡翠皇宫,很显然就是在说白宫,这里面到处都是形形色色的官僚。巫师看上去很友善,而且希望得到辅佐,但巫师还是把自己的4个伙伴送到西方女巫的老巢。显然,巫师的原型对应着马卡斯·阿雷佐·汉纳。很多人认为汉纳是麦金利当选总统的幕后操纵者。来自俄亥俄州的汉纳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幕后政治策划者,19世纪90年代,他牢牢控制着共和党的大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左右着麦金利的政治主张。除了制造幻象之外,巫师这个角色没有任何真实的权利,这象征着政治不过是一场幻象而已。
而这个来自西方的邪恶女巫,当然就是指同样来自俄亥俄州的威廉·麦金利总统。来自俄亥俄州的某个人怎么会变成了西方的邪恶女巫呢?很容易理解,如果站在鲍姆的角度,你就会发现,邪恶的纽约城通过银行利率控制了一切,于是,纽约哈德逊河以西的一切都变成了她的领地。在当时,很多人认为明尼苏达州和威斯康辛州应该属于西北部,这也是西北航空公司把总部设在明尼苏达州的原因所在。直到今天,我们依旧习惯于把俄亥俄州划归美国的中西部,至于中东部这样的说法,在美国根本就不存在。
麦金利是一个坚定不移的金本位和关税支持者,在平民主义者的眼里,麦金利比克利夫兰更邪恶。而吞并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的念头,丝毫不能改变仇人对他的嫉恨,这只会让他们把麦金利看成贪得无厌的资本主义者。这个巫师急于赶在多萝西发现银鞋的魔力之前占有银鞋,于是,他试图通过一系列离间4个朋友的诡计害死多萝西,并彻底瓦解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而拥有的强大力量。谋害多萝西指的是银本位运动,而所谓的离间计则是指上述吞并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的计划和美国一西班牙战争。而南方的“善良女巫”格林达,则挥舞一下手里的魔杖,解决了4个人之间的矛盾,最终,失去银鞋的多萝西回到了堪萨斯,而这背后的含义,就是南方力量对平民主义运动的一贯支持,而且这种支持一直持续到平民主义运动消亡为止。
整个故事蕴含着着深刻的政治含义,也有较深的货币政策的寓意。有会飞的猴子,被监禁的维基海盗,虽然没有出现在美高梅的电影里,金黄色的罂粟庄园,甚至还有巫师送给我们英雄的礼物,送给狮子的一小瓶液体勇气,布莱恩本人就是一个著名的禁酒主义者,不管怎么说,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身后,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含义。
难道你不相信吗?1990年,休·罗科夫(Hu曲Rockofr)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名为《(绿野仙踪)的货币寓意》,在网上或是当地图书馆都能找到这篇文章。罗科夫在解析这部作品的角色和台词时,深入剖析了其中蕴含的经济、货币及政治含义。我们不妨先看看这篇论文,然后再重新阅读鲍姆的《绿野仙踪》,我相信到时你会大吃一惊,原来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童话作品,根本就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要想炒股致富,就别忘记历史
当鲍勃·霍普(Bob Hope,1903~2003)家喻户晓时,我还是一个孩子。在他的身上,你永远都能看到快乐,除了快乐,还是快乐!霍普曾出演52部喜剧影片,参加过各种电视片和脱口秀等节目,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伟大的表演家,即便是“伟大”这个词也不足以总结他的辉煌历史。霍普让希望永存,让快乐永存,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遗憾的是,我们的记忆力却没有尽职尽贵。确切地说,一旦谈及经济和市场问题,我们的记忆力就会糟糕得一塌糊涂。
人们习惯于淡忘,不仅经常健忘,而且忘记得非常快。即使是刚刚发生的事情,也很难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能记住的太少了。而这必然招致无数投资失误,而且是极其严重的失误!有很多次,我们的记忆在股市中捉弄我们,我们却浑然不知。我们忘记了事件,忘记了原因和结果,甚至记不起我们的感受。因为我们总是忘记,所以,我们习惯于盯着摆在面前或是刚刚发生的事,行为学家称之为“思维近视”。我们总是以为,自己看到的都是新鲜事物,每一种发现都前所未有而且意义非凡,而事实却是,我们刚刚经历过类似事情,而且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人类过分关注眼前事件的倾向并非偶然,这是进化的结果。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一直在学习忘却过去,忘记痛苦与灾难。因为这种健忘,我们才会重复很多疯狂的举止,比如说用木棒和石头去猎杀大型野兽,或是在旱灾、冰雹、野火或者其他毁灭性灾害之后去重新翻耕土地。
忘却痛苦是人类谋求生存的一种本能,不幸的是,这种本能却让我们忘记了教训。尽管每个人都善忘,而市场却不善忘。事实上,历史绝对不会分毫不差地重复,每一次熊市都有一套独特的诱因,每一次牛市也都有不同以往的特有动因。然而人类的行为却不会变化,至少说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投资者或许不会记得他们曾经对债务、赤字、愚蠢的政治家、高油价、低油价、过度消费有过几乎完全相同的体验,市场却清晰记得,细节或许会有所差异,但总体行为特征却不会变化。
几十年以来,我曾听说过很多聪明的商界大师高谈阔论当前形势的极端性。历史却说明,这些现象不仅不算极端,甚至与常态没有什么区别,这种例子举不胜举,而且贯穿本书。如果你告诉某个人,他所说的事实纯属谬误,你可能会碰一鼻子灰,因为他根本就不可能相信你!他们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实际上只是从媒体或是网络上道听途说,他们的朋友信以为真,于是,这就成了他们的事实。这是虚假的事实,只要我们稍有一点记性,就会轻易地识别这些伪事实,但因为我们都是健忘的人,我们的社会也就变成了一个健忘的社会。
这就是投资者经常犯相同错误的原因,千万不要认为只有普通投资者才容易犯错误。第三方调查公司CX0对所谓的投资大腕们进行了研究,也就是那些通过各种方式预测市场走势的专业人士。有些人本身就管理着大量资产,就像我这样,他们选择的专业投资人士中也包括我;有些人虽然不亲自操盘,却会公布投资通讯,撰写投资评论等。在这些人当中,并非每个人都是发布公开市场预测的专业人员。
那么,CXO的调查结果发现这些专业投资者的预测准确度又怎样呢?至我创作本书的时候,这个数字是47%,我在本书第1章里提到了他们对我的评价。我可以坚定地认为,他们的平均正确率绝对不超过50%!这就是专业人士!这些名声显赫的所谓专业市场预测大师,平均正确率竟然还不到一半!这样的话,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非专业人士的预测准确率也差不到哪里去。关于这一点,可以阅读第2章。
贪婪和恐惧导致我们善忘?
为什么投资者在多半的时间里会面对失败呢?原因简单而重要:我们太健忘!我们总是不能以史为鉴,从历史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投资者不仅始终被贪婪和恐惧所控制,而且还会忘记,贪婪和恐惧曾经让他们屡屡受挫。他们之所以总是毫无理由地与贪婪和恐惧为伍,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感受十分强烈,难以抗拒,尽管客观事实或许并非如此。
他们习惯于被貌似剧烈但实属正常的波动所吓倒,因为他们忘记自己曾无数次地经历过这样的波动。他们总是反应过激,可能是出于极度的悲观,也可能是因为超常的乐观,他们所依赖的无非是零零散散的风言风语,或是媒体大惊小怪的末日预言,而随后的事实往往会无一例外地证实:这些只是危言耸听,甚至完全是一派胡言。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不知道,媒体也习惯于重复同样的错误,原因当然完全一样:它们也是由人组成的。
比如说,2008年的市场剧烈震荡让媒体惊慌失措,但这一次和2003年或是1974年熊市探底没有任何不同,而且比后两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
《下一个暴富点(投资大师费雪为你揭开300年投资史赚钱秘密)》简介:巴菲特师弟教你以史为镜,炼就发现牛市的火眼金睛!
从2002年牛市开始上涨到2007年到达最高峰,全球股市疯涨161%,原因何在?这一时期的V形反转趋势中股市出现了怎样的暴富点?
股市反弹与经济复苏之间是否有着必然联系?为何2010年美股的上涨并没有伴随经济复苏?时至今日,日益复苏的中国经济是否预示着A股市场的反弹趋势正在逐步形成?
巴菲特为何能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准确地抛出中石油股票,他抄底A股入股比亚迪大赚13亿美元的秘诀又是什么?
看似独立的个例之间到底暗藏着怎样的玄机?隐藏在股市起伏与经济荣衰中的密码,究竟以何种方式发挥作用?
《下一个暴富点(投资大师费雪为你揭开300年投资史赚钱秘密)》作者全球知名投资大师肯·费雪漫步300年投资史,将松散而随机的历史事件进行整合,对政治、经济等因素一一分解,加以行为金融学的群体心理分析,得出了惊人的结论。对于每次的经济涨跌周期、熊市和牛市中的关键节点,也渐渐得出一个清晰的趋势图景。被短视、记忆和悲观情绪蒙蔽的我们,怎样才能让历史成为强大的工具并帮助我们在投资中获利?
股市起伏不定,牛熊甚难分清,怎样才能打破桎梏,抢占下一个投资暴富点?
亚马逊金融投资类图书畅销榜!教父级投资大师菲利普·费雪之子肯·费雪、劳拉·霍夫曼斯最新力作!
《下一个暴富点(投资大师费雪为你揭开300年投资史赚钱秘密)》漫步300年投资史,将松散而随机的历史事件进行整合,对政治、经济等因素一一分解,加以行为金融学的群体心理分析,得出了惊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