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论语重读(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刘广安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论语》流传两千多年,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对华人社会生活的影响远超其他汉语典籍。《论语》中出现仁109次、孝19次、德38次、礼75次、君于107次,本书在篇章结构上做了创新,前五章依次选择孔子的这五个重要概念,进行系统全面集中的文本今译和解读;后两章则分别从为学阶段、交友助学、择师学习、分科学习、启发学习、重复学习、名言名篇等多个方面丰富了对《论语》的内容和思想的综合认知;书后附录一是作者特别编写的“东斋辞书目录”111种,附录二“东斋《论语》图书目录”83种,以纪念自己多年淘书的苦乐历程和写作《论语重读》的探寻历程;后记则是作者充满深情地回顾了自己与《论语》之间不断生发的书缘:小学老师孙绍武先生在作者心里播下《论语》的种子,求学北大时旁听中文系唐作藩老师讲《论语》,1982年在北大图书馆前用助学金买《四书白话注解》——成为作者收集《论语》著作的开端,在中国政法大学工作后筒子楼芳邻先后赠送作者数种《论语》版本,法史学家程树德晚年在忧患之中编写《论语集释》的顽强精神为作者树立了榜样。
作者简介
刘广安,云南师宗人,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1983年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攻读法制史专业研究生,相继于1986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98年被聘为教授。已出版专著《清代民族立法研究》《中华法系的再认识》《中国法律思想简史》《中国古代法律体系新论》《口述法史》等,主持课题并合著《中国法制史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民族自治研究》《晚清法制改革的规律性探索》《清代法律体系辨析》《中国传统刑法:发展线索、生成方式与变通适用》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仁
一、仁是大同天下的理想道德
二、仁是治国安民的崇高道德
三、仁是社会交往的典范道德
四、仁是个人修身的根本道德
第二章 孝
一、孝是血缘天赋道德
二、孝是家族核心道德
三、孝是社会普遍道德
四、孝是国家基础道德
五、孝是做人首善道德
第三章 德
一、德与个人
二、德与社交
三、德与从政
四、德与治国
第四章 礼
一、礼与个人道德的践行
二、礼与家庭道德的践行
三、礼与社会道德的践行
四、礼与从政道德的践行
五、礼与治国道德的践行
第五章 君子
一、君子的个人道德
二、君子的家庭道德
三、君子的社交道德
四、君子的从政道德
五、君子的治国道德
第六章 为学之道
一、为学阶段
二、交友助学
三、择师学习
四、分科学习
五、启发学习
六、重复学习
第七章 名言名篇
一、名言
二、名篇
附录一 东斋辞书目录
附录二 东斋《论语》图书目录
后记
序言
《论语》流传两千多年
,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对华人社会生活的影响超过
其他汉语典籍。正如思想家
李泽厚所言:“《论语》这
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
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
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
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
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
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
言语、活动中了。”史学家
钱穆认为:“《论语》应该
是一部中国人人必读的书。
不仅中国,将来此书,应成
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
书。”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
认为:“孔子是乱世造就的
古代(公元前)学者、思想
家、教育家。以研究《论语
》著称的美国克里尔教授与
我国和迁哲郎博士把孔子称
为‘人类’的导师,这是最恰
当不过的评价。孔子的确是
永恒的人类的导师。孔子思
想至今没有过时。正因为没
有过时,在二十世纪末的今
天,日本的书店依然摆着许
许多多研究《论语》的书籍
。”上引三位著名学者的看
法,从不同视角说明,《论
语》值得世人阅读。
《论语》粗看不难,细
看不易。钱穆说:“《论语
》中任何一字一句,自古迄
今,均有甚多异义、异说、
异解。在此许多异解中,我
们不当批评其孰是孰非、孰
好孰不好,而只当看其孰者
与《论语》原文本义相合。
”蔡尚思说:“《论语》一书
在中国古籍中最为杂乱,连
我读《论语》至今已八十多
年,也苦于无法完全知道哪
几句话哪几段话是在哪一篇
中。”杨伯峻说:“《论语》
的词句,几乎每一章节都有
两三种以至十多种不同的讲
解。”王元化说:“孔子说了
很多,绝不仅仅只是《论语
》这些话,只是为什么记下
这些,他里面到底有什么含
义,具体何所指,针对什么
问题,对象又是哪些,这个
就很难了,你就很难分析,
这是一点。再一个我主张你
不要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来解
释,这种方式,很容易加进
自己的意见。”不仅《论语
》文本不易解读,而且众多
的《论语》读本,也不易选
择取舍。法史学家程树德的
《论语集释》是《论语》文
献集大成的里程碑,得到很
多学者肯定,也受到《论语
》解读名家的批评。钱穆说
:“民国以来,闽县程树德
为《论语集释》,征引书目
,凡十类四百八十种,异说
纷陈,使读者如入大海,汗
漫不知所归趋。搜罗广而别
择未精,转为其失。”在我
看来,如果只征引正统书目
,选收作者认定的精品,放
弃“异说纷陈”书目,搜罗不
广,就不是集大成的巨著了
,就不能帮助后人全面了解
《论语》文献了。所以,《
论语》名家批评的话,也不
可全信。
我见到的各种《论语》
读本,多按《论语》传承文
本的篇章顺序解读。这样,
一个重要概念分散在多个篇
章,很难集中认识。例如,
“仁”的概念分散在一百多处
,很难集中认识。有几种按
专题分列的读本,列举概念
很多,但对重要概念的系统
分析、深入分析不够。有的
读本认定一个核心概念,根
据自己的理解评议很多,但
对多个重要概念没有作出系
统全面集中的文本解读。《
论语》中的思想概念很多,
分散解读,很难认识、把握
孔门思想的整体。
……
本书紧扣《论语》文本
解读,适当联系诸经相关内
容解读。文字今译参考前贤
多家成果,选择取舍,断以
己意,力求译文明确简练,
对应《论语》原文的质朴精
练。为求文意贯通,慎重加
字或减字。古文今译,是古
典知识当代化的重要通道,
也是《论语》知识当代化的
重要通道。本书的思想解读
,参考引证李泽厚先生的《
论语今读》较多。李先生对
《论语》中许多概念的“哲
学性阐释”,超越其他《论
语》读本。对“孝”“礼”等重
要概念的分析,对“社会性
公德”和“宗教性私德”概念
的应用,都为本书所选择引
证,帮助解读《论语》文本
。本书的解读,突出了法学
视角和史学视角解读的思考
心得。
《论语》今译,出书很
多,没有十分满意的。按专
题解读的已有多种,也没有
十分满意的。《论语重读》
也难做到十分满意。文字译
解做到“信”了,思想含义又
未“达”。文字、思想做到“
信、达”了,修辞又未做到“
雅”。文言佳句的“雅”,是
白话译解很难做到的。而且
今译、解读,是与时俱进、
常读常新的学术课题,也是
生生不息的人生课题。本书
今译尽力做到简明精要,解
读紧扣原文,不多引申,直
接目的是为了更系统更准确
地认识《论语》文本的整体
内容和思想。重读虽然尊重
传世《论语》文本的整体性
,但不认同某些学者的观点
,认为《论语》的所有篇章
和顺序,都是存在严格的不
可更动的逻辑关系的,只认
为《论语》包含的思想是可
以整体认识解读的。这就是
本书的《论语》整体认识观
。有必要再说明的是,认识
《论语》文本的整体思想,
最终目的是更系统、更全面
、更准确地认识孔子及其弟
子传承和发展的博大精深的
“为人”(修身养性)、“为
政”(治国安民)的整体思
想,为改良人性、改良社会
、改良政治、改良世界,提
供具有传统营养又具有新的
补益的精神产品。
2022年1月12日初稿
5月20日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