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幸福地理学(寻找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远方译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埃里克·韦纳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作为驻外记者,埃里克·韦纳多年来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撰写讲述人们不幸生活的报道。他注意到,生活在极不稳定的国家的不幸福的人的故事虽然动人心弦、激发悲悯,却也令人陷入失望。于是,他决心用一年的时间周游世界,寻找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他探访了十个国家,依次是:荷兰,瑞士,不丹,卡塔尔,冰岛,摩尔多瓦,泰国,英国,印度,美国。在旅程的最后,对于幸福,他有了与出发时全然不同的认识。幸福是在别处还是一张中奖彩票?从卡塔尔到不丹,跟随作者走访十国,探寻幸福的“科学”答案。 作者简介 埃里克·韦纳(Eric Weiner),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驻外记者,作品发表在《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杂志》等媒体。曾获斯坦福大学骑士学人奖。《纽约时报》畅销书《世界上zui幸福的地方》的作者,已经译成20种语言。现居华盛顿。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第一章 荷兰:幸福是个数字 第二章 瑞士:幸福是无聊 第三章 不丹:幸福是一项政策 第四章 卡塔尔:幸福是一张中奖彩票 第五章 冰岛:幸福是失败 第六章 摩尔多瓦:幸福是在别处 第七章 泰国:幸福是不思考 第八章 英国:幸福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 第九章 印度:幸福是个矛盾 第十章 美国:幸福是家 尾声 我们到了吗? 后记 致谢 参考书目 阅读小组指南 译后记 序言 “幸福全然有赖于我们与 他人的关联:家人、朋友和 街坊,以及你不大会注意到 的、那个打扫你办公室的清 洁妇。幸福不是名词,不是 动词,而是一个连词。”乍 一听很像是寻常的鸡汤语录 ,但是,如果你追随埃里克 ·韦纳(Eric Weiner)一年 内在十个国家探寻有关幸福 的“科学”答案,在一连串的 茫无头绪、若有所悟和自相 矛盾之后,这句话似乎也不 是全无意义。一本回答“世 界上哪里最幸福”的书,探 寻的并非“幸福是什么”,而 是“哪里最幸福”——确切地 说,是关于“世界上哪个国 家最幸福”。如果草草翻阅 ,这本书可能会被某些读者 归类为自助励志书。甚至作 者自己也说,这是一本“哲 思性幽默旅行书”,他宁愿 自己被视为一个有思想深度 的作家,而不是到处乱跑的 记者。怪不得很多评论者都 把此书归纳为“旅行与心灵 省思的混合物”。 在作者的个人网页上, 他这样解释为什么要写此书 :“我给国家公共电台 (NPR)当驻外记者很多年 ,工作使我前往世界上那些 最不幸福的国家,在这些国 家寻找那些最不幸福的人, 和他们一起度过一些时光。 当然总有收获,但也压抑得 很。于是,有一天忽然想: 如果我去的是那些最幸福的 地方呢?那些地方的人到底 有什么秘诀能造就幸福呢? 本书的念头就息这样率尔登 场的。” 埃里克·韦纳从马里兰大 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工作 ,1989—1991年为《纽约 时报》做商务报道,之后长 期担任国家公共电台的驻外 记者,先后常驻印度、以色 列和日本,其间到三十多个 国家采访和报道,多次获得 各类新闻奖项。在做了近二 十年的记者之后,他开始了 向作家的转型。当然,记者 生涯所积累的经验、见识与 人脉非常有利于他为一个确 定的主题准备素材。他选定 的第一个主题就是研究“幸 福地理学”(所以本书的英 文名是The Geography of Bliss)。研究幸福,按幸福 程度给世界各国排序,这个 学科还真是存在,尽管有人 称之为“庸俗科学”,但这个 学科毕竟建立在科学方法和 实验数据之上,有相当程度 的科学性。作者就此探访十 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从中 总结为什么某些国家的人民 被认为或自认为是幸福的, 以及为什么某些国家的人民 被认为或自认为是不幸福的 。按照作者的逻辑,如果他 能够总结出某种幸福方程式 ,归纳出幸福生活的基本要 素,那他就可以给那些不够 幸福或追求更幸福的人开药 方了。 韦纳寻找幸福秘方的旅 行是从荷兰开始的。为什么 是荷兰呢?一来荷兰在各种 社会发展评估排名中都位居 前列,二来荷兰可说是当今 幸福学的研究中心,而且这 门学问就诞生在荷兰,其创 建人是鹿特丹的伊拉斯姆斯 大学(Erasmus University )社会学教授鲁特·维恩霍 文(Ruut Veenhoven)。 维恩霍文1984年获得博士 学位时的博士论文题目就是 “幸福的条件”,正是以这篇 论文所据的245个实证研究 为基础,维恩霍文建立起如 今已相当庞大的“世界幸福 数据库”(World Database of Happiness),创刊《幸 福研究杂志》(Jounal of Happiness Studies),从而 开启了“科学的幸福学研究” 。他推动公共政策对“幸福 度”“幸福指数”的重视,主 张把幸福作为测量社会进步 的一个工具。据说联合国采 用幸福指数作为评估社会发 展的指标之一,与维恩霍文 的贡献是分不开的。韦纳选 择荷兰作为他的第一站,主 要是为了访问维恩霍文和他 的“世界幸福数据库”。在这 里,韦纳让读者第一次把“ 幸福”与计算机数据联系起 来,从而认识到他对幸福的 追寻并非一场玩笑,而在某 种程度上具有了科学探索的 意味。 从荷兰开始,韦纳在一 年里探访了九个国家,最后 回到美国,一共是十个国家 。除了一头一尾的荷兰与美 国,另外八个国家按探访顺 序是:瑞士、不丹、卡塔尔 、冰岛、摩尔多瓦、泰国、 英国和印度。每个国家一章 ,所以全书共有正文十章, 外加引出主题的“前言”与带 有总结意味的“尾声”。不仅 挑选这十个国家都各有理由 、各有原因,而且十个国家 的排列次序也并非随意和随 机的。作者既然把这本书定 位为“兼具哲学思考与幽默 讽刺的旅行书”,他选取的 国家在他探寻幸福秘方的过 程中就一定具有某种思想递 进或转折映照的意义。比如 ,荷兰的宽容与瑞士的刻板 形成对照,不丹的贫穷与卡 塔尔的富有形成对照,冰岛 人在黑暗中的快乐从容与摩 尔多瓦人在阳光下的贫瘠荒 凉形成对照…… 除了在卡塔尔,韦纳到 每一个国家都尽量与普通人 生活在一起,亲身体验普通 国民的日常生活。他总是采 访本地人和长住本地的外国 人,所提的问题中总有这么 一句:“你幸福吗?”即使在 一个不必说谎的国度,回答 这样既空洞又突如其来的问 题也难免急不择言。不过他 在冰岛这样问一个艺术家时 ,得到的回答是:“是的, 我幸福,不过我更珍视我的 忧郁和伤感。”富有未必幸 福,贫穷未必不幸福,幸福 未必值得追求,快乐未必有 意义。在一个国家造就幸福 的条件,到了另一个国家可 能成为制 导语 《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年度最佳图书。一本回答“世界上哪里最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的书,旅行、心理学、科学与幽默的别致混合。以国家为单位讨论幸福,不幸的国家都是相似的,幸福的国家各有各的幸福。带读者重新思考构成幸福的要素以及我们身处的世界:宽容、克制、满足、期望、金钱、失败、不思考、认同、归属。 后记 在全世界面临着疫情这 样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我 沉浸在《幸福地理学:寻找 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与 作者一道探寻幸福所在。对 幸福的向往应该是人之天性 ,为此社会学者创立了一门 新兴学科——幸福学,建立 起幸福数据库,统计并公布 各个地区的幸福指数,以帮 助人们认识幸福,实现幸福 愿景。 《幸福地理学:寻找世 界上最幸福的地方》一书的 作者埃里克·韦纳并非幸福 研究专家,他是美国的一位 资深驻外记者。特殊的职业 身份为他提供了在世界各地 采访的机会;周游世界也是 他儿时怀有的梦想。四十五 岁的时候,韦纳突发奇想, 下定决心写一本关于幸福的 书。他背起行囊,开启寻找 幸福的地方的世界之旅。 韦纳为完成这本书所做 的准备不亚于一位态度十分 严谨认真的学者,为此他探 索了十个幸福感极具典型意 义的国家。他怀着对世界幸 福数据库的期许首先来到幸 福指数名列前茅的荷兰,结 果发现幸福无法衡量,而那 些无法衡量的东西才是最重 要的。韦纳凭借其记者的直 觉构建了自己的幸福路线图 ,一路追随幸福的气息。 在幸福数据“金字塔”占 有一席之地的瑞士人过着低 调的生活,满足于当下。他 们保持着内心的平静,追求 一种满足的幸福。 不丹是下定决心弱化金 钱在国民生活中重要性的国 家。刻意的与世隔绝让他们 放慢了脚步,做事从容不迫 。政府虽然制定了国民幸福 总值政策,但他们对自己的 局限有清醒的认识。在不丹 人看来,“个人幸福”没有任 何意义,幸福是一种集体努 力。 卡塔尔是因极其丰富的 石油、天然气资源而暴富的 国家,人们如同生活在“镀 金的沙箱”。然而,从幸福 的本质看,过度的舒适实际 上稀释了人们的满足感;幸 福并不等于舒服。从社会稳 定层面看,社会道德的动摇 不仅由于巨大的灾难,也源 于巨大的财富。 在常人看来,黑暗就是 黑暗,而生活在一年大部分 时间都处于黑暗中的冰岛人 却赋予黑暗不同的含义。他 们不对抗黑暗,甚至拥抱黑 暗。 摩尔多瓦的不幸福表面 上看是缺钱,对命运逆来顺 受,实则是对生活在周围富 裕邻国的嫉妒,这是一种致 命的焦虑。 泰国人认为只有不幸才 有意义,幸福不需要语言。 他们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 不能改变自己的境遇,就改 变自己的态度。微笑并非意 味着幸福和满足,轻松也不 是幸福的全部。 含蓄的品格在英国人身 上显露无遗,他们的态度是 不表现幸福。英国人的幸福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人们通常会极力避免不 可预测的威胁,而印度人却 喜欢不可预测性,甚至渴望 。他们努力为生活中的不完 美创造一个空间。在印度人 身上体现了贫穷不能保证幸 福,也不能否认幸福。 韦纳最后回到自己的家 乡,升华了对世界上所谓幸 福的地方的认识。 鉴于该书包含大量人物 对话、风土人情,初读容易 抓不住主旨,故在此“译后 记”中做简单概述,但精髓 依然体现在贯穿全书看似随 意的人物对话中,作者思辨 性的评论尤其精彩、耐人寻 味! 《幸福地理学:寻找世 界上最幸福的地方》充满了 对幸福本身、对幸福的地方 的辩证思考,这些思考基于 作者对当地人的深度访谈及 一些名人观点的支撑,用作 者自己的话说,要想真正地 了解一个国家,就要走进这 个国家的灵魂。为了客观地 反映地理位置与幸福之间的 关系,作者以其多年的学识 积累和驻外记者的丰富经验 ,旁征博引。幸福学涉及伦 理学、心理学、经济学、法 学、生态学、生命科学等诸 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 时与哲学也有不解之缘,使 此书尤其厚重且意义深远, 无论对译者还是对读者都是 不小的挑战。 作者是勇于暴露自己弱 点的人,在翻译此书过程中 ,我能体会到作者的一片真 诚,尤其是时不时冒出来的 幽默。每当译到作者那不动 声色的幽默句子,我感觉自 己的脸在笑,心里也在笑, 有时甚至还笑出了声。 《幸福地理学:寻找世 界上最幸福的地方》是《纽 约时报》畅销书,好评如潮 。我是在完成了全书的翻译 之后才着手翻译美国各方人 士所发表的热情极高的评价 。我边译边想,这本书有评 价的那样“令人着迷”“充满 诱惑”“兴趣盎然”“发人深省 ”吗?译完全书检查时一遍 又一遍地品读,感觉这真的 是一本十分耐看、颠覆认知 、启迪心智、引人入胜的好 书! 影响幸福感的不仅仅是 当下的地理位置,也有自己 或远或近的过往经历。人们 愿意回忆过去的美好,是因 为美好的记忆曾经给自己带 来的幸福感。每当和我的亚 新弟弟聊起小时候的点点滴 滴,就感觉非常温暖,因为 在我们姐弟俩共同的回忆中 能和我们善良朴实的爸爸妈 妈团聚。 翻译此书的过程中需要 查找大量涉及各个领域的繁 杂资料,想到自学成才的老 翻译家宋韵声先生在资料奇 缺的年代也完成了一部又一 部的译著,自己已经很幸运 了。感谢宋韵声先生的影响 ,让我有足够的耐心。 感谢我的博导,上海外 国语大学虞建华教授的引荐 ,让我有机会 书评(媒体评论) 令人捧腹和知识渊博的 叙述轮番上场,这是可以改 变你人生的一本书。地域和 满足感之间的关系不可言喻 ,韦纳用一束巨大且强有力 的光穿透了这层迷雾。 ——亨利·阿尔福德 (Henry Alford) 精彩页 我的旅行袋收拾好了,食物也装上了。我已经准备好去冒险了。就这样,在一个夏末的午后,我拖着朋友德鲁去探索新世界。我希望在这条路上找到幸福。我一直相信幸福就在不远处,关键是找到真正的幸福所在。 我们启程不久,德鲁便紧张起来。他恳求我回去,但我坚持继续前进,因为我对未来会发生什么有着不可抗拒的好奇心。危险?魔力?我想知道。当时我冲动地想,如果不是巴尔的摩县的警察断定,主干道两旁的紧急停靠地带不是两个五岁的孩子走的地方,我会到达想去的任何一个地方,直到今天,我都深信这一点。 有些人下了番功夫才迷上旅行,而有些人天生喜欢旅行。我的痛苦,如果那算是痛苦的话,在我与德鲁探险失败之后的许多年里有所缓解。大学毕业后,这种痛苦燃起的暴怒再次浮出水面。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个世界,最好是自己不花一个子儿。如何成行呢?我不具备有销路的技能,道德感迟钝,性格阴郁。我决定成为一名记者。 我作为国家公共电台的一名驻外记者,前往伊拉克、阿富汗和印度尼西亚这种不幸的地方。从某种角度看,这是完全有道理的。无意中我正在遵守写作的第一法则:写你知道的东西。于是,我手拿笔记本,肩挎录音机,周游世界,讲述那些阴郁、不幸的人的故事。事实是,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极度不幸的地方,因此会产生好故事。他们的故事动人心弦,唤起同情。 这些故事也可能令人不快。 我想,如果我花一年的时间环游世界,不是去寻找世界上饱受蹂躏之地,而是去那些未曾提及的快乐的地方,那会怎么样呢?那些地方肯定拥有一种或多种人们认为丰盛的幸福炖菜不可或缺的原料,例如金钱、快乐、灵性、家庭、巧克力,等等。在世界各地,每天都有数十个“如果”发生。如果你生活在一个非常富有的国家且无须缴税会怎样?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可以选择失败的国家又会怎样?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民主多到你可以在一年之内拥有七次选举权的国家呢?如果你生活在不鼓励勤于思考的国家呢?如果存在以上各种情形,你会快乐吗? 这就是我想弄清楚的,这个试验毋庸置疑是轻率的,其结果就在你们手上的这本书里面。 我出生在“笑脸年”:1963年。来自马萨诸塞州伍斯特的平面设计师哈维·鲍尔发明了微笑的黄色图形,现在这类图形无处不在。鲍尔的创作初衷旨在鼓舞那些在保险公司工作的员工。不过从那时起,笑脸已经等同于华而不实的、典型的美国幸福类型。 鲍尔的快乐图标从来没有在我身上发挥过任何魔力。我不是一个快乐的人,从来没有快乐过。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小熊维尼》角色是“屹耳”。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会被认为是正常的。今生今世,在这个地球上,幸福是为众神和少数幸运儿保留的奖品。然而在当下,人们不仅认为幸福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可能的,而且也是意料之中的。因此,我和其他数百万人遭受一种独特的现代病,历史学家达林·麦克马洪称之为“不快乐的不幸”。这一点儿都不好玩。 因此,和许多人一样,我一直在努力。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本我不喜欢的励志书。我的书架是一座高耸的、摇摇欲坠的纪念碑,令人有一种存在主义焦虑。书架上面摆满了书,那些书使我知道幸福其实就在我的内心深处。如果我不开心,按那些书的说法,是因为我探究得不够深。 这种自助产业综合体的公理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不言而喻。只是有一个问题:它并不正确。幸福不在我们的内心,而在心外。更确切些说,外面和里面的界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明确。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