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谁在制造世界恐慌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英)克里斯托弗·布克//理查德·诺斯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疯牛病、千年虫、禽流感、DDT(杀虫剂)、二手烟、SARS(非典)、全球气候变暖、食品安全……是谁在一次次制造着人类面临灭绝的世界恐慌,面对着政府组织的别有用心和媒体的推波助澜,我们有权知道真相。

过去20年来,世界可谓是“动荡不安”,鸡蛋沙门氏菌问题、疯牛病、千年虫、禽流感、DDT(杀虫剂)、二手烟、气候变暖等事件层出不穷。《谁在制造世界恐慌》首次向读者展示这些令人胆寒事件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本书由克里斯托弗·布克等著。

内容推荐

过去20年来,世界可谓是“动荡不安”,鸡蛋沙门氏菌问题、疯牛病、千年虫、禽流感、DDT(杀虫剂)、二手烟、气候变暖等事件层出不穷。《谁在制造世界恐慌》首次向读者展示这些令人胆寒事件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事件对人们的威胁是全球性的,像鸡蛋的沙门氏菌、疯牛病等。

·每个事件都是以前未曾发生过的,所以给人带来的恐慌也是前所未有的。

·每个事件背后的某种科学证据使恐慌更肯定,某种情况下,这些事件被定义错了,人们过分夸大了它们所产生的威胁。

·社会对这些事件的反应过于激烈,这是造成恐慌的根本原因。有时候威胁可能是想象出来的,而社会的过激反应夸大了事实。

每个事件的本质都是两股势力的抗衡:一方面是事件的推动者,比如一些科学家,他们夸大实情可以帮助一些组织引起公众注意,获得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是事件的镇压者,比如企业,他们需要淡化这些事件以维护自身利益,或者是政府,因为他们迫于压力要采取措施。从事件的发展程度的背后我们就能看到双方的力量的抗衡。

《谁在制造世界恐慌》结尾以细致的笔触揭穿了最令人震惊的事实:气候变暖的真实性。人们虽然已经远离了中世纪时期的巫术至上,但是,当今世界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迷信时期。本书由克里斯托弗·布克等著。

目录

第一部分 食品恐慌

第一部分序言

第一章 恐慌如何变成一场即将来临的灾难

第二章 “致命的鸡蛋”--沙门氏菌大恐慌

第三章 卫生警察--付出代价

第四章 李氏杆菌歇斯底里症--拉纳克蓝干酪事件

第五章 疯牛和更疯的政客--疯牛病/克雅病恐慌

第六章 官员也杀人--肉、奶酪和大肠杆菌

第七章 十亿英镑的过错--比利时二英灾难

第一部分结语 “健康与安全文化”的兴起

第二部分 普遍恐慌

第二部分序言

第八章 舞大锤砸不着小螺钉--更全面地观察恐慌现象

第九章 现代女巫潮--对儿童的宗教虐待

第十章 速度杀手--导致死亡的安全恐慌

第十一章 “我们要无铅的”--对铅的混乱概念造成数十亿英镑损失

第十二章 镜中迷雾--如何将二手烟变成杀手

第十三章 “一丝纤维也能致命”--石棉大骗局

第十四章 全球变暖--又一次妖言惑众

第十五章 有机磷化学危机--政府设计好的悲剧

后记 迷信的新时代

致谢

试读章节

1988年7月23日,撒切尔夫人对其内阁进行重新洗牌。卫生与社会保障部被分割成为两个部门。肯尼斯·克拉克被任命为新设卫生部的大臣,大卫·梅勒任该部的国务大臣。唯一没有发生变动的是政务次官埃德温娜·库里。

这些人都将投入忙碌的工作当中。在上半年一连串恐慌事件登上报纸头条后(鸡蛋沙门氏菌、Peperami肉肠事件、豆芽、奶酪李氏杆菌、疯牛病),新的恐慌几乎每天上演。“推手”势力已经整装待发。

莱西教授自然是“推手”大军中的一员,他仍在对李氏杆菌和预煮速冻食品发动圣战。他与另外两位利兹大学的同事斯蒂芬·戴勒博士和凯文·科尔博士,在7月2日的《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他们对冷冻快餐进行的检测结果,这些快餐是用与医院预煮速冻法类似的办法制成的。《今日报》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文章题为“冷冻快餐中的危险”,称莱西与他的同事已经在各大超市销售的四分之一快餐中发现“一种致命的李氏杆菌”。《每日电讯报》同样称,“四分之一的快餐中发现致命病菌”。

《卫报》则更甚。在题为“被隐瞒的食物中毒死亡”的文章中引用莱西的话,称卫生与社会保障部正在试图隐瞒每年由“预煮速冻快餐中的病菌”引起的150起死亡事件。卫生与社会保障部则指出,“英国没有发生李氏杆菌致死事件,也没有证据证明去年发生的259起死亡事件是因为食物中毒。”

7月2日,《每日邮报》将其目光投向法国,一家法国婴儿食品公司“美乐宝”从各个超市撤回自己的产品,因为在他们法国工厂的一盒产品内发现沙门氏菌。《今日报》自然地以“婴儿食品中发现致命病菌”报道了这条新闻。

同一天,《英国医学杂志》写道,1988年前五个月食物中毒事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

接着,消费者协会登场。他们在7月的《Which?》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在五家超市和15家小商店购买的熟肉感染了大肠杆菌。《今日报》有“夏季沙拉中的熟肉感染致命病菌”的报道;《泰晤士报》有“商店出售有毒熟肉”;还有《卫报》的詹姆斯·厄林奇曼写道,小商店的卫生标准“非常糟糕”,大肠杆菌“与粪便污染有关”。  7月11日,厄林奇曼回到疯牛病话题,称“疯牛病:一种值得关注的牛类疾病”,养牛人“可能在隐瞒一种致命的牛脑病,这种病可能传染人类”。他还引用《英国医学杂志》的警告,称疯牛病、克雅病以及库鲁病“互相关联,都可能通过饮食在物种之间传播”。

五天后,厄林奇曼与其他记者一样报道了伦敦食品委员会的新闻发布会,该委员会由蒂姆·朗领导。会上,莱西重申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政府“隐瞒了死亡人数”。朗也抗议道,“责怪食物中毒受害者是不对的。是谁让食物感染了沙门氏菌?政府必须断绝与食品工业的关系,并保证食品行业遵循更为严格的卫生规定。”

《独立报》引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伦敦食品委员会(被该报称为“独立的监督机构”)的警告,称“从农场到厨房,英国食品生产的卫生标准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杂货店》杂志也以题为“英国人食用欧洲最差食物”的文章阐述朗的观点。《泰晤士报》一篇题为“食物中毒事件创历史记录”的引人注意之处在于,莱西攻击农业部长约翰·高默“掩饰李氏杆菌的危害”(该报将莱西描述为“政府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只因为他曾短期供职于为动物杀虫剂提供建议的兽医制品委员会)。

7月17日,《星期日泰晤士报》请来知名烹饪作家伊冈·洛奈作总结撰稿。他提出,“我们的食物正在受到污染,动物受到操纵,传统的养殖方法受到挫败。”他说,伦敦食品委员会的做法非常正确,“他们关注了我们的食物是如何受到污染的”。7月21日,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首个因为疯牛病而禁止英国牛肉进口的国家。

7月中旬,伯明翰三家医院同时发生食物中毒。尽管这些事件的细节并未公开,卫生官员认为,病菌可能源自某个预煮速冻食品生产单位送来的食物。随后,《新科学家》(7月21日)发表一篇题为“医院食品供应者可能引起李氏杆菌暴发”的文章。出于公正,该文章引用了莱西认为预煮速冻食品造成李氏杆菌中毒事件增加的观点,还引用了卫生与社会保障部认为英国没有李氏杆菌死亡事件的回应。文章还提到,卫生与社会保障部称莱西患上“李氏杆菌歇斯底里症”。  7月29日,新设立的卫生部决定向国家卫生署医院发出警告。供应商应将所有用到鲜鸡蛋的食谱换为加热消毒后的鸡蛋。这份文件泄露后,各路媒体对政府的巨大转变的反应竟然比较安静。

三周后,曼彻斯特机场的一个预煮速冻生产单位发生了一系列沙门氏菌中毒事件,环境卫生官员认定是由鸡蛋引起。这更加刺激了卫生部的神经,8月26日,该部发布了首次关于鸡蛋的公开警告。《今日报》不出意外地在其头版写道,“鸡蛋中的杀手——来自卫生部的病菌警告”。文章称,公众已经被建议“不要吃生鸡蛋,因为可能致命……一种在鸡身上感染的沙门氏菌,如今在鸡蛋中发现”。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其他媒体竟然对卫生部的通知很是低调。

9月,一直宣称“鸡蛋中发现沙门氏菌”的公共卫生实验室(PHLS),发表了一篇关于鲜鸡蛋食物中毒事件的年度技术总结。虽然他们不辞辛苦地一直在乡村搜罗证据,PHLS总共只发现了19次中毒事件,涉及409人。在这19次事件中,有11次发生在皇家场所:八次在医院、两次在监狱、一次在上议院。这看起来可不像是一场流行病在全国爆发的依据。

此时,没人能够猜到,英国首次食品恐慌将会在三个月后爆发。P24-26

序言

夜间恐惧的念头,

容易使灌木丛变成一头熊。

——《仲夏夜之梦》,第五幕,第一场。

在过去的20年里,整个西方社会,尤其是英国,都被一种奇异并且非常危险的心理现象所控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加深自己的恐惧,为一种神秘新奇的、危及人类健康安乐的威胁所担心。结果,我们被告知:许多人将会遭受折磨,或者死去。

鸡蛋中的沙门氏菌、奶酪中的李氏杆菌、疯牛病牛肉、家禽中的二英、“千年虫”、DDT农药、水中的硝酸盐、维他命B6、凶残的虐待儿童、汽油和电脑中含铅、二手烟、石棉、“非典”、亚洲禽流感——这是一张无穷无尽的列表。

当下控制我们的最大的恐惧是:官方所谓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将毁灭大部分文明生物。

为这种恐慌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最为显著的是人类社会为避免这些威胁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然而,最终结果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这些恐惧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完全没有必要。灾难的威胁最终不过都是“虚惊一场”。

本书的目的在于向世人昭示这一次次“虚惊一场”背后所隐藏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一再发挥作用,着实令人震惊。

每一次都始于当时已经普遍为大众所接受的科学证据。每一次都会激发媒体疯狂的报道。每一次都引起政客官员们的广泛回应,实施造成巨大经济和社会创伤的法律规定。然而,催生恐慌情绪的这些科学推论最终都被证明是彻底的错误。有些出于对真实威胁的担心被疯狂地夸大,有些所谓的危险则根本不存在。

然而,如今损害已然成形。一些案例已经耗费高达几十亿甚至数千亿英镑,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所有花费的钱财结果都成为无端的浪费。

这样荒谬的事情竟然可以不止一次地发生,是否说明当下的社会心态出了问题?

在研究这些恐慌背后的模式时,我们发现它们具备一些共有元素:

·危险的源头必然事关普遍地影响社会大众的事物,比如鸡蛋、牛肉、石棉或气候变化。

·危险的性质必然极其新颖,这样的威胁必然从未以类似的形式出现过。

·关于恐惧心态的科学依据乍一看来必然令人信服,所谓的威胁也须具备强大的不确定元素,同时具有模糊的定义,这样也就为杞人忧天的警示家们提供了预言灾难的最大可能。

·对于灾难的社会反响必定极不相称。定义“恐慌”的方式莫过于此;即使最初的威胁论调并非完全出于臆造,大众的积极回应在后来看也必定超出了事实的限度。  在对这些恐慌进行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两股相互竞争的势力在起作用。一方面,有“推手”的存在:这些人的利益在于推销恐慌情绪,比如科学家可以借此获得公众的注意和研究经费。另一方面,也存在“挡手”的力量:他们的利益则在于淡化事态的影响,例如面临损失的企业或迫于压力需要采取措施的政府。

在我们研究的每一个恐慌案例中,都能看到这两个群体针锋相对的阵势。一次恐慌能否开始蔓延,取决于“推手”军团的进攻能否胜过来自“挡手”势力的防守。

有两种人在引发一场恐慌中扮演着尤为关键的角色:政客与媒体。政客们可能是“挡手”,也有可能是“推手”。当初英国发生疯牛病事件后,淡化或否认威胁的存在就符合政府的利益。但是,在恐慌的潮流中以公共利益捍卫者的姿态出现同样可以令一些政客达到目的,比如我们所见到的埃德温娜·库里在沙门氏菌事件中的形象。当然,在任何一场恐慌事件中,当推手们得势,政客官员们制定法规以应对局势时,最危险的时刻才算来临,因为此时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媒体阵营中同样有两种角色。一方面,对于报纸或电视编辑们来讲,没什么事情能比参加一场全民恐慌的闹剧更为有趣,他们会连篇累牍地撰写报道或制作长达数小时的电视节目,鼓吹造成大量人类死亡的灾难正要降临的可能性。此间,媒体最为亲密的合作伙伴要数那些所谓的科学家,因为名声的诱惑或者申请经费的欲望已经吞噬了他们客观的科学精神。

另一方面,也当然有一些少数科学家与评论家,因为了解更多信息或只是自然地本着怀疑的态度,急于指出那些推销恐慌的人们误解或歪曲了证据。他们试图指出整个局势都被严重地夸大,以至于远远地偏离了真相。

然而,当下正是那些散布谣言、引起恐慌的人们占据了上风。在这场歇斯底里之前,怀疑论者们在对抗恐惧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并且通常情况下,当证据浮出水面,显示这歇斯底里来得毫无根据时,人们对此的重视程度比恐慌肆虐时的焦虑要小得多。

后记

一直以来承蒙各方帮助,我们要感谢:尼古拉斯·布克、约翰·布莱德尔教授、奈杰尔·考尔德、劳拉·康韦一戈登、乔治娜·道恩斯、约翰·埃瑟林顿博士、简·凡·金德莱彻特、约翰·霍斯金博士、约翰·霍伊特、皮特·亨特博士、安吉拉·凯利、马尔伯爵夫人、鲍伯·拉贝、琳达·拉扎里迪、特里斯坦·洛林、苏珊·米凯利斯、阿伦·蒙克顿、迈克·奥康奈、欧文·帕特森、凯斯·普尔曼、玛格丽特·雷克林、莉斯·西格蒙德、保罗·史密斯、罗斯·泰普雷克以及泰勒勋爵。

本书基于大量科学数据,许多情况下,有必要说明数据来源。注释仅指科学著作或其他出版物,用数字标出,在每章结尾列出。附注以*号标出,置于页底。

对T·S·艾略特《空心人》的摘录已经得到法勃尔出版社的允许。

虽然对各位专家给出的技术帮助与建议不胜感激,但是我们要对本书的内容负全部责任。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充满理性,读完这本书,能够使人从新迷信时代当中走出来。

——《出版新闻》

在调查的深度、彻底的思辨和重要性上,这本书都无与伦比。阅读之后,你很容易就会同意作者的观点。而毫无疑问,这些观点对于你以后的人生是有益处的。

——《英格兰评论》

这个社会调查太重要了,这是我们所急需的,直指一个没有公信力的行政机关和习惯于撒谎的媒体,向他们提出了勇敢的质疑和挑战。

——《当代评论》

每个政治家、报刊记者、报刊读者都应该认真揣摩这本书。

——《周日邮报》

非常引人入胜,但是更重要的是,这并非一本珍藏在图书馆中的图书著作,而是让我们看清楚了行政机构和媒体之间是如何制衡,并最终达成一致来欺骗民众。

——圣安德鲁大学教授萨莉·阿尔及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