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神经科医生有话要说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吴洵昳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发布的前十位死亡原因数据,在2016年全球5690万例死亡中,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是世界的头号杀手。这两种疾病在过去15年中一直是全球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中,中风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这是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
《神经科医生有话要说》是全国知名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神经内科排名第二)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吴洵昳通过讲述行医过程中遇到的头痛、失眠、中风、面瘫、癫痫、脑血管病、脑炎等患者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介绍了生活中比癌症更可怕、致死率更高、更容易被忽视的神经系统疾病。书中提醒我们重视神经病,也给出具体措施来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因为它是一种可能比癌症还要凶险的疾病,任何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能遭遇,又因为在病程早期容易被轻视,一旦遭遇,其结果可能是非死即残!
作者简介
吴洵昳(网名Sherine医生洵),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与癫痫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会员。
她是一个有点儿文艺理想的专职医生,因为从事神经内科专业方向而获赠雅号“神仙姐姐”。具有射手座特有的豪迈奔放,兼备上海人专属的敏感细心。上班时专注于工作,业余时间崇尚生活。
目录
Chapter 01 不能只是为了自己而活着:脑炎,不能不说之殇
什么病容易夺去那些年轻、美丽的生命
脑炎,就好比是脑子得了一次重感冒
Chapter 02 年轻并不代表就能够任性:脑血管疾病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
年轻人也是会中风的
女孩面对爱情一定要慎重——静脉窦血栓带来的危险
脑卒中也会找上年轻人
Chapter 03 许多神经病,沾上了就是一辈子
“渐冻人”的痛你不懂
脱髓鞘性病变是道坎儿,跨不过去就永远停在那里了
Chapter 04 对于癫痫,我们了解得太少
癫痫女性也能生育吗
折翼的小天使——为孩子看病
癫痫发作并不只是“抽痉”那么简单
癫痫患者应该怎么吃
Chapter 05 头痛很常见,痛起来真要命
让我们优雅地变老:偏头痛知多少
华佗不易做——什么是闹钟性头痛
“阿凡达”走了,头痛和面瘫来了
关于头痛的正确“打开方式”
Chapter 06 神经系统特殊疾病知多少
毒品——特殊小脑病变的真正凶手
梅毒也会侵犯神经系统吗
Chapter 07 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到底是神经病还是精神病
其实大家平时随口说的“神经病”实际上是指“精神病”
睡不好是件相当普遍的事儿,同时也是一件要命的事儿
神经病还是精神病
Chapter 08 神经科急诊室那点事儿
什么是神经科急症
“西北风一刮,脑血管开花”
Chapter 09 医生之殇
照顾好自己才能救治更多病人
为了我们的孩子,请尊重医生
“疯牛病”——手术时一不小心就可能感染到自己
Chapter 10 医生,如何面对患者也是一门学问
医生滥用同情心很危险
看病,找大医生还是小医生
Chapter 11 生还是死,永远是医生面临的亘古不变的难题
如何说实话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好死不如赖活着吗
Chapter 12 神经科女医生的无悔青春
做医生的本事之一就是睡觉不能睡得踏实
我的人生观:凭着自己的良心干事儿
没有谁比谁更高贵,人生来都是平等的
序言
神经科到底看的是什么病
曾经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很牛的外科医生,就跟
那部十分流行的美剧《实习医生格蕾》的女主角一
样英姿飒爽、帅气逼人。
结果在进入医学院以后,我慢慢意识到“理想
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会有
差距的。我去外科轮转的时候,跟着带教老师上台
,当时跟的第一台手术就是胰腺肿瘤切除手术。现
在想来胰腺肿瘤是多大的手术啊,五六个小时就那
么连续保持着一个姿势不动,站得我差点儿没背过
气去!
直到轮转实习的最后一个月,我来到了神经内
科,遇到了一位在我人生之路上起了巨大指导作用
的老师。当得知我正在为保送研究生选择专业苦恼
时,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至今都令我印象深刻的
话——“你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什么不考
虑选择神经内科呢?难道你不知道‘华山神内’在
全中国的影响力吗?”就是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我的
从业初衷。
很多朋友第一次见我,在得知我的职业是医生
以后,总会习惯性地问一句:“你是什么科的医生
啊?看什么病?”以前,总觉得这样的一个问题对
我而言比较难回答,因为一般人似乎不太可能完全
理解神经内科是干什么的。后来被追问的次数多了
,再遇上此类问题,我总是一脸坏笑着答道:“我
是神经科的,专门看神经病呗!”然后对方就会一
脸诡异,故意拖长声音夸张地说:“噢……神经病
啊……”然后我常会继续追问一句:“你知道神经
科是看啥病的么?”然后得到的回答多半是不怀好
意的讪笑:“神经病嘛!”
对,的确是神经病。
其实神经疾病与精神疾病之间确实存在千丝万
缕的联系,因为这两者都是由于神经系统出了问题
,神经系统的中枢就像司令部(比如大脑)。我们
业内有句玩笑话说:“脑子有问题,不是神经病就
是精神病。”但神经疾病与精神疾病又大有不同,
神经疾病多是大脑器质性的问题,也就是属于真的
有病;而精神疾病则大多是大脑意识领域出了问题
,也就是患者自己不认为自己有病,属于更高层面
上的问题。这些也是后来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
中,慢慢琢磨出来的道理。
关于“神经病学的范畴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我将在书中为大家逐一揭晓。
现在如果再有人问我是什么科的,我会昂起头
大声地回答:“我是学习脑科的!”国外有本科普
书《大脑的奥秘》,写得很炫,卖得也很火——咱
就是看大脑的,这回够酷了吧!
导语
神经内科多是人们通常会忽视的发生在大脑里的疾病,常见如头痛、失眠,严重如中风、脑炎,等等。吴洵昳著的《神经科医生有话要说》讲述了发生在神经内科的鲜活案例,展示了各类潜伏在我们身边的“神经病”及其给身体带来的伤害,让读者认识到发生在大脑中的疾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并给读者提供专业的神经科疾病预防与护理知识。提醒我们:只有善待自己的身体,才能享受幸福人生。
精彩页
什么病容易夺去那些年轻、美丽的生命
那年我23岁,刚刚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读研。
开始的几个星期,对于神经病学复杂的定向、定位、定性诊断完全摸不清思路,乃至被上级医生“夸奖”为“完全没有思路”。那时执业医师资格认定制度还没有出台,也还没有资格证书这种东西,研究生入科不久就要开始值班,3个月以后统一像被赶鸭子似的分配到急诊。真心不知道那时还属于“完全没有临床思路”的我,是怎么扛下那一夜夜漫长的急诊、夜班的。
有一天(记得那是我第一次病房值班)临下班前,组里的同事差不多都走光了,我正在和会诊回来的师姐夜巡病房、查看交班记录,值班室的呼叫器响了。夜班护士小易在呼叫器里说:“来了个病人。”
我问:“严重吗?”
小易回答:“还行,你自己过来看看吧!”
还没有独立收治病患经验的我,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刚从外面跑完一圈儿会诊回来的师姐。她擦了擦脸颊边细小的汗珠,对我淡淡地说了句:“走吧。”
34号病床边坐着两个安静的年轻人——一个高瘦白净的男孩儿和一个文弱秀气的女孩儿。见我们走近,女孩儿把急诊室病历递了过来:“医生,他是病人。”
我看了一眼病历首页,上面写着年龄是28岁。职业一栏填着“中国科学院脑科学研究所博士”。看到这几个字,一股崇敬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中科院一直是我想象中高手林立、秩序井然的神圣宝地,“做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我从小时候起就常常挂在嘴边,却又遥不可及的崇高理想之一。
见师姐使了个“你先上”的眼色,我就开始询问男孩儿小亮(文中出现病人均为化名)的病情。女孩儿是小亮的女朋友,她说他前一阵刚刚做完实验研究,写完毕业论文。研究的结果很理想,论文也写得很漂亮,其中部分研究成果还引起了中科院领导的关注,并被推荐去申报了奖项。小亮也因此获得了导师的青睐,并被推荐毕业以后继续留在中科院脑科所工作。女孩儿是生物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也刚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工作,如果顺利,他们俩打算在不久之后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人生的航船正在扬帆,一切似乎都在顺利地进行着,未来在他们的憧憬之中慢慢变得明晰、美好起来。
可能是之前那段时间太拼命,在接连得到这么多好消息后,轻松下来的小亮反而激动得几天几夜都无法入睡。“那天是周末,他们所里还组织了球赛,”女孩儿说,“我让他歇歇别去了,结果他还是去了,他说自己是球队的主力。那天下午下了场大雨,估计他是淋坏了。” 淋雨回来的小亮觉得头痛,起初以为是感冒,吃了点儿药,并没有太在意。可是第二天早上醒来,小亮感觉头痛得更厉害了,眼睛看东西也出现了重影。一量体温,竟然烧到了39℃,然后就被女朋友逼着来看病。
一直以来小亮都十分优秀。他来自北方的一个小县城,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再到中科院,总是很努力,也一直都是父母和家人的骄傲。他的家境并不算富裕,父母用微薄的工资支持着他一路读到了博士。
“等我工作了,一定要好好孝敬我爸妈。”小亮笑着说。他的声音有些嘶哑,笑起来显得有点儿吃力,面颊部明显不对称。
“吃东西呛么?”我问。
“有点儿吧。”小亮说。
之后在师姐的指导下,我给他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嘱咐小亮躺下休息,又安慰了两个年轻人几句,便打算和师姐一道回去写病历。
这时,女孩儿问我:“他的病要紧吗?”
“没事儿,我们这儿的神经科是最好的,你要有信心。”我冲她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谢谢!”女孩儿笑了。
回到值班室已经是下午5点40分了,师姐开始忙活着打电话订外卖,说是第一次和我搭班,要请我吃饭。见我皱着眉、咬着笔杆在病历纸上胡乱写画着,师姐便问我对小亮病情的看法。我说:“貌似不太好办。”
“怎么个不好办?”
“视物模糊、面瘫、构音障碍,疑似出现病理反射,从体征上看范围很广,又全在脑干,整个发病过程很急,又发热又头痛,像是炎症。”
虽然是第一次分析这么棘手的病例,在师姐面前,我还是笃定而积极地表述了看法。
“分析得不错啊,”师姐乐了,“一会儿咱先吃饭,吃完了准备挑灯夜战!”
“好!”
我们俩摊开送来的外卖开始狂吃,填饱肚子后又一起在灯下讨论着病例,直到深夜。
第二天早上查房时,上级医生为小亮定下了脑干脑炎的初步诊断。听到我景仰的主治医生黄老师说出和我在病历里相似的定位、定性诊断结果,我高兴地冲师姐眨了眨眼。现在的我属于略有思路,而不再是完全没有思路了。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