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耻/时代美德一字经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揭芳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焦国成主编、郭清香编著的《信(时代美德一字经)》力求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凸显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保证有一定的创新性。

内容推荐

焦国成主编、郭清香编著的《信(时代美德一字经)》诵经典名句,读模范故事,做有道德的人。

《信(时代美德一字经)》历经数千年传承融汇时代精神的美德,是中国人思想道德的灵魂,是构筑中国人时代精神的血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目录

第一辑 解析篇

 一 耻的字义及其历史演变

 二 耻德的一般要求

 三 当代人如何培育耻德

第二辑 菁华篇

第三辑 范例篇

 1 王守仁审案,证羞耻

 2 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一雪前耻

 3 万斯同知耻改过,闭门苦读,终成大家

 4 秦桧恬不知耻。遗臭万年

 5 唐太宗赐麦麸,教人知耻

 6 王烈遗布,教人知耻迁善,名留青史

 7 周处知耻除三害,求教两陆,功成名就

 8 朱起凤耻学业不精,发愤著《辞通》

 9 韩信忍胯下之辱,成就千秋大业

 10 黄伯云知耻而后勇

 11 童第周为国雪耻

 12 曲小雪雪耻捍国威

 13 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知耻奋进,重塑辉煌

 14 白方礼不耻劳辱

 15 邓亚萍求学英伦,知耻苦读,再创辉煌

 16 曾满军知耻而后勇

 17 郑培民官德源于知耻,两袖清风,洁身自爱

 18 杨振宁不耻下问,虚怀若谷,严谨治学

 19 李丽身残志坚

 20 齐白石有所为,有所不为,一生远离耻辱

 21 杨震谨言慎行

 22 清蒲松龄著《聊斋》

 23 领舞全球MDI的烟台万华

 24 卢革避试

 25 蔺相如忍辱

 26 管宁牵牛代牧

 27 二桃杀三士

 28 中国体操男队:卧薪尝胆从负开始

 29 曹商舐痔

 30 一汽大众自主研发新宝来出风口

 31 刘金国以违法乱纪为耻

试读章节

新中国实行简化字运动之后,在中国大陆地区“耻”字被确定为“恥”字的简体字,成为规范汉字,并一直沿用至今。“恥”字目前主要在香港、台湾、澳门以及亚洲一些使用汉字的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使用。

相应地,随着耻字结构的变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耻字的内涵也不断地发展变化。

1殷周时期作为刑罚的“耻”

在殷周时期,“耻”字与“辱”字的意思没什么差别。耻就是羞辱,或者让人受到羞辱的事。如《周礼·地官·司救》记载日:“凡民有衰恶者,三让而罚,三罚而士加明刑,耻诸嘉石,役诸司空。”对于那些邪恶的人,先教育和忍让三次,如果还不改正,则进行惩罚;如果惩罚三次还不改正,就对他施加严明的刑罚,把他的罪行公之于众,让他坐在嘉石上羞辱他,然后再把他送到负责工程建设的司空那,让他服劳役。在这段话中,耻是一种针对屡教不改的邪恶者的惩罚方式。这种惩罚方式就是羞辱邪恶者,让邪恶者的名誉和尊严受到损害,从外部给邪恶者带来精神压力。对此,《周礼·秋官·大司寇》也有类似的记载:“凡害人者,真之圆土而施职事焉,以明刑耻之。”凡是害人的人,就要把他关到监狱里并且罚他做工,写明他的罪行让他背在背上以羞辱他。由此可见,耻字的本义即耻辱,或者可耻的事。也正因此,《说文解字》耻辱互训,日:“恥,辱也。从心,耳声。”又日“辱,耻也。”耻即耻辱,指受到侮辱后产生的心理感受或者使人受到侮辱的事。用作动词时,耻是羞辱、侮辱的意思;从心是说这种侮辱是人们用心感受到的,而这种耻辱感也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感悟;耳声是说这种侮辱是人们借助于耳朵而听到的。

2春秋战国以来作为美德的耻

耻字虽然在殷周之际就已出现,但直到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四维”说,将耻与礼、义、廉并列为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四项基本道德原则,并将耻规定为“不从枉”,即不追随邪王不正。孔子提出“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将耻德视为士人品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耻才被视为人所必须具备的美德。随后思想家对它的讨论,更加稳固了耻德在传统美德中的地位。相应地,耻字的内涵也开始与辱字相区别。在春秋以来的思想家之中,对耻字界定最为明确的是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南宋著名儒学大师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中对这句话的注释是:“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孟子集注·卷十三》)大意为:耻,是我们本来具有的羞恶之心。能够把这种羞恶之心保存下来,就可以成为圣人、贤人,失掉这种羞恶之心则会变成禽兽。羞恶之心就是对自己的不善之举感到羞愧,对一切不善的人或者事感到厌恶的心理。在孟子思想中,羞恶之心是一个正常人所必须具有的基本道德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一个人如果没有羞恶之心,那么他就不是人,而是禽兽。

孟子将“耻”与羞愧感相联系,突出“耻”的内在性的思想。使得耻字的意思基本定型,后世的学者大都是在孟子的基础上,对耻的概念加以引申。如北宋时期的《广韵》一书,训耻为“惭也”。耻即惭愧、羞愧的心理感受。明朝的《六书总要》一书,对耻字的注解是“取闻过自愧之义。凡人心惭,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耻,采用的是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心中感到羞愧、惭愧的意思,而一般人心理惭愧的感受都会通过耳朵发热、脸颊发红表现出来。至此,“耻”字与“辱”字相区别。“辱”是由外在的或者他人的言行带来的屈辱的心理感受,而“耻”则更多的是人自身内在的具有对不善之举的厌恶、羞愧的心理感受。简而言之,“辱”或者屈辱感是由外在原因或者他人造成的,而“耻”或者羞耻感则是个人自己造成的。

3近代以来对国耻观念的强调  自从管子在“四维说”中将耻视为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四种基本道德原则之一,耻德便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一个人如果能够求善避恶、知荣知耻,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其成员能够有羞耻心、行仁守义、爱国守法,弱小也能变为强大。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就明确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在《日知录·廉耻》中顾炎武将耻德规定为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第一要素。耻德的盛行,不仅能在和平年代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能在民族危亡之时激发民众奋斗和雪耻的勇气,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拯万民于水火之中。近代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和羞辱,从鸦片战争到“九一八”事变。再到南京大屠杀一件又一件国耻无不刺痛中国人的心,勿忘国耻,血洗国耻的观念深入人心。对国家耻辱的重视远远超过个人耻辱。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一把火点燃了中华民族反帝、反侵略的决心;到李大钊的“黄卷青灯,茄苦食淡”,为民族觉醒而呼号,为救国雪耻而赴死;再到杨靖宇出生人死、杀身成仁,无数英烈为了国家的强盛与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最终使中华民族得以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贯穿其中的精神动力正是内心深处有强烈的耻辱感。P4-8

序言

“美德”是什么?在有些人看来,就是埋头傻干而不计报酬多少,与人交往而甘愿事事吃亏,不考虑个人得失而时时奉献。这种想法,让我们想到了热带丛林中的狐狸和狼。这种所谓的智慧。也不过是丛林之中狐狸和狼的智慧。这种对美德的看法。也不过是没有任何感恩之心的“小人”的内心独白。对狐狸和狼来说。甚至对只图利益的“小人”来说,美德确实什么都不是。但是,我们到底是要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建设成一个美好的人类世界.还是要把它变成一个热带丛林?丛林之中,没有谁永远都是强者,即使老虎狮子也不例外。当那些信奉丛林规则的“智者”成为“更智者”爪下的一块肉时,他的智慧在哪里?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因为沾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再了。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真正的名家应该是淡泊名利、以追求真理为使命的人。

在有美德的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同时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俗语也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

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入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强于孤军作战。人之所以能够胜过万物,就在于人与人之间能够合作起来。

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自己的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经提出过“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的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操守,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的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的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这就是真正的“惠而不费”。

新中国成立已有60余年,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30余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和赞叹的成就,中国人民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然而,中国社会的道德风气却不尽如入意:急功近利的追求,冷漠的处世态度、庸俗的休闲生活,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写照。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法纪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潜规则大行其道,假冒伪劣层出不穷,这已经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道德的沙漠化现象开始初露端倪。因此,道德文明的建设已经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历经数千年传承、融汇时代精神的美德,是中国人思想道德的灵魂,是构筑中国人时代精神的血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为了弘扬美德,我们组编了《时代美德一字经》丛书。丛书针对市场上缺少入情、入理、入心的道德教育读物,专门为广大未成年人精心打造。要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首先须有好的读物。本丛书适应了这一社会需要。丛书力求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凸显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保证有一定的创新性。

焦国成

2012年6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5: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