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朝花夕拾呐喊(无障碍阅读精编版青少版)/新课标课外阅读经典文学名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朝花夕拾呐喊》包括鲁迅的《朝花夕拾》《呐喊》两部作品。
《朝花夕拾》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在《呐喊》中,鲁迅沉痛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从昏睡中入死灭”的不幸者,他怀着极大的同情“哀其不幸”,又怀着急切的心情“怒其不争”。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姓周,幼名章寿,字豫山,后改豫才。1898年起,改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笔名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卒于上海。鲁迅从小阅读兴趣十分广泛,看过很多野史、杂记,对民间艺术也有深切爱好,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资源。
鲁迅也被誉为“青年导师”,受他提携、指点和教导的后辈学生非常多,如孙伏园、丁玲、萧军、萧红、罗家伦、冯雪峰、台静农等,都深受鲁迅的影响。
目录
朝花夕拾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呐喊
自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明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序言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
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
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
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
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可以改
变国民精神。1906年弃医从文,其间回国奉母命结婚,夫
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
,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
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
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9币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
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
众上万人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
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
作品,编有《鲁迅全集》。其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
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内容提要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lO篇散文,写于1926年6月至11
月间,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发表在《莽原》半月
刊上,1927年5月编订成书时,改名为《朝花夕拾》。《朝
花夕拾》题目意义“早晨的花晚上拾起”,即“从记忆中
抄出来”的意思。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
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
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
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
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
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
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艺术成就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
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
情。在对往事深情地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
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对现实的议论),展现了鲁迅先
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作品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
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
质。作者在批判和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
手法,又称“双关”。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
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
巧妙讽刺。在散文中常用对比、议论、抒情和描写等多种
写作手法。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活泼,生动地描绘了
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
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呐喊》中作者多采用白描手法,用极精练的笔墨写
景状物,勾勒形象,又吸取中外艺术家的经验。作者重视
挖掘和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运用各种手法,深入揭
示人物的灵魂。人物语言简洁传神,高度个性化,达到闻
其声如见其人的境界,并且还具有丰富的潜台词,耐人寻
味。其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语言以口语为基础
,又借鉴有生命的古代语言,具有简洁、洗练、生动、峭
拔等特点。
导语
鲁迅所著的《《朝花夕拾呐喊》是《朝花夕拾》和《呐喊》两本书的合集。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
《朝花夕拾》生动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呐喊》收录了鲁迅从1918年至1922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其中《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等都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名篇,艺术价值极高。这部短篇集诞生于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之下。而《呐喊》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更是鲁迅对封建旧礼教、旧思想开战的有力宣言。
精彩页
狗·猫·鼠
阅读导航
鲁迅曾经写了一篇《兔和猫》的文章,有人据此认为他是仇猫的。那作者仇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角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
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考它们成仇的“动机”。这也并非敢妄学现下的学者以动机来褒贬作品的那些时髦,不过想给自己预先洗刷洗刷。据我想,这在动物心理学家,是用不着费什么力气的,可惜我没有这学问。后来,在覃哈特博士(Dr.O.Dahnhardt)的《自然史的国民童话》里,总算发现了那原因了。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只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日耳曼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独有这一篇童话却实在不漂亮;结怨也结得没有意思。猫的弓起脊梁,并不是希图冒充,故意摆架子的,其咎却在狗的自己没眼力。然而原因也总可以算作一个原因。我的仇猫,是和这大大两样的。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吧,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住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吧。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吧,假使它的身材比现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然而,这些口实,仿佛又是现在提起笔来的时候添出来的,虽然也像是当时涌上心来的理由。要说得可靠一点,或者倒不如说不过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手续竞有这么繁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当这些时候,我便要用长竹竿去攻击它们。狗们在大道上配合时,常有闲汉拿了木棍痛打;我曾见大勃吕该尔(P.Bruegeld.A)的一张铜版画Allegorie der Wollust上,也画着这回事,可见这样的举动,是中外古今一致的。自从那执拗的奥国学者弗罗特(S.Freud)提倡了精神分析说——psychoanalysis,听说章士钊先生是译作“心解”的,虽然简古,可是实在难解得很——以来,我们的名人名教授也颇有隐隐约约,捡来应用的了,这些事便不免又要归宿到性欲上去。打狗的事我不管,至于我的打猫,却只因为它们嚷嚷,此外并无恶意,我自信我的嫉妒心还没有这么博大,当现下“动辄获咎”之秋,这是不可不预先声明的。例如人们当配合之前,也很有些手续,新的是写情书,少则一束,多则一捆;旧的是什么“问名”“纳采”,磕头作揖,去年海昌蒋氏在北京举行婚礼,拜来拜去,就十足拜了二三天,还印有一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