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达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学家。他编著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历史普及读物中的经典,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这套书之所以长销四十多年不衰,在于它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对于向少年儿童普及历史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为《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之《西汉故事》。书中所选的故事按时间顺序编排,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属,基本勾勒了西汉时期的历史概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汉故事/中国历史故事集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林汉达 |
出版社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林汉达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学家。他编著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历史普及读物中的经典,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这套书之所以长销四十多年不衰,在于它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对于向少年儿童普及历史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为《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之《西汉故事》。书中所选的故事按时间顺序编排,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属,基本勾勒了西汉时期的历史概貌。 内容推荐 这次与读者见面的是林汉达先生所著《中国历史故事集》的五种美绘本,《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其中前三种问世已有四十多年,后两种也有三十年了。2002年,曾经出版了新的合卷本。这次以美绘本出版,主要是为了让读者更方便地阅读这部传世名著。除了内容上未作任何修改以外,林先生在语言上的一些独特用法和处理,也都保持原貌,显的是让大家原原本本地领略其特有的风格。不同的是,原来的刘继卣先生等画的黑白插图这回换成了彩色插图,版式上也做了新的设计,作为一次尝试。 目录 张良拜师 学万人敌 揭竿而起 天下响应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鸿门忍辱 火烧阿房 韩信拜将 暗渡陈仓 鸿沟为界 四面楚歌 汉王登基 制订朝仪 缇萦救父 晁错削地 李广射虎 张骞探险 再通西域 通神求仙 苏武牧羊 大雁带信 霍光辅政 昭君出塞 王莽称帝 试读章节 张良拜师 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中原以后,经常到各地方去视察。公元前218年(218+1949=2167,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167年)春天, 他带着大队人马到了博浪沙(在河南省)。车队正在拐弯的时候,突然哗喇喇一声响,不知道打哪儿飞来个大铁椎(Chui),把一辆车打得粉碎。秦始皇就在前面的车上,半截车档迸(beng)到他的跟前,差点儿打着他。好险哪!一下子车队全停下来。武士们四面授查,没费多大工夫就把那个刺客逮(dai)住了。 秦始皇一定要手下的人把主使刺客的人查出来。主使的人当然是有的,可是那个刺客就是不说。他骂着,骂着,不知不觉地露了点儿口风,又怕他们追问下去,就自己碰死了。 从刺客的话语中,他们推想那个主使刺客的人是从前韩相国的儿子。秦始皇立刻下了命令,捉拿那个韩国的公子,韩国(在河南省)一带更加搜得紧。那位韩国的公子只好更名改姓叫张良,又叫张子房。 张良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就是后来的宰相)。韩国被灭的时候,张良还年轻,他决心替韩国报仇,就变卖家产,推说到外边去求学,离开了家。其实他是到外边去找机会暗杀秦始皇。果然,他交上了一个大力士,情愿替他拚命。那个大力士使的一个大铁椎,足足有一百二十斤重(秦汉时候的一斤,只有现在的半斤)。 他们到处探听秦始皇的行动。这会儿探听到秦始皇到东边来,就在博浪沙埋伏着,给了他一大椎。哪儿知道打错了一辆车,刺客自杀了。张良逃哇逃哇,一直逃到下邳(在江苏省;邳PT),躲了起来。他虽然逃难出来,好在身边有钱,就在那边结交了不少朋友,还想替韩国报仇。不到一年工夫,他在下邳出了名。临近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很有学问的读书人,可不知道他就是跟大力士在博浪沙行刺的韩国的公子。 有一天清早,张良一个人出去散步,走到一座大桥下,瞧见一个老头儿穿着一件土黄色的大褂,搭着腿坐在桥头上,一只脚一上一下地晃荡着,那只鞋拍着脚底心,象在那儿哼歌儿打板眼。真怪!他一见张良过来,有意无意地把脚跟往里一缩,那只鞋就掉到桥下去了。老头儿回过头来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我的鞋拣上来。”张良听了,不由得火儿了。可是再一看那个老头儿,哪儿还能生气呐?人家连眉毛带胡子全都白了,额上的皱纹好几层,七老八十的,就是叫他一声爷爷也不过份。他就走到桥下,拣起那只鞋来,上来递给他。谁知道老头儿不用手去接,只是把脚一伸,说:“给我穿上。”张良一楞(leng),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可是他已经把鞋拣上来了,干脆好人做到底,索性跪着恭恭敬敬地拿着鞋给他穿上。那老头儿这才理了理胡子,微微一笑,慢吞吞地站起来,大摇大摆地走了。这一下可又把张良楞住了,天底下会有这号老头子,人家替他做了事,连声“谢谢”都不说,真太说不过去了。 张良盯着他的背影望着,见他走起路来又快又有劲,心想这老头儿一定有点来历。他赶紧走下桥去,跟在后头,看他往哪儿去。约摸走了半里地,老头儿知道张良还跟着,就回过身来,对他说:“你这小子有出息。我倒乐意教导教导你。”张良是个聪明人,知道这老头儿有学问,就赶紧跪下,向他拜了几拜,说:“我这儿拜老师了。”那老头儿说:“好!过五天,天一亮,你到桥上再来见我。”张良连忙说:“是!” 第五天,张良一早起来,匆匆忙忙地洗了脸,就到桥上去了。谁知道一到那边,那老头儿正生着气呐。他说:“小子,你跟老人家定了约会,就该早点儿来,怎么还要叫我等着你?”张良跪在桥上,向老师磕头认错。那老头儿说:“去吧,再过五天,早点儿来。”说着就走了。张良楞楞瞌瞌地站了一会儿,只好垂头丧气地回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见鸡叫,脸也不洗,就跑到大桥那边去。他还没走上桥呐,就恨恨地直打自己的后脑勺儿(勺Shao),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又晚了一步!”那老头儿瞪了张良一眼,说:“你愿意的话,过五天再来!”说着就走了。张良闷闷不乐地憋了(bie-le)半天,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回来,只怪自己不够诚心。” 这五天的日子可比前十天更不好挨。到了第四天晚上,他翻过来掉过去,怎么也睡不着。半夜里,他就到大桥上去,静静地等着。 过了不大一会儿工夫,那老头儿可一步一步地迈过来了。张良赶紧迎上去。他一见张良,脸上显出慈祥的笑来,说:“这样才对。”说着,拿出一部书来交给张良,说:“你把这书好好地读,将来能够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张良挺小心地把书接过来,恭恭敬敬地道了谢,接着说:“请问老师尊姓大名。”老头儿笑着说:“你问这个干么?”张良还想再问个明白,那老头儿可不理他,连头也不回地走了。 等到天亮了,张良拿出书来,一看,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太公,就是周文王的军师姜太公)。张良白天读,晚上读,把它读得滚瓜烂熟。他一面钻研《太公兵法》,一面还留心着秦始皇的行动。P1-3 序言 这次与读者见面的是林汉达先生所著《中国历史故事集》的五种美绘本,《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其中前三种问世已有四十多年,后两种也有三十年了。2002年,曾经出版了新的合卷本。这次以美绘本出版,主要是为了让读者更方便地阅读这部传世名著。除了内容上未作任何修改以外,林先生在语言上的一些独特用法和处理,也都保持原貌,为的是让大家原原本本地领略其特有的风格。不同的是,原来的刘继卣先生等画的黑白插图这回换成了彩色插图,版式上也做了新的设计,作为一次尝试。 时光匆匆,逝者如水。当年,我编辑这套书的情景历历在目,然而当回首一顾的时候,竟不觉过去了三十多年,现在只能靠回忆来与今天的读者交谈了。 林先生写的这部历史故事书,从20世纪60年代出版以来,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获得了几代人的好评。我在1978年担任本书责编以后,陆续收到几百封读者来信,老老少少、各行各业的读者都表示对这部书的喜爱。近年来,虽然市场上新的历史读物层出不穷,但是林汉达的历史故事仍然留在人们视线和记忆中。有些读者认为,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他们看到的最好的历史故事书,当年自己看这部书长大,现在也希望自己的后代能继续看这部书。 我想,凡是读过此书的人都不会对这种说法感到惊奇。中国历史悠久又深厚,那么多人物、事件,写起来是个难事。林汉达先生用丝线串珠的办法,把人事历程连接起来,既重点突出又不使中断,上勾下连,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浑然成一体。还有那带“北京味”的语言,讲起来如道家常,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人入胜,便是这套书的必然结果,读者们大都以为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实际上林先生是满嘴浙江话的南方人。他高超的组织艺术和语言技巧,完全是出于他对读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对祖国语言的精确把握。可以说,没有真功夫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的;没有踏实心态,像现在有些作者那样浮躁和粗糙,也是绝对不会精耕细作的。 这套书所以长销四十多年不衰,在于它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对于向少年儿童普及历史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作用。 很可惜,林汉达先生在“文革”中的1972年去世,他为少年朋友“一个朝代写一本”的夙愿没有实现。我在1978年接手编辑后,修订再版《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新编了已写完而未出版的《东汉故事》,又根据林先生50万字遗稿《三国故事新编》缩写改编成《三国故事》。至此算是把林先生已写到的内容编完出版了。在这项工作中,林夫人谢立林老人,林先生的儿子林文虎和夫人谢文漪,曾任林先生秘书的贾援先生,都给予了我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应该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很多读者对这套书未能完成感到惋惜,在来信中希望续写续编下去,“毛遂自荐”者也有数位。当年我本想物色合适人选与我共同完成这件事,却因工作变动而中止。好在历史是常存的,历史读物是长青的。在退出编辑日常事 务之后,有了自己支配的时间,我想今后的机会会有,希望也不至于落空。让我们在希望中共勉。 2008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