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龙门》是《跟着本书游天下》系列丛书之一。寇洵的散文平实朴素、情感真挚,有着浓郁的抒情气质,细腻、沉缓,其中也不乏社会担当的情怀。《风过龙门》选入了寇洵近年来发表的旅行类散文十五篇。既有旅途中的见闻,也有对故园的追忆,无论是写景或是叙事,都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情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风过龙门/跟着本书游天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寇洵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风过龙门》是《跟着本书游天下》系列丛书之一。寇洵的散文平实朴素、情感真挚,有着浓郁的抒情气质,细腻、沉缓,其中也不乏社会担当的情怀。《风过龙门》选入了寇洵近年来发表的旅行类散文十五篇。既有旅途中的见闻,也有对故园的追忆,无论是写景或是叙事,都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情感。 内容推荐 寇洵的散文平实朴素、情感真挚,有着浓郁的抒情气质,细腻、沉缓而色彩鲜明,其中也不乏社会担当的情怀。《风过龙门》选入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旅行类散文十五篇。既有旅途中的见闻,也有对故园的追忆,无论是写景或是叙事,都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情感。 目录 风过龙门 香山居士 西行散记 虢州散记 西平杂记 信阳三记 官渡三题 赣行二记 城市走笔 常寨忆旧 故里杂忆 故园三题 故园拾忆 落雪无声 雪落大地 回乡杂记 山间夏日 试读章节 到洛阳不能不去龙门,因为那里有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但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从小学历史课本上就认识的龙门石窟,小学时的我并没有见过。 我真正见到龙门石窟是在读大学的时候,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她。隔着一条河。那条河应该是有名字的。它能和这么闻名的石窟站在一起,自然也应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可惜我当时并不知道它的名字。不过,这没有关系。我想说的是,就是这条我当时并不知道名字的河流隔开了我和石窟的距离。 中间是河。一条看上去很宽阔的河,但水流量并不很大,水流从河道中间过去,留下了两边的浅滩,上面偶尔能看见一些芦苇,在风中摇曳着洁白的芦絮。河水绿中带点黄,不疾不徐。两岸的堤坝上栽着柳树。柳条垂下来,像女人的秀发。 我是站在河对面看的石窟。我当然也可以离她近点,但当时实在是囊中羞涩。我甚至动过从龙门后山绕过去的念头。这个念头后来被一个在田间干活的人否定了。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我,这不可能。事实上,不用他告诉我,当我站在石窟的对面时,自己也感觉我的想法行不通。 我没有能够站在石窟面前。这似乎并不妨碍我看到她。她就在我的对面,隔着一条河,她静静地站在对面的山上。她是一个一个的窟龛,一尊一尊的佛雕,或者是一尊一尊的坐佛,我是说佛坐在那里,如果我看得远的话。我在想,如果她们动起来,那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景。我不敢想象。 隔着一条河,我看了石窟很久。除了那一个个的窟龛,一尊尊的佛雕,我当然也看到了印在历史教课书上的那尊闻名的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建于唐代,造像内容依据佛教《法华经》。据佛经讲,卢舍那是释迦牟尼的报身像。在佛教中,佛、菩萨本是男性,但是在这里却一反常规,卢舍那完全成为一尊美丽的女神。我当然没有想到,我有一天会见到她。我没有想到她会从我的历史教科书上走到我的生活中。现在,她就站在我的对面。她比我想象的大多了,也高多了。她面带微笑俯视着大地,俯视着众生,也包括我,这个站在河对面,眺望她的人。 请原谅,我无法在这里描述她们多么栩栩如生,她们的神态怎么惟妙惟肖,还有她们的雕工如何精细到纤毫。我不是不想,我和她们中间隔着一条河。路边有出租望远镜的,我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可当有两三个人朝我围过来时,我忽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也许,是他们太过热情的原因。总之,我不再想通过望远镜去看对面了。 我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黄昏,那时候有很好的夕阳。夕阳给石窟罩上一件金黄的外衣,使她们看上去那么辉煌。她们处在光环中,似乎时刻准备着飞升。我的心中忽然就有了一种神圣的感觉。当我面对这些石窟,我像是在守候圣灵的降临。 那个黄昏应该有风。不,吹过龙门的风,从来就没有停过。它从远古吹到现在,又从现在吹向未来。它把一条河流的背影吹远,把一个时代,把那些雕工的背影吹远。让那些叮叮当当的声音,只在历史深处回响。风继续吹,把那些峭壁唤醒,把那些峭壁上新凿的佛像唤醒,让她们跟着龙门的风一起飞翔。飞翔。风把她们送上高高的云端。让她们端坐在云端,俯视普天之下的众生。偶尔地,她们也在石壁上小憩。 久久地,我看着她们。从小到大,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石窟,我也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佛雕。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一会儿想起那些开凿这些石窟的人,一会儿又想起那金戈铁马的时代。我恍惚看见那些手执钎子、铁锤的人,那些裸着脊背、挥汗如雨的人。我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地传来。那边,监工的皮鞭刚刚落下,这边,皇帝的使者已快马而来。 那边,艰苦的雕凿还在继续,这个曾经耗费了无数人精力和心血的浩大工程,前后历时几百年,多少人在这里不眠。这边,这条我当时还不知道名字的河流日夜流淌,它流经龙门石窟的无数个日夜,它在白昼的欢腾,它在黑夜的喧响。它仿佛生来就是来伴奏的,伴奏着那些叮叮当当的雕凿声,伴随着那些不眠的人。 我在黄昏看见那个雕凿的人,他在劳累了一天后,放下手里的工具,慢慢走到河边。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到这条河上的最后一片夕阳。我假想夕阳斜射过来,铺在水中,一定把这条河照得无比美丽。我不知道那个雕凿的人有没有看见。我只看见他映在水里的影子。他那么疲倦。他把自己的身子放在水上,把手伸进水中。我知道他是想洗去手上的石尘。他的手骨节那么粗大,指头看上去却那么灵活。我有时候会觉得,他的手天生就是干雕凿的。只有这样的手,才可能雕凿出那么精美绝伦的佛雕。我有时候希望这样的手多一些,再多一些,我希望他雕凿的多一些,更多一些,这样的话,我们就可能看到更多的艺术精品。 那个雕凿的人已经把手放进了水中。他在这条河里洗着他那双我认为很珍贵的手。我看见有些鲜红的血丝冒了出来,又被水流带走。我看着那些被水流带走的血丝。我知道那是他手心里的痂又烂了。我不知道他的手心被磨破了多少次。多少次,他在雕凿时,血水顺着他的手心或手指淌下来。他一定也疼过。但因为种种原因,他忘记了疼痛。他不能不忘记疼痛。他最终忍着疼痛。他也只能忍着。他就那么雕着,凿着。他看到佛在他面前露出了慈悲的表情。他看着佛那双普度众生的眼睛,他也许会在心里想,我这是在干一件多么神圣的事业。他忽然就有了信念。在看到佛像从他手里一点一点显露出来时,他的信念更加强烈。有那么一会儿,他或许想过,我这是在替普天之下的穷苦百姓雕凿心中的佛。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