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圣文著的《霸道总裁刘强东》是一本关于刘强东的传记。近几年,在媒体头条频频露脸的刘强东,声名早已传遍了大街小巷。媒体上刊登的他的照片,望上去总是透着几分凌厉之气,有威严感。通过京东商城的快速拓展、建立物流仓储、在纽约上市,与腾讯建立合作伙伴的关系,在这势如破竹的发展趋势中,我们见证了一个电商的崛起之路。不难发现,京东商城本身就是刘强东的影子,它的消费体验、运营策略、发展趋势还有诸多好的、坏的消息,人们都可以通过它们摸出刘强东的一些性格棱角。刘强东,即如媒体上所宣传的形象一样,有野心、有魄力、有胆气。本书将从刘强东成长经历、创业历程,结合近些年在媒体上关于他的各种报道,力求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刘强东。
《霸道总裁刘强东》作者席圣文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深刻剖析刘强东的创业思路,重点解析刘强东的性情、谋略、队伍、战略思想、资本运作等成功密匙,让读者所看到一个真实、简单、且具有大智慧的京东掌舵人。创业是代表着刘强东青春的荣耀和光芒,本书将带领作者回顾刘强东的创业历程,是如何成为一代商业巨头。
刘强东二十多年创业路,这个听起来很传奇的创业故事,但只有读完全书才能明白的坎坷险阻历程。文章将告诉读者,刘强东是怎么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是如何在多次的电商大战中赚的盆满钵盈。成功的创业者总是有着瞻前的目光,在危机起伏的时候找到一线生机,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片发展空间,刘强东如同一位高深谋略的将军,他有着杀伐果决的凌冽攻势,也有着高远的秘密布局。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成为一个只不过是在前面打打杀杀的士兵,他是运筹帷幄的指挥者,他想当一个胜利者!
第一章 人大才子——骆马湖畔的“孩子王”
1.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离家出走奇遇多
3.靠脑力劳动赚钱
4.社会系有位编程高手
5.中关村信条——“无奸不商”
第二章 商海起步——从精英学生向老板的艰难转变
1.“以怨报德”的餐厅员工
2.日企管理的独到之处
3.重回中关村
4.中关村“大限将至”
5.强大的连锁店竟不敌“非典”
第三章 疯狂扩张——用最霸气的方式开疆破土
1.“京东”从小小柜台开始
2.重拳出击,扩大规模
3.用规模“绑架”市场
4.规模效应:商战博弈的杀手锏
5.采购渠道的上游化
第四章 创立京东——重拳出击打造电商新格局
1.电商卖的就是用户体验
2.京东的秘密,赚钱不一定靠销售价差
3.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商务电子平台之B2C
4.细节决定成败
5.多样的宣传手法,京东为自己造势
第五章 融资秘诀——京东凭什么筹到20亿
1.一张穷嘴敲定千万现金
2.资本寒冬里的煎熬,多出八美元的融资
3.“傻”钱的秘密:为诚信,少融一亿也是值
4.千亿美元的局,京东在不断升级
5.融资无论大小,股权我最大
第六章 上市之路——从站柜台到纳斯达克的座上宾
1.上市前的风波
2.上市时间是“大师”选的吉日
3.一张图看懂京东上市这一年
4.无所不在的京东
5.面向世界,春暖花开
第七章 价格商战——好胜永远是残酷博弈中的绝对美
1.京东VS当当,图书对战的胜与败
2.刘强东PK马云:京东淘宝短兵相接
3.三大电器巨头的“恩怨情仇”
4.京东or苏宁,谁才是中国的沃尔玛
第八章 创业经验——来自一个草根族的成功与痛苦
1.刘强东的创业秘诀
2.融资者和投资者
3.得“客户心”者得天下
4.决策需要判断力
第九章 管理作风——领导八万员工的秘密
1.每天早上开会坚持13年
2.向日本企业学习精细化管理
3将管理规范在系统里
4京东的“人才体系”战略
5自由且有温度的管理
第十章 霸道团队——从独裁者到领路人
1.一群由狮子带领的绵羊
2.永远不做好好先生
3.京东团队的执行力
4.互为知己,肝胆相照
5恩威并重,法治公司
第十一章 物流建设——不同“性格”的领导用不同套路
1 .赔本也要自建物流
2.物流建设需要“其疾如风”
3.供应链的优化和完善
4.节省成本需要“开放物流”
5.客服也可以推动供应链
6.从“价格战”到“物流战”
第十二章 多元生态——打通垂直电子商务网站的每一个细节
1.京东是怎样发展垂直电商的
2.T型战略的方向和优势
3.JD+孵化器与JD+供应链
4.挥掷160亿,投资多元生态
5.携手腾达打造JD+网络,共创智能新格局
1.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974年2月14日,刘强东出生在宿迁市来龙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刘志成给儿子取名“刘强东”,寓意东方的强者,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在当时的农村,重男轻女现象非常普遍,一个男孩子的出生意味着家庭有了顶梁柱,刘氏夫妇的喜悦心情不言而喻。刘强东三岁那年,母亲王绍侠又生了一个女孩,刘强东有了妹妹。
刘志成的祖辈世代行船,他爷爷那一代,家里有船队,将扬州的古玩用船贩卖到徐州,再把徐州的煤炭贩卖到扬州,靠着倒卖商品赚取差价发了家。刘志成也有一个衣食无忧的童年,可惜好景不长,刘志成的父亲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打成了右派,刘志成17岁被迫辍学,帮老板行船,一干就是十几年。结婚之后,妻子王绍侠也加入了刘志成的行船队伍中来,由于刘志成夫妇行船工作比较辛苦,需要常年在外奔波,无暇照顾刘强东兄妹,在刘强东五岁那年,刘志成把兄妹俩交给了刘强东的外婆照顾。刘强东的外婆是一个饱经风霜,被贫穷困扰了一辈子的地道农民,对刘强东兄妹悉心照顾。刘强东也是个懂事的孩子,外婆不在家的时候,他就担负起照顾妹妹的责任。来龙镇在70年代还是很贫困的,刘家也不例外,在刘强东的记忆里,八岁之前都没有吃过饱饭,妹妹哭着喊饿的时候,他就用砖头砌成的小灶上做饭,把米饭煮得黑乎乎的。再长大一点,刘强东挑水,割猪草什么的事都会干了。
每次外婆买来一块大肥肉,都是先切成小片,放在锅里面把油滤出去,结成白块之后,放在一个小罐子里面,这些工作完成后,便把小罐子偷偷绑在房梁之上,防止刘强东偷吃。以前,无论放在家里的哪个位置,都能让鬼灵精一般的刘强东找到,外婆索性就想了这个办法,也断了刘强东的念头。每周日的时候,外婆就会从房梁上取下一块猪油,放到米饭中,做成猪肉拌饭给兄妹两个吃。这个时候是刘强东最有精神的时候,也是刘强东能够回忆起的小时候最幸福的一件事,即便他后来成为了亿万富翁,也时不时地会跟别人提起外婆当年做的的猪肉拌饭。除了每周一次的猪肉拌饭外,他的主食就只有玉米,红薯了。那时候刘强东的食谱是:早上,清水煮红薯、馒头;中午,红薯煎饼、玉米煎饼;晚上,红薯粥、烤玉米,不过刘强东那时候也是有零食吃的,是一种叫做“京果”的小点心,可惜的是这种小点心的原料也是红薯。刘强东厌恶极了红薯和玉米,很想换换口味,就想着下河去抓鱼来改善伙食。他白天和小伙伴们用鱼叉叉鱼,又跳到深水里探索鱼群所在地,晚上独自出去用手电筒照鱼。后来他又心生一计,用沙土把小水沟的两头堵住,再用水盆舀干净里面的水,直接徒手抓鱼,很快,他捕的鱼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一同捕鱼的小伙伴们。
由于长期下水扑鱼的经历,刘强东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水上功夫,被大家称作“浪里白条。”后来,小伙伴们发现刘强东不仅仅是捕鱼和游泳好,打鸟、捉泥鳅、放羊,刘强东都有一套,集体活动的时候刘强东也总能想出一些好点子。渐渐地,周围的同学、邻居都喜欢和他交往,刘强东则组织他们一起玩耍,做游戏,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由于周围的小伙伴经常受到村东头大孩子们的欺负,刘强东就想着怎样整整那些坏孩子。一天,他把周围的小伙伴们聚集起来,让拿着弹弓和土块的一部分人爬到树上埋伏,自己带着少数的人引东头的大孩子们过来。对方果然中计,跑到了刘强东设下的陷阱之中,树上的孩子们箭矢齐发,打得那些村东头的大孩子们满地找牙,跑回家里再也不敢出来了。刘强东的聪明睿智和善于谋划让他在小伙伴之中的威信飞速上升,很快,刘强东就被他们推举为“孩子王”,并称呼他“大强”,一切事情都让他出谋划策。就这样,他带领着小伙伴们打退了村里其它孩子群一次又一次的攻击,保住了自己的“地盘”。这个游戏一玩就是好几年。“孩子王”的童年让刘强东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知识,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为他以后管理整个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83年,刘强东九岁,改革开放的的风潮席卷到了农村,刘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刘强东兄妹不用挨饿不说,刘志成夫妇也购买了一艘九吨的小船,开始自己行船。虽然还是辛苦,但毕竟脱离了打工的生活,不用看老板的脸色,而且有了自由,薪水也比以前多了不少。而从小就善于思考的刘强东那个时候就想着如何把父母的行船生意做大, 他认为,父母只是把船的吨位逐年增加,但永远只能驾驶一条船,挣有数的钱。如果父母创办一个自己的船行,赚租船的费用,不但可以省下力气忙别的事,也能比现在赚更多的钱。然后用攒下的资金再去买船,以后就有可能拥有成百上千的船为自己所用了。刘强东在初中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刘志成听后不以为然,还对儿子说:“你是不是疯了。”而刘强东也没有继续解释什么,毕竟他并不喜欢父亲的船行生意,也没有接替父亲的打算。而刘志成这位地道的老村民,也不会想到自己儿子的“鸿鹄之志”。
1987年,刘强东升入初中,告别了与小伙伴们抓鱼,打闹的时光,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由于家和学校的必经之路被一条小河挡住,他为了节省到达学校的时间,选择不去绕远,而是脱掉鞋子,挽起裤脚,举着书包,趟水过河。
P3-5
刘强东和马云同为电商行业的巨头,但两人的创业轨迹和战略决策却完全不同。马云更像商海中一呼百应的龙头大哥,他建立的阿里巴巴就是无所不包的百货网店,里面的商户更是鱼龙混杂。马云将他们收入囊中,共同耕耘电商的庞大市场,在物流建设上,他也是依托于实力雄厚的物流公司,依靠它们来完成商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马云就是靠着这种无所不包的精神,建立了中国最大的网购商场——淘宝网。复刻马云的人比比皆是,但真正成功的却只有马云一个人。电子商务的波涛暗涌注定让创业者不能照猫画虎,而是要有自己的决策力和创新精神,恰巧刘强东就是这样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相比于马云,他更像是一个商海里独行的侠客,一意孤行地靠着自己的判断做决定。他没有马云一览无余的宏伟规划,也没有张近东的一掷千金,更没有亚马逊总裁贝佐斯的深厚资历。他有的只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和探索,有的只是让明天不同于今天的创造力,还有就是他骨子里的执拗和不屈。这些素质使得刘强东有了今天的巨大成功,而他的创业之路也成了众多创业者学习的典范。
1998年,25岁的的刘强东以12000元的启动资金,在中关村租赁了柜台卖光碟和刻录机,并成立了“京东多媒体”,本着诚信、求真、务实的精神把光碟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00年,京东多媒体的营业额就已经到达千万元级别,成为了中关村屈指可数的“大公司”。但随着3C产品的饱和,中关村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这时候,刘强东并没有选择和那些无良商家们争夺科技市场的弹丸之地,而是把目光定位在了全国,想依靠连锁店打开市场。他在离开中关村进军连锁店的时候说:“要做就做全国性的连锁店,像国美一样,在全国开1000家IT连锁店,让中关村电脑城消失。”
刘强东复刻国美的经营模式起初进展非常顺利,2001年,京东多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了12家分店,连锁店的数量和规模均已超过了同是以零售数码产品为主的3C企业——宏图三胞。刘强东预测,京东多媒体会在三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IT零售商。可惜事与愿违,一场突出起来的“非典”病毒打乱了刘强东的全盘计划,也湮灭了刘强东消灭中关村的梦想。这次变故对刘强东来说虽然是灾难,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非典”让刘强东看到了传统营销模式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针对此,他开始密切关注电子商务。2004年,他关闭所有的店面,把线下的经营全部搬到线上,并把京东多媒体改名为京东商城。初涉电商的刘强东并没有多少经验,只有继续着以前连锁店的薄利多销战略,靠着在中关村时期积累的好口碑缓缓前进。2007年,京东尝到了低价政策带来的恶果——资金困难,当时很多京东高层建议刘强东增加产品的毛利,他们觉得,以京东现在的规模,只要每件商品提升很少的价格,就能为公司创造出上千万的利润,而消费者几乎感觉不到。但刘强东很快否定了这项建议,他表示,宁愿借钱,也不能靠压榨消费者来充实资金。
刘强东的借钱之路并不顺利,大的风险投资企业看不上京东,而愿意投资京东的小企业几乎都希望获取京东的一部分控制权,这又是刘强东无法忍受的。最终,生产彩色玻璃壳的河南安采集团答应投资京东500万元,但要求京东不得到别处融资。在刘强东看来,安彩集团虽然没有索取京东的控制权,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京东的发展自由。刘强东虽然有万分不情愿,可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现实的压力下,他不得已接受了安彩集团的融资条件。可惜的是,京东刚拿到150万元的投资金,安彩集团就开始高额度亏损。半年过去了,安彩集团非但没有履行对京东融资500万的承诺,反而要回了投给京东的150万元,融资失败的刘强东又开始捉襟见肘了。后来,今日资本总裁徐新发现了京东这根好苗子,当即给了刘强东1000万美元用于京东的资金周转。徐新的投资对于刘强东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拥有了资金的京东更是一路高歌猛进。2008年以后,刘强东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决策:拼价格、扩品类、建物流、搞生态。其实这些举措并没有受到投资人的认可,甚至有些投资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刘强东的做法是“旁门左道”,京东应该留着大量的资金发展电商平台,促进销售。但刘强东心里明白,那些投资人心里想的只是快点拿到更多的钱,至于京东适合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他们根本不关心。所以,刘强东并没有迫于压力而向投资公司妥协,而是继续着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
终于,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美国的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此时的京东市值为300亿美元,销售额也从2006年的8000万元上升到了2013年的1255亿元。京东的投资者全部得到了接近30倍的回报。京东的成功印证了刘强东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也给当初不看好京东的人打了一记狠狠的耳光。
2015年5月8日,京东的“JD+智能奶茶馆”正式开业,它的出现不仅能为创业者提供生态链上的全面帮助,还能扶持那些有差异性和创新性的产品更好地成长,成为了京东智能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上市之后的京东已经把发展重点放在了垂直电商和生态建设上,想以此来开辟电商企业的新天地。但就目前的状况看,京东的自营业务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京东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挑战。
本书详细记录了刘强东的人生轨迹和其创立京东过程中的事件和经历,并且毫不避讳地向读者揭露了京东及其它相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这本书来认识不一样的刘强东,不一样的京东。
他出身平凡、行事果敢,有时显得鲁莽,却拥有独到的战略眼光,而且越来越表现出chao越草莽英雄的潜质。十一年,昔日草莽英雄终成今日商业领袖,但越是接近成功,就越是感受到失败的迫近,他没有停下,他是刘强东。
——《财经》杂志社
刘强东所创立的京东集团发展迅速,他打造了由数万人组成的配送力量,确保订单在中国超过130个区县实现当日送达。虽然公司上市后刘强东已经成为亿万富翁,但他依然充满亲和力并很‘接地气’,没有明星CEO的架子,每年抽出一天时间亲自为客户送货。
——《财富》杂志社
他是执着、敢拼的代名词,他做事的风格亦如名字强悍、直率,从中关村小柜台起步到成为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企业的CEO。他在互联网+的跑道上进行资本战略与远谋,随着京东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他已完成了人生赢家的第1跨越!他是新一代商界领袖,他用事实证明,只有拼搏才能创造价值!
——《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