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兴文化编写的这本《二十四史精华》从二十四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遵循“信雅达”的原则,保持原书风貌,浓缩原著精华。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是中小学生不可多得的课外知识读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二十四史精华/青少年品读国学精萃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和兴文化编写的这本《二十四史精华》从二十四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遵循“信雅达”的原则,保持原书风貌,浓缩原著精华。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是中小学生不可多得的课外知识读物。 内容推荐 从《史记》到《明史》,从本纪到列传,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和兴文化编写的这本《二十四史精华》从《二十四史》中仔细撷取最精彩篇章,删繁就简,去芜存精,力图使读者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感受“正史”的耀眼光彩,是中小学生不可多得的课外知识读物。 目录 史记(司马迁) 本纪 秦始皇(赢政) 项羽 汉高祖(刘邦) 世家 陈涉 列传 商君(商鞅) 汉书(班固) 本纪 汉武帝 列传 韩信 张骞 司马迁 后汉书(范晔) 本纪 光武帝(刘秀) 列传 马援 班超 三国志(陈寿) 本纪 魏武帝曹操 列传 先主刘备 诸葛亮 吴主孙权 周瑜 晋书(房玄龄) 本纪 晋武帝(司马炎) 列传 王羲之 宋书(沈约) 列传 范晔 南齐书(萧子显) 列传 祖冲之 梁书(姚思廉) 列传 韦叡 陈书(姚思廉) 本纪 后主(陈叔宝) 魏书(魏收) 本纪 魏高祖(拓跋宏) 北齐书(李百药) 列传 斛律金 周书【令狐德棻) 本纪 武帝(宇文邕) 列传 庾信 南史(李延寿) 本纪 宋高祖(刘裕) 列传 王镇恶 北史(李延寿) 本纪 齐神武(高欢) 列传 郦道元 隋书(魏征) 本纪 隋高祖(杨坚) 炀帝(杨广) 旧唐书(刘晌等) 本纪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列传 魏征 李光弼 新唐书(欧阳修) 列传 武则天 李靖 薛仁贵 旧五代史(薛居正) 本纪 武皇(李克用) 新五代史(欧阳修) 本纪 梁太祖(朱温) 后唐庄宗(李存勖) 宋史(脱脱) 本纪 宋太祖(赵匡胤) 列传 狄青 王安石 岳飞 文天祥 辽史《脱脱) 列传 景宗睿智皇后萧氏 耶律休哥 金史(脱脱) 列传 元好问 元史(宋濂) 本纪 元太祖(铁木真) 列传 耶律楚材 明史(张廷玉) 本纪 明太祖朱元璋 列传 徐达 于谦 戚继光 试读章节 【原文】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齕、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九年,彗星见,或竟天。攻魏垣、蒲阳。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嫪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毒。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毒等败走。即令国中:有生得嫪,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嫪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车裂以徇,灭其宗。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及夺爵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四月寒冻,有死者。杨端和攻衍氏。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以南八十日。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桓齕为将军。齐、赵来置酒。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人咸阳,复居甘泉宫。 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于是使斯下韩。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滑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而李斯用事。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人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法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延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译文】 秦始皇帝,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在赵国作秦国人质时,看见吕不韦的姬妾,很喜欢,就把她娶了过来,生了始皇。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等到出生时,取名为政,姓赵氏。 始皇十三岁时,庄襄王过世,他便继位为秦王。当时,秦国已经兼并了巴、蜀、汉中,越过宛占有了郢,设置了南郡;往北取得了上郡以东,占有了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边到达荥阳,消灭了西周、东周,设置了三川郡。吕不韦做丞相,封邑十万户,号为文信侯。招揽宾客游士,打算吞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齕、麃公等为将军。秦王年幼,即位初期,国家政事交由大臣处理。 九年,彗星出现,有时光芒竞天。攻打魏国的垣邑、蒲阳。四月,秦王住宿在雍地。己酉,秦王举行冠礼,佩带宝剑。长信侯嫪毒作乱阴谋被发觉了。就诈用秦王印信和太后印信调动县邑的军队和警卫士卒、国家骑兵、戎翟首领、舍人,打算进攻蕲年宫,发动叛乱。秦王知道了这个消息,派相国昌平君、昌文君调遣士卒,进攻嫪。在成阳交战,杀死了数百人,(斩首有功的人)都得到了爵位,宦者参加战斗的,也得到一级爵位。嫪毒等人战败逃跑了。秦王就在全国下令:有活捉的,赏钱一百万;杀死谬毒的,赏钱五十万。全部抓获了缪毒等人。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都被斩首悬挂。又把他们五马分尸,巡行示众,夷灭了他们的宗族。嫪毐的舍人,罪轻的服刑三年。削除爵位迁徙蜀地的有四千多家,居住在房陵。这个月天寒地冻,有被死的。杨端和攻打衍氏。彗星出现在西方,又出现在北方,跟随北斗向南移动了八十天。 十年。相国吕不韦由于缪毒的牵连获罪,免去了相国职务。桓齕为将军。齐国、赵国的使者来了,摆酒设筵。齐国人茅焦劝告秦王说:“秦国正在以经营天下为己任,而大王有迁徙母太后的名声,恐怕各国诸侯听到这件事,由此引起背叛秦国。”秦王就去雍地迎接太后,回到成阳,又重新居住在甘泉宫。P1-3 序言 “国学”是什么?晚清民国时期的国粹派学者邓实先生曾把“国学”定义为“一国所有之学”。章太炎先生也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由此可见,这些让我国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国所有的学问,形成了我们国家民族的性格气质,也决定了我们每一个国民的传承涵养。教导我们行为的是孔孟而不是《圣经》,陶冶我们性情的是李杜而不是莎士比亚。所以决定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的,从法律意义上说也许是国籍,而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就在于你是否受到了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国学”的熏染。国学,国家,国民这三者实际上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这也是“国学”之所以重要,并应当向青少年进行普及的原因。 然而,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辽阔幅员的文明古国,在如此广袤的疆域之上和绵长的历史之中所产生的“一国所有之学”,其内容实在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令人望之茫然。承载学问的实体当然就是书籍。所以为了保存古代典籍和文化,就很有必要对书籍进行有效合理的分类。于是就诞生了一门古老的学问一一目录学。从汉代刘歆的《七略》,历代正史里的《艺文志》和《经籍志》,最终形成了对古代典籍的经、史、子、集这四部分类法。清代著名的《四库全书》就是按照这个分类法,来分别并保存上古以来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典籍的。 虽然有了前人的眼光方法和工作基础,但是如何从其中撮其精要,并选择适宜的向青少年进行普及,以便他们以有限时间和精力,能够最大程度的了解“国学”的全貌,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挑战。 经,在古人看来,是所谓“万世不易之法”。“经者,常道也。”我们现在说的“经常”,还保留着这个意思。从现代的眼光来看,主要包括儒家最重要的一些经典及历代对这些经典的最重要的阐释和解说。这些经典,古人认为是对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外在实践的最重要的指导。在这部分,我们选择了《诗经》、《尚书》、《礼记》、《论语》、《孟子》等等。 如果说“经”是“万世不易”的“常道”,那么在古人看来,“史”则体现了变动不居的形态。“经”是高悬的理想和目标,是应然;“史”是流动的现实和轨迹,是实然。古人的理念里经史是不可以须臾分开的,所以说“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考虑到青少年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我们特意将传统中最重要的史传‘改编成故事的形式,并以白话文改写,有《二十四史精华》和《资治通鉴故事》等等。 子部包含了没有进入经部的儒家重要学者的典籍和其它诸子百家学者的著作。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最富有竞争力和原创性的时代,涌现出一大批极富创造力的天才学者及其学派。他们的学说补充了儒家学说的不足,丰富了古人的思考和实践。从中,我们精选了《道德经》、《庄子》、《荀子》、《孙子兵法》等等。 集部则是主要收集历代著名的文章和诗词曲赋等,大概可说是现代学科中文学的范畴。作为言情体物、涵咏性情,提高个人修养也是大有裨益。这个部分内容也很广博,我们精选了《楚辞》、《古文观止》等等。另外像《唐诗三百首》、《百家姓》等也都归入了此类。 编撰这套书的目的是为了激发青少年对“国学”的热情,我们也非常希望这套书能够在新的时代,帮助青少年熟悉经典,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编者 2011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