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间词话全鉴(典藏版)
分类
作者 (清)王国维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间词话全鉴(典藏版)》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内容精辟独到,观点新颖,妙语连珠,是了解中国最美诗词的必读书。

本书体例科学、图片精美、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让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彩色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内容推荐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为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作。王国维深受西方美学思想的熏陶,并将这种影响带人《人间词话》,从而衍生出与旧时文学所不同的词话评论角度和评价方法,著成了这部以“境界说”为核心的初备理论体系的词论“圣经”,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人间词话全鉴(典藏版)》为方便读者的理解和学习,在原文基础上作了相戈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国维的诗学、词学理论,体会其中的文学思想和美学观点。

目录

人间词话手稿上卷

 一、有境自高格

 二、意境颇难分

 三、物我两相忘

 四、“无我”优美,“有我”宏壮

 五、写实家与理想家

 六、实景真情为境

 七、一字出境界

 八、境界大小无关优劣

 九、兴趣、神韵与境界

 一○、太白以气象取胜

 一一、评飞卿之词

 一二、一句出词品

 一三、解人正不易得

 一四、句秀、骨秀与神秀

 一五、后主之气象

 一六、君主之短,词人所长

 一七、客观诗人与主观诗人

 一八、后主之词,血书也

 一九、开创北宋之风

 二○、正中之词清朗高远

 二一、“出”字出何处

 二二、一生专学在何处

 二三、论咏春草绝调

 二四、《蒹葭》最得诗人情致

 二五、忧生与忧世

 二六、成大事者,必经三种境界

 二七、《玉楼春》欧阳修

 二八、古之伤心人

 二九、少游词境最为凄婉

 三○、词中气象

 三一、陶潜与东坡,薛收与白石

 三二、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人间词话手稿下卷

 三三、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

 三四、词忌用替代字

 三五、沈义父论替代字

 三六、隔雾看花之恨

 三七、和韵与原唱

 三八、咏物之词,东坡最工

 三九、写景之病,皆在“隔”字

 四○、隔与不隔

 四一、写情不隔与写景不隔

 四二、白石格调最高

 四三、南宋词惟幼安也

 四四、无此胸襟不可学

 四五、苏、辛之雅量

 四六、狂者、狷者与乡愿

 四七、稼轩之神悟

 四八、周旨荡而史意贪

 四九、论梦窗之词

 五○、梦窗之词与玉田之词

 五一、诗、词之境界

 五二、观物、言情以自然

 五三、词并非易于诗

 五四、文体盛衰之由

 五五、诗、词有题而亡

 五六、大家之作

 五七、诗词创作之道

 五八、白居易与吴伟业

 五九、绝句,律诗和排律

 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六一、诗人与外物

 六二、游词为淫鄙之病

 六三、《天净沙》马致远

 六四、人各有能有不能

人间词话未刊稿

 一、白石之词

 二、双声、叠韵之论

 三、平仄有殊皆叠韵

 四、诗词之盛衰

 五、不解“天乐”义

 六、北宋名家以方回为最次

 七、创作之难之易

 八、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

 九、文学之习惯

 一○、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一、词家多以景寓情

 一二、诗之景阔,词之言长

 一三、气质、神韵不如境界

 一四、非自有境界

 一五、长调之最工

 一六、后人不能学

 一七、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

 一八、不足与容若比

 一九、词家时代之说

 二○、云间诸公彩花耳

 二一、《衍波词》之佳者

 二二、学人之词,疆村为极

 二三、《蝶恋花》二首

 二四、《半塘丁稿》

 二五、皋文之为词,深文罗织

 二六、赞姜夔而疏贺裳

 二七、“闭门造诗”之论

 二八、北宋词有句,南宋词无句

 二九、草窗、玉田之词为枯槁

 三○、此非警句也

 三一、宋之文天祥,明之刘基

 三二、和凝《长命女》

 三三、北宋词疏远

 三四、小好小惭,大好大惭

 三五、弃周鼎而宝康瓠

 三六、沈昕伯之《蝶恋花》

 三七、诗人之眼与政治家之眼

 三八、宋人小说,多不足信

 三九、诗词歌赋之工

 四○、有篇又有句

 四一、宁失之倡优,不失之俗子

 四二、《蝶恋花》之议

 四三、万不可作儇薄语

 四四、词人之忠实

 四五、集之回想

 四六、论词与论诗

 四七、东坡之旷,白石之旷

 四八、文学之事

 四九、诗人视一切外物

人间词话删稿

 一、不喜长调,不喜用人韵

 二、开词家未有之境

 三、曲古不如今,词今不如古

 四、孔门之用词

 五、暮雨潇潇郎不归

 六、张玉田之词

 七、修饰字句易,换意难

 八、杂剧之祖

 九、致语

 一○、集作者之谜

 一一、其非一书

 一二、非徒善创,亦且善因

 一三、淫词,鄙词,游词

 一四、王国维论其词

 一五、曲家不能为词

附录

 人间词话附录

 王国维《文学小言》

 人间词话·苕华词

 王国维诗学理论摘选

 《人间词甲稿》序

 《人间词乙稿》序

 《重印人间词话序》俞平伯

 《人间词话》补笺序戚法仁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三、物我两相忘

【原文】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土能自树立耳。

【注释】

①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需要注意的是,在王国维看来,这首词的作者是五代词人冯延巳,但大部分人都认为这首词是欧阳修所作。

②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charI)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⑧寒波澹澹(dan dan)起,白鸟悠悠下:出自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颍亭留别》。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晨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shang)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元好问:生卒年1190—1257,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字裕之,号遗山,被尊为“北方文雄”,今山西忻州人。元好问是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遗山集》等。

【译文】

境界有“有我”的境界,也有“无我”的境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些都是“有我”的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乌悠悠下。”这些则是“无我”的境界。有我的境界,是以我的角度来观赏物体,所以描绘出来的景物都带有自我的主观色彩。无我的境界,则是站在物的角度观赏景物,所以并不知道主观的我在何处,客观的物又在何处。古时候的人作词,描绘“有我之境”的人比较多,然而这并不代表着他们无法写出“无我之境”,对于那些豪杰之士来说,是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无我之境”上)有所建树的。

【赏析】

意境又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实际上,这两种境界便是通过前文中“造境”和“写境”两种创作方法体现出来的。有我之境偏于主观色彩,而无我之境则讲究物我二者的融合、相忘。在王国维看来,有我之境是大多数人之所为,而无我之境则只有豪杰之士才能够驾驭,这两者间立分高下。

物我两相忘是王国维的境界特色,也是人生大境界、大智慧。只是,从古至今,能够做到物我两相忘的人却是屈指可数。所以说,个体与万物的融合关系,既是王国维所追求的理想创作境界,也是最能区别一个诗人的眼界、胸襟的体现。

P3-5

序言

晚清时期是中国最为黑暗的时代,列强入侵,政府没落,社会混乱。百姓在这般水深火热的生存环境下,变得越来越迷茫、痛苦,急于寻求一种解脱之道。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王国维开始沉迷于西方哲学,想要从尼采、叔本华等人的哲学观里找到解决痛苦的办法,找到一条超脱于人生的道路。很可惜,事与愿违,哲学的研究并没有给予王国维实质性的帮助,相反,繁杂的哲学理论和哲学观念将他带入了一种“可信”与“可爱”的迷途之中。于是,王国维便舍弃哲学而改投文学,在1906~1908年间,他撰写了此部影响巨大的《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晚清之后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词话著作。王国维深受西洋美学思想的影响,所以在他的《人间词话》一书中,对于中国旧时文学的评论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评论角度和观点剖析,它既是一部文学评论著作,又是一部古典文艺美学著作。从表面来看,《人间词话》和中国旧时诗话不管是在体例上还是在格式上,都没有太大的分别;而从本质上来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西方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新的观念和评价方法,已经初步具备了词论理论体系,被词论界人士奉为“圣经”。不管其中所含的词学论点还是美学依据,都为后来的诗词评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称得上首屈一指的词话作品。

王国维所著的《人间词话》中,“境界”二字是核心论述内容——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诗人之境界和常人之境界,造境和写境等。也正是因为“境界说”“真”标准的架构,成了王国维在本书中赞赏北宋词而贬低南宋词的主要依据。他以“境界”作为词史优劣的评判标准,并据此建立了一个包含现代词学若干特征的范畴体系,更具有理论价值,亦成就了一个古典文化考评的最强音。

《人间词话》从1908年问世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只是在这百年发展历程中,王国维“境界说”的发展并不顺利。《人间词话》出现至四十年代末期这一段时间,“境界说”不仅没有代替北宋时期风靡一时的“本色论”,而且还被晚清时期的一些文人学者发展为“风格说”,并不受词界的重视。五十年代之后的四十几年里,“风格说”凭空而起,盛极一时,但是真正带有王国维特性的“境界说”却迟迟没有再造和重现。后来,“风格说”愈演愈烈,最后走上了绝境,很多文人学者又开始反思探索,希望能够找出一个既有本色又有其他风格的多元理论。就这样,在不断探索中,《人间词话》的“境界说”再次走上了正轨。

近年来,《人间词话》开始盛行。市面上出现了几十种不同的增订版本、译本、导读本等,相关的学术研究和论文报告更是数不胜数。正如俞平伯所说:“虽只薄薄的三十页,而此中所蓄几全是深辨甘苦惬心贵当之言,固非胸罗万卷者不能道。读者宜深加玩味,不以少而忽之。其实书中所暗示的端绪,如引而申之,正可成一庞然巨帙,特其耐人寻味之力或顿减耳。”

此本《人间词话》分为正文和附录两大部分。正文包括四小部分:人间词话手稿上卷,人间词话手稿下卷(上下卷共64则),人间词话未刊稿(共49则),人间词话删稿(共14则)。附录部分主要包括:人间词话附录(主要是初刊本、未刊本和重编本外的通行本附录本),王国维《文学小言》,人间词话·苕华词,王国维诗学理论摘选,《人间词话甲稿》序,《人间词话乙稿》序,《重印人间词话序》俞平伯,《人间词话》补笺序戚法仁。

正文部分的体例为原文、注释、译文、赏析四个部分,而附录则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添加了注释和译文。此外,对于文中所出现的生僻字、生僻词也注了音,方便读者阅读和领会。

在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的基础上,编者编撰出此书,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国维的诗学、词学理论,更好地理解诗词佳作中所体现的美学观点和文学思想。即使有一二分的帮助,编者也所愿已成。另,本书“赏析”部分,编者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未必周全,仅供参考。书中如若发现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我们将不胜感激!

解译者

2015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