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修行在人间(精进)/星云法语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星云大师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星云法语》是星云大师经年累月云水行脚,在各地的佛光会弘法、讲说,断断续续撰写《星云法语》,偶有重复,已不复完全记忆。此套书共有十集,分别为:精进、正信、广学、智慧、自学、正见、真理、禅心、利他、慈悲。这套书在《人间福报》发表的时候,每篇以四点、六点,甚至八点阐述各种意见,便于记忆,也便于讲说,有学校取之作为教材。尤其是星云大师的弟子、学子在各处弘法,用它作为讲义,都说是得心应手。

本册《修行在人间(精进)》分为调适生命之道、修行之道、君子之道、幸福之道等四卷。

内容推荐

星云大师所著的《修行在人间(精进)》分为调适生命之道、修行之道、君子之道、幸福之道等四卷,所谓“道”即指方法或道理之意,举凡人生各种场合的应对方法和思考理路多有涉及,如谈学习、谈生活、谈交际、谈家庭、谈修身养性等,将佛法见解与日常为人处世相融合,实用性颇强。

目录

卷一 调适生命之道

 何谓道?

 路

 学道的方向

 调适生命之道

 修道者以何为法乐(一)

 修道者以何为法乐(二)

 求道四心

 道心

 学道的准则

 超越世间

 修道者的心

 日常修行

 现代的道场

 修行

 修行之人

 修行之要

 六根修行

 眼根修行

 耳根修行

 鼻子的修行

 舌根修行

 身根修行

 心的修行

 居家的修行

 修行在人间

 共修共学

 六种修行

 “无”的修行

 真修行

 修行战略

 处世哲学

 如何修行正法

 如何修身

 修身的准则

 行事的要领

 生活修行四句偈

 开始

卷二 修行之道

 处人之道

 “安居”之道

 忍耐之道

 应世之道

 自立之道

 根本之道

 领众之道

 修行之道

 领导人之道

 观人之道

 相成之道

 四用之道

 四好之道

 涵养之道

 培植之道

 养气之道

 处世之道

 获得之道

 和谐之道

 厚实之道

 成功之道

 谦卑之道

 中庸之道

卷三 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和平之道

 平常之道

 丰收之道

 取财之道

 感化之道

 更新之道

 相处之道

 保养之道

 修养之道

 对治之道

 用心之道

 为将之道

 致胜之道

 学问之道

 用书之道

 治心之道

 领导之道

 治家之道

 学习之道

 处众之道

 觉悟之道

 读书之道

 教子之道

 夫妇之道

 孝亲之道

 用水之道

 进退有道

卷四 幸福之道

 幸福之道

 事业成功之道

 快乐之道

 安全之道

 聪明之道

 语言之道

 交友之道

 为友之道

 朋友之道

 待客之道

 保健之道

 如何学道

 教化之道

 忍之道

 谦虚之道

 说话之道

 因应之道

 求感应之道

 修身之道

 善因善缘

试读章节

何谓道?

我们听到释迦牟尼佛,就会觉得是有道者;听到耶稣,也知道是有道者;甚至孔子、孟子、诸大圣贤,都是有道之人。乃至社会上有些人发言、处世有着相当的内容、内涵,就会说:“这后面一定是有道高人给他意见、给他指点。”高人,人人可做,但它不是玄虚、神秘、高不可测,它必须有道。有“道”,就能带上所谓“高人”的智慧。

什么是“道”呢?以下四点:

第一。慈悯好学谓之“道”

“道”在哪里?在于慈悯好学之心。心能好学,会有力量督促自己进步、增上;有慈悯心,会有悲愿促使自己升华、扩大。你能好学慈悯不间断,可能一时之间看不到立竿见影的功效,经过日积月累,就会把自己打造成有道之人。

第二,正心善行谓之“道”

所谓:“欲修其身,必先正其心。”一个人能持守正心,不扬己。善,不做害人之事、不说伤人之语,时时自我省察,正心诚意而行善,道便会在你的心中滋长。这样的道德行为,会获得众人的敬重。

第三,觉己利人谓之“道”

宋朝大慧普觉禅师说:“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工夫,常自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我们每一天中,心里都要挪出一个位置来自我反观、反省,你可以觉悟到:我要变成什么样的人?我应该负什么责任?我怎么样说话与人有利、做事与人有利?如何去帮助别人、服务别人?对社会国家尽心尽力?能如此觉己利人,这就是道的养成。

第四,升华净化谓之“道”

一个人如何生活?吃饭,良田万顷,你日食几何?睡觉,华屋千间,夜眠不过八尺,生活中的行住坐卧,真是有限。历史上,明朝于谦“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唐朝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都叫人欣羡不已。假如你也能够把自己人格升华、道德增上、慈悲善心扩大,这就是所谓道。

所以,人在世间,金银财势不是最富贵,权利名位也非最富有,重要的是有没有“道”。一个有道者,比拥有名利富贵更为人所敬仰。

何谓“道”,遵循以上四点,就不难体会了。

你走过路吗?小孩子出生,第一个就要让他学会走路;进入佛学院读书,第一堂课也是教你如何排班走路。可见走路是人生一件重要的功课。路有很多种,火车在铁路上行驶,汽车在公路上奔驰;飞机航行在天际中,船只运行在海中央。人生有多少宽广大路?有多少崎岖小径?有的人在巷道里,绕来绕去绕不出来;有的人在康庄大道上,却不知道前途目标在哪里。走到好路,走到不好的路,有时候也难以抉择。在此提供四种路作为参考。

第一,船的路是海洋  

船要走路,走什么路?汪洋就是船的路。多少客船,多少旅人,远渡重洋,行走他乡;多少商船,多少货柜,飘洋渡海,载至远方。有船,海洋给游子带来归情;有船,海洋给商人带来希望。

第二,灯的路是夜晚

我们点的灯也有路,灯的路是在哪里?夜晚。夜里给人不安恐惧,黑暗让人迷失方向。有了明灯,夜晚会给迟归的人安心;有了光明,黑暗中,迷路的人就有了目标。

第三,人的路是行善

人也要走路,人走什么路?有两条路,一条是善路,一条是恶路,当然我们要走善的那一条。行善,引导人们走向美好;行善,可以让人获得幸福。但是,有的人是“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他偏要走上恶路,那也只有等到他尝到恶果,幡然醒悟时,才有回头转身的路了。

第四,道的路是悲智

所谓“道路”,道就是路。道的路是什么?慈悲和智慧。佛陀有“两足尊”之称,因为他悲智双运,所以福慧具足。因此,我们修道,就要以行佛为路。行佛,就是行佛陀之所行,因为晦暗的世界,唯有佛日慈悲才能增辉;蒙咙的人心,唯有法灯智慧才能照亮。我们学道,以悲智为路,慈悲如两足,能遍行各地,了无障碍;智慧如双目,能洞察真伪,发现实相。你用慈悲待人,彼此会和谐自在;你用智慧处事,凡事会顺利圆满。飞鸟以翱翔为路,鱼儿以悠游为路;军人的路是服从,哲人的路是思考;商人勤奋就有致富之路,农夫耕作就有丰收之路;吾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走什么路?

走信仰的路,走慈悲的路,走诚信的路,走真心的路。你要走奉献众生的路,要走服务社会的路?我对自己、对大众铺好了什么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种种大道入长安;羊肠小路不好走,穷途末路不可行;不管你走什么路,就是千万不要走上“不归路”。

P3-6

序言

宗教情怀满人间

李家同

星云大师的最新著作《星云法语》十册套书,香海文化把部分的文稿寄给我,邀我为序。8月溽暑期间,我自身事务有些忙碌;但读着文稿里星云大师的话,却能感觉到欢喜清凉。

《星云法语》里面有一篇我很兽欢,其中写道:“要有开阔包容的心胸、要有服务度生的悲愿、要有德学兼具的才华、要有涵养谦让的美德。”

多年来我从事教育工作,希望走出狭义的精英校园空间,真正帮忙各阶层弱势学生。看着莘莘学子,我想我和星云大师的想法很接近吧,就是教育一定要在每个角落中落实,要让最弱势的学生,能个个感受到不被忽略、不受到城乡资源差别待遇。

青年教育的目的,不就是教育工作者,希望能教养学生,成为气度恢弘的国民吗?

为勉励青年,星云大师写下“青年有强健的体魄,应该发心多做事,多学习,时时刻刻志在服务大众,念在普度众生,愿在普济社会”。

星云大师的话,让我想起《圣经》里的箴言:

“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圣经·彼得后书》)

宗教情怀,就是超越一切的普济精神。人间的苦难,如果宗教精神无以救济,那么信仰宗教毫无意义。不论是佛陀精神,或是基督精神,以慈爱的心处世,我想原则上没有什么不同。尤其是青年人,更应细细体会助人爱人的真谛,在未来起着社会中坚的作用。这样,我们现在办的教育,才真正能教养出“德学兼具”的青年,让良善能延续,社会上充满不汲汲于名利,助人爱人的和谐气氛。

香海文化出版的《星云法语》,收录了精彩法语共计1080篇,每一篇均意味深长,适合所有人用以省视自己,展望未来。“现代修行风”不分基督、佛陀,亲切的圣人教诲,相信普罗大众都很容易心领神会。

如今出版在即,特为之序。

(本文作者为台湾暨南大学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