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论爱(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法)吕克·费里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论爱(精)》是当代法国最受关注的哲学家之一吕克·费里执笔的哲学著作,它旨在带来一种崭新的哲学思想,不仅重新定位了我们原有的价值观,并且使原本在实际生活中涉及道德、政治、教育、艺术乃至风俗等方面的思想智慧结晶得到了新的洗礼。将爱作为一种抽象价值加以关注,并由此引申出更深入的哲学思考,费里的这本书在思想的深度上显示出了它的独特价值。

内容推荐

《论爱(精)》是当代法国最受关注的哲学家之一吕克·费里执笔的哲学通俗读物。该书带来了一种崭新的哲学思想,重新淬火我们原有的价值观及生活中的种种思想智慧。

作者认为,历史上所有曾经给予生命以意义的理念,如上帝、国家、革命、自由、民主,如今都变得极其混乱,人们对之失去信心,大加诟病和排斥;唯有爱,仍给予我们以希望,带来好生活的曙光,保证美好未来的允诺。

这种爱根植于现代家庭的诞生,历经传统婚姻向现代婚姻的历史变迁,它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却又不被人们觉知。在现代世界,爱正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滋生出团结和同情的新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的理念不再是爱国主义与革命主义,或是以超人性原则的名义所施行的暴力;相反,它可以为我们的下一代提供与允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目录

自序

前言

导论 生活意义简史

第一章 爱的革命

第二章 为迎接新时代的政治

第三章 艺术和教育中的精神

结论 死亡,唯一的异议?爱,乌托邦?

试读章节

第一章爱的革命

一种新的意义原则

吕克·费里我们刚才讲到哲学何以发现重要的意义原则,“发现”为有死者提供良好生活问题的重要答案,无疑,读者此后可能会理解得更清楚:“发现”在此是在这个词的本意上使用的,因为哲学家们并不要求从虚无中、在他们的头脑中“发明”为启蒙人类而设定的自我标榜的原则,正好相反,他们努力用和谐的方式揭开面纱,界定、命名并展示那些尚未梳理的主题,他们的同代人最终在这些主题上确立有关存在的观点。重要的是要揭示激活我们的世界观的意义和逻辑,让每个人能够理解这种意义和逻辑,并且趋近于它们的方向。

我已经说过,我们今天进入——这真是一种新意——第五种意义原则,即围绕爱的问题为良好生活提供的第五种答案。这样,在哲学的第五时代,即第二次人道主义时代接替了对第一次人道主义进行解构的时代。然而,我既没有说什么是从这个角度被视作意义原则的爱,也没有说为什么它在现代家庭范围内的兴起意味着对良好生活问题的新答案。当然,每个人都会对之有预感,甚至有一种观念,但是归根结底,为什么要把这种爱,这种与人类同样古老的情感题名于书上呢?更有甚者,如果承认在私人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一场革命,那这场革命何以能够声称渗透到存在的一切领域,包括最大众、最集体的领域。

爱何以成为意义的新原则,这里说的是什么样的爱?对爱的思考有三种途径:分析的、历史的、哲学的。

我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为什么我们能够正当地把爱视作生活意义的新原则,也就是视作我上面提到的关于良好生活的连续观念化历史中的新哲学原则呢?在当代文学中,无论是哲学的,历史的或小说的,我们都能区分研究爱的三种途径。即便对严格意义上讲最具哲学性的第三种,我花费了更多精力,但它肯定远没有完全获得革命所呼唤的一切发展。

首先,在概念分析的观点中,我们看到有关规定爱的不同范畴或名称、观念的各种组成的论述,从这些成分中我们获得观念,为的是在必要时对适合接近理想模式的因素进行反思。德尼·德·鲁日蒙Ⅲ在有关西方爱情一情欲诞生的伟大著作中,仍然饱含激情地开启了这种类型的分析。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以其一贯的才能紧跟其后,无疑赋予观念分析至此从未有过的观察高度。

随后,产生从人类一历史学发展而来的研究,旨在描述和解释依据时代、社会阶级和不同地点在家庭构建中改变爱的种种观念及其角色——边缘的或中心的。我们的道德历史学家们,从菲利浦·阿里亚斯开始,就在这个领域为我们贡献了出色的研究,我已经提到过这些研究,并在下面还会再谈及。

第三种纯粹哲学的观点终于展开,这也正是我要给予更多关注的。从这种观察视角分析前两种哲学观点,关注爱的经验据之更新我们与神圣的关系问题的方式,分析它如何演绎他人的神圣化,被爱存在的超越,不过这种神圣化由于在内在范围里一部分一部分地与人类相接,就在《心灵冲动》内部留下一种神圣的形式,人类存在最直接、最内在的情感。因为,我认为在对一切传统价值进行解构的时代,爱的经验由此成为一种新的超越形式的基础、一种用以对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进行思考的新方式。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进行解释、阐明和论证……

克劳德·卡普里埃爱的另外一种力量,就是能够潜在地赋予人类经验的所有维度以价值,因为一切人类经验的维度都可能强化爱,爱有能力在每一种维度中看到爱的理由。这也就是把爱指定为诸种价值的最坚实的基础。

吕克·费里你说的对,也不对。这很复杂,因为,多样性并不一定是可人的,在人类中有太多的可恨或可恶的事物。此外,爱的前行永远伴随着恨,这两种情感大概不可分离,难道不是因为爱,我们才会恨那些伤害我们所爱之人的人吗?P43-45

序言

我所说的“爱的革命”,即现代家庭的诞生——它源于从父母、村庄包办的婚姻到年轻人为爱自己选择的婚姻的过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是一次和平、安静的革命,但并不妨碍它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意义原则。在我看来,它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这次革命不仅震撼了我们的私人存在,还撼动了我们与群体之间的一切关系,也改变了生产、政治领域中的诸多人际关系。这就是我所说的“第二次人道主义”。第一次人道主义是法律和理性的人道主义,即启蒙和人权、法国共和派、伏尔泰和康德的人道主义,简言之,就是18世纪的欧洲人道主义。在许多方面,可以把第一次人道主义和儒家传统进行比较:二者都关注权利、正义,甚至同样关注学习、书籍、文化和精英选拔。第二次人道主义则不同。那是博爱、同情的人道主义,与现代个体主义的诞生紧密相关,这次运动与资本主义共生,导致在所有领域中的自主性诉求,但同样导致对他人的关心。我坚信,这种人道主义从此成为积极的乌托邦微风带来的唯一世界观。因为,它意欲实现的理想,不再是民族主义的,也不是造成成千上万死亡的革命理念。人道主义不再是以你死我活原则、民族或革命的名义去发动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而是为我们最爱的人、我们的孩子、亲人、朋友还有他们之后的未来人,也就是即将降临的人们,为这所有人的未来做准备。这颇有些乌托邦的味道,但读者在这本书中可看到,这样的理念不仅依靠哲学,也不仅依靠主体性信念,而且或多或少都依靠真实的历史,首先是欧洲大陆的历史,这样的理念在今天通过全球化每天都延伸到世界的其他地方,尤其是延伸到中国社会。无疑,中国将来会是地球上最变幻不定、最富创造力的地方。

书评(媒体评论)

“强烈推荐!费里提醒读者,爱并不是抽象的、不可把捉的,而是引领我们通向好生活的向导。”

——《选择》杂志

“《论爱》一书令人震撼——其思想的火花四射,文思泉涌,锋芒毕露。”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

“吕克·费里用清晰的文字和非凡的历史综合方法,对爱在西方文明中的典范地位进行了谱系学式的梳理。”

——《新观察家》杂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25:36